弋舟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18-04-15
  • 原创大奖
  • 贴图大奖
阅读:1746回复:7

[注意] 翻拍改编“红色经典”,惨不忍睹!

楼主#
更多 发布于:2004-05-07 11:19
[这个贴子最后由弋舟在 2004/05/07 04:53pm 第 1 次编辑]

                    “红色经典”——香饽饽乎?!
     下午在打字“灌水”之余——哦,咱网上面赫然大字“不许灌水!”那就算“闲聊”罢,——下楼看到一份今天(5月6日)刚出炉的《南方周末》第一版的标题:《保卫“红色经典”?》,心里暗想,怎么是问号?再看下面一大幅《红色娘子军》芭蕾舞剧照,页眉上写“详见第13—14版”;嗯,买下看看!
    第13版大字标题:《红色娘子军》改编40年。下配一幅照片,说明为“电视剧中的‘红色娘子军’”;天呐!那分明是上海“小荧星艺术团”么!!哪里有琼花、红莲的影子啊!!!(等回头扫描给大家看)另一标题:“红色娘子军”的身世罗生门——又有人在争“原创”官司了。第14版:《崔永元:在“红色经典”前》,针对改编热潮,驳斥那些流言,精辟!  学者陈思和质疑谈话《我不赞成“红色经典”这个提法》,也挺有趣。
    时间不够,俺要交接班了,留下话题,明日再聊——对不住了! :em06:
我就是闻着酒香,漫步进入这个雨巷……
mulan
  • 最后登录
1楼#
发布于:2004-05-07 19:45
[注意] 翻拍改编“红色经典”,惨不忍睹!
《南方周末》有电子版啊,图文都可以直接到南方周末主页上去取。
“不许灌水”是让帖主选择是否允许灌水回帖的。
法兰
管理员
管理员
  • 最后登录2018-02-08
  • 优秀管理员
2楼#
发布于:2004-05-08 00:12
[注意] 翻拍改编“红色经典”,惨不忍睹!
我今天买报纸看了,陈思和的那篇值得看看。
[color=blue][move]爱上一个天使的缺点,用一种魔鬼的语言[/move] [/color]
弋舟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18-04-15
  • 原创大奖
  • 贴图大奖
3楼#
发布于:2004-05-08 17:52
[注意] 翻拍改编“红色经典”,惨不忍睹!
               “红色经典”,“香饽饽”乎?! (二)
    这是一个很大的话题,涉及到新中国的文艺创作的艰难岁月和现今尴尬的处境;
    这又是一个微妙的话题,是“寓教与乐”还是“捞现钱”而不顾“贻笑大方”。
    当然,笔者还包藏一点“私心”,在配音网发议论自然“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喽。这股改编翻拍“红色经典”的风潮 和近期电视里大量重配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上译厂译制的经典外国影片 有惊人的相似之处,用一句老话“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借人们的怀旧情绪“推销”自己经过“包装”的伪劣产品(是否偏激自有公论),最终将被大众唾弃。
    坛主已指引大伙儿直接看《南方周末》电子版,就省下我打字时间了,为大家方便浏览,还是转引那个网址和部分内容——
    http://www.nanfangdaily.com.cn/zm/20040506/
   ====================================================================
    [ 相关主要内容摘要 ]:
    
    4月下旬,国家广电总局发布了《关于认真对待红色经典改编电视剧有关问题的通知》。
  《通知》指出,目前在“红色经典改编电视剧”过程中存在着“误读原著、误导观众、误解市场”的问题。改编者片面追求收视率和娱乐性,在主要人物身上编织太多的情感纠葛,过于强化爱情戏,在英雄人物塑造上刻意挖掘所谓“多重性格”,在反面人物塑造上又追求所谓“人性化”,当原著内容有限时就肆意扩大容量,“稀释”原著,从而影响了原著的完整性、严肃性和经典性。
  4月22日,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电视剧管理司王先生告诉记者,《通知》在4月初就已向全国各地有关职能部门下发,目的是要求有关职能部门加强指导,使影视制作公司在改编“红色经典”时把握好分寸,忠实于原著精神,不作低俗处理和炒作,保证“红色经典”的制作方向和倾向性不出偏差。
  王先生说,《通知》诞生的直接原因是《林海雪原》风波。……《通知》中的“红色经典”指的是约定俗成的,群众公认的,岁月久远的,影响较大的,描写革命历史和英雄人物的经典作品。具体的作品名录已在通知中注明,如《林海雪原》、《红色娘子军》、《红岩》、《红日》、《红旗谱》、《小兵张嘎》、《一江春水向东流》、《三家巷》、《阿庆嫂》、《红灯记》、《子夜》、《家·春·秋》等。
