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5792回复:67
神秘内参片:并非四 帮要看的黄色影片 孙渝烽
说起“内参片”人们马上就会联想到上海电影译制厂。“内参片”是“文化大革命”的产物,因为当全国所有的文艺单位、电影厂几乎都停产闹革命时,只有上海电影译制厂从1970年初一直忙到1976年粉碎“四 帮”止,都在忙于译制“内参片”。上译厂跟着“内参片”而闻名全国。当时社会上流传“路道粗的人”就是能看上译厂“内参片”的人。
我当年是上影演员剧团的演员,在奉贤“电影五七干校”劳动、学习。剧团的演员按编制分归海燕、天马两个电影制片厂。1970年,我们海燕厂演员高博、仲星火、康泰突然被借到上海电影译制厂参加工作。当时译制厂在万航渡路,和美术电影制片厂在一个大门里。他们去干什么均属保密,工作结束后回干校什么也不能说,当然谁也不便去问,神秘极了,只听工宣队说:他们是去完成“无产阶级司令部”下达的重要任务,听上去可是了不得的大事情。没想到1971年初我也被从“五七干校”调上译厂参加工作,更没有想到我居然从此就留在上译厂一直干到2000年退休。 什么是“内参片” 当年“内参片”搞得挺神秘,说白了就是不公映的内部参考片。上译厂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都译制过少量的参考片,这些影片是供中央少数首长和外事部门的人员观看的,以了解世界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动态。而“文革”后期集中译制了几十部“内参片”,这可以说是破天荒的事情,而且在一个特定的历史环境中,这就更增添了它的神秘色彩。 从“内参片”的内容来看,并非社会上所流传的那种说法——“四人帮”要看的黄色影片——这完全是一种误传。“内参片”有分类,编号如“特内”、“沪内”、“影外”、“影资”,下达译制任务时只说编号不说片名。其中有江青私人保留的美国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一些文艺片,如后来公映的《魂断蓝桥》,也有一大批欧美拍摄的最新故事影片,其中有描写外国宫廷政变的,有讲暗杀活动的影片,如《女人比男人更凶残》、《被玷污的勋章》等。 “内参片”中有一类影片政治目的是很明显的,比如日本鼓吹军国主义复活的影片如《日本海大海战》、《山本五十六》、《虎虎虎》。我们还译制了一批苏联拍摄的反映二战时期的影片,如《朱可夫》、《解放》(上中下)。 这期间译制“内参片”有严格的规定。首先是严格保密,所有参加译制工作的人员一律不得外传片名、影片内容,配音用的对白剧本不得带回家,配音完成后一律上交、统一处理。凡是不参加这部影片译制工作的,不管是厂内领导、工军宣队,甚至局一级的领导也一律不得看片,这是“无产阶级司令部”下达的命令。其二,这些“内参片”译制完成后统一由徐 贤(当时称他为徐老三)审查,印制拷贝要用最好的伊斯曼胶片,直接送中央。有些是文化部直接派人来上海取片。当时译制厂是直接受市委领导,也就是徐老三的领导,“内参片”的一切事务他说了算。 晚上加班译片白天批判“消毒” 译制“内参片”期间的怪事、趣闻也挺多。 当时译制“内参片”都是“特急”、“加快”的命令,弄得我们长时间加班加点,每天夜里十一二点才到家,有时干脆睡在厂里,因为第二天早上八点钟必须赶到厂里参加“天天读”,这一小时是雷打不动的。开始大家还能咬咬牙坚持,时间长了就不行了,打盹是免不了的。实际上工军宣传队跟我们也差不多,手里拿着“红宝书”也在那里打盹。戏重的演员就利用这一小时背台词,桌上放一本“红宝书”下面是一本台词本。 更荒谬的是当时上面下达了一条严格指示——每部影片译制完成后,所有参加工作的人员必须开展大批判,肃清影片对我们的毒害,叫“消毒”。当时让我负责影片的大批判工作。批判会必须有重点发言,而且要做到“人人口诛笔伐”。所以在影片进行工作时,我就跟翻译、导演、配主角的演员打好招呼,早作大批判的准备;同时也组织写批判稿的快手苏秀、伍经纬,查阅一些资料作系统的批判。