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台播放了大量由他解说的记录片,如《解放战争》,《滇缅公路》等,现在又在放《北洋水师》,这些记录片制作的好,解说的更好!请问有谁知道任志宏的情况?
|
|
4楼#
发布于:2009-06-21 16:59
姚科和任志宏之流不过是没有内涵的传声筒而已,真可悲!
------------------------------------- 姚科是谁我不知道,不好评价。可这位兄台竟然说任志宏没有内涵,呵呵。你倒说说哪位播音员有内涵呢? 没有调查就乱发言,是无知的表现。 |
|
8楼#
发布于:2008-10-28 11:22
姚科和任志宏之流不过是没有内涵的传声筒而已,真可悲!
![]() |
|
11楼#
发布于:2004-02-14 19:07
任志宏
哦呵,不知道在网上哪里可以听到他的《世界优秀电影音乐赏析》节目呀?我在北京音乐台的网站上找了半天,好象都没有。 |
|
12楼#
发布于:2004-02-14 09:38
任志宏
我也不是很喜欢李易,他的声音太闷了,却少了那种激情和韵味儿,其实以前我是常常会把李易的声音和老许的声音弄混的,但后来发现了他在配音上的这种缺憾后就再也没有弄错过,激情太少吧.他的环球影视的确不错,他过于闷的声音倒在这儿让他多了几分沉稳气质. 任志宏和李易恐怕风格完全没有相象的地方吧,而且任志宏的功力可要比李易强了太多.听火锅说他念多少稿子也不会错一个字,简直不太象人类了~~~~ :P 我倒觉得任志宏的卷舌音有时候听来和李扬挺象的,不过李扬似乎没他那种纯粹的文化味道,他也没有李扬的那种洒脱和激情感觉. |
|
13楼#
发布于:2004-02-14 08:23
|
|
14楼#
发布于:2004-02-13 22:53
任志宏
[这个贴子最后由harry在 2004/02/12 11:03pm 第 1 次编辑]就是那个杨大林,北京音乐台主持《世界优秀电影音乐赏析》(和他搭档的女主持好像叫杨东),过去常听,我很喜欢他的旁白,声音低沉厚重。现在他也在央十旁白。 任志宏的旁白可独成一路,他是我最喜欢的旁白了。听他的东西觉得不累,不像有些声音,虽然华丽或者有金属磁性,但听多了就感到刺耳了,就像糖吃多了会腻一样。任志宏不是,他的声音怎么听都不让人生厌,而且越听越有味,声音里有内容。 我不太同意他“模仿李易孙悦斌”的说法,我甚至觉得他的资格更老。我没听过孙悦斌为文献记录片做的旁白,个人以为他也不太适合作这种旁白,他的声音有力度有韵味,配那种短小精悍的广告或片花正合适。他配音时胸腔共鸣比较厉害,常常会有嗡嗡的感觉。曾经听他朗读的《少年维特的烦恼》缩编版小说感觉不是很好,如果音像效果再差点,你甚至听不清他的某些话,主要原因就是他的胸腔共鸣太厉害了。 总觉得李易旁白深度不够,听《周恩来外交风云》时就觉得他是在读稿,要么就是感觉不对。但他旁白的《环球影视》还是不错的,也许这对他的路子。 个人以为大型文献记录片的旁白,尤其那种比较正统,像前一段的《诗人毛泽东》,任志宏是最善长的。 |
|
|
15楼#
发布于:2004-02-13 12:11
任志宏
