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2906回复:42
《银幕后的岁月——我的配音生涯》苏秀著,已绝版
这是朋友拍了传我的,不知配音网哪些朋友买过这本书?
图片:1.jpg 图片:2.jpg 图片:3.jpg 图片:4.jpg |
|
|
1楼#
发布于:2016-03-09 12:51
图片:5.jpg 图片:6.jpg 图片:7.jpg 图片:8.jpg |
|
|
2楼#
发布于:2016-03-09 12:52
图片:9.jpg |
|
|
3楼#
发布于:2016-03-09 13:23
很珍贵的图书&图片资料啊。
永恒的经典,可以扫描成电子档来收藏了。 |
|
|
4楼#
发布于:2016-03-09 13:53
我没有购买过,但下载过TXT电子版。
苏秀老师的《我的配音生涯》即是在此书基础上增订而成的,只是没有了如【最具知名度的配音演员乔榛】和【跻身于上海艺术十佳的丁建华】章节。 现将这两个章节分享出来,提供给没有看过的朋友。 【最具知名度的配音演员乔榛】 乔榛1965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本来分在上影演员剧团工作。乔榛生得十分俊秀潇洒,只因太俊秀了,不符合当时要求的"工农兵"形象,再加那时也很少有电影可拍。而且不久就开始文化大革命了。 1970年他被借到我们厂来配内参片《红菱艳》,那是他配音生涯的开始。次年总理下达了日本片《战争和人》的译制任务,要我厂译制。那是一部大戏,剧中讲五代一家在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侵华战争中每个人物不同的命运。我配这家的大女儿由纪子,乔榛配由纪子的情人,一个正直的青年军官,然而战争终于把他们拆散了。那是我跟乔榛的初次合作。 乔榛音色醇厚,有魅力,他也觉得译制片厂是个可以更好发挥他才华的地方,因此他打报告要求调来我厂,树起了邱岳峰、毕克之后的另一座高峰。他配的《魂断蓝桥》、《农家女》、《美凤夺鸾》,这一系列好莱坞影片中英俊小生型的人物特别适合发挥他音色美、气质儒雅的所长。文革后,他又配了《白衣少女》、《生死恋》、《叶塞尼亚》、《尼罗河上的惨案》、《爱德华大夫》等等影片的男主角,更大大地提高了他的知名度。 他平时为人矜持,对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很注意,可到了话筒前却非常放得开,一点不怕丑化自己。我曾让他在《虎口脱险》中配过一个斗鸡眼的法西斯炮兵。他还在日本寅次郎的系列片中配过傻乎乎的,总出洋相的寅次郎。作为演员他不满足于只配跟自己接近的人物,他要配各种各样的人物,他说这才是搞译制片的魅力所在。 他勤奋好学,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所以配的人物有深度、有内涵。坏人也不单是坏在表面上,如《国家利益》中把贩运军火标榜为"国家利益"的官员勒鲁瓦,还有《冒险的代价》中那个把活人作为靶子以提高收视率的电视节目主持人,他都能把表面儒雅,却藏着一颗蛇蝎心肠的坏蛋配得非常到位。 除了电影,他还在多部电视剧中配过各种不同的人物。《安娜?卡列尼娜》中的渥伦斯基、《战争与和平》(苏联版)中的彼埃尔(苏联著名演员邦达尔丘克扮演),中央电视台委托我译制的《巴赫》中的音乐家巴赫,上海电视台译制的《玛丽安娜——拿破仑的一颗明星》中的拿破仑、甘肃电视台译制的《巴黎的秘密》中的鲁道夫,甘肃台《温莎之恋》中的温莎公爵……等等,要开列这份名单实在太长了。 文革后,他不单作配音演员,又兼做了译制导演,为观众所熟知的影片有《海狼》、《人世间》等等。 在我们老厂长陈叙一退居二线后,他曾于1984年开始担任上海电影译制厂厂长。后因患了癌症,辞去了厂长职务。