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3511回复:53
一个观众对售票员的投诉——说说“爱看原声现象”
很有趣,在浏览本地影城BBS时,发现有个观众对售票员投诉如下:
“上周二去工人影城看电影(或是上上周二),本来想看冰河世纪的,买票时问了一句有没有英文原声的,售票员冷冷的说了一句,小孩看的电影,哪来的英语?然后女友说了一句小孩看的电影我们看干吗,我说那就换海神号吧,两个售票员同时脱口而出,神经病阿,有毛病的。 我无语,我盯着她,她就站起来走了 女朋友也就拉我走了 最北边窗口的售票员和她旁边的人 当时时间大概七点十五 冰河时代七点二十的” 这位观众看来也是“爱好原声”的一员(他说的是冰河世纪,不是冰川时代) 撇开售票员略显恶劣的态度不提,她说的话倒是很实在的:给小孩看的电影,哪来的英语? 而该观众的女朋友那句“小孩看的电影我们看干吗”也让我忍俊不禁。就我在电影院看了3场冰川2的所见所闻,不管大人小孩(其中有单独的观众也有成对来的情侣)都笑得非常开心,看得非常投入。认为是“小孩看的动画片”而放弃,这损失不言而喻。当然,看来这对情侣看片并没有多少计划性和目的性。 在BBS里总是会有“这片子有原声吗?”诸如此类的跟帖疑问,看了挺烦。 看原声还需要到电影院看吗?说真的,家里的DVD效果也差不到哪里去。到影院你是获得了立体环绕声和巨大屏幕的效果,但我就不信了,忙着追看字幕(如果是翻译水平不咋的就更糟了)能一点不影响观看? 总是有不少普通观众先入为主地反感配音,追逐原声,他们甚至不愿意去试着听一听配音版。 还看见有个关于黑帮暴徒的跟帖说“可能配音不好, 感觉不怎么样……”——如果不是上译的水准真的有所下降,那就是该观众本来就对配音不待见,把影片吸引不了他归咎于配音。 最后,来奇帖共欣赏一下:http://www.xici.net/b356646/d37387306.htm 总结: 其实南京这里对原声电影还不是那么推崇的,没有哪家影院原声拷贝多于配音拷贝,更不要说有全部放映原声片的影院。我只想说,要是哪一天,影院真的都变成原声了,我就再也不会踏足一步了。 |
|
2楼#
发布于:2006-07-16 19:21
下面是引用普通一兵于2006-7-16 15:17发表的: 个别译制作品的音效还是要差点火候的。例如近期的《海神号》~ 但是依我看,拿这些作为不看译制片的借口,好像牵强了一些。 |
|
3楼#
发布于:2006-07-16 19:17
下面是引用nndzry于2006-7-16 16:05发表的: 以前技术虽然没有现在先进,但配音的质量可是无可挑剔的,<简爱>里大段的音乐由于和对白混在一起,结果上海交响乐团就在没有乐谱的情况下靠人耳听录然后在重演奏,然后和邱岳峰、李梓等人的声音录在一块,这才有中国配音历史上的杰作。技术不是问题,还是看认真不认真,办法总是可以想出来的。 |
|
4楼#
发布于:2006-07-16 18:58
下面是引用justonle于2006-7-16 15:06发表的: 技术上的问题是完全可以继续努力改进的 不过某些卖视效和音效的大片,大概不用精细的翻译和细腻的配音也无所谓……恩。 |
|
5楼#
发布于:2006-07-16 16:05
下面是引用普通一兵于2006-7-16 15:17发表的: 这样就好这样最好!以前的好像不是这样的,唉~ |
|
|
6楼#
发布于:2006-07-16 15:17
下面是引用justonle于2006-7-16 15:06发表的: 外国电影的对白和音响效果是录在2个音轨上的,把对白换成配音不影响音响效果的. |
|
7楼#
发布于:2006-07-16 15:15
引用一下楼上:
毕竟后期的配音 在空间感上与原声还是不能比的 这是技术上的问题 美国大片中ADR后制对白的比重也很大呀..... |
|
|
8楼#
发布于:2006-07-16 15:14
下面是引用电影粉丝于2006-7-16 00:32发表的: 专业的翻译都拿捏不很准的东西,那些外语二把刀听听就能明白了?不可能.媚外的人就是不想听中国话,理由是站不住脚的。 |
|
9楼#
发布于:2006-07-16 15:06
毕竟后期的配音 在空间感上与原声还是不能比的 这是技术上的问题
