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cp
齐天大圣
齐天大圣
  • 最后登录2019-05-06
阅读:5216回复:68

●哀哉!配音艺术怎能不堕落!【1楼新增补充说明】●

楼主#
更多 发布于:2009-06-02 08:38
关于庄丰源老师的介绍:

庄丰源年轻时学的并不是配音…………如今,随着长影厂译制分厂的班底全部改换到了北京的星特公司,庄丰源又回到了阔别了多年的故乡北京,他现在的生活就是两点一线——家里和录音棚,“不过,现在配音的感觉跟以前不一样了。以前一集戏可以花一个礼拜时间,有时间创作,台词都是背下了进棚;现在一个礼拜可以配好几十集戏,每天的工作就是拿剧本、看台词、划一划断口就上了,感觉就像流水线一样。没办法,谁让现在都是老板说了算。” …………

市场化的结果:就是只要金钱,不要艺术!
想起了当年的一句话,现在看来就是屁话!“……就是效率,……就是生命!”
错误的路线,错误的抉择,导致了变态的社会!

记得谁曾经说过“人们啊,请停下你匆匆的脚步,等等你的灵魂吧……”

为什么好端端的艺术大厂要承包给一个什么垃圾公司,很有前途的艺术家们变成了很有钱途的市场中的一员???只是一个市场因素,完全没了……哎!

承包承包,改制改制,真的是一包就灵吗????

怪不的草配泛滥,棒子片泛滥成灾!

北京的星特公司是什么东东?是某部某厂MBO化的结果吗?


*******************************************************************
怎么会这样呢,我本意是说市场化弱化了艺术,没有让大家互相漫骂啊?!
1个星期配几十部戏能叫艺术吗,1个学生1个学期上50门课能成为专才吗?
大家不要吵了,个人观点是艺术就是艺术,快餐不是艺术,不能再泡方便面的态度对待我们的翻译片了。公司化是为了钱途,我还是喜欢以前叫厂子。
我的这个关于庄老师的介绍是从网上找的,大家搜一下就知道了,咱配音网里也有这个介绍。
我是学经济学史的,对于配音艺术是外行,只是按我的观点说出了这个问题,纯粹属于个人看法,大家不要记仇啊。也没有混淆视听的意思。
一争论就出问题,好象谁说过一句名言“不争论,一争论什么都晚了,先干下去再说!”鲁迅先生说过:“中国人普遍是看客心理(大意是这样。)”做看客就上传片下载翻译片就行了,也不用争论了,管它发展还是灭亡,看客嘛。
本人是新人,有不妥之处请大家原谅,祝愿大家6月2日快乐。谢谢。

如果觉得此贴不妥,请删除了吧,给同志们带了的不便,深表歉意!就让不愉快过去吧。
上译:我的精神家园!
穆阑
管理员
管理员
  • 最后登录2025-02-27
  • 优秀管理员
1楼#
发布于:2009-06-03 12:11
这个帖子已经走火入魔了,配音网不是给大家以讹传讹用的,帖子锁了。
gba369
太上老君
太上老君
  • 最后登录2020-05-27
2楼#
发布于:2009-06-03 11:56
听说韩国片引进费用很低
韩国犹如倾销似的将自己的影视作品推向中国市场
现在的管理部门们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费用低又能吸引到观众何乐不为
于是...悲哀啊~
3楼#
发布于:2009-06-03 11:17
看着都生气,本来老六的话,什么意思呀.为了赚钱什么都能干呀.有些电影因为配音质量不好,被人看过一遍后弃之不看了.
本来很好的表演,很好的剧情,因为配音的原音,让别人不能喜欢,这是对自己工作负责吗.现在在认钱,你也不能不负责呀.比如银行工作者,不负责,你存了一万,他给你写九千,你干吗.现在有好些动画片,因为配音不好,很多人宁可听原音的也不听配音的.那你配来干什么,好玩吗,这是一种资源的浪费.而且,上译的配音,能让人光听录音剪辑就觉得这是一种享受.我坚持支持那些老艺术家.现在的电影,重拍的好多.可是有几个能青出于蓝的呢.象射雕英雄传,谁的黄蓉能好过翁美铃.你好好想想吧.
往复人生
太上老君
太上老君
  • 最后登录2025-04-26
4楼#
发布于:2009-06-03 10:42
“本来**”的措辞和逻辑本来就是有问题的,不管他的初衷是什么,不管他曾经写过多少歌颂配音、歌颂邱岳峰的文章。

