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el
  • 最后登录
阅读:1162回复:6

紐約上海總商會要為施融募款

楼主#
更多 发布于:2005-01-10 23:49
              紐約上海總商會要為上海人施融募款
 
    記者徐可報道/記者從紐約上海總商會主席吳愷處了解到,紐約上海總商會1月8日在曼哈頓唐人街召開會議,討論為海嘯受災地區的兒童籌款募捐,並把籌集到的款項捐給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上還特別提到,要為在海嘯中不幸失去女兒施蕾的上海籍人士施融募款,該提議得到會員的支持響應。
    吳愷表示,在8日開會時,總商會向會員介紹說,施融曾是上海電影譯製片廠的優秀配音演員,曾齣版過有關朗誦和表演的專著,在上海的藝術界很有名氣。他現在要贍養90歲的老母親,還要供養小女兒讀書,去世的施蕾是家中的主要經濟來源,因此呼籲上海鄉親伸出援手。
   吳愷還說,8日中領館僑務組透過上海總商會與施融聯繫,表示希望到施家慰問。
   上海總商會和上海聯誼會曾在2004年6月,為在紐約工地意外喪生的上海工人沈建國家人籌集善款,並通過市議員劉醇逸的幫助,聯繫參議員希拉莉。希拉莉的斡旋使美國國務院為沈建國的遺孀張月霞來美奔喪放行。
    上海總商會接受支票捐款,支票抬頭請寫A.S.G.B.C.,寄至: 88 Jefferson St. Brooklyn, NY 11206聯繫電話(718)-574-5700 若捐款給施融傢人,請在支票上寫明Rong Shi,給災區兒童的捐款,請寫明UNICEF。
----------------------------
              全力協助運送施蕾遺體返回紐約
 
    記者黃琨報導/在泰國尋得愛女施蕾遺體的施融夫婦,8日(周六)中午12時乘英航(BA)117航班抵達紐約的JFK機場。施融夫婦的小女兒施蕙以及許多親友都到機場迎接。施融夫婦因悲痛激動,沒有在機場對採訪的記者發表談話,在警察護送下離開了機場。  
    摩根斯坦利公司的一位高級主管前一天晚上告訴多維,在泰國尋得愛女施蕾遺體的施融夫婦,由泰國經倫敦轉機回紐約,紐約時間8日(周六)中午12時乘英航班機抵達JFK機場。經摩根斯坦利公司出面聯絡,美國有關政府部門均對慘遭這一悲劇的施融夫婦伸出援手,安排施融夫婦以最快的方式從特殊通道入境。
    在披披島度假時遇難的施蕾的遺體,則由奧航經維也納,於8日下午4時運抵紐約。遺體將暫安放在Frank Campbell Funeral Home。據悉,施蕾是在這次印度洋海嘯中得知遇難的第一個紐約居民,也是第一個被確認遇難的美國華裔,還是第一個遺體被運回美國的美國人。因此得到美國主流媒體的關注。1月6日晚上8時,美國有線新聞網CNN在長達兩個小時的海嘯特別報導中,播放了CNN駐泰國的記者對施融的現場採訪,當時他剛找到女兒施蕾遺體不久。美聯社等也採訪報導了施蕾的父母,不少媒體記者前往機場。
     摩根斯坦利公司對其在香港的員工施蕾的失蹤、遇難,非常重視,不僅委派富有經驗的搜索隊伍尋找施蕾下落,還派出專人每天陪同施融夫婦奔波。在尋獲、確認施蕾遺體後,又協助安排將之運回紐約。施蕾於九歲隨父母來到紐約,在這裏生活、學習了十多年,她最喜歡的城市就是紐約,對這座城市已經建立起如同對故鄉一般的感情。
    施融於泰國當地時間7日晚在曼谷對多維社說,失去女兒,才使他們更認識了女兒及其價值。摩根斯坦利公司高級主管告訴多維,施蕾不僅聰明能幹,而且與同事相處十分融洽。她參與了多個摩根斯坦利公司與中國的合作項目。
    施融的友人說,將用隆重的方式來紀念不幸遇難的施蕾。施蕾遺體告別式定在Frank Campbell Funeral Home舉行,地址在1076 Madison Ave.與81街交界處),追思會則定在紐約曼哈頓St. Barts教堂。地址在Park Ave.與50街交界處舉行。這也是舉行过蔣宋美齡追思會的教堂。追思會和遺體告別式具體時間未定,追思會的程序正由施蕾家屬親友和摩根斯坦利公司協商安排之中。記者獲知,許多施融夫婦和施蕾的親友,將參加向施蕾作最後的告別。
   施融夫婦是十分典型的第一代華裔移民。他們來到美國念書、求職,將現已九十高齡的母親接到美國養老,還撫養出兩個十分優秀的女兒。施蕾是施融夫婦的長女,也是家中的主要經濟來源。目前失去愛女,施融的家庭遭受到心靈創傷和經濟損失的雙重打擊。朋友們正醞釀建立一個基金,來幫助施融全家度過難關。
多維記者將及時報導關於施融夫婦,以及施蕾遺體回美安葬的最新消息。
-----------------------------------------------
   CNN採訪施融,施融孫燕悲痛欲絕
    記者徐可報導/泰國當地時間1月6日早上,在印度洋海嘯中遇難的施蕾的遺體在披披島附近的一家寺廟中被她的父母紐約居民施融、孫燕找到。
    美國東部時間1月6日晚上8時,美國有線新聞網CNN,在海嘯特別報導中,播放了CNN駐泰國的記者對紐約居民施融的現場採訪。施融在接受採訪時,剛找到女兒施蕾遺體不久。施蕾在披披島度假時遇難。
    在過去六天,施融夫婦還多次前往披披島附近的醫院和收集遇難者遺體的場所,在墻上貼滿了的遇難者遺體照片中,一張張去辨認。每個遺體只有一兩張照片,每天都會有新的遺體被找到。
   1月6日,他們花了許多精力,才在一個寺廟中700張遺體照片中,找到10張和施蕾面容相似的照片,他們最後通過施蕾的特徵,辨認出一張照片。
    當施融說到,他是靠女兒左耳朵上方有兩個穿耳環的眼,才確認照片445代表的遺體就是女兒施蕾。說到這裏,施融已經泣不成聲。
     最後,工作人員核對了他們帶去的施蕾的牙齒特徵記錄,證實他們辨認出的遺體照片就是女兒施蕾的。這個過程只花了15分鐘。
---------------------------------
     《紐約郵報》﹕紐約市首名海嘯遇難者“回家”
 
