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楼#
发布于:2006-11-12 01:14
引用第39楼永远热爱辽艺于2006-11-11 22:32发表的言论: 你说的那是影迷,至少也是电影爱好者 我说的是大街上的普通老百姓,最多知道媒体说哦这是好莱坞一个名导演,就不错了 ——既然主语是“国人”而不是“电影迷” |
|
41楼#
发布于:2006-11-13 09:28
引用第4楼zhangfan于2006-11-8 10:29发表的言论: 说得好!支持! 什么时候都有假洋鬼子,鄙视他们! |
|
43楼#
发布于:2006-11-13 11:09
看完之后必须赞一下:“太酷了!!”
电影全程使用高清DV摄像机拍摄(这种摄影机目前世界上屈指可数),基于这种设备超强的感光能力即使实在深夜也能采用自然光拍摄而很少另外使用灯光照明,也因此本片是我在中国影院里看到的画面最清晰的电影。 电影的缺点十分明显,故事性差,人物单薄,性格没有任何铺垫,故事改编自迈克尔·曼自己撰写的电视剧,他对角色太熟悉,但是没有考虑到观众对人物不熟悉,因此很多细节没有展开,电影更像是电视剧中的某几集,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看起来有些吃力。 但,就是这样一个空泛的故事被迈克尔·曼用自己导演技巧和美学格调造出了一种“犯罪史诗”的氛围,影片没有因为上述缺点而失去张力,充满了纪录片的粗糙质感,那是一种比“真”还“真”的“假”,仿佛就发生在我们身边。电影的外景拍摄近一年时间,据说画面中出现的所有景物全部,包括内景全部都是实景,而不是在摄影棚里搭建的。 引进版基于“一些原因”被剪掉了一些镜头,甚至刻意改动了许多台词,比如巩利和科林·法瑞尔在高速快艇上的对话,巩利饰演的伊莎贝拉要科林·法瑞尔饰演的桑尼去“阿瓦城”喝“莫西多”,其实这个“阿瓦城”就是古巴的哈瓦那,实际上他们当时为了喝一杯饮料而从一国去另一个国家,这也是一种相互试探。(绝地战警2据说就是因为涉及到古巴而未能引进)、双方第一次的接头地是海地的“港口城”应该就是太子港、犯罪团伙的首领蒙托亚搞的经营不仅仅是毒品、东欧的军火,还有中国的盗版,王肖兵配音的那个FBI长官叫“约翰·福吉玛”,这个“福吉玛”应该是个日本姓,这里暗示他也许是个混血儿,片中出现的埃斯特城,是巴西、巴拉圭、阿根廷三国的共同边界,与巴西的伊瓜苏市,阿根廷境內的伊瓜苏港市共同组成一个适于“种植”犯罪分子的三角地带(想想金三角),片中只是简单打了一个“埃斯特城”的字幕,也许是由于巴拉圭是拉丁美洲中唯一台湾有邦交的国家吧,诸如此类。 另外发现迈克尔·曼最近的电影里经常出现运动员的名或姓,比如本片就出现了里卡多、蒙托亚、耶罗前一部《借刀杀人》里还有个人叫阿亚拉。 |
|
|
44楼#
发布于:2006-11-13 11:31
引用第43楼FangZheNan于2006-11-13 11:09发表的言论: 赞你一个!!!! ![]() ![]() |
|
|
45楼#
发布于:2006-11-13 22:53
引用第37楼永远热爱辽艺于2006-11-11 21:17发表的言论: -------------------------------------------------------------------------------------------------------------- 要知道看电影的绝大部分群体是普通人,在座的当然知道Michael Mann是谁了,可以普通大众不一定知道,他们熟悉的是巩丽。至于Michael Mann是什么人,留什么胡子,理什么发型,拍过什么片,得过什么奖似乎他们不是很在意吧!同时我们也能看到大家谈《迈》片时说得几乎都是巩丽的事,而不是Michael Mann。 举个例子,曾今不可一世的《泰坦尼克号》让多少国人感动的泪流满面啊。你可以随便到大街上<包括影院门口>做个调查,我相信能说出导演名字的不会有五分之一。 |
|
46楼#
发布于:2006-11-13 23:00
引用第43楼FangZheNan于2006-11-13 11:09发表的言论: 喜欢你的评论,拓宽我的视角,当时我看片的时候也看到关于 “中国盗版软件” 的说法呵呵 看了心里比较复杂,哈哈 。 |
|
47楼#
发布于:2006-11-13 23:58
引用第45楼jamy于2006-11-13 22:53发表的言论: 由于当年媒体们连篇累牍轮番轰炸中也包括导演的名字,所以我估计群众调查中能说出詹姆斯卡梅隆的不会少。由此可见对大众来说,好莱坞导演“知名”的先决条件之一就是TITANIC那样“大制作大手笔”,更重要的是“大宣传” 而迈阿密风云……说实话,统计一下一篇报道里的高频词多半是“巩俐” |
|
48楼#
发布于:2006-11-16 08:30
引用第38楼恋水莲于2006-11-11 21:52发表的言论: 应该10000个有9999回答不出来吧。。 看来我自己落伍, 现在的人不但能听英语, 还能分辨口音 总的说来应该是炒“冷饭” 在国外 “普普通通” 票房年底不会过前40名 100年下来就是 4000名 在中国, 也最多 一个小镇那么多人看看, 即使这样还是高估它了 |
|
49楼#
发布于:2006-11-16 09:04
你是太抬高南京老百姓了, 你在大街上 随便抓几个人看看 知道刘德华的有没有 1/4?
