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3818回复:25
[转<<扬子晚报>>新闻] <<博物馆奇妙夜>>观众不满中文配音
本报讯 国际影坛掀起了一股博物馆热,知名博物馆纷纷打开大门让电影入内拍摄.法国卢浮宫首度开放给好莱坞拍摄<<达芬奇密码>>,俄罗斯影片<<创世纪>>也展现了圣彼得堡的博物馆瑰丽的艺术典藏.不过,情人节起上映的好莱坞奇幻大片<<博物馆奇妙夜>>确是一部博物馆的"恶搞版",博物馆馆里的一切模型都复活了,史前暴龙.山顶洞人.埃及法老.罗马兵团.匈奴王.狮子.猴子.甚至罗斯福总统都活过来了,这会是怎样一幅场景?
<<博物馆奇妙夜>>中,搞笑天王本.斯蒂勒饰演一名失业的单亲爸爸,为了不让儿子失望,匆忙找了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夜班警卫的工作.但作梦也想不到,当夜他就被复活的展品折磨,差点儿被狮子吃掉.影片惊险的情节,无厘头的喜剧效果,轻松调侃的格调让人刚要绷紧神经,转眼又哭笑不得.影片首日上映,成功战胜<<门徒>>.<<爱情呼叫转移>>等片,成为情人节当日最受情侣欢迎的影片.美中不足的是,很多观众反映,影片的中文配音过于"低幼化".港台化,什么"爽到爆"."超酷"之类的词听起来十分别扭.同时,可能是翻译的原因,许多故作幽默的对白也让人笑不出来. 转自<<扬子晚报>> 2007年2月15日 A21版 作者:<<扬子晚报>>电影记者 马或 |
|
2楼#
发布于:2007-02-15 20:32
Re:[转贴]<<博物馆奇妙夜>>观众不满中文配音
虽然没看过,不过上译的有些片子在说一些新名词的时候确实挺别扭的,用特别标准的普通话一字一字的说出来。。。。 |
|
4楼#
发布于:2007-02-15 20:47
扬子晚报就是我们家订的报纸,刚才把今天还没看的抓来一翻,果然在A21版找到了……
无语。 我说,我们周围的社会难道不早就被港台词汇日语词汇欧美词汇侵蚀了么 最典型的例子:“人气”这个词是取自日语 现在才不满,是不是晚了点 再者,如果嫌翻译让你笑不出来,是不是看原声就笑得出来了 吾国的英语水平啥时这么高了,真让人欣慰 上译的配音只是翻译时髦,说的都是一点港台味不带的标准普通话 照这样看来,要让大家满意,只有两条路,一个干脆让上译说港台味国语,一个就让上译恢复成老实巴交式的标准大陆翻译 |
|
5楼#
发布于:2007-02-15 21:30
刚刚看完回来,又是篇哗众取宠的文章
![]() 配音不能说好,但是翻译真的很精彩。“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等台词叫“低幼化”、“港台化”?那什么才能叫“成人本土化”…… ![]() |
|
6楼#
发布于:2007-02-15 23:02
批评说的也太笼统了
![]() 我个人比较支持上译创新 |
|
|
7楼#
发布于:2007-02-15 23:31
又是一篇为了赚取稿费或按时供稿的哗众取宠之作,这哥们写这玩意有意思吗!