可以讲,“清高”如斯的他也不配喜欢老上译的人来鄙视!
配音网——一个来了就不想走的家。
电影粉丝
玉皇大帝
玉皇大帝
  • 最后登录2023-02-11
5楼#
发布于:2009-06-03 10:10
引用第61楼小昭于2009-6-2 23:11发表的  :
从我刚来这个论坛,就了解到“本来老六”的大名和他的多篇精华。印象中他可是老上译的忠实粉丝。刚看到他的回帖我很诧异,他能为如今商业化时代的配音辩解?!结果却被划到与上译对立面去了,相信对这样的事态发展“本来老六”一定哭笑不得吧。

流水线的工作流程在追求效率的今天已不可避免,为什么一定要把它跟“艺术”对立起来呢?好像现在就锻造不出精品,就培养不出艺术家了?N年以后的艺术家们不也是从今天成长起来的吗?

态度首先要端正,要认真,要投入感情。确实有为了生计,长期疲劳工作出现麻木状态,因此质量下降的现象。我觉得许多垃圾电视剧的配音有这个趋势,但是电影,尤其是公映版电影还不至于被配得如白开水。
.......

N年以后当然可以成就艺术家
那过去的艺术家是什么,给领导人拍马屁的???
他有没有指定是哪些上译作品,哪个年代的上译作品??他是不是只说了“上译”两个字???
1980年以后,不知道江青的品味是什么,她喜欢哪些作品,我很想知道
写了很多精华文章,就是老上译的忠实粉丝,这个观点我不敢认同
一个忠实粉丝,说自己喜欢的东西应该被淘汰,是迎合某人的政治产品???
这样的粉丝,我由衷的钦佩。。。。。。。。。。
往事飘渺虚如烟,记忆心畔音相牵; 你我共建毫寸地,论坛幻化腾飞仙!
99901
齐天大圣
齐天大圣
  • 最后登录2023-01-28
6楼#
发布于:2009-06-03 05:46
应该全部结束了!该被市场淘汰的。
心源斋主
齐天大圣
齐天大圣
  • 最后登录2024-01-16
7楼#
发布于:2009-06-03 00:40
引用第8楼本来老六于2009-6-2 09:24发表的  :
说实话,上译那种为了上意精雕细琢的做法才该被唾弃,真是为了什么人民的欣赏吗,不就是江青听上去不够舒服吗。这才是该被市场淘汰的。
.......

你不了解老上译的时代请慎言。做人,首先态度要严肃。不然,可就真够六的了。
上译精英数十春,语音艺术唱绝伦,苍天赋与奇声色,震撼九州亿万人。
小昭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13-02-18
8楼#
发布于:2009-06-02 23:11
从我刚来这个论坛,就了解到“本来老六”的大名和他的多篇精华。印象中他可是老上译的忠实粉丝。刚看到他的回帖我很诧异,他能为如今商业化时代的配音辩解?!结果却被划到与上译对立面去了,相信对这样的事态发展“本来老六”一定哭笑不得吧。

流水线的工作流程在追求效率的今天已不可避免,为什么一定要把它跟“艺术”对立起来呢?好像现在就锻造不出精品,就培养不出艺术家了?N年以后的艺术家们不也是从今天成长起来的吗?

态度首先要端正,要认真,要投入感情。确实有为了生计,长期疲劳工作出现麻木状态,因此质量下降的现象。我觉得许多垃圾电视剧的配音有这个趋势,但是电影,尤其是公映版电影还不至于被配得如白开水。

然后是经验的积累。谁说经验就必须是长时间磨合一部作品才得来的?就不能是长时间不断积累多部作品而总结出来的?一旦演员的表现技巧和领悟能力达到一定水准,团队合作(包括翻译、录音等等)以及后期制备都很优化和完善,在较短时间内也能拿出一部精品,这未尝不可。甚至应该是新时代努力的目标,正所谓“效率和质量双赢”。两者的拉锯战持续进行,大家寻求的是一个合适的平衡点。
风和日丽则挥汗耕耘,阴雨绵绵则一碗清茶,一册典籍;得意时勤奋工作,不如意时读书自娱,静待晴朗的艳阳。
jinli8866007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22-08-01
  • 最爱沙发
9楼#
发布于:2009-06-02 22:28
引用第58楼恋水莲于2009-6-2 21:36发表的  :