在看看DEPP 有没有 1/100 , 詹姆斯卡梅隆 算什么 最多1/3000 至于MANN 纯粹 五流至七流, 中国应该不会有200人以上知道 至于有人提到的"悬念大师“ 虽然我自己不相信, 在其他电影论坛都没人听说过 有一次在公交车上,有个“ de niro pacino"无条件的FAN 听到我也知道他们, 就好象看到伯乐 把我当知音了, 他和我同样现实中没和任何其他人谈过所谓国外电影。 还有以前在在学校时候, 两个女的谈论费雷罗(以前西班牙网球的) 我插了一句, 她们就好象看到了外星人, 不可思议。。 在小一点 13岁吧 当我指出澳大利亚首都是堪陪拉 , 班上老师学生 有人就把我当天才, 其实 7岁就知道了, 并且知道的多的多, 现在在大街上问美国首都在哪 能答出的也肯定也不过1/4 所以不要以自己的能力判断其他人, 中国有13亿人, 大部分还是不知道林肯是何方神胜的 现实就是这样, 所以 电视上那些竟答比赛的问题才会那么幼稚的 当然了也有真的知名度过半的 比如, 我们的几个主席, bush, karl marx, lenin 等等, 感觉后两个越来越底 虽然上海差距也不会太大, 但做为南京人我也有足够的资格发言 |
|
50楼#
发布于:2006-11-16 12:04
如果在南京街头问刘德华,只有1/4知道是不可能的,1/4不知道还有可能。港台的知名度要远远大于欧美吧
您也是南京人,要不要某天相约一起去做个问卷调查? |
|
51楼#
发布于:2006-12-01 09:46
引用第0楼susu于2006-11-8 09:48发表的言论: 想必此观众在古巴生活过N久?要不就是周围有说古巴英语的? ![]() 至于巩俐说古巴味英语还是中国味英语那还是另一层面的事。 ![]() 引用第4楼zhangfan于2006-11-8 10:29发表的言论: Oh, my god! 居然N久前被点名批评了,今天登陆才无意发现,顿时一阵冷汗。 ![]() ![]() ![]() |
|
|
52楼#
发布于:2006-12-01 09:58
羞耻啊,你们不感到羞耻吗?
![]() 我很欣慰啊,抨击丑恶,藿香正气。 ![]() |
|
|
53楼#
发布于:2006-12-01 10:25
"我告诉他:看字幕是无法体会原汁原味的,因为会分散精力,恐怕连看画面都会受影响,要体会原汁原味是决不能要字幕的。一方面要原汁原味,一方面又要求有字幕,说得尖刻一点,不过一假洋鬼子罢了。
" 在配音网经常看到这种论调。我知道在这里的朋友都喜欢配音艺术,可也不能因此就诋毁人类一边看字幕一边欣赏影片的能力吧。凭什么就认定人的心是无法同时干这两件事的?那一边弹琴一面唱歌也是天方夜谭式的不可能的任务吗? |
|
54楼#
发布于:2006-12-01 10:29
说实话,我现在已经被训练得习惯了,不管是配音原声,中国片外国片,没字幕都不习惯
![]() |
|
|
56楼#
发布于:2006-12-01 10:45
引用第54楼家干于2006-12-01 10:29发表的言论: 太巧了,我也是。同感同感! ![]() |
|
57楼#
发布于:2006-12-01 11:15
看原声,没多少人能达到不用看字幕的境界吧
看配音,有字幕也能对照一下翻的是不是有问题 |
|
58楼#
发布于:2006-12-01 11:36
假洋鬼子一直都很有市场,到处喊叫人家重视人权等等,奴才
![]() |
|
|
59楼#
发布于:2006-12-28 20:52
引用第50楼恋水莲于2006-11-16 12:04发表的言论: 知道“港台的知名度要远远大于欧美” 还有什么好说的, 中国人在对欧美演员方面就象处在“原始社会”, 在全世界应该是处在倒数第一, 你说还有那个国家比中国低的? 印度? 俄罗斯? 非洲? 东南亚? 南美? 你认为,我比如说 daniel day lewis 这个级别的在国内大街上走, 能被人认出来吗? |
|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