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楼#
发布于:2006-09-02 23:48
引用第39楼sevenswords于2006-9-2 23:45发表的言论: 因为这片子以后肯定要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片”,由学校组织一大群小学生、初中生去包场看的……唉,这部电影活的也真够累的 |
|
43楼#
发布于:2006-09-03 17:41
以前电视剧《走向共和》做得不错
中国人讲中国话 日本人讲日语 欧美人讲英文 互不干扰 下面也有字幕 也不觉得突兀 当时央视一套播时~也没有把它全部配成普通话 |
|
44楼#
发布于:2006-09-03 20:13
引用第39楼sevenswords于2006-9-2 23:45发表的言论: 我今天在CCTV-6看了点片段,更坚定了“这个片子根本不该配音!”的想法 我第一次想放弃配音版,选择原声拷贝,就怕电影院根本没安排原声拷贝…… 本来就是个语言上的群戏,拿普通话统一了还有什么意义!? 就算那位不搞业务的厂长大人是上影的领导人物也不能这样玩啊,砸上译的招牌嘛,怒 |
|
|
48楼#
发布于:2006-09-03 20:55
引用第46楼大石头于2006-9-3 20:32发表的言论: 也不是什么觉悟,我从来也不是只知道抱着“上译”不放谁挡踹谁的那种人 但凡配得好我一定要赞,配得有不好我一定要批评 不过我同意您的意见,上译的历史上经常被不懂业务的上层领导乃至不合理的体制搅和,即便是黄金老上译们,要是没那些个折腾也会更黄金。过去的都已经过去了,现在既然改企了,更该想法摆脱束缚,让品牌更响更亮 |
|
|
51楼#
发布于:2006-09-04 11:04
真麻烦,让童老师去配就好了
|
|
52楼#
发布于:2006-09-04 11:18
粗口没关系,只要不呕心就行!比如鲁智胜,武松。细口的林冲也行啊!只是不要木子美,芙蓉姐姐,春春哥哥,臣刚奶奶就行,哈哈!
|
|
53楼#
发布于:2006-09-04 11:27
引用第52楼irontree于2006-9-4 11:18发表的言论: 严重同意!!!!毛主席怒了还骂娘呢!!得看出发点如何!有时候骂了才痛快!“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太拘泥也不好! |
|
|
54楼#
发布于:2006-09-04 13:17
引用第46楼大石头于2006-9-3 20:32发表的言论: 在现行体制下,出现这种领导意志是非常正常的,骂骂这些个官僚,无可厚非! 对于一部被领导XX的配音电影,配音与否,都不是你我左右的了的,既然出现了配音版,怎么也是配音演员们劳动创造出来的,可以去听,也可以不听,不好就拍砖嘛! 感觉你作为一个斑竹,缺乏对别人的起码尊重,别人只是想听听,你就恶语相加.这个电影被配音似乎对你刺激很大,被XX了? |
|
55楼#
发布于:2006-09-04 13:19
引用第41楼大石头于2006-9-3 00:40发表的言论: 最后一句话说的很"混蛋"! |
|
56楼#
发布于:2006-09-19 01:50
有关配音演员的阵容,需要排一个/角色/演员/配音演员表/ 出来,影片结尾有前两者内容,影碟里可以查到,配音演员表一一对应就困难些了。
|
|
|
57楼#
发布于:2006-09-19 12:55
引用第56楼弋舟于2006-9-19 01:50发表的言论: 正好用来练听力 嘛 小时侯看片子,大多数配音表都不一一对应。于是就连蒙带猜,慢慢练耳朵…… 现在看电影也是一样 |
|
|
58楼#
发布于:2006-09-20 11:21
《东京审判》我已看过,原声就很好!本身就是国内拍的,何需再配音?难道说纳税人的钱就这么好挣?
|
|
|
59楼#
发布于:2006-09-20 13:14
《东京审判》引发思考和讨论,本身就很有意义。
其实这部电影能引发大家从创作、拍摄、审批、配音乃至演员阵容、市场化、主旋律等多角度的思考和讨论,本身就很有意义。至少在本坛就产生了“百家争鸣”的场面就很壮观。这总比议论目前陈、张、冯的大制作的所谓“武侠巨片”有意义得多,“馒头血案”式的视频恶搞已经令人没了情绪,是因为你搞你的,他继续斥巨资制造精神垃圾,主攻方向是乞讨外国奖杯。9月初出版的06年第17期《大众电影》以大量篇幅披露了导演高群书举债拍摄《东京审判》的艰辛历程,以及中国内地、台、港演员的敬业精神,外籍演员仔细查阅历史资料寻找角色心理依据,甚至日方演员也不拒绝剧本内容而全情投入了进去,体现人类爱好和平的共识。 至于上译厂在短期内译制完成该片的过程,在《魅力人声》桂楠访谈里大家已能够理解,应该肯定他们的辛勤劳动成果。如果有可能,希望有关方面能出个“原声版”、“配音版”、“导演未删节4小时完整版”合集,加进“纽伦堡审判”、“东京审判”纪录片等花絮,供历史研究者和碟迷收藏。 以上想法缘于对曾志伟那句“狗日的日本鬼子”的突兀和引起观众出戏的思考,要是前面加些铺垫也许效果会好些,如“我们在中国的许多次杀戮时,听到最多的骂声是‘狗日的日本鬼子’这句话!”以前在《紫日》放映时,有青少年对日本军曹逼迫小学生兵刺杀中国农村老太时眼镜被军曹打掉也笑过场;对曾志伟的笑场责任不在观众,是导演考虑不周或是因删减破坏了悲剧气氛的完整性所致。 还有一个“国际化语言”的附带问题,可能是电影发行考虑到影片将到世界各地甚至到日本上映,原音加字幕当然是上选;但对国内普通百姓,看110分钟的电影,百分之八十五的原声字幕确实很累,难免视觉和精力疲劳,配音起辅助理解作用应予支持。冯导的贺岁片《大腕》在白领青年中受欢迎,但普通百姓及香港观众仍不太习惯大量的英语对白,(加上京腔幽默和年节时避讳丧礼)上座率也受到影响。 |
|
|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