       ………………………………
    话及于此,“各个时代‘成功’的标准是什么”就很值得探讨了。
  李承祥说,观众喜欢,我们当然也很高兴,但主要压力还是来自领导,从批准到审查,领导说成功了,我们心里的石头也就落地了。
  赵汝蘅女士则认为,今天的成功,就看艺术作品能否打动人,成功就是掌声和评论。
  晓剑的回答是:“简单地说,新《红色娘子军》成功的标准就是‘有人看’。”
  而红色娘子军们对“成功”是怎么理解的呢?不得而知。
                 [ 转引到此 ]
   ==================================================================
    [ 本人接下来继续评点 ]
    实际上,“改编经典”咱文学祖师爷鲁迅先生老早就尝试过,他的《故事新编》中把上古时代、春秋战国的故事都改编一通,颂扬高尚,针砭黑暗现实,具有强烈的战斗风格;郭沫若先生在雾都重庆,写作了大量历史剧《屈原》、《虎符》、《高渐离》、《孔雀胆》、《南冠草》等,为“国统区”戏剧吹响了号角,堪称典范。
    将名人名作改编演出,认真者群众自然宽容认可,同时这种“站在巨人肩上起跳”的方法能快捷地引起世人关注,反响也相应大些。只要本着对原著负责、也对自己的名声负责,一般不会有太大的纰漏;但如果从“谋私利”想走捷径、挣大钱,不惜损害原作精神本质,损害广大观众、读者利益,就该受到批评和“封杀”了!
                        [ 未完待续 ]
我就是闻着酒香,漫步进入这个雨巷……
弋舟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18-04-15
  • 原创大奖
  • 贴图大奖
4楼#
发布于:2004-05-09 14:00
[注意] 翻拍改编“红色经典”,惨不忍睹!
               “红色经典”,“香饽饽”乎?!  (三)
                 副标题——从崔永元的“两难”说开去。
    《南方周末》这一期文字的资料性、可信度还是挺高的,所以建议大家有空去浏览:
   http://www.nanfangdaily.com.cn/zm/20040506/wh/dyyy/200405060054.asp
    小崔一口气客串了那么多“红色经典”电影里的主角、配角,也有自己多方面的考虑。一则想改变过去的主持人和嘉宾座谈、背景插入老电影画面式的陈旧格局,让各年龄层的观众耳目一新;二则吸取奥斯卡颁奖礼上的“比利式主持风格”,装扮成剧中人物,能起到“红线串珠”的效果;今年的香港电影金像奖主持人也采用了这种形式,把自己的“银幕秀”插到背景大投影屏幕上,活跃了现场气氛;这些当然以是“搞笑”为主的。小崔同志愿望中不想“搞笑”,但从收视效果看,他的《实话实说》给我们这些看惯他“冷面幽默”风格的“受众”的观众印象还是“搞笑”,所以他客串“阿米尔”和梁音前辈同时出镜还是那么不协调,也只能用布莱希特的“间离效果”理论来解释这种“出戏”感受了。虽然没看到“崔氏版王成”的那一集,但可以想象如出现小崔手握“嗤嗤”冒烟的爆破筒的画面(见题图),自己绝不可能像看“真王成”在鏖战那样手心出汗、头脑发炸,而是被冲淡的历史感……。
  
    在《南方周末》的对小崔访谈文章里,分别有三个标题:“1、别都扣在老电影身上!”;“2、你想挣钱就说挣钱嘛!”;“3、我发誓,你监督!”话尾都用了惊叹号,可见“崔名人”心急火燎的模样,他真急了(这个“急”是北方人现常用的“我就跟你急”的状态)。引用原文几句——
   =====================================================================
    崔永元认为:“现在的枪手,把自己关在别墅里,一天能写一集电视剧。生活底蕴都没有,对艺术的雕琢就更谈不上了。”
  “新东西出不来,就利用别人的怀旧情绪,我理解众多的‘红色经典’就是在这种状况下出笼的。
   =======================================================================
    也许,小崔的《电影传奇》不致像本人在帖子标题里用的“惨不忍睹”,而他贬斥的“枪手”们的大作则肯定充斥着他所痛恨的“戏弄历史”、“挂羊头卖狗肉”元素了。
    前面曾提过的国家广电总局《通知》的直接原因是《林海雪原》风波,则印证本人在本网发过的该电视剧的议论不止是一家之疑惑了。原电影《林海雪原》和曲波原著相差不太大,加上杨子荣饰演者王润身的身上有说书艺人父亲的遗传,因而将打进匪巢的“假胡彪”演得活龙活现,能牵着老贼座山雕的鼻子团团转,直接对后来京剧演员童祥苓的出色表演产生了积极影响;而新版电视剧的主演王洛勇是上海人,又刚从百老汇归来,尽管他努力学东北人的豪放,毕竟和那个时代有了隔膜,这还则罢了;那位被俺说滥了的大小姐“蝴蝶迷”,竟能像《敌营十八年》里的女特务一样地向“胡彪”调情示爱,实在太“经典”,我曾设想京城“三总”离休干部若看到此景,不掀桌子骂娘才怪呢!
