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2527回复:17
[讨论]“齐”个孩子
《音乐之声》上译配音中,众口一词地将七个孩子念成“齐”个孩子,为什么要这样配?有什么讲究吗?
请大家指教。 |
|
3楼#
发布于:2006-01-01 17:30
下面是引用山鬼于2006-1-1 16:16发表的[讨论]“齐”个孩子: 你念一念这个词:演讲(Yǎn jiǎng),无论谁念,归根结底,都得念成(Yán jiǎng)。 还有,《追捕》中,矢村对蟹江说:“……长冈是我打死的!”,“我wǒ打dǎ”两字,不管是谁,不是念成“wǒdá”就是“wó dǎ”,两个第三声读音肯定要变成一个第二声,一个第三声。 再例:你好,水准。 |
|
5楼#
发布于:2006-01-01 18:31
不完全是这样。只是有这样的语音现象,特别是在北方话当中,但是普通话里这两个字应该没有音变。
楼主问的这个现象可能和译配《音乐之声》的时候正音规范和现在不同有关。 |
|
6楼#
发布于:2006-01-01 18:51
三楼讲的实际上是普通话中的“变调”。
1。两个上声相连,前一个上声变阳平,如三楼的“演讲”等,例子还很多:爽朗、果敢、领导、首长…… 2。三个上声相连,有两种情况: 1)单双格:第二个上声变阳平,如:三楼的“我打死”的“打”念“达”,另如:好总理、小组长、纸老虎…… 2)双单格:前两个上声变阳平,如:展览馆、水手长、总统府、保管好、选举法…… 3。“一”、“不”的变调 “一”在去声前变阳平,如:一架、一个、一样…… “一”在非去声前变去声:如一天、一杯、一年、一条、一本、一起…… “不”在阴平、阳平、上声前念原声(去声),而在去声前则变成阳平,如:不对、不去、不是…… 而四楼所说的“七”“八”则不在变调之列, 所以,还是不能解释清楚“齐个”,也许是受北京话的影响?或者是将“一”的变调规则错误地运用到了“七”? |
|
7楼#
发布于:2006-01-01 19:12
老上译配音演员的口语北京味儿还是有一些的,可能和陈叙一老先生的指导思想有关。尤其尚老的口语,北京味儿很重。这里指的是北京味儿,不是北京话。毕竟49年以后北京是红色中国的首都,所推广的普通话基本上是以北京为中心的北方话为主,说白了就是政府指导下的流行语言,就好像前些日子闹得鸡飞狗跳的“港台腔”,并非港台话,而是有点港台味儿。在配音中加一些大家听得懂的带京味儿的口语,效果还是不错的。如果配音全部按照字正腔圆的标准普通话来搞的话,多别扭啊,也不是味儿啊?全是北京话也不行。北京人数个数应该是这个味儿:仪个、俩、仨、色、五个、六个、齐个、拔个、九个。
|
|
|
9楼#
发布于:2006-01-01 20:43
用什么味来配音,大概主要取决于导演,也许七楼的猜测是有可能的。但我更同意五楼的猜测。
|
|
10楼#
发布于:2006-01-01 21:46
比较同意7楼“wolfkid”的观点,从那个年代许多播音片段来看,不是普通话正音标准的问题
译制导演很可能为了使配音效果生活化特意进行的处理,如果都按正音标准发音,会显得有点“播音腔” |
|
12楼#
发布于:2006-01-01 22:02
不不不,楼上的误会了,不是单论“七”或是“齐”,而是就整个汉语拼音规范来说的,新闻节目播音员就必须严格遵守,而配音演员应该灵活一些
讨论,仅仅是讨论 |
|
13楼#
发布于:2006-01-01 22:12
上译配音演员中来自北方的几位,有时读音是与标准的普通话有所不同。应该是5楼说的“当时的正音规范和现在不同”。
“尼罗河惨案”中,于鼎说“我告诉(shong4)你……” |
|
|
14楼#
发布于:2006-01-01 22:43
下面是引用xiaoyin于2006-1-1 22:12发表的: 是“song4”吧 |
|
|
15楼#
发布于:2006-01-01 23:06
下面是引用wolfkid于2006-1-1 22:43发表的: 哈,再听了一下,“song4” |
|
|
16楼#
发布于:2006-01-01 23:17
尤其尚老的口语,北京味儿很重
------------------------------------------- 以前有人说尚老的口语山东口音重......我分辨不出来是哪里的口音,感觉不会是北京的吧 |
|
|
17楼#
发布于:2006-01-01 23:28
下面是引用森森于2006-1-1 23:17发表的: 可能是因为尚老的鼻音,但比较典型的山东话是舌头根儿比较大(尽管山东方言也有很多种),跟北京话正好相反,所以应该更接近北京。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