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873回复:20
1985年天津台孙敖配音高仓健主演之《家兄》译制资料
1984年11月,应日本新天交易株式会社邀请,天津广播电视局副局长刘淑贞率“天津市广播电视考察洽谈组”赴日考察,购买到TBS(东京广播公司)《家兄》和《二十四只眼睛》两部连续剧的播出权。回国后交给天津电视台译制,成为天津台最早的译制剧节目。
天津台在当时完全没有译制外剧的经验,为译好这两部剧,不惜动用台里电视剧部的中坚力量,例如王洪涛、倪祖铭、田竹林、金书贵、刘宝生等多位演员。 他们特意从长译(长春电影制片厂译制片分厂)请来配音艺术家孙敖担任《家兄》艺术指导,并借来长译的孙佳禾参与配音。 由王洪涛和陈阿喜(中央电视台配音艺术家)担任《家兄》制片。 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孙莲贵翻译完成《家兄》全部台本。 天津出身的老一辈播音和表演艺术家梁鲁园与长译厂的孙敖,共同执导《家兄》的译配工作。 《家兄》全剧于13集1985年7月译制完成,10月经天津电视台始播。次年交换到国内各地电视台播放。 图片:家兄_clip(1)[00_02_21][20201104-003942-3].JPG ![]() 图片:家兄_clip(1)[00_02_30][20201104-003955-4].JPG ![]() 图片:家兄_clip(1)[00_01_55][20201104-003849-1].JPG ![]() 图片:家兄_clip(1)[00_02_18][20201104-003935-2].JPG ![]() 图片:家兄_clip(1)[00_01_50][20201104-003832-0].JPG ![]() 图片:家兄_clip(1)[00_02_32][20201104-003959-5].JPG ![]() |
|
最新喜欢:![]() |
1楼#
发布于:2020-11-08 00:14
图片:家兄_clip(1)[00_02_58][20201107-234610-2].JPG ![]() 图片:家兄_clip(1)[00_02_35][20201104-004007-6].JPG ![]() 图片:家兄_clip(1)[00_02_40][20201104-004015-7].JPG ![]() 图片:家兄_clip(1)[00_02_49][20201107-234551-0].JPG ![]() 图片:家兄_clip(1)[00_02_55][20201107-234603-1].JPG ![]() 图片:家兄_clip(1)[00_03_06][20201104-004045-8].JPG ![]() |
|
2楼#
发布于:2020-11-08 07:43
《家兄》和《二十四只眼睛》当年都在电视上看过, 不知其它各地的坛友有没有看过, 情景历历在目...
![]() |
|
5楼#
发布于:2020-11-08 20:10
|
|
8楼#
发布于:2020-11-10 06:06
|
|
11楼#
发布于:2020-11-10 21:16
孙佳禾老师三点声明:1,当年是鲁园老师多次登门诚邀,后经剧团领导亲自安排,以为天津电视台培养配音力量、传承长译优秀传统为目的,算是公派义务帮忙;2,当时我不想去,因为那时我正筹备结婚,况且那时我父亲的糖尿病已然很严重,需要有人照顾,所以也算是剧团公派,顺便给他们现场示范吧;3,从始至终我和我父亲没拿一分所谓的“外快”,因为是公派,试想,那时如果不是公派谁还擅自去外地配音?而且一去就是两三个月?所以这位朋友的谩骂和攻击,得是心怀多大的仇恨啊?本人自信那部剧配得还是相当不错的,天津台的各位演员非常尽职敬业,我父亲的艺术能力和个人魅力,也深深地感动了大家!也正是基于此次的友好交流,才使我们父子结交了一大批天津电视台的好友,也才有后来的为《老少爷们上法场》配音的成功!
|
|
12楼#
发布于:2020-11-10 21:16
|
|
13楼#
发布于:2020-11-11 02:13
|
|
14楼#
发布于:2020-12-01 10:36
这剧我看过,应该讲天津台自己搞译制片就是个错误,直接给长春译制那有多好啊,长春译制了这么多外国电视剧唯独就是没有译制过日本电视剧。天津的译制效果,包括录音都不如专业译制厂的,虽然有孙敖老前辈的加盟,但是和业余配音一起就很容易形成差距,还有一部《24只眼睛》后来是给了北京配音了
|
|
15楼#
发布于:2020-12-01 21:33
|
|
16楼#
发布于:2020-12-06 23:43
孙敖老师1990年受邀到浙江台帮忙培养配音员,传承长译优秀传统,为浙江台译制日本电视连续剧《少女疑云》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