人家否定的是“为了上意而精雕细琢”,没有否定“为了艺术而精雕细琢”,两者有本质区别


不管出发点是肯定或否定什么,在措辞上的确有些许不妥,不然也不会引起争论了。大家心平气和一些吧,我就是性子太急,有什么就说什么,出发点虽没有恶意,曾经却也被批的很惨的,唉!!!
年华老去的王子依然是王子,能听到他声音的地方,都是他的王国。
10楼#
发布于:2009-06-02 21:41
引用第8楼本来老六于2009-6-2 09:24发表的  :
我觉得无所谓,这样至少有很多靠声音吃饭的普通人可以买车买房娶老婆,有钱途了就会有更多的人来做这个事情,大量的,赶数量的自然造成水平不精致,但低下却不一定。

这个可以以普通的饭店做比喻,多少时间完成一道菜是一个厨师的基本素质(当然前提是吃下去不会死也不会吐),现在的大部分配音作品基本就是这样,适者生存,就像盖叫天说当年走场子大量火爆地翻跟头其实也是一种锻炼。

说实话,上译那种为了上意精雕细琢的做法才该被唾弃,真是为了什么人民的欣赏吗,不就是江青听上去不够舒服吗。这才是该被市场淘汰的。
.......





或者说,某些人对于只要吃下去不会死也不会吐就满足了。。。
恋水莲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14-09-03
  • 原创大奖
11楼#
发布于:2009-06-02 21:36
引用第57楼janeeyre于2009-6-2 20:46发表的  :




你这话才是该被唾弃、淘汰的
.......

人家否定的是“为了上意而精雕细琢”,没有否定“为了艺术而精雕细琢”,两者有本质区别
 
一个人能够从事一份自己最喜爱的工作是一种幸福。

关于这种爱
——是DNA,是长在血液里的爱  

 



没有任何人任何事可以夺走我的欢乐

——对声色光影永恒的恋慕


欢迎来我的博客:
http://hi.baidu.com/qianyemeinan/blog

百度翟巍吧
http://tieba.baidu.com/f?kw=%B5%D4%CE%A1






12楼#
发布于:2009-06-02 20:46
引用第8楼本来老六于2009-6-2 09:24发表的  :


说实话,上译那种为了上意精雕细琢的做法才该被唾弃,真是为了什么人民的欣赏吗,不就是江青听上去不够舒服吗。这才是该被市场淘汰的。
.......




你这话才是该被唾弃、淘汰的
不是刻意追捧上译,只知道唯有经得起时间考验的被公认的必定是好东东,过去如此,现在将来亦如此!

当然每个人对生活品味注重不同,有些信奉无可挑剔的精雕细琢、慢工出细活、经得起时间考验的限量商品--那是一般人消费不起的奢侈品,有些却乐道于泛滥的质次的普通商品一样。
现下翻
太上老君
太上老君
  • 最后登录2020-07-05
13楼#
发布于:2009-06-02 20:13
引用第54楼恋水莲于2009-6-2 19:42发表的  :
LZ补充的那段话心平气和了不少,你要是之前那段也这样理性就不会惹来批评了,你想说明市场化弱化了艺术完全可以举例论述,没必要上来就说人家星特是垃圾公司,这么偏激谁还能和你好好讨论?


这个LZ老偏激了,就是靠这个混论坛的。希望吸取这次教训,今后注意点吧
14楼#
发布于:2009-06-02 19:47
纯粹来顶棒子片泛滥那句的
恋水莲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14-09-03
  • 原创大奖
15楼#
发布于:2009-06-02 19:42
LZ补充的那段话心平气和了不少,你要是之前那段也这样理性就不会惹来批评了,你想说明市场化弱化了艺术完全可以举例论述,没必要上来就说人家星特是垃圾公司,这么偏激谁还能和你好好讨论?
 