工军宣传队也参加每次批判会,实际上是一种监督,他们每次都要写简报向上报告。 影片搞多了,批判内容也就雷同了,不外乎是:这些影片是在宣扬资本主义制度、宣扬资产阶级生活方式、宣扬爱情至上、美化资本家、鼓吹阶级调和、毒害劳动人民、影片的女主角是化成美女的毒蛇、为帝国主义的侵略行为涂脂抹粉……有一次配音演员潘我源私下发牢骚:批来批去怎么几句话捣轱辘转,烦人,还不如让大家休息休息有精力把戏配好。高博早就对我说过:“小孙,批判稿都留着,下次批判换个片名、换个主角名字又好用了。” 徐老三(景贤)对我们厂搞影片大批判还特别关心。有一天快下班时,老厂长陈叙一对我说,下班后留下来,晚上徐景贤来厂审片。当时有规定,“内参片”完成(对白)后立即通知徐景贤。中央明确由他来厂审查,有时把片子送康办(康平路市委办公室)由他审看,由于在康办放映对白双片(有两条片子,一条是画面,一条是对白)不方便,多数是徐景贤来厂审看。审片时规定该片导演陪同看片,以便随时回答徐的提问,或记下修改意见。所以那天我很奇怪干吗让我也参加?晚上准七点,徐景贤坐着小车来厂看片。老厂长这时悄悄对我说:“万一徐景贤要问起影片大批判来,你就汇报。”看完影片,徐景贤对配音很满意,我们送他上车,我正在庆幸用不着说大批判的事儿了,没想到徐景贤突然关上汽车门转身问老厂长:“你们影片的大批判还进行吗?”老厂长示意让我汇报。“影片的大批判照常进行,从不间断,有时因为配音太忙,两三部影片会合并在一起开展批判,有重点发言,并做到联系思想实际,人人口诛笔伐。”徐说:“这样好,这样好。再忙,大批判、思想上的消毒工作也不能放松。”他这才上车走了。我对老厂长说:“老头儿,你真神了,你怎么会知道徐老三今天要问大批判的事情?”老厂长说:“你留心看看最近的报纸就知道了,每天都是反击右倾翻案风的文章。” “杀人”“放火”吓坏居民 译制“内参片”期间还发生了扰民事件。上译厂当时的工作条件很差,录音棚搭建在二楼的大阳台上,是个又小又闷的标准“漏音棚”。可这个“漏音棚”功不可没,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这里录了三四百部译制片。 扰民事件是这样发生的。有些戏需要有残响、混响声,必须在棚外过道里安装大喇叭,要开棚录,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声。现在录音时不用这样麻烦,开个混响器就解决了。当时这些戏一般都放在晚上夜深人静时录。开始我们没有注意。“着火啦,快来救火啊!”“杀人啦,快来救命,救命!”——这样的台词喊声把厂周边的老百姓惊醒了。“哪里着火了?”“谁杀人啦?”很多居民走出家门询问出什么事啦!录戏只好停下来,第二天工军宣队去厂周边的居委会向居民作解说工作。从那以后凡是晚上要录大混响声,都得事先向厂周边的居民干部打好招呼、出安民告示,不然我们录日本的那几部反映军国主义复活的影片,周边的老百姓肯定是要联合起来围攻上译厂,因为片中的台词有“大日本天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赤膊上阵”一度也传为笑谈。每到夏天,在棚里录戏实在是受罪。录音棚又小又闷,只有两个旧电风扇,有时进棚的演员又很多,棚内温度高达40℃。每天都要买几大块冰块放在大木盒里,电风扇吹着降降温。可正式录音时,红灯一亮,电扇就得马上关掉,避免有杂音。演员进棚录音如同洗桑拿。有一次全是男演员的戏,演员康泰(已故)实在热得受不了啦,什么也不顾带头把汗衫脱了,只穿短裤衩,赤膊上阵配音。后来我和高博一直拿康泰开玩笑:“你为‘四人帮’真卖力,赤膊上阵配黄色影片。”康泰说:“去你们的!当心我揍你们。” “内参片”的得与失 现在回过头来看,“文革”后期译制这一大批“内参片”还是有得有失的。 首先这些“内参片”中很多影片让上级了解了世界动态。周总理指出:日本的《战争与人》是一部吹捧法西斯的影片,表面上反法西斯,实际上却在歌颂军国主义,影片内容很毒,要让我们的外国使节们了解。李先念同志对几部日本影片也有过指示:可以在内部小范围发行、看看影片,事实证明日本在复活军国主义。 