    我曾在另一网站看到一幅电视剧剧照,说是“洪常青”几十年后邂逅“吴琼花”,照片上俩人当街相吻,转载者自然也惊愕不已,是他转世投胎还是像《英雄本色》的“小马哥”还有个如假包换的双胞胎兄弟?!这只有“天晓得”和“枪手晓得”了!咱本份的平头百姓只得像鲁迅先生说的那样,连“杂感”都没了,只剩“而已——而已”。
    前阵子咱议论过的新编《雷雨》电视剧,只因改编本是曹禺女儿所为,本不好说什么;但新编本改变了经典的戏剧“三一律”,实在可惜!结局中多人“千钧一发”之时“免于一死”,更践踏了原剧的批判力度。无独有偶,现在其他网站已公布了《一江春水向东流》也改编成电视剧的消息,据说:全剧众多人物在结局时纷纷死去,大概制片方自己也没信心“将续集进行到底”了吧?!真是“强弩之末”也!
    其实,改编“红色经典”换句话就是“旧瓶装新酒”,不是新鲜玩意儿。笔者早在1995年纪念抗战胜利五十周年时创作过《地道战》“续集”——《重返高家庄》,自己定位为“话剧小品”,不到20分钟说了一段高传宝、山田、“汤饼烩”后人的“新传”,这种“站在巨人肩膀上起跳”的结果当然是大获成功喽;所以这种“雕虫小技”不算什么,小菜一碟——不稀罕,只要不“狗尾续貂”就对得起前人了。
                 [若大家有兴参与,本话题还将延续]
我就是闻着酒香,漫步进入这个雨巷……
弋舟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18-04-15
  • 原创大奖
  • 贴图大奖
5楼#
发布于:2004-05-10 21:05
[注意] 翻拍改编“红色经典”,惨不忍睹!
[这个贴子最后由弋舟在 2004/05/09 09:11pm 第 1 次编辑]

    后面内容正在构思中,现将多年前本人临摹的《红色娘子军》舞台布景图奉献到网上。试想:在不谙艰难时世或不愿正视历史的“新新编导者”眼里,那片“漆黑的椰林”,这方木棉树映红的“根据地广场”,将会新上演一场 与梁信、李准、谢晋以及王心刚、祝希娟、向梅等人当年演绎过的影片 有着怎样大相径庭的“二十一世纪”活剧(绝不是“话剧”的笔误)呀?!
    问题是上面一边在发通知,下面粗制滥造的东西在另一边还是能设法通过令常人却步的“审片程序”,继续污染着观众的眼球和心田;因而,对相关的“红头文件”的实效不能抱太高期望值。
    那就借用女演员蔡明的小品台词来自我消解:
    ——“走别人的路,让自己说去吧!” :em12:
我就是闻着酒香,漫步进入这个雨巷……
弋舟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18-04-15
  • 原创大奖
  • 贴图大奖
6楼#
发布于:2004-05-11 17:42
[注意] 翻拍改编“红色经典”,惨不忍睹!