一个人能够从事一份自己最喜爱的工作是一种幸福。

关于这种爱
——是DNA,是长在血液里的爱  

 



没有任何人任何事可以夺走我的欢乐

——对声色光影永恒的恋慕


欢迎来我的博客:
http://hi.baidu.com/qianyemeinan/blog

百度翟巍吧
http://tieba.baidu.com/f?kw=%B5%D4%CE%A1






朗读者陈喆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24-03-27
16楼#
发布于:2009-06-02 18:31
引用第52楼小辛55于2009-6-2 18:20发表的  :
感觉楼上眯缝眼也满帅的啊。

眯缝眼?哪位?
[move]天地生人,有一人应有一人之业;人生在世,生一日当尽一日之勤[/move]
小辛55
轻闲仙人
轻闲仙人
  • 最后登录2025-03-13
  • 网站建设奖
  • 现实互动奖
  • 社区居民
17楼#
发布于:2009-06-02 18:20
感觉楼上眯缝眼也满帅的啊。
朗读者陈喆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24-03-27
18楼#
发布于:2009-06-02 17:21
引用楼主ddcp于2009-6-2 08:38发表的 ●哀哉!配音艺术怎能不堕落!【1楼新增补充说明】● :
关于庄丰源老师的介绍:

庄丰源年轻时学的并不是配音…………如今,随着长影厂译制分厂的班底全部改换到了北京的星特公司,庄丰源又回到了阔别了多年的故乡北京,他现在的生活就是两点一线——家里和录音棚,“不过,现在配音的感觉跟以前不一样了。以前一集戏可以花一个礼拜时间,有时间创作,台词都是背下了进棚;现在一个礼拜可以配好几十集戏,每天的工作就是拿剧本、看台词、划一划断口就上了,感觉就像流水线一样。没办法,谁让现在都是老板说了算。” …………

市场化的结果:就是只要金钱,不要艺术!
.......

楼主转贴的时候也应该先验证一下内容的真实性再转啊,不然和以讹传讹有什么两样啊?!
[move]天地生人,有一人应有一人之业;人生在世,生一日当尽一日之勤[/move]
本来老六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24-05-05
  • 网站建设奖
  • 原创大奖
  • 现实互动奖
19楼#
发布于:2009-06-02 16:47
当然,七大艺术首先都有一个工匠过程,然后洗去匠气巧夺天然。

诗歌讲究点燃灵性,但 没有大量的积累训练何来华丽的刹那。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这样的诗人会对 工种一词掩鼻而去吗?

诗是讲爆发力的,但爆发力又从何而来呢?


罗丹让大理石里的美释放出来,米开朗基罗在凡人的墙壁下绘制天庭,巴尔扎克用笔构筑人间喜剧的恢宏大厦,这些难道不是工种吗?

还要继续举例子吗?
drap
  • 最后登录
20楼#
发布于:2009-06-02 16:45
觉得好奇怪,为什么商业的东西就不能是艺术了?
商业性的配音,利用长时间的经验累积,也能做出艺术性的东西呀。
制作的时间长与短并不是最主要的,关键是在制作中有没有灵光一闪,有好的创意出现。
上译当年的做法其实可以理解为“将勤补拙”,通过反复的推敲一句话的结构,用最舒服的词语搭配翻译、表演出来。毕竟时间多了,可以思考的空间也多了嘛。
但是就因为这样,而完全否定人家灵感闪现,快速制作的东西,这个是不是太片面了。
这里有很多人都是比我研究配音有更长历史的人,我想大家应该都能够理解这一点。
不要再为了一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去争了,既伤感情,又无趣。
xuxing
齐天大圣
齐天大圣
  • 最后登录2025-05-07
21楼#
发布于:2009-06-02 16:38
照你那么说,作诗也是工种了
朗读者陈喆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24-03-27
22楼#
发布于:2009-06-02 16:02
引用第43楼往复人生于2009-6-2 14:54发表的  :
照“本来**”的逻辑,任何事都首先是工种,其次才是艺术了。

本来就是这样!这就好比演员本身是个工种,干得好的演员就是表演艺术家
[move]天地生人,有一人应有一人之业;人生在世,生一日当尽一日之勤[/move]
配音眺望者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25-03-12
  • 网站建设奖
  • 现实互动奖
  • 社区居民
23楼#
发布于:2009-06-02 15:43
引用第45楼穆阑于2009-6-2 15:25发表的  :
luoying6这个ID虽然失效了,但是本来老六始终是本站的核心成员,如果需要了解他关于配音的文字,可以看他在本站开的专栏  http://www.peiyin.com/2005/list.asp?classid=24
虽然本帖从主帖开始就有混淆概念的问题,但是提出的问题也是现实的,希望大家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展开讨论。