有些配音版还会删掉原版上的环境声和音效 所以有些人虽然英文也不咋样,但他/她可能会觉得原声的音效是比配音版好 尤其一些大片 |
|
10楼#
发布于:2006-07-16 09:06
其实,改革开放,人民群众的选择就可以多样化,选看原片既不违法也不违反道德,是公民的人身自由,如果作为消费者就是自主选择权,依法不受侵犯。
责任在电影发行公司,他们应该有尊重本国语言的使命感,少发行原声片,多放译制片,这样一方面就调动起译制单位、译制片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因而可以大幅度提高译制片质量;另一方面,某些观众可能一时间适应不了看译制片,而选择不看,导致电影票房损失,可是如果不以经济为重(这是背离基本路线)而以民族精神文明为重,那么再一宣传译制片,原来爱看原声片的观众在长期磨合后也就能看并喜欢译制片,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这也许在当前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情况下是背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原理的,但是对于一个国家的精神文明是有利的,如果人人热爱外国语言进而热爱资本主义,经济建设还怎样进行呢〉 |
|
11楼#
发布于:2006-07-16 00:55
是的,何止是母语
本论坛就有这么一位,说美国如何保护人权,叫什么天赋人权,天代表着宇宙云云 还说爱国一定要找出原因,否则不能爱国,还举出若干名人的语录,以显摆自己能行 一脸的汉奸奴才相 ![]() |
|
|
12楼#
发布于:2006-07-16 00:51
中国人的骨子里好象脱不了崇洋媚外的毛病(尽管不是人人都很严重)
我们真的该好好反思了,真的该好好保护我们的母语了!! 为什么汉语这样一种连法国学者都由衷赞叹为世上最具有自然美的语言,我们自己却不珍惜,竟然让大学英语四六级挤掉大学语文,让大学英语四级是否及格成为拿学士学位的标准……做出太多太多荒唐可笑的事情 前不久国内有一位专家痛心地说,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这样不知道保护自己的母语了 我看,他说的不是没有根据 |
|
13楼#
发布于:2006-07-16 00:40
所以我说是崇洋的表现
![]() |
|
|
14楼#
发布于:2006-07-16 00:38
让他们落口实去吧,除非他们有办法把我国全民培养成懂得全世界所有语言的群体,否则最好该闭嘴的时候就闭嘴
英语单词认识不了几个的大有人在,还让人家去区分什么俚语 ![]() |
|
15楼#
发布于:2006-07-16 00:32
就是因为文化的因素,风土民情俗语习惯心理俚语,所以不可能什么类型的电影,配音都能拿捏的很准
这也给那些崇洋者、学外语、和小资们反对配音落以口实 ![]() |
|
|
16楼#
发布于:2006-07-16 00:21
像我看的美国嬉皮士、黑人等等特殊族群的电影,他们的英语和说话味道非常怪异,如果配以正统人士的配音,那么整部电影就会完全变味道 这是不好的配音,不代表就不应该配音.配音是有必要的,外国电影不是只有英国美国电影,比如法国日本等等,听都听不懂这些语言,听什么味道腔调的有什么意义,再说电影里还包含文化的因素,风土民情俗语习惯心理俚语什么的,不是一看就明白的. |
|
17楼#
发布于:2006-07-15 23:46
不过客观的讲,有些国外的片子,由于文化的差异,地域的不同,原声里的外语更能够体现当时剧中人的思想和整部影片的风格
无论是上译也好,北译也罢,一个人不可能理解和掌握所有不同国别和不同类别影片里剧中人的性格精髓 像我看的美国嬉皮士、黑人等等特殊族群的电影,他们的英语和说话味道非常怪异,如果配以正统人士的配音,那么整部电影就会完全变味道 《佳勒比海盗》里德普饰演的船长,本是个娘娘腔的男人,可引进后的配音却是一个男人味实足的正宗男中音,至少这点我认为不合适 ![]() |
|
|
19楼#
发布于:2006-07-15 09:48
看原版片,除了字幕啥都看不到,眼都花了,也只是看懂讲了个什么故事.不过看配音版,看完后还能拿两句台词跟别人吹吹牛.