               “红色经典”,“香饽饽”乎?! (四)
                  副标题——“后经典时代”的到来
    现在改编“红色经典”仍呈愈演愈烈的趋势,可能因为老观众反响强烈,广电总局4月下旬发布了前面所述的《通知》,这与“叫停”也差之不远了。
    还是回到《南方周末》14版的另一篇文章——复旦大学陈思和教授谈《我不赞成“红色经典”这个提法》一文谈起。摘个网址——
    http://www.nanfangdaily.com.cn/zm/20040506/wh/dyyy/200405060055.asp
    陈教授谈到:“所谓当代文学史发展到现在也才五十多年。‘红色经典’,这个概念本身对‘经典’这个词是一种嘲讽和解构。”
    ===================================================================
    “解构”这个词近来使用频率不低,是媒体对周星驰主演、那条“石斑鱼”配音的《大话西游》的“后现代主义解构”古典名著的赞誉。
    而在现时,经常可以在电视中看到此类的“戏谑”。“湖南卫视”某期娱乐节目中,“快嘴李湘”和小生维佳等人就上演了一出“解构经典”的闹剧。他们用“深情款款型”、“情侣撒娇型”的方式把《智取威虎山》的土匪黑话表演一番:“天王盖地虎!/宝塔镇河妖!”//“脸红什么?/精神焕发!/怎么又黄啦?/防冷涂的蜡!”//“这么说,你是马旅长的人喽?”(——原为“许旅长”)现场是小男女矫情乱扭,哪有一点“革命斗争”的味道?这大概就是新新人类对那“激情燃烧的岁月”的新认识吧?节目现场的主持人“金鹰奖影后”曹颖笑言道:“这是我第一次做不下去的节目。”旁人还附和道:“快请清洁工来,扫掉满地的鸡皮疙瘩!”电视机前的我只有愕然。
    实际上,“快餐文化”时代的电视剧编导者走得更远,他们对五、六十年代的“革命文艺作品”除了“改编、扩容”,只能是商品包装式的“颠覆”,其他也做不了什么了。就如陈教授说的:
   “这个市场取决于编创人员按照今天的市场趣味去改编演绎当年的这些作品,……吸取了很多今天通俗文化里的因素,迎合了流行文化里的趣味和需求。” “ 在今天改编1950年代的一些所谓‘红色经典’,当然不可能在它原有的政治情节上加以发挥,那只能在民间趣味上添加想象力,但它增加的不是一种民间的因素,而是一种通俗的市场趣味。这种改编是一把双刃剑,它一定程度上稀释了原来的过于浓厚的政治意识形态,它同时也消解了原来的民间文化因素。因为民间文化是不合适市场化的,一进入市场以后,就变味了。”
    ================================================================
    在市场经济意识浓厚的今天,编导者拍片目的之“最低纲领”已经跌份到“只要有人看就行”的境地,这也太斯文扫地了!从模仿《霍元甲》的打打杀杀,到青皮头加粗辫子的清宫戏;又从尤勇、陈宝国、王奎荣、陈道明领衔的“黑色系列”警匪剧,到克隆《蓝色生死恋》的哈韩滥情;“摄制组”已成了人们笑称的位于“洪水、地震”后的人类第三大灾难。眼看前几条“跑道”被抢得挤不进了,就拿中老年钟情的“老电影”开刀、开涮了!难怪孙海英会在《激情》剧正火播之际拒演新版《林海雪原》,那个“烫山芋”任务就历史地落到“百老汇”归来的王洛勇头上了;这话题前面说太多了,就此打住。
    “解构‘红色经典’”的源头还可以追溯到老谋子的《红高粱》对抗战影片《地雷战》、《地道战》中英雄人物的“逆反”与“颠覆”;更可以从姜文的《鬼子来了》中看到“非英雄主义”的倾向。在那里,气吞山河的完美英雄如李向阳、高传宝、赵虎、节振国的气概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半裸身子、裹着棉被的草莽汉子,“逼上梁山”式的自发反抗。这些国外得大奖的片子大大鼓舞了“翻拍者”的热情,也壮了他们的胆量,排山倒海的“解构热潮”正滚滚涌来,成“方兴未艾”之势。
与此同时,对经典译制片的重配风潮、对著名译制演员的关注和炒作也随“上译门”和怀旧情绪的复归“春潮涌动”;“重拍”“复配”已成定势。
    可以斗胆推断:“后经典时代”已经到来。
我就是闻着酒香,漫步进入这个雨巷……
弋舟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18-04-15
  • 原创大奖
  • 贴图大奖
7楼#
发布于:2004-05-21 13:38
[注意] 翻拍改编“红色经典”,惨不忍睹!