其二,“文革”中搞了八个样板戏,我们译制了一大批欧美影片,为样板戏的创作人员提供了参考片。如影片《红菱艳》,芭蕾舞剧组的同志跟我聊过,这部影片很有借鉴作用,还说看了多部上译厂译制的“内参片”很有启发,不然我们太闭塞了。 其三,这些影片在中国电影事业恢复期间,让电影工作者补上了一课:了解“文革”中断的外国电影生产创作情况。对中国电影后来的复兴,上译厂应该说出了一份力。 其四,当时能参加译制片工作的人都会感到是一件幸事,又看片学习,又不荒废自己的业务,极大地锻炼了译制厂的创作队伍,这期间又培养了一批新人,上译厂第二代的配音演员大多数是那个时候锻炼出来的。 要说失也是有的,“文化大革命”期间广大群众观看外国影片的权利被剥夺了,当时的文化生活只有八个样板戏及几部阿尔巴尼亚、朝鲜影片,让全国人民度过了一个封闭、文化饥渴的年代。这样的历史再也不能重演了。 |
|
1楼#
发布于:2021-01-26 21:40
原来内参还有这样的故事,徐三不知道咋样了。
|
|
|
6楼#
发布于:2020-04-17 13:27
|
|
7楼#
发布于:2020-03-13 13:32
那个年代
|
|
11楼#
发布于:2019-10-16 11:43
妈个比!整天批这个那个资产阶级思想结果自己每天在看资产阶级的电影。要人家翻译配音人员消毒批判。你们那些看电影的领导干部就不要消毒批判了。你们就百毒不侵真他妈的王八蛋。
|
|
13楼#
发布于:2019-05-16 23:20
在大树上做个梦多美妙。这样的梦虽然没可办不到,我梦见电影院里天天放内部片,嗯!我梦见一群老艺术家们聚在一起配电影,配完后他们都精疲力尽了。呀啊,呀!
[杰克尔大夫于2019-05-16 23:22编辑了帖子]
|
|
14楼#
发布于:2019-05-16 15:36
|
|
15楼#
发布于:2019-05-16 09:05
|
|
16楼#
发布于:2019-05-14 08:40
孙渝峰老师在90年代末在田教授家的二十八个保姆中出演过,我记得演得是一位戏剧学院的教授,和他本人工作经历很相符。
|
|
17楼#
发布于:2017-02-07 10:41
感谢楼主分享,非常感谢
|
|
18楼#
发布于:2017-02-04 20:43
长知识了,他们自打生来就建立特权,因为他们知道自己就是最大的骗子,为人民服务都是骗人的鬼话
|
|
21楼#
发布于:2017-01-30 07:45
|
|
22楼#
发布于:2017-01-30 00:57
涨知识,学习了,谢谢分享!
|
|
23楼#
发布于:2017-01-28 11:28
不知道孙渝峰的可以肯定都是85后出生的。
《战争与人》的蓝光碟我看过,五味川纯平原作,山本萨夫导演,没看出来有哪里宣扬日本军国主义。五味川纯平是生于满洲的日本人,在满洲度过了半生,日本战败后才回到日本。他的第一部作品是长篇小说《做人的资格》,这部作品也于50年代末60年代初由东宝株式会社拍成了三部曲电影。五味川纯平的作品基本以我国东北为背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日本殖民侵略者对我国东北的侵略和掠夺,具有很强的反战意识。而《战争与人》更是以东北为基点,反映了1925年到1940年日本资产阶级对中国的资源掠夺,对日本人民的压迫以及日本军国主义成为资本主义的开路急先锋的一段史实,同时穿插了中国人民的抗日运动,应该说有很好的教育意义。 |
|
|
24楼#
发布于:2017-01-27 12:36
|
|
25楼#
发布于:2017-01-27 10:49
|
|
26楼#
发布于:2017-01-26 23:03
|
|
28楼#
发布于:2017-01-09 16:40
wusongdahu:哪一版本的孤星血泪?黑白的还是彩色的?。回到原帖彩板呗。黑白版的正版出过儿。上头啥都有。彩板的以前录过,后来丢了。译制导演是胶片版字幕上瞅见的。那个咱可编不出来! |
|
29楼#
发布于:2017-01-09 16:37
后来我和高博一直拿康泰开玩笑:“你为‘四人帮’真卖力,赤膊上阵配黄色影片。”康泰说:“去你们的!当心我揍你们。” 哈哈哈哈哈哈!太搞笑了!