|
|
|
8楼#
发布于:2007-02-15 23:36
引用第7楼歌剧魅影于2007-2-15 23:31发表的言论: 这哥们还是扬子报的首席娱乐记者呢,笑 经常看得见此人在娱乐版的短评 不过感觉他没有以自己的立场来批评,给人的感觉似乎只是客观表达观众的意见 如果这是事实,我也就不说什么了 如果这是他包装自己手迹的方式,那我BS他 ![]() |
|
9楼#
发布于:2007-02-16 00:19
引用第8楼恋水莲于2007-2-15 23:36发表的言论: 我估计还不是观众的意见 可能是报社中某些老朽娱记的不满 ![]() |
|
|
11楼#
发布于:2007-02-16 01:24
![]() “好”帖子,顶一个。 偶看到了不说,别人会当偶哑巴。偶也就随便放两声炮吧。 照楼主的转贴看来,那些看这个片子满场子开怀大笑的观众是用笑声表达对翻译的强烈不满了?哈哈,真有意思啊真好玩,现在的人都怎么了?都BT了吗?嘴巴长在PP上就可以随便乱说话了? 其实这个帖子没贴出来之前偶就在网上看到这片美文了。要知道,现在任何事都是“不做不错,多做多错”,你用心去做某件事,但就是有些心态不平衡的人会出来说些阴阳怪气的话踩踩你。翻译为一部片子做出的努力和激情投入绝大多数人是不知道的,其实《博》片对偶有着一定的意义,元月一日新年钟声响起、礼花绽放之时,偶正坐在电脑前翻译该片,所以,是她陪着偶“跨年”。说这些干啥呢,只要你本人心态好,别人乱放炮乱踩你也就无所谓啦。做对得起自己良心的事,让别人说去,这样才快活。那些不负责任骗稿费的编辑、愚记和别有用心的小人爱咋说就咋说呗,影响不了偶的好心情。为了让大家都能分享偶的好心情,在此偶推荐大家看一张演唱会的碟,《麦当娜忏悔之旅演唱会》(D9),绝对HIGH!!!!80年代末和九十年代前期偶关注过麦姐,这张演唱会的碟又让偶重新关注她了。强烈推荐大家欣赏一下,这才叫爽到爆的演唱会!!! ![]() ![]() ![]() 再推荐三个片子:颇有新意绝对牛X的《魔术争锋》、充满青春活力的《高校音乐剧》以及安东尼·霍普金斯的《世上最快的印第安摩托》(又名:向极速出发),看这些片子你不会觉得你在浪费时间的。 另外,偶不晓得眺望者同学转这篇文章是啥目的,是供大家讨论学习吧?您难道不觉得您这样一位“敏感人士”做这样的事会让人“过敏”吗?咋没看您转过观众对某片好评如潮的帖子呀?做人要厚道,带着某种心态没事偷着乐就不好了。偶“严重”希望偶是误会您了。偶只想问您一个问题,如果是长影的某部译制片被愚妓这么胡说八道,您也会转载到这儿吗?您不用回答偶,因为偶知道您心里会怎么回答、您口头又会如何作答。跟长影没关系的网友转载这篇文章偶不会觉得不妥,但您转,偶就觉得有些…… 偶是个直肠子,就这么直接说出来了,可能有人也会觉得偶的做法不妥吧,无所谓啦。 真正的快乐,是自己快乐的同时,也能够让别人感到快乐。偶翻电影就是为了与大家一起分享快乐,不图别的。至于接受与否或接受多少,偶是无法左右的,毕竟,每个人的经历和感悟都是不同的。 唧唧歪歪说那么些,趁早闪吧我~~~ 再啰嗦一句,推荐给大家的片子可要记得看哟~~~~ ![]() |
|
12楼#
发布于:2007-02-16 01:59
还没有看过英语的,不知道到底怎么翻译的。不过像“超酷”这种词差不多也约定俗成了,真的碰到cool这个词我也不知道会怎么翻译了。虽然我还是不太习惯有些时髦的词,比如“爽到爆“,但是这部片子本来就是娱乐的,词汇上的平民化应该也是原貌。对于英语对汉语的侵袭,我是不以为然的,然而纵使现在的汉语本身也多少有日语汉字的影响其中,加上国人对英语青睐有加,很难想象我们能够像法国人那样抵制英语。
|
|
13楼#
发布于:2007-02-16 08:41
对中国人学港台腔一直深恶痛绝。
|
|
14楼#
发布于:2007-02-16 09:06
马上过年了,明显娱乐事件少多了,为了凑够版面而已。我们周围的人都十分喜欢这个片子的翻译和配音,怎么没人报道呢?
