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2224回复:18
[求助]对《罗马之战》配音的疑惑
碟片买到后是“先听为快”,听完再看。
以现在的眼光来看,影片并不十分出色,配音确实经典。 邱岳峰大师的配音真是盖了。虽然从短暂的原音音轨可知他的音色和原片演员并不相象,但配音的表现力,和原片演员的体态、动作,特别是细腻的面部表情,堪称“绝配”。 1971年夏译制的片子,加之女声不太多,没有听到刘广宁可以理解。但奇怪的是,如此众多的男声,上译当时其他的男声几乎都出现了,还从上影厂借来了好几位,却没有听到毕克和伍经纬,深感困惑。 还有,追风版主这帖中:http://www.peiyin.com/bbs/read.php?tid=45010&keyword= 提到“和狮子PK过的角色”是李阑发,就是后来与罗马的行政长官(卫禹平)女儿(李梓)相爱的达西亚公爵托提拉(音),但怎么听都象是戴学庐。 顺便说一句,这碟片的音轨是宝贝,字幕却根本不能看,错误百出。人名地名前后不一致都是小事,似乎是听记整理的,“听力不太好?”,很多地方都成了近音字,如“没有你我不能活”成了“没有你我不哭”。“拜占廷”成了“败战厅”,“枢密院”成了“书秘院”,历史常识明显缺乏。最后只好不看字幕,眼不见心不烦。 |
|
1楼#
发布于:2006-12-11 21:45
引用第16楼铁面人于2006-12-11 18:56发表的言论: 卖鱼咯~~~~~~~~~~~~~~ ![]() |
|
|
3楼#
发布于:2006-12-11 18:56
引用第10楼追风战士于2006-12-11 01:28发表的言论: 我看过一部美国黑白片《农家女》,他在里面配一个男管家,嗓音条件绝对出色。 |
|
5楼#
发布于:2006-12-11 16:25
引用第11楼xiaoyin于2006-12-11 08:30发表的言论: 把《怒海雄风》、《伟大的公民》、《钦差大臣》、《莫索尔斯基》、《松川事件》、《战争和人》这些片子发上来 |
|
|
6楼#
发布于:2006-12-11 10:22
引用第12楼古道飘零客于2006-12-11 09:36发表的言论: 哈···别指望···对于带有色眼睛选择性失明等人来说···这是不可能的···· |
|
|
7楼#
发布于:2006-12-11 09:36
这部片子的配音确实经典,其实我觉得,目前的译制片,为了防止盗版,同步上映等缘故,每一部都是很赶的,所以大家既然对过去仓促配音的译制片有着宽容的态度,那不妨将这个态度给新译制片也分上一点。
|
|
|
8楼#
发布于:2006-12-11 08:30
引用第10楼追风战士于2006-12-11 01:28发表的言论: 有。如《怒海雄风》、《伟大的公民》、《钦差大臣》、《莫索尔斯基》、《松川事件》、《战争和人》等,均为男一男二角,只是现在绝大多数都没露面。70年代后他的主要精力是放在译制导演上了。 特别是《松川事件》,男一号,这是60年代初配的,也是抢时间的一部片子,几天时间配完后参与配音的都累瘫在地,也以此片打响老上译善于赶时间保质保量配音的牌子。卫总在抢时间的片中担任重角,功力可见。 《警察局长的自白》中,那段长时期唇枪舌剑的对话,水准决不亚于(甚至压过了)和他配对手戏的毕克。 他的嗓音中有一种金属撞击般的质感,(不仅仅是清脆),极具张力和穿透力。不过这样一条“刚烈”的嗓音也能配柔情戏,这次《罗马之战》中才算听到。 至于高博老师的声音特点,您可看看上影的国产片《第二个春天》,很容易记住。 |
|
|
9楼#
发布于:2006-12-11 01:28
引用第8楼xiaoyin于2006-12-11 00:07发表的言论: 《牛虻》,《警察局长的自白》,《蛇》 除了这三部,还有别的吗? 没说卫禹平不是大腕级的译制导演吧? |
|
|
10楼#
发布于:2006-12-11 01:26
引用第6楼恋水莲于2006-12-10 23:07发表的言论: 对的,没特色! |
|
|
11楼#
发布于:2006-12-11 00:07
引用第2楼追风战士于2006-12-10 22:25发表的言论: 个人认为此片的配音水平即使是在仓促之间“赶”出来的情况下,也配到相当水准了:比起目前我们所知的同在1971年译制的 脚印 勇敢的人们 战斗的早晨 第八个是铜像 是绝对不差的。特别是邱岳峰、卫禹平和林彬。 卫禹平的《牛虻》,《警察局长的自白》,《蛇》,足见其深厚的配音功力。而且我认为他是上译最好的译制导演之一,《傲慢与偏见》、《空谷芳草》、《美凤夺鸾》、《基督山伯爵》、《望乡》、《悲惨世界》、《大独裁者》、《尼罗河上的惨案》、《华丽的家族》……看看这些片名就够了。如果不是79年因病过早地离开了工作岗位,他还会有更多的经典作品留给我们。 |
|
|
12楼#
发布于:2006-12-10 23:54
就是从欣赏完《警察局长的自白》以后就深深的喜爱上卫禹平老师的配音,他的配音有着一种深沉,深遂的感觉,不知不觉当中引领着你要去探索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个人认为卫禹平老师对人物与配音的理解上,水平不在毕克老师之下,绝对的大师风范!!
![]() ![]() |
|
13楼#
发布于:2006-12-10 23:07
引用第5楼lidodono1于2006-12-10 23:05发表的言论: 追风的标准就是得特色鲜明到他都区分得出来才叫“大腕”吧,笑 ![]() |
|
14楼#
发布于:2006-12-10 23:05
引用第2楼追风战士于2006-12-10 22:25发表的言论: 一家之说吧,我认为卫禹平老师的声音绝对是大腕级的,高博老师在配音方面的造诣也不一般哪。 |
|
15楼#
发布于:2006-12-10 23:03
卫禹平、中叔皇、李阑发、高博,并不是大腕级的配音演员
——没看过卫禹平配的《牛虻》吗? |
|
|
16楼#
发布于:2006-12-10 22:51
我才看了一点,就被电视台给借走了,所以暂时不好评价
觉得卫禹平老师的声音非常有魅力! 也许因为赶工,该片的配音不算尽善尽美,但它背后的故事实在太让人难忘了,除了苏秀老师在《我的配音生涯》里专文提到过,曹雷老师同样也留下强烈的印象,因为是她的“处女作”(身怀六甲的她也没日没夜地工作……我深感辛酸,虽然她在《远去的回响》中对自己的辛苦轻描淡写) |
|
17楼#
发布于:2006-12-10 22:25
引用第0楼静流于2006-12-10 17:09发表的言论: 1、配音其实很一般,看苏秀的书就知道,此片是仓促之前“赶”出来的,其配音质量可想而知;另外,几个主要男配音演员,如卫禹平、中叔皇、李阑发、高博,并不是大腕级的配音演员,至少我区分不出这几个人的声音。 2、托提拉(音),不是戴学庐配的。 |
|
|
18楼#
发布于:2006-12-10 22:16
有同感。我看的是FA的,总之,字幕太差,但上集片尾和下集片头主演及配音演职员名单时的“枢密院”却是对的,看来,是没有好好整理一下字幕,有点对不起这么珍贵的音轨。另外,上译音轨音量太小,无上译音轨时原音音量又太大,无奈,只好不断地调整影碟音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