配音艺术没落、衰落、堕落,内因、外因都有,外因是主要的,要想改变很难!
穆阑
管理员
管理员
  • 最后登录2025-02-27
  • 优秀管理员
24楼#
发布于:2009-06-02 15:25
luoying6这个ID虽然失效了,但是本来老六始终是本站的核心成员,如果需要了解他关于配音的文字,可以看他在本站开的专栏  http://www.peiyin.com/2005/list.asp?classid=24
虽然本帖从主帖开始就有混淆概念的问题,但是提出的问题也是现实的,希望大家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展开讨论。
本来老六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24-05-05
  • 网站建设奖
  • 原创大奖
  • 现实互动奖
25楼#
发布于:2009-06-02 15:10
很奇怪对工种这个词那么敏感。

就像博士难道就不是人了吗?

以电影为例,导演,编剧,演员,灯光,美术,剪切,配音,音效,服装,道具,烟火都是工种之一(该还有很多),好的电影往往是某几个点特别出色,但真正出色的电影应该是这些所有工种的水乳交融。就像罗丹的巴尔扎克的手那个例子,如果某一个工种(制作环节)出色到让其他黯然失色甚至变得无足轻重,这样的电影恐怕都不能算是成品。


就像吴文伦老师说的 请原谅我不用艺术家去称呼他们,真正的艺术家不需要吹捧
那么我鹦鹉学舌一样 请原谅我不用艺术去命名配音,真正的艺术是桃李不言的

我自然不认为在配音网否认配音是艺术是合适的,也许我的措辞也有粗暴走样的地方,我只是想说,还配音的一个本来面目:

他是电影制作程序上一个很不错的环节,在某些时候(我们热爱的老上译时代)甚至超过了电影本身,我和我的一些朋友就会简单到把电影仅仅看做为一条音轨,但这样是不对的。电影从来都是必须从一个完整的角度去欣赏和把握,配音网也许会从配音的角度更侧重一点,但哪怕只说配音,不涉及到原片演员的角色性格,导演手法都是不能深入领悟其真正美妙的。

譬如以简爱为例,简单说邱岳峰的演出给了乔治司各特的演出灵魂,这话是好听,但真是这样吗?皮之不存,毛将焉附。配音也许是那令人物神采飞扬的颊上三毛,但也仅仅是啊?

所以,这里把任何事放低到工种去做扎实,做严谨何止是未尝不可,而是理所当然。
往复人生
太上老君
太上老君
  • 最后登录2025-04-26
26楼#
发布于:2009-06-02 14:54
照“本来**”的逻辑,任何事都首先是工种,其次才是艺术了。
配音网——一个来了就不想走的家。
闻香识女人75
齐天大圣
齐天大圣
  • 最后登录2023-12-03
27楼#
发布于:2009-06-02 14:40
像咱这类论坛菜鸟,只能在强帖里留名,仔细品读各条留言……
配音眺望者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25-03-12
  • 网站建设奖
  • 现实互动奖
  • 社区居民
28楼#
发布于:2009-06-02 14:28
引用第39楼守望水晶于2009-6-2 13:57发表的  :

论坛上像这样的会员是不少的,道听途说了一个消息,或者干脆凭着自己的臆断,打着老上译的旗号,“艺术”的旗号,张口喷火,还大红字,一副义正词严的模样,全然不顾自己所说的那些是否与客观事实相符。按照他们的逻辑,反正因为他们热爱配音,维护老上译,支持“艺术”,所以无论说什么都是没关系的,哪怕事实情况明明不是如此也不要紧。一开始我还辩论一下,现在我也懒得说了,反正说了也白说。

借此贴进一步询问一下眺望者前辈,关于长影的改制,长影目前的现状、以及长影与星特公司的关系,您能解释得详细一点吗?我也正好借此机会补补课。

       长影是新中国电影的摇篮,建厂60多年来,长影拍摄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优秀影片,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文化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中国电影进入了一个比较困难的时期,而长影作为一个国有的老文化单位,陷入了极端的困境中,到1997年,长影账面亏损已达到3000万元,每年只能勉强生产出三四部影片。