我是从一开始就反对他做厂长的,因为他是个极有才华的演员,做了厂长必然要分散他配戏的精力,是得不偿失的。我们的领导总喜欢把一些有成就的艺术家和学者安排在行政领导岗位上,但是大多数人并不适合做行政领导工作,白白消耗了他们的精力。 乔榛开刀以后,照样不停地配戏,导戏,参加各种演出活动,他没有被疾病吓住,病魔却被他吓退了。 前几年有一次,我请他配一部我导演的资料片,他忽然在录音的前一天打电话来说医生发现他肺部有阴影,要他立即住院。我听后也吓了一跳,因为都知道癌症总是首先向肺部转移的。我不想说空话安慰他,因为他也不会相信。我只能故作轻松地说:"没关系,一个人的肺切掉一部分照样能活,不过挨一刀。"他笑道:"一个人的肺切掉四分之三也没问题。"检查来检查去,一会儿说是癌转移了,一会儿又说不是。结果,不过是由于肺部发炎造成的阴影,原来是一场虚惊。不过,在绝症面前他竟然表现得这样洒脱、乐观、镇静,真叫人佩服。 他工作、学习一向兢兢业业,从不马虎。有一次厂里布置大家作艺术小结。当时我们正在录一个广播剧,他着急地说:"我的小结还没写呢。"我说:"写它干么?不过是例行公事,你写了谁会去看?"可是他还是挤出时间认认真真地写了。在小结会上我听了他和富润生的发言,感到很受启发,于是我也认认真真地写了提纲,作了发言,不管有没有人去看,至少对我们自己是有用的。 【跻身于上海艺术十佳的丁建华】 小丁是"四人帮"倒台前夕由东海舰队文工团转业来我厂的。她进厂不久就有一部英国的内参片《铁道儿童》需要译制。剧中一个大女儿,大约十六、七岁,戏很重,是这部影片的主角。按导演原来设想是由刘广宁担任的,可小刘当时为了什么事来不了,好像病了。有人提议让小丁配,可大多数人都反对,担心她胜任不了。我是积极主张让她配的,因为她在前一部影片中配了三个群众角色,一个男孩,一个中年妇女,一个老妇,虽然话都不多,可都配得像模像样,使我感到她有很大潜力。导演伍经纬最后决定用了她,她果然不负众望,一炮就打响了。接着,她配了日本片《追捕》中的真由美(由中野良子扮演)、《水晶鞋与玫瑰花》中的灰姑娘。这两个角色使她一下子就被观众记住了。 她聪明、领悟能力极强,戏路也宽,既能配纯情少女,也能配男孩,甚至《我两岁》中出生才十九天的男孩和《龙子太郎》中山村野岙中的男孩,还能配各种性格和各种身份的中年妇女。日本片《远山的呼唤》和《幸福的黄手帕》中的女主角(均由倍赏千惠子扮演)是东方女性温柔、贤淑的典型。法国片《老枪》的女主角(罗密?施耐德扮演)则是爽朗、泼辣的。而《卡桑德拉大桥》的女主角杰妮弗(索菲亚?罗兰扮演)则是一个阅历丰富、事业有成的女作家。这几个人物之间差异很大,小丁却配得都很贴切。罗密?施耐德青年时代主演的《茜茜公主》三部曲更是小丁配音的得意之作。 丁建华是个很有天赋的演员,我常说像她和施融一类的演员就像加足了油的机器,要她怎么转就怎么转。我还说过如果她戏配得不好是因为导演没指点好,凡是导演能想到的,她无不能很好地表达出来,真是要什么有什么。 由于她在配音工作上的成就,她被评为上海青年艺术十佳,而且是电影界的唯一代表。1992年她又作为上海妇女代表团的成员访问了日本。配音演员被公派出访,也可说是全体配音演员的一份光荣吧。 |
|
|
5楼#
发布于:2016-03-09 13:54
|
|
|
6楼#
发布于:2016-03-09 14:08
|
|
|
7楼#
发布于:2016-03-09 14:09
【银幕后的岁月——我的配音生涯】TXT版
[勇作于2016-03-24 08:27编辑了帖子]
|
|
|
8楼#
发布于:2016-03-09 14:19
|
|
9楼#
发布于:2016-03-09 14:20
|
|
|
10楼#
发布于:2016-03-09 14:30
jinli8866007:谢谢,传个网盘链接吧!回到原帖200多k的文本,百度云上传总提示【网络异常】,360上班时间单位“封锁”。想直接贴出文本,却被配音提示有【敏感词】,作罢。还是等吧,请注意7楼,上传完毕后地址贴在那儿。 |