![]() |
|
20楼#
发布于:2006-07-15 09:41
下面是引用电影粉丝于2006-7-15 09:29发表的: 部分现象。可能也是原因之一吧。但一些正版混得也不错。影院的音效就更强了,应该多去影院。 |
|
21楼#
发布于:2006-07-15 09:29
我不大去影院看电影,不过从大部分碟来看,配音的音轨大部分都是2.0声道的,就算是5.1声道,背景音效好像也确实不如原声的,有这个原因么
|
|
|
22楼#
发布于:2006-07-15 09:00
说得好啊,,,本人是搞文字工作的,,,我发现
确实是,,,,, 现在的人,,,能准确表达中文的,能写一篇病句很少的文章的人,,,在中国现在确实不是很多。。 现在经常碰到这样的人,,我们不能和你们比啊,,你们是搞文字工作的呀,你们就是撰稿人啊,,,我们怎么可能和你们比,, 听了这样的话,,,感觉很无奈,,作为中国人,准确用国语表达自己的意思,准确书写自己的意思,这应该是起码的呀,注意,我是说准确,,我没说 传神 或者 精彩,,, 现在的学校教育就这么搞吧,我真没发现,所谓的六级过关者比我强到哪里去,,至少现在没发现,,, |
|
23楼#
发布于:2006-07-15 06:56
汗,在上海看译制片没有rhea老兄想象中的那么难,只有几个高档电影院是完全播放原版的,其他的基本是啥都放,某铃家附近的那家破电影院更好,它差不多是不播什么原版片的。
配音网的各位同仁喜欢配音,但并没有讨厌或抵制原版啊,而那些家伙呢,一个个好象跟母语有仇似的。 |
|
|
24楼#
发布于:2006-07-14 23:33
下面是引用rhea于2006-7-14 20:39发表的: 客观因素我并不是没考虑,否则我就真成了硬要挑战风向的堂吉诃德了 但是想一想吧,为什么别的很多国家并不是像我们这样排斥配音越来越推崇原声,为什么人家都保留着大部分海外片都必须译配才能上映的习惯(当然,他们也会专门放映原声,考虑到时代走向)……这深层的原因,难道仅仅是原声和配音人各有所好及追求原汁原味的时尚这样简单的理由吗??我并不觉得。 看看现在依然升温不止的外语热吧,越来越多的学校为了英语四六级而放弃大学语文的课程,不少大学还推出双语教学的课程计划(其中和外语毫无干系的科目甚众),搞个学术研讨会连汉语翻译都没有就直接用英语朝全是中国人的听众侃侃而谈……存在既有其合理性,也就有其不合理性。这种外语热绝对不能算作“正常的、应当的”现象,而“只看原声电影”与此也不无关系。两者在深层原因上无疑是有着重合的部分。 外语热是该降降温了,应该有越来越多的人站出来质疑其不合理性。而追看原声排斥配音的现象(请注意:不是“看原声”不合理,而是“只看原声完全排斥配音”)也该如此。 天涯那种三教九流鱼龙混杂的地方,我才懒得去废话罗嗦。反正我也不是第一天在网络上混了,会有什么情景展现不是预料不到 |
|
26楼#
发布于:2006-07-14 22:20
爱看原声的就去看原声,爱看配音的就去看配音,无论出于哪种选择,都是为了享受电影带给我们的快乐和感动而已,不是吗?何况,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你偏向一类,不等于其他人都要和你做的一样,你说对方无可救要,崇洋媚外或死守传统,你怎知他不是真正乐在其中呢?
