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楼#
发布于:2007-01-12 20:38
引用第39楼frui于2007-1-12 19:54发表的言论: 我觉得,只要上层还没有把魔爪伸向片内翻译怎么翻和音怎么配,不必担这份“以小见大”的心 机制从来都在牵扯,但一部又一部优秀的译制片不还是诞生了么,如今也是一样 |
|
41楼#
发布于:2007-01-13 14:23
希望能有人介绍一下剧情。斯特里普的片一定要看,曹雷的配音一定要听。
|
|
|
42楼#
发布于:2007-01-13 15:04
|
|
43楼#
发布于:2007-01-13 15:11
引用第35楼frui于2007-1-12 19:36发表的言论: 观众不会以片名来做看不看影片的最终决定,这样也太肤浅了。何况讨论片名翻译干嘛搬出孔夫子,“名不正”引用得过了点吧。再说,“子不语怪”,孔老父子应该也不会喜欢“魔头”这样的字眼。 |
|
44楼#
发布于:2007-01-13 15:15
安迪·莎克丝(安妮·海瑟薇 饰)是个来自小镇的社会新鲜人。因缘际会下,她得到了一个所有女孩梦寐以求的工作,成为知名时尚杂志《Runway》总编辑米兰达·普莱斯利(梅丽尔·斯特里普 饰)的私人助理。初见新上司,安迪着实大开眼界,她看到整间办公室满坑满谷地摆放着Prada、Armani、Versace等奢华品牌,这让初出茅庐的她深深地坠入了时尚产业所营造的绚丽云端中。
在这个流行天堂里,瘦骨如柴的男女,每天川流来往;娇气高贵的女子,穿着狭小到无法呼吸的新款服饰,俊朗飘逸的男子则身着可清楚看见肋骨的贴身高领毛衣,外加紧身皮裤。在单纯的安迪眼中,这些行头,无疑正默默地替主人宣称:他们的终身志向,就是无怨无悔地把自己奉献给健身房与流行时尚。然而,更令安迪咋舌的是,无论这些时尚贵族是多么的不可一世、多么的骄横跋扈,她的上司米兰达,总有手段让这些王子公主们乖乖俯首称臣,就像小朋友一样,安安静静地,连大气都不敢喘! 在意气点指流行时尚的同时,米兰达简直就是一位苛刻浪费的特权人士:她斥资让孩子们坐着豪华的私人飞机,到巴黎购买尚未上市的《哈利·波特》;还包下了法国不知名小镇的古老商店,周遭的氛围都要合她的胃口;爽快地使唤手下员工为她服务,购买大堆高级服饰……但她对待员工的方式,却不如花钱这么爽快!对于安迪而言,助理的工作是漫长而痛苦的,她得时时刻刻忍受着米兰达阴晴不定的古怪脾气,不但要战战兢兢地面对分内职责,还得在三更半夜接听米兰达一时兴起,打来的咆哮电话…… 唯一能支持安迪忍受这些痛苦的,只有一个终极目标,如果她还想在时尚圈打拼,就得获得米兰达的推荐信,只要有了这封信,就如同皇帝御赐的圣物,她将可以选择任何一家她想去的知名杂志社工作。为了美好的前途与未来,安迪咬牙默默忍受着一切的不公平与痛苦,然而最终安迪意识到了一个可怕的事实:这个所有女孩梦寐以求的工作,不但让她生不如死,失去自尊,还会一并出卖她的灵魂…… |
|
45楼#
发布于:2007-01-13 15:16
引用第33楼frui于2007-1-12 18:44发表的言论: 心态真不好,不知frui网友是不是真正的配音爱好者,个中关系都没有搞清楚,在论坛上大放厥词,孔子为你羞... |
|
46楼#
发布于:2007-01-13 15:24
以前看过碟片,不过不是正版的,所以字幕质量很差,当时就当练听力了...