|
|
11楼#
发布于:2016-03-09 14:32
谢谢勇作兄弟,辛苦了。
|
|
|
12楼#
发布于:2016-03-09 14:34
weizg09:此书再版后,因为其他原因,将【最具知名度的配音演员乔榛】和【跻身于上海艺术十佳的丁建华】章节删除了。具体什么原因,一直都没有个答案。只是议论纷纷,配音网也讨论过,很是遗憾,,就配音来将,乔榛、丁建华是优秀的配音演员。回到原帖什么原因,你懂的,只是不愿意往那儿想罢了,要是我也会删掉。尽管这两人曾经的确是不错或很优秀的,但……什么叫“如鲠在喉” 贴上一文,以解疑惑: 为什么有些内容不见了? ——读苏秀老师《我的配音生涯》有感之五 陈大钢
苏秀老师的新书是在前一本书的基础上修订的,翻看新书,难免与原来的书两厢对比。发现一些心得,愿同大家分享。 回顾当年的创作同仁,占据了书中的重要部分,也是最让读者感兴趣的部分。这一部分,在外人看来,写的非常传神,原因就在于作者不是只说好话。 比如写童自荣,“他生得清秀,一脸聪明相,却并不聪明,但极其用功”。 写尚华,“没念过多少年书,因此讲不出什么道理,可他却有一种天赋,看到画面,开出口来,就像银幕上那个人说的”。 写同事们的坎坷。比如伍经纬,“十年内乱时期,他参加过造反派,之后心理便总有些阴影”。 即便是自己当年进入上译的考官卫禹平,她也不回避:“他晚年却变得很孤独,很忧郁,和妻子关系也不太好,可能在文革中彼此伤了对方的心。” 这样的文字很多,难怪我们觉得这本书有看头。 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我们看了太多的有水份的回忆录,要么只为对方评功摆好,回避不足;要么因人废事,把对方写得一钱不值。 我们可以设身处地作个假设:如果你要写周围的人,你有勇气把私下里的看法写出来吗? 当然,我相信苏秀老师是有保留的,不会把什么看法都拿出来与大家分享。重要的是,不管是保留,还是写出来,她都是出于善意。 我们钦佩苏秀老师的勇气,但是这勇气的背后其实是一种境界,一种胸怀。近几年,几次与苏老师接触,她非常坦率,不设防,不回避。无论是论人论事,感觉不到她对谁亲谁疏,也就更感受不到“亲的捧上天,疏的踩在地”的偏见。她对人对事的评价标准是事业,是对译制片的贡献。陈叙一对译制片贡献大,所以他是“上天赐予我们的礼物”,尽管他喜欢让导演在外人面前出丑,晚年还爱发无名火;邱岳峰对译制片贡献大,所以他是“我们配音演员的骄傲”,而其他的事情,则“不必看得那么重”;沈晓谦业务突出,所以他是“邱岳峰第二”,尽管他年轻,资历浅。正是由于苏秀老师秉持的价值标准是公正的,客观的,所以在对译制片的许多评价和看法上,她与译制片迷们有着惊人的一致。一般来说,老年人易固执,易自封,但苏秀老师宽容,尊重别人的意见。难怪年轻人都喜欢她。应该说,苏秀老师近两年在译制片迷中的威信绝不是她“经营”出来的,而是她的性情使然。我有时甚至有这样的疑惑:苏秀老师的这种性情,究竟是几十年译制工作中受西方文化熏染的结果呢,还是她幼年时代受到的教育使然? 当然,苏秀老师的坦率,对读者来说是求之不得的,但对被写的人来说,恐怕也不一定完全能欣然接受。 人与人之间,说实话很难,难就难在谁都愿意听表扬的话,而对可能影响自身形象的评价比较敏感。这是人之常情。 也许苏秀老师感到了些许压力——这压力并不一定是来自被写的人,也许来自其他方面,甚至是读者——当然,这都是我的猜测。也许苏老师考虑到了人之常情,所以在新书中她对包括上述引文的一些措辞作了修改。其实那些措辞对被写的人来说是无伤大雅的。当然,作者将它们修改的做法同样无伤大雅,它让我们感到,这既是一个有勇气的长者,又是人情练达的老人。 我之所以写下上面的文字,是由于它可以让我们加深对老一代艺术家的了解。他们能在我们今天看来封闭的环境中将配音臻于艺术的境地,与他们自身的境界分不开。 