    1998年,长影率先在电影界进行体制改革,推倒了旧有的体制,组建了长影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实现了由事业向企业的转变。集团在全国率先实施“出资人制度”,对旗下各部门进行多元投资主体的公司制改革,设立了16家下属子公司,使原来的总厂和各车间的行政隶属关系变为母子公司的出资关系,不到一年的功夫,集团公司所属的16个子公司全部摘掉了亏损帽子,长影集团公司由此开始扭亏为盈。

    2004年,长影被列入全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集团通过全员参与社保、内部退养、艺术创作人员分类管理、重新定岗定员竞争上岗等办法,对用人机制进行改革,使老有所养,能有所用,集团公司供养的员工总数从2600多人下降到100人。

    按现代电影生产模式打造新长影

    “长影最大的转变是电影生产方式和用人机制的转变,初步建立了现代电影生产方式。”赵国光说。

    好莱坞和其他发达国家的电影生产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项目的临时性,二是要素的组合性。制片公司本身并不养导演、演员等创作人员,只拥有项目的策划人才和市场营销人才。项目确定后,创作人员和其他要素都是因时因地随机优选组合。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唯才是举,可以在全世界选最合适的。

    目前长影集团下属的两个影视公司都是运用这种模式运作的。长影集团把民营和国营的机制嫁接在一起,成立了两家影视公司,双方风险共担。这两个公司一共只有8个人,但是每年可以生产十四五部影片,是过去长影厂三年拍片的总和。

    影视公司基本相当于一个小影视基地,公司人员主要负责项目的筹划和发行,电影生产用人面向全社会聘用。如电影《任长霞》,导演来自长影,演员来自全国各地,编剧来自北京,发行来自上海。该片总的票房突破了2600万元,在上海上映第一周票房就超过了美国大片。

    拓宽电影之路重振主业

    构建新的产业结构、在电影产业开发上进行重大改革是长影在文化体制改革中的一个突破。长影在改革中改变了单一制片的局面,以制片业为龙头,向电视业、旅游业、发行放映业拓展和延伸,构建了大电影产业链。几年来,长影电影频道开播,电影发行院线组建,还投资建设了电影主题公园长影世纪城。长影世纪城05年5月份正式对外开放,当年旅游人数达60万人,净赢利500万元。06年长影世纪城积极参与电影生产,现已与著名童话作家郑渊洁展开全面合作,获得郑渊洁作品全部影视拍摄权。赵国光认为,长影世纪城进军电影主业,是以下游产业推进上游产业,把电影产业链做成一个良性循环的产业圈的良好开端。

    “长影现在最大的任务是出好作品”,赵国光说。目前长影已经具备了繁荣创作的体制、机制,并具备了一定的资金条件和项目储备,全厂上上下下正在聚精会神抓创作,凝心聚力谋发展。赵国光说,长影不仅要拍主旋律影片,要拍艺术片,还要拍能够叫得响的商业大片。

    “长影人的目标是,到2010年,成为中国电影重要的制片中心,重要的旅游基地,东北最大的电影产业园区,力争打造一个崭新的长影。”赵国光说。
艰难改革脱胎换骨

  “这是一次极为艰难的改革,不成‘先驱’就是‘先烈’,幸好我们成功了。”说起以前,刚刚卸任的长影集团前董事长赵国光不胜唏嘘。1997年他上任时,长影连续6年亏损,累亏达3000多万元。

  在国家和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长春电影制片厂从1998年组建为长影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到2004年完成用工制度改革,经过多年的探索,到今天已发展为旅游、电视、电影、洗印等4大产业比翼齐飞的新型电影工业企业。2008年长影实现盈利3053万元,比上年增长28%。

  建立新型生产方式和用人制度

  2004年被列入首批全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后,长影开始了以建立新型生产方式和用人方式为目标的劳动人事制度改革。经过全员参与社保、内部退养、艺术创作人员分类管理、重新定岗定员、竞争上岗等一系列改革,仅在集团和各子公司保留800人,其中集团管理人员100人,各子公司700人,身份全部转为企业用工和聘任制。过去直接供养3000多人的长影,如今直接由集团开支的不足100人。

  建立现代人事制度的洗印厂,如今已发展成为拥有100名员工的现代企业,2008年占据市场份额45%,排名全国第一。通过设备改造升级,洗印厂用200多万元的固定资产,获得近4000万元的收入,每年向集团缴纳利润1000万元,是长影名副其实的“摇钱树”,员工的薪酬待遇人均达到4200多元。