影片中的米兰达是个极度"有个性"的女人,与梅丽尔以往的温柔,知性角色都不同. 希望配音能传神地让人们体会到人物的矛盾内心和复杂感情. |
|
48楼#
发布于:2007-01-13 18:51
引用第37楼穆阑于2007-1-12 19:39发表的言论: 不是新规定,是一直就有…… 所以在偶们内地不许出现鬼片,所以闹鬼的片子想进内地,要么没戏,要么改,改成是主人公有精神病,都是幻想出来的…… 偶们的国教号称是唯物主义的,因此坚决不许大家看怪力乱神的片片。 《西游记》和《封神演义》居然没有被禁,大家就偷笑吧。 ![]() |
|
|
50楼#
发布于:2007-01-13 19:32
引用第50楼穆阑于2007-1-13 19:28发表的言论: 双重标准又不是头一回了。那帮审查的跟抽风似的。 ![]() |
|
|
52楼#
发布于:2007-01-13 19:53
引用第14楼奥兰多于2007-1-11 12:10发表的言论: 要到3月9号啊。还要等那么久啊。 ![]() |
|
|
53楼#
发布于:2007-01-13 20:33
这个反驳得好,很欣赏。
不过我还是要坚持电影或书或文章的名字是很重要的。根据统计,有百分之46的人,是根据题目好不好决定他们是否看某部作品的。 我也觉得不应该因名废文,但是人要傻,一点办法也没有。 本来名字里面的女魔与普拉达之间有很大张力,现在没有了。搞成国王,只能说不伦不类。 引用第44楼jojo舞于2007-1-13 15:11发表的言论: |
|
|
54楼#
发布于:2007-01-13 20:43
引用第54楼frui于2007-1-13 20:33发表的言论: 汗一个,是女王,不是国王。 这个译名可费了好大劲才搞出来的,发行公司报审的时候要把译名也定下来,为了想这个译名他们快抓狂了。 |
|
|
55楼#
发布于:2007-01-13 20:48
我觉得,如果是知道这个片子并且愿意掏钱去电影院的,不会在乎片名
如果是不知道普拉达是什么东东的,反而会产生好奇心:普拉达是什么东西?还说是“穿”?嗯,要去看看 这么着就齐活儿啦 ![]() |
|
57楼#
发布于:2007-01-14 11:25
呵呵,中国不是唯物主义,而是识务主义。
唯物主义的话干嘛把《达·文西密码》火速撤映?唯物主义国家理当坚持唯物主义精髓,怕基督徒闹事干嘛?谁闹事就该抓谁蹲炮儿局。呵呵 |
|
|
58楼#
发布于:2007-01-14 19:18
楼上的,按照米国某杂志的说法,撤<<达>>跟它票房太火有关........国内要控制外国片市场份额
|
|
|
59楼#
发布于:2007-01-14 22:55
引用第59楼chenzj于2007-1-14 19:18发表的言论: 呵呵,外国人也信这种话。真不知道智商多少? 按照这种理论的话,那么,在中国引进的所谓“大片”都会有票房火爆的可能。为何不把这种危险系数降低反之让中影想挣钱的老爷们多看看“金酸梅”官网多多引进大滥片以飨观众呢? |
|
|
60楼#
发布于:2007-01-15 15:40
这部影片现在又提前了一星期上映,排在了3月2日上映。
另,正在上映的《魔鬼天使》,2月8日要上映《心中有鬼》,这里面可都有“鬼”字呀, 以往的天使与魔鬼,魔鬼终结者,与魔鬼打交道的人,鬼妹,鬼魂西行。。。。。。 |
|
61楼#
发布于:2007-01-16 00:14
引用第37楼穆阑于2007-1-12 19:39发表的言论: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 ![]() 人家“devil”清清楚楚地写在片名上呢,中影太文字狱啦,“女王”明显没有“女魔头”贴切嘛。抗议啊抗议,虽然知道抗议无效! ![]() |
|
|
62楼#
发布于:2007-01-16 01:02
再来一个,《神秘群岛》,照常放映
中影这什么P规定…… |
|
63楼#
发布于:2007-01-16 01:11
而且"Harry Potter and the Sorcerer's Stone"按字面来讲最正确的翻译应该是《哈利·波特与巫师之石》,结果还不照样换了个违反规定的“魔”上去?
![]() ![]() ![]() |
|
|
65楼#
发布于:2007-01-19 23:48
又能听到曹老师的声音了 再配上詹佳那甜美可爱的声音
一定会到院线去支持 ![]() |
|
|
66楼#
发布于:2007-01-23 20:46
片名不是还叫《衣冠禽兽》吗??
在看电影上看的,而且梅利尔斯特里普是不是刚刚获得金球奖影后吗? 还有安妮海瑟微很漂亮哎~~~~~~~~~~~~ 想去看,但是我朋友可能不这不片子不太感兴趣,但是他是上译迷,应该会和我一起去看吧!! |
|
|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