    記者寧方編譯報導/美東時間1月8日中午12時﹐美國華人施融﹑孫燕夫婦帶著在印度洋海嘯中遇難的愛女施蕾的遺體﹐乘英國航空公司117次航班抵達紐約肯尼迪機場。25歲的施蕾又一次但可能也是最後一次“回家”了。
    施蕾據信是海嘯災難中確認遇難的首名紐約市居民。施蕾10歲不到便隨父母從上海移居美國﹐在紐約皇后區長大﹐畢業於紐約大學﹐生前曾在美國大投資銀行摩根斯坦利公司的紐約華爾街總部以及香港分部工作﹐去年12月26日海嘯襲擊泰國披披島時失蹤。
    在大紐約地區發行量很大的《紐約郵報》9日在頭版以圖片和黑體大字提示性報導了施蕾遇難的消息﹐並在內頁中詳細披露了其遺體返鄉的過程。現全文編譯如下﹕
     在南亞奪命海嘯中確認遇難的首名紐約居民昨天返回皇后區的家中。此前﹐她的父母一個多星期內查看了無數具屍體﹐幾乎放棄了找到她的希望。
    奪命海嘯來襲時﹐25歲的施蕾正和5位朋友在泰國的披披島度假。她的靈柩昨天抵達肯尼迪機場。
    施蕾54歲的父親施融說﹐“這是我們一生中最悲傷的旅行。”施融和夫人去年12月29日離開紐約﹐前往泰國。
     他接著說﹐“找她太艱難了。我們拼命想找到她﹐但我們太害怕了。我們沒抱多大希望﹐因為我們知道﹐一旦找到她﹐我們的希望就會破滅。”
    施蕾當時住在披披島公主飯店。這是位於受海嘯重創的普吉島附近的一些小島上的一棟帶走廊的臨海平房。
    施融回憶說﹐“我趕到的時候﹐那裡什麼也沒了﹐一切都被摧毀了。我同飯店老闆交談﹐他告訴我﹐第一波海嘯便吞噬了所有的房屋。”
     據朋友透露﹐聖誕節過後的那個星期天﹐由於事先預定那天晚上要去一個溫泉療養﹐施蕾決定留在飯店裡睡覺。這是一個致命性的決定。她的一些朋友當天去小島的另一邊潛水﹐結果躲過了一場浩劫。
施融說﹐“這是一段令人心碎的日子﹐我們找遍了左右的醫院。”
    他說﹐他們到泰國的第二天﹐便聽說泰國政府下令將所有遇難的泰國人集體掩埋﹐外國遊客的遺體則放在冰櫃裡保存。他擔心女兒被誤認為是泰國人。
    果不其然﹐施蕾被發現時﹐其遺體沒有被冷凍﹐已經嚴重腐爛。她起初被認識僅僅是通過她左耳的一張照片。牙齒記錄確認了她的身份。
    施蕾2001年畢業於紐約大學Stern商學院﹐起初在摩根斯坦利的紐約總部工作﹐大約一年前被調往公司在香港的辦公室。
    施蕾的老友崔查裡(音﹐Charly Cui)說﹐“她的精力超級充沛﹐是一名學者﹐喜歡幫助別人。她度假的原因是之前幾天她連續在一個項目上工作了36個小時。”
     在施蕾的父母前往泰國--那裡有5200多人遇難--尋找女兒時﹐崔查裡負責協調紐約這邊的事情。他說﹐“他們不得不逐一查看數以千計的屍體。”
    施蕾的父母周四在普吉島東北40英里的Krabi山區的一座佛教寺廟裡找到了女兒的遺體。
    崔查裡透露﹐“他們是在摩根斯坦利公司的幫助下找到她的。公司從一開始便予以協助﹐派出了搜救小組﹐從紐約開始便向施先生﹑施女士提供幫助。家人和朋友對此表示感激。沒有他們的幫助﹐我們不可能找到施蕾的遺體。”
    施融說﹐“我們找到她的遺體後﹐想立即把她帶回家。返回紐約是她的願望。她總是說﹐她想念紐約。”
------------------------------------------------
     施融的友人:施蕾是個孝順的好女兒
 
