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3609回复:53
《中国文艺》上译60周年专场,谈谈观后感。
我注意到几个细节,欢迎大家补充:
(1)主持人一直在说“上海电影译制片厂”,这个太不严谨了! (2)开场集体朗诵,刘广宁老师把《加菲猫》念成了咖菲猫,不知是有意为之还是念错了?! (3)张宏的声音跟乔老师超级像,不愧是乔老师的弟子。 (4)童老师谈到他配了五年龙套时,镜头扫到的乔老师一脸严肃状板着脸在听。(是我想多了吗?) (5)陈小鱼老师(字幕打成了陈小渔,无语了)追忆父亲陈叙一先生的点滴,几度泪目,我觉得这是本场最令人动容的一幕! (6)曹雷老师提到《蒲田进行曲》小夏这个角色本来是丁老师的,后来讲到口型翻译问题时还叫了一声“小丁”,丁老师在下面笑得非常灿烂! 图片:《中国文艺》 20170520[00_01_21][20170520-233004-0].JPG ![]() 图片:《中国文艺》 20170520[00_22_55][20170520-232637-0].JPG ![]() 图片:《中国文艺》 20170520[00_23_01][20170520-232648-1].JPG ![]() 图片:《中国文艺》 20170520[00_23_04][20170520-232717-2].JPG ![]() 图片:《中国文艺》 20170520[00_35_20][20170520-233032-1].JPG ![]() 图片:《中国文艺》 20170520[00_28_56][20170520-233143-2].JPG ![]() 图片:《中国文艺》 20170520[00_29_02][20170520-233155-3].JPG ![]() [jinli8866007于2017-05-21 00:04编辑了帖子]
|
|
|
1楼#
发布于:2017-06-21 09:27
就是感觉总是有点短了啊,别的都很好。
|
|
2楼#
发布于:2017-06-20 13:06
上译是我们这代人心中永远的爱
|
|
|
5楼#
发布于:2017-06-14 19:51
喜欢国际频道的这个节目,非常不错了啊
|
|
7楼#
发布于:2017-06-04 10:38
|
|
|
9楼#
发布于:2017-05-31 19:34
上译的配音是好多童年的回忆呀
|
|
10楼#
发布于:2017-05-31 11:19
不错!!!!!!!!!
|
|
11楼#
发布于:2017-05-30 20:54
狄菲菲之所以退休这么早,恐怕是她也对厂子不抱希望了
|
|
|
12楼#
发布于:2017-05-28 12:45
|
|
13楼#
发布于:2017-05-28 12:06
|
|
15楼#
发布于:2017-05-27 13:25
|
|
16楼#
发布于:2017-05-27 12:43
|
|
17楼#
发布于:2017-05-27 12:11
|
|
18楼#
发布于:2017-05-27 12:05
云南石林:乔榛老师的表情反应是正常的,是编辑摄像师恰巧在童自荣老师说完话时那一刻给了乔老师这个画面特写,知道的人就会想多了,哈哈...你懂得回到原帖我觉得问的笨,回答的也不够全面。龙套,不就是出场少的角色嘛。对老上译人来说,玩龙套应该远比配个主角更带劲儿。记得刘广宁老师说的吗?主角的戏多,好抓。而龙套,就那么点儿。往往一句而过。要留下印象自然难度更大。好像在老上译里,往往难对付的龙套经常都得是大腕才能抓得住的。比方说《魂断蓝桥》里舞会上,苏秀配的醋劲小姐、《鸳梦重温》里的家族早餐,这一大家子不都很灵光吗?!苏秀的不计较,尚华的无所谓,严崇德的慷慨,孙道临的迎头痛击,林彬的从不抱怨等等。老实说,我个人感觉全片里这段更讨我欢喜。就为了这段,我还不得不买了个胶片版。因为大碟版里就这段没做进去 [杰克尔大夫于2017-05-27 12:26编辑了帖子]
|
|
19楼#
发布于:2017-05-27 11:42
|
|
20楼#
发布于:2017-05-27 11:35
|
|
21楼#
发布于:2017-05-27 11:34
|
|
22楼#
发布于:2017-05-27 11:20
|
|
23楼#
发布于:2017-05-27 11:12
|
|
24楼#
发布于:2017-05-27 11:09
|
|
25楼#
发布于:2017-05-27 11:06
以上各位提到的一些瑕疵,细心的观众当时已经都发觉了,但我想这期节目是为上译厂60年经典致敬做的一期怀念访谈节目,没有必要那么挑毛求疵,几位艺术家已经到了古稀之年,能在屏幕上为我们激情朗诵,一点点读音和念法上的习惯完全可以忽略不计,他们在银幕上为我们留下的经典声音形象是无可挑剔的,不然上译迷们也不会这样深爱着他(她)们!
|
|
26楼#
发布于:2017-05-27 10:26
|
|
|
27楼#
发布于:2017-05-27 10:23
dongyuduihua:难道你不知道李梓老师仙逝了?你的好评度过千啊。回到原帖我当然知道了。就这么一说嘛 |
|
|
28楼#
发布于:2017-05-25 20:41
原本只知道童自荣老是说过自己配了5年的龙套之后才能配主要角色,能坚持下来已经觉得很不简单了,听了曹雷老师讲毕克老师配主要角色以前配了近10年的龙套角色,才知道毕克老师真可谓是10年磨一剑,各个不起眼的小角色都认真对待,后来才成就了银幕上观众津津乐道的大侦探波罗,以及高仓健的“御用”配音。
|
|
29楼#
发布于:2017-05-22 20:35
中午看了,回想起当年艺术人生访谈请来了童自荣老师,一晃这么多年了~
|
|
31楼#
发布于:2017-05-22 17:30
希望把这门经典的艺术传承下去
|
|
|
32楼#
发布于:2017-05-22 17:04
这期节目,总觉得意犹未尽,感谢上影集团老总任仲伦先生!时间限制吧,没有访谈狄菲菲老师以及年轻的一代配音演员,看到乔老师,丁老师,童老师同台,特别的激动高兴!向上译的艺术家们致敬!!
|
|
33楼#
发布于:2017-05-22 13:17
|
|
|
34楼#
发布于:2017-05-22 12:48
在集体朗诵的环节,老艺术家们也许有些激动和兴奋,年纪毕竟都大了?刘广宁将加菲猫说成咖菲猫,童自荣也出现了语句上失误,将万航渡路“618”号高悬,说成六百十八号,怎么听都觉得怪怪的,七十多岁的老人可以理解!但是在读法上是错误的。在追忆老厂长陈叙一对译制片的痴迷甚至于疯魔谁看了都会落泪,现在的译制片导演要好好学习叙一厂长工作态度、作风的那种精神,译制片也至于到今天还持续这样低迷?央央14亿人口不缺好声音,缺老厂长那样的伯乐,真正懂配音、理解配音、对艺术高峰不懈追求的人。
|
|
35楼#
发布于:2017-05-21 22:29
|
|
36楼#
发布于:2017-05-21 22:24
曹雷老师头发自然白,没有刻意去人为造假 ,一如她的为人的风格。赞赞赞赞赞。
|
|
37楼#
发布于:2017-05-21 20:53
俺已经用硕鼠下载了节目的高清视频,并在小屋里保存了这段视频
http://www.douyahouse.net/Shipin/2017/5/21/1752119555E39C36773684HJ1I363J6258G.html |
|
|
38楼#
发布于:2017-05-21 20:51
|
|
|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