阅读:6000回复:55
老上译艺术风格为什么没有传承?
最近被郭德纲的单口相声《九头案》所吸引。闲暇时听来妙趣横生。发现老郭功夫了得,假以时日必成大师。其实现如今,其在行内地位已然不可小觑。继而了解到郭德纲多年来,言必称师徒,又是拜师,又是收徒,又是修家谱,十几二十年来,郭德纲这家伙居然把曾经没落,甚至濒于消亡(相声演员转行等现象可反应)的一门艺术居然搞得风生水起、轰轰烈烈。
反观老上译,真是感到悲哀,除了仅存的几位老艺术家,时不时被为数已不多的爱好者们簇拥出来,出出书,写几个回忆性的文章,再以有限的精力参加参加一些活动,蜻蜓点水般地出现在爱好者的眼中。听说有些也讲讲课。说实话,目前配音界虽不景气,但从事这个行业的人数并不少,爱好者也大有人在,可为什么就越来越日薄西山?除了市场因素,观念因素,我认为,老艺术家们缺乏传承的理念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老艺人们虽出书,讲课,甚至自己迈着老迈的步子上台表演,和粉丝们互动互动、签名售书,其实翻来倒去也就是八十年代末以前的那些经典,往事的回忆等等,但是无论是教学性的资料,或者在收徒方面都几乎没有,除了有个别人自称是某大师徒弟,学生之外,从未见过上译的老艺术家们主动收徒、或编纂教程加以传授,很遗憾!当然这其中必定有各种复杂的原因,并不想讨论。但上译艺术和上译精神随着老艺术家的渐渐凋零而越来越远去甚至消亡,着实令人担忧! [上以联盟雁门关于2017-02-21 08:19编辑了帖子]
|
|
1楼#
发布于:2017-02-21 09:24
这就是社会现象,何止是上译,很多中华的传统都被丢失了。我们只能生活在对过去美好的回忆中。
|
|
2楼#
发布于:2017-02-21 09:56
浮躁的时代注定了浮躁的作品,清风雏音般的上译声音只能永留记忆里了,再也没有了。
|
|
3楼#
发布于:2017-02-21 10:30
相信上译厂的老艺术家们谁不想把上译艺术风格传承下去,70、80年代上译厂所译制的影片,声音辨识度之高,大到主角,小到配角,甚至群众角色,生旦净末丑样样俱全,让我们享受领略到了声音视听的魅力。如今也有优秀的配音演员,但整体感觉音色相似度较接近,使得人物形象不突出,无法重现当年上译厂配音队伍的完美组合。本人非常庆幸上译厂辉煌时代的译制经典能陪伴我们这一辈人度过那个美好的年代!
|
|
4楼#
发布于:2017-02-21 10:33
病入膏肓!现在的应卯者理念与当年的创业者们南辕北辙,对老艺术家们提到的配音二次创作问题嗤之以鼻,自己是大白嗓,就对极具个人辨识度及表现能力的个性嗓音不认同,心怀如此,就勿遑论“传承”了。
|
|
|
5楼#
发布于:2017-02-21 11:12
同意楼上几位。前一段看到滕奎兴的教学视频,大言不惭,要学员摒弃暗指的老上译的艺术风格,遭到本人及网友的批评,后来他自己删了视频。呵呵!在推崇和坚持老上译方面,坚守者不应放弃!
[上以联盟雁门关于2017-02-21 11:48编辑了帖子]
|
|
6楼#
发布于:2017-02-21 11:24
当然,我说的也有些偏颇,上译艺术家富润生先生编写过一本书《探索还魂的艺术》,在学术上颇有启发性!值得纪念的!
|
|
7楼#
发布于:2017-02-21 11:43
相声本就是穷人们在地摊上的一种把戏。但艺人们没有小看自己的手艺,尽管赚不到几个钱,但是他们敬畏,愿意传下去,手把手地口传心授,这种老艺人的传承精神,上译老艺术家们中颇为罕见!
[上以联盟雁门关于2017-02-21 11:44编辑了帖子]
|
|
8楼#
发布于:2017-02-21 12:18
老艺术家中,当过译制导演的曹雷、苏秀、孙渝烽都出过书,传授过配音经验。程晓桦虽然还没出过书,但一直在学校里教配音课程,也算是一种传承了。刘广宁最近出的新书里,也有配音心得的记载。童自荣经常在报刊上投稿写一些文章,期待他也能写本书,但传授经验估计悬,因为童老师没有当过导演,有些东西他自己心里清楚,但要原原本本说出来,有点困难,那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境界吧!