[热心推荐]    2004年5月18日《解放日报》“朝花”版“半千时文”专栏文章《重拍之忧》  
    ===================  =====================  ===================
                        重 拍 之 忧
                         作者 *杨 淼*
  
  有消息说,有关影视制作部门正在酝酿大动作,继《牛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之后,着手把前苏联的另一部“红色经典”《这里的黎明静悄悄》重拍为电视连续剧。这种由中国人独家出资拍摄的“外国片”,本来就有许多值得议论的奇特之处,现在姑且按下不表。单从为该片事先发布的消息来看,就令人觉得气味有点儿不怎么纯正。或许是有鉴于前几部戏的收视率不怎么理想吧,在这回的宣传造势中就特别强调了剧中女战士将起用“清一色的俄罗斯美女”,尤其是允诺电影译制时被剪去的“女兵裸浴”场景,也将忠实地予以再现。记得当年在观看这部前苏联的影片时,也确实是颇受感动。以抒情的风格来拍摄战争片,恐怕是它的一大特色。但和我一样,许多观众似乎并没有特别注意里面有几位“美女”,而只是被她们的英雄主义所吸引。在炮火硝烟里的美丽,即便需要,也应当是另一种。然而在今日,女兵之是否“美女”,以及能否再现“裸浴”场景,不但成了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而且也成了片子的重要“卖点”,真不知道是我们这辈人观念的落伍呢还是“经典”遭遇的悲哀。
  趁着《黎明》一剧还没有问世,我们不妨对先前的几部“中国制造”的“外国片”,譬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也作些分析。此片在拍摄时,就有人认为,这样的片子纯粹是为了满足一部分中国的中老年观众对俄罗斯的怀旧情节制作的。这回中国的编导们重拍《黎明》一剧,自然不能老调重弹,需要找到新的“卖点”,于是顺理成章地便有了关于美女云云的造势与宣传。但可虑的是,作为此类怀旧影片基本观众的中老年人群的兴趣却多半并不在此,而老式的英雄主义主题又不见得能够博得当下青年观众的青睐。这么一来,“扁担没扎,两头失塌”:外来“红色经典”重拍的尴尬也许也正在于此。
  写作此文时,恰好见到国家广电总局“关于认真对待红色经典改编电视剧问题的通知”,那里说到的只是几部国内的“经典”,如《林海雪原》等。据说有关方面将以“侵犯英雄人物的名誉权”为由将某“戏说经典”的部门告上法庭。事情大概暂时还不会蔓延到“外国经典”的头上。但这一窝蜂的“重拍”现象,至少也透露了某些影视制作人员创作资源严重匮乏的状况。“经典”重拍的事在过去也并不鲜见,但制作者首先应当立足于原创,不能指望靠在父辈祖辈的身上过日子,再则更需要改一改对什么都想拿来“戏说”一通的轻狂心态。倘若积习不改,我行我素,总有一天会官司缠身,鸡飞蛋打的。
 =========================================================================
    [转载后絮语]:有关“红色经典”的讨论媒体上沸沸扬扬,咱网只有俺“自拉自唱”,不太热闹。实际上,它是个“存在决定意识”的问题。善良的人们总希望操笔掌机的“腕儿”们奉献给观众积极向上的精神产品;而他们整天生活在“演艺圈”这个“名利场”里,他们的生活积累就是身边的争名夺利的钱堆里的日常琐事,真正有“生活”底子的影视剧的“真实的谎言金奖”应当颁给冯小刚的《一声叹息》、《大腕》。——该片原名《大腕的葬礼》,因拍片中屡遭磨难,好友梁左突发病英年早逝,冯导也差点因心脏病急发“告别”剧组,不信邪的冯导也终于屈服于“片名不吉利”的说法,缩减那后三个字。
    要“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第五代”、“第六代导演”们写出、拍出战争年代原汁原味的影视剧是太苛求他们了。眼下的“宝马案”、“足协黑幕与黑哨”、“煤矿重特大事故”倒是好素材,可惜没几个敢写。《盲井》是个特例,不过难成气候。所以警匪“黑色系列”、“清宫戏”才久播不衰。
    杨淼的文章里披露的《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之信息又叫人捏把汗,用“后现代主义”诠释革命历史题材,一不留神会弄成非驴非马的“快餐文化”的垃圾!劝大家学习“第五代引路人”郭宝昌,写出熟悉的、精彩的、“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大宅门》系列那样的精品来,尽-量-不-要-拾人牙慧,“嚼别人啃过的馍”(——焦裕禄语),那样,我们眼前的荧屏才会清亮起来。
                                               2004年5月20日杂言
    
我就是闻着酒香,漫步进入这个雨巷……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