  和洗印厂一样,原先的美术、服装道具、乐队等部门变为集团下属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16个子公司当年就摆脱了亏损局面。一共只有8个人的两个影视公司,每年可以生产十四五部影片,相当于长影厂过去几年拍片的总和。

  鼓励员工勇闯市场

  对于推向市场的员工,长影鼓励他们以长影的名义成立个人工作室闯市场。高润虹是其中的一个,原本是集团行政人员的她,现已成了颇有名气的独立制片人,至今共拍了2部电视剧、3部胶片电影和7部数字电影,效益相当不错。不久前,长影出台新政,鼓励老员工带项目“回家”,将合作项目分为A、B、C三个等级,分别给予不同待遇;对其中票房好或者获奖的影片,还额外追加投资。就这样,四五十名闯荡市场多年的老员工和高润虹一起,带着工作室就回来了。

  在全国电影厂中,长影第一个开办电视电影频道,第一家建造电影主题公园,第一个建立农村题材电影创作基地,创造了中国电影界的诸多第一。和赵国光一起进厂的现任董事长、党委书记刘丽娟充满信心地表示,有了人才的支撑,再大的风险也不怕,集团计划2009年生产农村题材电影和数字电影30至35部,用5年左右时间,实现年产100部农村题材电影和数字电影的目标。

 

长影译制片分厂是集团子公司,对外叫译制片分厂,其实叫长影集团译制片制作有限公司。每年译制公映外国电影、CCTV6外国电影、音像公司外国电影、电视剧上百部,还为国产故事片、连续剧配音。

星特公司是长影译制厂原厂长刘雪婷辞职后在北京创办,与长影译制厂没有关系。
29楼#
发布于:2009-06-02 13:57
引用第26楼linger2于2009-6-2 12:29发表的  :
我奇怪的是,说配音不是艺术的家伙怎么混成荣誉会员的?

人家没说配音不是艺术,认为配音首先是工种,而非首先是艺术。
你的理解有偏差。先读懂别人的意思再说吧。
守望水晶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24-05-20
30楼#
发布于:2009-06-02 13:57
引用第11楼配音眺望者于2009-6-2 09:50发表的  :

这段文字我看过,楼上又抄到这来了。什么叫长影译制分厂的班底全部改换到了北京星特公司?那现在的长影译制分厂是干什么的?每年上百部的译制片是谁做的?

论坛上像这样的会员是不少的,道听途说了一个消息,或者干脆凭着自己的臆断,打着老上译的旗号,“艺术”的旗号,张口喷火,还大红字,一副义正词严的模样,全然不顾自己所说的那些是否与客观事实相符。按照他们的逻辑,反正因为他们热爱配音,维护老上译,支持“艺术”,所以无论说什么都是没关系的,哪怕事实情况明明不是如此也不要紧。一开始我还辩论一下,现在我也懒得说了,反正说了也白说。

借此贴进一步询问一下眺望者前辈,关于长影的改制,长影目前的现状、以及长影与星特公司的关系,您能解释得详细一点吗?我也正好借此机会补补课。
“一个不成熟男人的标志是他愿意为了某种事业英勇地死去; 一个成熟男人的标志是他愿意为了某种事业卑贱地活着。” ——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
朗读者陈喆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24-03-27
31楼#
发布于:2009-06-02 13:46
引用第32楼恋水莲于2009-6-2 12:59发表的  :
1、星特配的韩剧很不错,比台配强得多。LZ有什么资格说它是垃圾公司?!你有这个闲工夫不如多去炮轰草台。

2、配音首先是工种,保证生存才能发展,才能朝艺术靠拢,这没有错。为了观众而精雕细琢是大家努力的方向。

3、质疑老六前辈是“怎么混成荣誉会员”的几位筒子,麻烦先去文区翻一翻人家的那些精彩文章,看看人家是不是“混”成VIP的。人家在这里活跃的时候,你们都还没摸着配音网在哪里。

水莲说得好!
再次建议版主封贴,以免更多的网友受到无谓的攻击
[move]天地生人,有一人应有一人之业;人生在世,生一日当尽一日之勤[/move]
xuxing
齐天大圣
齐天大圣
  • 最后登录2025-05-07
32楼#
发布于:2009-06-02 13:41
楼上的是不是想说楼上的ID因为失效而重新注册的
wdmt1973
太上老君
太上老君
  • 最后登录2017-07-18
33楼#
发布于:2009-06-02 13:26
同意恋水莲的态度,在置疑别人的vip资格时,应该调查清楚,做足功课再炮轰不迟。
他们的声音魅力永恒
恋水莲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14-09-03
  • 原创大奖
34楼#
发布于:2009-06-02 13:14
引用第34楼xuxing于2009-6-2 13:09发表的  :