|
|
30楼#
发布于:2017-01-09 05:57
|
|
31楼#
发布于:2017-01-09 01:33
用户被禁言,该主题自动屏蔽! |
|
32楼#
发布于:2017-01-09 01:30
sam2496:你是说新上译的班底人员转发的文章?或新上译的不知道有孙渝烽这个人?不,我是说孙渝峰可能是新上译的人。不过看了老师的资料,像是个老上译人嘛!不过老师的资料是否有误啊?望乡的译制导演好像是卫禹平。孤星血泪的译制导演好像是陈叙一。《吟公主》还无缘得见,不太清楚。 看来还是苏秀老师说得有道理,译制导演往往不太有人知晓。也许大家往往把注意力都集中在主角身上的缘故吧。可怜的导演们呐! [杰克尔大夫于2017-01-09 01:38编辑了帖子]
|
|
33楼#
发布于:2017-01-08 00:06
我就纳闷了,不知这一二三级编、导、演评级国家是如何评定的?孙先生译导了这么多部获政府奖的译制片居然只是个二级导演,真是令人寒心。犹记得80年代末期釆访童先生时,事先本人也想当然地以为童先生是一级演员,那知交谈中才得知童先生彼时竟也只是二级演员,那时提到这事时,童先生也是黯然伤神,当时这一幕令我印象极深。辛亏后来童先生又被评定为一级演员,过后我得知时,心底默默地祝福了敬爱的童老师
|
|
34楼#
发布于:2017-01-07 23:57
|
|
35楼#
发布于:2017-01-07 23:45
杰克尔大夫:这问题,一针见血。我猜应该是新上译的班底人员吧,所以不怎么晓得这个名字。还是苏秀老师更为人知。《金环蚀》、《驯马手莫兰特》、《海底肉蛋》、《奥斯特里茨》、《故乡》、《国家利益》、《春闺怨》、《小鬼当家3》、《侏罗纪公园2》、《野鹅》等等又导...回到原帖你是说新上译的班底人员转发的文章?或新上译的不知道有孙渝烽这个人? 孙渝烽 ,1940年11月出生,男,二级导演。1973年4月进入上海电影译制厂,任配音演员,译制导演。 主要配音作品: 《佐罗》、《风雪黄昏》、《检察员的起诉》、《苔丝》、《莫斯科之恋》、《命令027》、《二十四只眼睛》、《暴风勇士》、《死里逃生》、《魔鬼邻居》等。 译制导演作品: 《望乡》、《吟公主》、《沙器》、《佐罗》、《哑女》、《云中漫步》、《国家利益》、《野鹅敢死队》、《随心所欲》、《山崩地裂》、《孤星血泪》等。 获奖情况: 《国家利益》获文化部优秀译制片奖。 《苔丝》获文化部1982年优秀译制片奖。 《斯巴达克斯》获1986,1987年优秀译制片奖。 《随心所欲》获1989-1990年优秀译制片奖。 《失落的世界》获1997年度中国电影华表奖外国电影优秀译制片奖。 《山崩地裂》获第十七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译制片奖提名。 |
|
36楼#
发布于:2017-01-07 23:41
|
|
37楼#
发布于:2017-01-07 23:40
谢谢楼主公布这些内容,看论坛里有些朋友分享的电影注明“内参”二字,还不明白是什么意思,现在明白了。应该算是历史的产物。不知道说是时代的“畸形儿”合不合适?
|
|
38楼#
发布于:2017-01-07 23:08
|
|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