至于新书中删去原书中的有些内容,则属于另一种情况。了解两年前那场上译风波的读者,都从各种渠道知道了苏秀老师的态度。即便再粗心的读者,也不会看不出两者之间的关系。也许会有读者担心:苏秀老师是不是有些意气用事?这样做会不会影响她在读者心目中的形象? 据我的了解,作者原本无意涉入这场争执。她曾经说,她同争端的双方关系都不错。换句话说,她与双方都没有个人恩怨。以一个外人的眼光来看,要她作出倾向性意见并不是一个容易的选择。然而,正是她在《新民周刊》上的访谈录,使许多网友对这场风波是不是“一地鸡毛”的争论,戛然而止。 尽管苏老师一再声明,这篇访谈没有完整表述她的观点,可她的倾向,她的态度,读者一目了然。作为一个退休多年的老人,她本可以采用更超然,更世故的态度——对外两边都不得罪,私下该说什么还说什么。但是她在不得不说的时候,还是选择了说出自己心中的真实看法。 除了钦佩苏秀老师的人格魅力,我们还能再说什么呢? 我很愿意相信,这种人格魅力不仅仅存在于苏秀老师身上,也同样存在于其他已故或健在的配音艺术家身上。 话题回到苏老师为何要删去原书中的某些内容。我想,让一个一贯宽容大度的老人作出这样的选择,一定有着不得不如此的理由。还是让我们尊重她的选择吧。 [勇作于2016-03-17 15:23编辑了帖子]
|
|
|
13楼#
发布于:2016-03-09 14:48
|
|
14楼#
发布于:2016-03-09 14:57
非常感谢勇作老师能把删除的部分章节贴出来,谢谢楼主的这个帖子,期盼勇作老师分享这本书。谢谢!!
|
|
15楼#
发布于:2016-03-09 15:02
很珍贵的图书&图片资料啊,这是永恒的经典,可以扫描成电子档来收藏了
|
|
|
19楼#
发布于:2016-03-10 14:47
勇作:【银幕后的岁月——我的配音生涯】TXT版谢谢了 |
|
20楼#
发布于:2016-03-10 22:07
用户被禁言,该主题自动屏蔽! |
|
21楼#
发布于:2016-03-10 22:47
谢谢楼主此帖,98年出版的这本书还是第一次见,文章和图片都很珍贵。
|
|
|
22楼#
发布于:2016-03-10 23:26
勇作:【银幕后的岁月——我的配音生涯】TXT版精品!永远流传后世。。 这本书对更多的人,能看到是最重要的,销售盈利已没有意义。。 感谢分享!。。 是的,正如苏秀老师所言:把一些有成就的艺术家和学者安排在行政领导岗位上,大多数人并不适合做行政领导工作,白白消耗了他们的精力。。 “如鲠在喉” 的不是做错事的人,而是这种行政体制让很多的杰出人士晚节不保,毁誉一生。。 [sam2496于2016-03-10 23:29编辑了帖子]
|
|
23楼#
发布于:2016-03-11 08:00
非常感谢勇作老师的无私奉献,向您致敬!谢谢!!
|
|
27楼#
发布于:2016-03-18 11:33
谢谢楼主分享,这部书已经绝版了,也是上译的一段珍贵历史,而且往往更具有欣赏性和研究价值。
|
|
29楼#
发布于:2016-03-18 22:16
现在只能卖到增订版了,那个年代真是拼搏的年代,看了他们的经历更让人产生一种向往啊……
|
|
34楼#
发布于:2017-08-01 16:24
可惜 ,【银幕后的岁月——我的配音生涯】TXT版 分享已经失效,能否再提供一下呢
|
|
35楼#
发布于:2017-08-21 15:30
我在北京图书大厦买的,后来把它送给了童老师。
|
|
|
36楼#
发布于:2017-08-21 15:46
乔榛的那个章节里有个错误,《美凤夺鸾》是杨成纯配的。
|
|
|
38楼#
发布于:2017-08-22 09:30
|
|
|
39楼#
发布于:2017-08-22 09:38
请问唐老师,是何时所签?
|
|
|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