楼主一贯对这类的文章感兴趣,之所以选择这篇文章,而不是别的,在我看来就是“眼睛只看到大脑选择的东西....” |
|
|
15楼#
发布于:2007-02-16 09:31
引用第13楼goldenapple于2007-2-16 08:41发表的言论: 那么你的矛头应该首先指向那几个以港台腔著称的大陆主持人 使用港台式词汇和港台腔是两码事吧。除非你生活在现代社会以外的真空里,完全没接触流行词汇 另外我怎么觉得这句话像是在说港台人不是中国人…… ![]() |
|
16楼#
发布于:2007-02-16 09:47
引用第14楼大头龙于2007-2-16 09:06发表的言论: 我找遍了网络,貌似也就扬子报的这篇泼凉水的 http://news.qq.com/a/20070215/000596.htm “《博物馆奇妙夜》因为新、老两位影星的加盟,多了不少笑声,而中国配音演员更是在两人的嘴上下足了工夫,什么“一切皆有可能”、“靓仔”、“老板很生气,后果很严重”、“你们是迷你墨王国的人吗?”等本土化的幽默对白,让观看者心领神会,笑个不停。” http://211.154.43.180/Forums/ShowPost.aspx?PostID=246633 “今天看的是《博物馆奇妙夜》,还有刘德华的《门徒》和《007》可供选择,但《博物馆奇妙夜》今天首映,我还是选了它,挺好看的一部片子 不过,我看英文发音国语字幕的片子看习惯了,电影一开场,乍一听见外国人讲中文,而且还讲的这么地道,把我吓了一跳——我已经把配音这回事完全忘到九霄云外了 以后不要发什么美容美发卡了,那些东西都没用,还是发点电影券比较好,下次约上朋友一起去看” |
|
18楼#
发布于:2007-02-16 10:34
引用第17楼ximigo于2007-2-16 10:21发表的言论: 不是说他成心跟配音过不去,再说和配音过不去的人多了,哪争得过来 而是这个报道究竟多大程度上反映了事实,难说得很喔 现在的娱记已经不是添油加醋断章取义的程度了,歪曲事实编造事实也是常有的 再说,如果是他自己的看法,非要冠上“观众的意见”来堂而皇之写进报道,那也是挺可耻的 |
|
19楼#
发布于:2007-02-16 15:06
此人太迂腐啦!
![]() |
|
|
21楼#
发布于:2007-02-16 16:45
呵呵,新闻嘛就是要有不同的观点。如果没有异见,那就是新闻联播了。
感觉配音不知道。但是一些词使用的确值得商榷。 可以换一种腔调,但如果用普通话的方式说的话,肯定很硬。 |
|
|
24楼#
发布于:2007-03-27 20:01
观众接受新的词汇需要时间,突然整出了“爽到爆”,“超酷”观众的确感觉很别扭吧。就像现在动不动就什么门事件,我极为厌恶这种做法。比如这个时间可以叫做“翻译门”。我看到这词就想吐。
看来译者感觉楼主带有阴谋论转的这个贴,文人相轻很正常,不过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如果只是沉浸在“自恋”的状态,听着一帮门徒在那里喊着“诬蔑、毁谤”等等的话,那不成了皇帝的新装就怕有人出来说句“异端”之言? |
|
|
25楼#
发布于:2007-03-27 23:01
我觉得没什么问题
最初我从平面新闻得知加菲2翻译的时髦用语时,也担心一些小孩子和中老年是否能在第一时间反应过来,甚至觉得有些词前卫得可能我都反应不过来了。但是实际去看的时候,却觉得很自然。电影院里男女老少的笑声也说明他们理解并没有障碍 而且用这种时髦翻译的都是些动画片、喜剧片,并没有多用在文艺片等需要正经八百的场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