[jinli8866007于2017-02-21 16:56编辑了帖子]
|
|
|
9楼#
发布于:2017-02-21 13:08
楼主言之有理,再这样下去,所有美好的东西将只存在于我们的记忆当中
|
|
|
10楼#
发布于:2017-02-21 16:38
|
|
11楼#
发布于:2017-02-21 16:39
|
|
12楼#
发布于:2017-02-22 13:58
dongyuduihua:你好 你是业内人士吗回到原帖我就是对配音电影痴迷,尤其是上译的。 |
|
13楼#
发布于:2017-02-22 14:25
|
|
17楼#
发布于:2017-02-27 08:28
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热点,译制片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了,一切不可能重来............只有怀念啦
|
|
18楼#
发布于:2017-02-27 12:03
这个现象不是孤立的,是三十年来整个社会转型在文化领域的一种折射。实际上,值得欣慰的是,越来越多的人们在物质生活逐渐富足的同时开始关注经省上的涵养,也许只差一个合适的契机和关键先生。
|
|
20楼#
发布于:2017-02-27 13:22
现在的社·会大环·境确实让人心焦,真踏实不下心来了!(咱们倒是挺悠闲的啦!)
|
|
|
21楼#
发布于:2017-02-27 17:27
在读潘争写的《棚内棚外》这本书时,看到有这么一段,上译厂老厂长陈叙一从不表扬配音演员,在鉴定《加里森敢死队》时只说了一句“人各有貌”。这就是对配音演员的褒奖。现在看译制片,声线千篇一律,没有几个特色声音,甲乙丙男生几乎分不清,甲乙丙女生几乎分不清,有鲜明特色声音的配音演员更是寥寥,就无法做到人各有貌,每个人的面孔不同,声音也不相同,老上译的配音演员虽然一个声音配了好多角色,但都能做到人各有貌,着实不易。
|
|
23楼#
发布于:2017-02-27 18:13
实际上现在的上译还是有传承的,问题是上译的片子越来越难被观众看到!!
|
|
|
25楼#
发布于:2017-02-27 19:32
现在的上译厂徒有招牌,哪里还有当年的艺术功力,长影亦如此!
|
|
|
26楼#
发布于:2017-02-27 19:40
甭说上译,就是上影演员的声音也是独具特色,像:夏天、林彬、冯喆、狄梵、韩非、程之、程引、陈述、孙道临、邓楠、乔奇、赵丹等,只这一拨老演员也可为上译第二梯队。
|
|
|
28楼#
发布于:2017-03-16 21:39
也是很无奈的事情吧,时代不同人们的理念也不同了。想想老上译的大师们对每一部片子从翻译到最后译制完成要经过多少道工序的推敲打磨,而现在的创作环境好象也不可能做到的,如今是追逐”利“而不是追求”艺“,所以但求曾经拥有吧。
|
|
|
30楼#
发布于:2017-03-18 00:33
做人真的很难
做事情更难...... 题外的话,“12,123,1234567......" 拍戏时这样的风气对配音界是好事儿还是? [other于2017-03-18 00:40编辑了帖子]
|
|
|
31楼#
发布于:2017-03-18 10:48
其实当年苏秀老师退休后去了上海电视台译制部也培养了一大批中青年配音演员,如刘彬、张欢、魏思云、金林、晨光、林栋浦、倪康、夏志卿、梅梅、刘家贞、计泓、龙俊杰、宋忆宁、梁正辉、宋怀强等,主要是为当时的《海外影视》中的外国电视剧配音,最著名的《鹰冠庄园》、《成长的烦恼》、《黑暗的公正》、《神探盖布瑞》等,当时上海电视台译制部的配音阵容丝毫不亚于上译厂,但是在90年代末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就逐步消失了,上述的这些配音演员也纷纷被外流、流失了,不能不说是一大损失,其实这就是错误的大政策所造成的结果,造成现今配音演员毫无特色,音质雷同的尴尬局面。
|
|
33楼#
发布于:2017-03-18 20:06
同事是一位70后的北大硕士,对上译没什么感觉,主要是觉得声音不太真实。呵呵,一家之言。
|
|
35楼#
发布于:2017-04-02 10:41
这就是人才的断层!辉煌的上译已经渐行渐远了!
[lxd于2017-04-02 10:44编辑了帖子]
|
|
|
36楼#
发布于:2017-04-03 00:02
那么多的译制单位为什么独钟上译是有道理的,从那时候的内参片就知道委派者是认同上译的,他们的声音气质和演绎是最能得到人们的推崇和赞叹的。相比较而言,其他的译制单位的配音演员是既演戏又配音,不是像上译专门招考的,所以只能在演员中挑选。是吧!
|
|
|
37楼#
发布于:2017-07-19 00:04
dongyuduihua:你好 你是业内人士吗回到原帖这跟业内不业内有关系吗,观众不就是最好的评委吗?你这是走脱离群众的路线呀,如果这样你也内有什么意义吗?“业内”不是搞砸了的代名词。 |
|
38楼#
发布于:2017-07-19 10:47
你想多了
|
|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