不就是07年注册的,发了两个精华帖子,这样的人是前辈,那大家都可以成为前辈了

07年那是因为原来ID失效而重新注册的,人家的本尊是“luoying6”,麻烦去配音网的文区看过文章再说话
还有,就是“本来老六”最近发的那篇悼念邱岳峰先生的帖子,你可以仔细看看,应该能看出点渊源
 
一个人能够从事一份自己最喜爱的工作是一种幸福。

关于这种爱
——是DNA,是长在血液里的爱  

 



没有任何人任何事可以夺走我的欢乐

——对声色光影永恒的恋慕


欢迎来我的博客:
http://hi.baidu.com/qianyemeinan/blog

百度翟巍吧
http://tieba.baidu.com/f?kw=%B5%D4%CE%A1






xuxing
齐天大圣
齐天大圣
  • 最后登录2025-05-07
35楼#
发布于:2009-06-02 13:09
质疑老六前辈是“怎么混成荣誉会员”的几位筒子,麻烦先去文区翻一翻人家的那些精彩文章,看看人家是不是“混”成VIP的。人家在这里活跃的时候,你们都还没摸着配音网在哪里

不就是07年注册的,发了两个精华帖子,这样的人是前辈,那大家都可以成为前辈了
susu
齐天大圣
齐天大圣
  • 最后登录2024-01-12
36楼#
发布于:2009-06-02 13:05
引用第31楼配音眺望者于2009-6-2 12:49发表的  :
现在不可能按照老上译、老长译那样去做译制片了。首先要考虑发行档期,最快的时间保证影片上映,译制片工作者相当不容易。关于星特公司的译制质量是有目共睹的,童自荣先生也非常佩服星特公司译制的韩剧。

非常赞同配音眺望者大哥的观点,星特公司所译制的韩剧、日剧绝对是国内一流的。我在看星特译制的日剧(冷暖人间)时就有种回到了80年代长影译制片鼎盛期的感觉,几位曾在长影工作过的老演员在该剧中的发挥就是当时长影人对译制片那种精益求精的创作态度,我可以说(冷暖人间)国内没有一家单位译制可以超越星特公司!
恋水莲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14-09-03
  • 原创大奖
37楼#
发布于:2009-06-02 12:59
1、星特配的韩剧很不错,比台配强得多。LZ有什么资格说它是垃圾公司?!你有这个闲工夫不如多去炮轰草台。

2、配音首先是工种,保证生存才能发展,才能朝艺术靠拢,这没有错。为了观众而精雕细琢是大家努力的方向。

3、质疑老六前辈是“怎么混成荣誉会员”的几位筒子,麻烦先去文区翻一翻人家的那些精彩文章,看看人家是不是“混”成VIP的。人家在这里活跃的时候,你们都还没摸着配音网在哪里。
 
一个人能够从事一份自己最喜爱的工作是一种幸福。

关于这种爱
——是DNA,是长在血液里的爱  

 



没有任何人任何事可以夺走我的欢乐

——对声色光影永恒的恋慕


欢迎来我的博客:
http://hi.baidu.com/qianyemeinan/blog

百度翟巍吧
http://tieba.baidu.com/f?kw=%B5%D4%CE%A1






配音眺望者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25-03-12
  • 网站建设奖
  • 现实互动奖
  • 社区居民
38楼#
发布于:2009-06-02 12:49
现在不可能按照老上译、老长译那样去做译制片了。首先要考虑发行档期,最快的时间保证影片上映,译制片工作者相当不容易。关于星特公司的译制质量是有目共睹的,童自荣先生也非常佩服星特公司译制的韩剧。
紫魅
初级站友
初级站友
  • 最后登录2013-01-08
39楼#
发布于:2009-06-02 12:49
两个极端都不合适~难道不是么?
为啥要走两个极端?为啥不能同时存在?

有艺术,也要生活。
[img]http://i12.photobucket.com/albums/a212/key1kay/2-17.jpg[/img]
上一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