至于态度极端者,我觉得两类人中都有,大可一笑了之,不要这样耿耿于怀。 |
|
27楼#
发布于:2006-07-14 22:20
配音好,当然值得看译制版,从05年到现在,《一球成名》《南极大冒险》《哈利波特与火焰杯》《翻译风波》《狂蟒之灾2》《极地特快》《极限战士》《蝙蝠侠5》这些优秀的译制作品我去电影院看了好几遍
![]() |
|
28楼#
发布于:2006-07-14 22:19
是的,,,应该承认,如果英文水平好,可能从理论上说,给了原版好过译制的一个理由,,,毕竟真人真声嘛
但动画片呢,,,, 似乎说原版的就比译制的好,,,,这个说法就牵强了,,, 真人电影,是真人真声,动画片,哪来的真人真声??? 日美动画片,日美人配也是配,中国人配也是配,,,未必原版好过译制 我还是那句话, 我个人以为 郑建初老师配的希瑞就比原配强,, 李扬配的唐老鸭也比原版配,,, 所以,译制片,,,,永远是有它存在的价值的。。。 再退一万步说,就说译制电影,,一个人,可能精通英语,也不可能也同时精通法语,德语,俄语,日本,韩语吧 即使都精通,这样的人在中国大概不超过百分之零点一,,,,可以忽略不计,,, |
|
29楼#
发布于:2006-07-14 20:39
在南京已经是很幸福的了,换了上海,要找配音版的电影看还真得下点工夫多跑几条马路。
对于这点我很能理解。电影院为什么不太愿意放配音版的拷贝?这是市场的选择,而市场却是根据绝大多数的人的主流意见来决定走向的。配音片没人看,所以电影院不放配音片,这是很正常的事。就算我们再怎么恋声,但这只是我们自己的事,不能因为我们有这方面的爱好就去无视那些客观因素,单方面地在这里抱怨。 小莲你醒醒吧,在主流思想中,喜欢配音的我们才是不正常的怪胎,别弄得我们好像是拯救他人艺术鉴赏力的救世主一样。配音的确是在没落,少人问津这也是很正常的事,就像是一个已经被下了病危通知书的病人,作为“家属”的你总不能对着医生喊 “是你这个庸医看不来病,她明明健康得很,每天能跑1000米呢!”,这样行吗?这篇文章也就发在这儿了,你发天涯试试,不是引来一堆怀念过去辉煌时代的YY帖,就是一堆板砖。 |
|
|
30楼#
发布于:2006-07-14 19:50
下面是引用风铃儿于2006-7-14 19:21发表的: 那些极端的家伙……不要理会~ |
|
31楼#
发布于:2006-07-14 19:50
是啊,要抵制,就抵制草台水平的配音好了,可是却把所有配音都捆在一起当阶级敌人似的
他们好象忘了,那是自己的母语 ![]() |
|
32楼#
发布于:2006-07-14 19:21
还有些人不单单是选择性遗忘,那个帖子不是还有人说要抵制配音,呵呵,某铃是彻底么想法了。。。
|
|
|
33楼#
发布于:2006-07-14 15:46
共存本来就是客观存在的,有些人非要搞选择性遗忘
![]() |
|
35楼#
发布于:2006-07-14 15:23
晕,那个奇帖中有多人明确表示“坚决不看配音版!”
态度这么强烈,看来配音与他有深仇大恨啊!~~~ ![]() |
|
|
36楼#
发布于:2006-07-14 12:38
下面是引用恋水莲于2006-7-14 12:35发表的: 同意。 其实配音版的音效也没差到哪里去(有个别例外)。 |
|
37楼#
发布于:2006-07-14 12:35
我倒不是说看原声不好,对于真正恋声的人来说,不管讲是哪国语言,众“声”平等
我提倡既看原声也看配音 但是如果是配得好的电影,去电影院为什么不看配音版呢?去电影院看电影,难道就只是为了追求环绕效果的音响和画面?? |
|
38楼#
发布于:2006-07-14 12:30
下面是引用电影粉丝于2006-7-14 11:46发表的: 这句话改成 所谓的喜欢看原声有些就是崇洋媚外的另一种表现形式而已 好一些 每种东西都有让人喜欢的理由,没有必要什么都一棒子打死。“原声派”的言词很极端,我们就不必了吧? 不过我倒是觉得那两个售票员很招人讨厌~这种服务态度竟然还没有下岗? |
|
39楼#
发布于:2006-07-14 12:28
不喜欢看配音版电影的基本都是年轻人,因为他们没经历过译制片在我国最辉煌的时期,加上改革开放后西方文化渗透的东西多,接触的都是新鲜的事物,赶潮流的心态驱使现在大多的年轻人追求新,奇,特的事物,怕自己落伍于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这也是现实社会造成的,正常.
![]() |
|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