我倒是知道一个叫杨大林的:个人简历: 1949年10月出生:68届在北京22中高中毕业,后去东北建设兵团,74年返京。76年开始自修德语:85年考入(前)中央乐团任德文翻译。后进行电影音乐专题研究多年。 1993年1月策划推出(前)中央乐团早春音乐会。音乐会内容多为国内首演的国外电影音乐和音乐剧曲目。目标是雅俗共赏,进入市场。 1993年3月、4月策划组织了由前中央乐团演出、在国内首次冠以POPS名义的五台音乐会,引起过全国范围反响,曾到郑州、海南等地演出。 1993年9月参与策划中央歌剧院的首届\"歌剧瑰宝\"音乐会。 1993年11月参与策划在广州举办的\"太平洋金秋之夜\"POPS音乐会,同进(与前中央乐团交响乐队)参加了在广州举办的第二届中国电影节。 1994年6月在文化部首次联合展演月期间,参与策划中央歌剧院(现中国歌剧芭蕾舞剧院)的\"夏日的旋律\"POPS音乐会,内容多为与电影相关的歌剧曲目。 1994年7月中旬至11月中旬在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经济台\"午间半小时\"首次进行\"电影与音乐系列节目\"直播。 1997年7月开始在中央电视台第三套节目戏曲音乐部《音乐桥》栏目的\"世界优秀电影音乐赏析\"系列节目中担任嘉宾主持人,介绍外国优秀电影音乐。 1997年8月参与策划、演出中国歌剧舞剧院交响合唱音乐会\"中外优秀影视音乐精品--永恒的旋律。\" 1997年10月开始劢《音乐周报》\"影视乐苑\"专栏作者,并开始在《当代电影》、〈中国银幕〉、〈高保真音响〉、〈光明上报〉、〈文艺报〉等报刊撰文或发表系列文章。 1997年11月应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之邀举办电影音乐讲座。 1998年4月9日在北京电视台国际部〈世纪之声〉栏目中担任嘉宾主持人或撰稿人介绍电影音乐及电影中的古典音乐(和歌剧)。 1998年4月在中国青年艺术剧院为纪念德国戏剧家布莱希特诞辰100周年举行的音乐戏剧《三毛钱歌剧》演出中担任配歌(填词译配) 1998年5月1、2日参与策划中国歌剧舞剧院F\"世界经典影片主题音乐--宽银幂视听交响音乐会\";5月30日加演。 1998年6月下旬开始在北京音乐台举办\"世界优秀电影音乐赏析\"系列广播节目,每周一期至今。 1998年底至99年3月随同中国歌剧舞剧院交响乐团两次南巡演出,在广东、广西和福建三省十八个城市演出\"世界经典影片主题音乐--宽银幕视听交响音乐会\"。此后至2000年6月在全国演出共70余场。 1999年4月成为《戏剧电影报》电影音乐的专栏作者。 1999年5月开始在北京国际关系学院举办电影音乐讲座;11月开始在中国电影资料馆研究生部讲课。 2000年9月策划俄罗斯联合交响乐团在广东地区的《莫斯科的音乐天空》电影音乐会巡演,担任艺术总监。 http://fm974.tom.com/dj/yangdalin.html 我看过不少杨大林写的电影配乐评论,他在北京音乐台的节目我也听过。 |
|
|
16楼#
发布于:2004-02-13 11:27
任志宏
我对他也了解不多,呵呵,仅谈我的一些个人感受。他的声音很偏门,如果说姚宏陈捷的声音属于很正统,李易的声音很完美,孙悦斌的声音很有特色的话,他的声音应该可以算是很偏门。他的声音很沙哑,但不知道是不是为了模仿李易孙悦斌,或者说低沉的男声更有吸引力的话,他播东西时压的很低。初听觉得有些难以接受,但总觉得他的声音中有些难以描述的东西,坦率的讲,陆建艺也属此类,这两人我都很欣赏。 我有一种感觉,似乎以前中央台所有应该赵忠祥播的东西,现在统统都是任志宏在播。 有一次在子夜书简中看见任志宏拿着一个自由夹念东西,从而见识了他的真面目,浓眉大眼的。同时也让我看出了一个小破绽,他的撮口唇齿音发的太过了。 但我最想说的是,中央台还有一个比他更偏门的声音,就是十台《人物》栏目的旁白杨大林,这个世界上几乎没有人知道这个人的任何资料,但他的声音最酷,最有个性。 任志宏陆建艺杨大林这三人与姚宏李易孙悦斌的华美成熟韵味不同,另成一派,值得关注,尤其是杨大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