   記者徐可報道/施融是在紐約工作多年的華文媒體資深記者,為人友善忠厚的他結交了不少紐約華人新聞界和學術界的好朋友。自從施融聽到女兒施蕾失蹤的消息之後,他在紐約的友人就自發地聯繫起來,他們一面為施家遭受的不幸,扼腕嘆息,另一方面,也為幫助施融一家渡過經濟和情感方面的難關而盡自己的一臂之力。施融在泰國尋女10日,他每一天的行蹤,都被朋友們所關心。  
    1月8日早上10點多,施融在紐約的十幾位朋友們就聚集在紐約肯尼迪機場,等候施融夫婦乘坐的班機抵達,給施融夫婦送上一大束潔白鮮花。還有不少朋友跟隨他們赶到家中,一起為如何幫助施蕾舉行追思會而齣謀劃策。
    《世界日報》的資深記者曾慧燕就是他們當中的一位,她告訴多維記者,她和施融結識多年,由於自己的兒子和施蕾的年級相仿,所以兩家人喜歡輪流為小孩子開生日派隊。她表示,看著施蕾從小長大。施蕾是一個十分乖巧的女孩子,和父親十分貼心。她回憶自己有一次和施融一家到紐約上州的Woodbury去購物,施蕾為父親買了一件風衣作為禮物,父親施融顯得非常開心,可見父女情深。她還提到,施蕾自幼勤奮刻苦,成績優異,上大學時,拿到全額獎學金,為收入不豐的父母,減輕了經濟負擔。
    施融的一位張姓友人告訴記者,施蕾自大學畢業,進入投資銀行工作之後,就成為家中的主要經濟來源。孝順的施蕾關心家裏的每一個成員,家裏老少的生活用品有許多是施蕾為他們購買的。甚至連施融這次去泰國尋女拿的手提箱,都是孝順的施蕾生前剛剛為父母購買的禮物。父母此次出門是第一次使用,連手提箱上保險鎖的包裝紙都還沒有來得及去掉。
------------------------------
    記者余小平紐約1月8日報導,前往泰國尋獲愛女施蕾遺體的皇后區華裔居民施融夫婦,8日中午乘坐英國航空公司117航班抵達紐約肯尼迪機場,施蕾的遺體也在當天下午由澳航的班機運抵紐約,並妥當存放在曼哈頓的FRANK CAMPBELL殯儀館。施蕾是目前所知這次印度洋海嘯中遇難的首名紐約人,也是首位屍體運回美國的遇難的美國人。  
  當天中午英航的班機晚點一個多小時,施蕾的妹妹施蕙,姑姑施頌恩,施家眾多的友人以及中外媒體記者一直等候在機場接機廳內,友人懷報的素色花束、機場窗外的凄風苦雨,給大廳裏的氣氛憑添幾分哀傷。12時20分左右,身心疲憊的施融夫婦走出機場,施蕾的母親孫燕在小女兒施蕙的攙扶下止不住一路痛哭,施融顫抖著身體與友人緊緊擁抱。在警方的協助下,施氏一家人很快乘車離開機場冒雨返家。
  施家的住宅位於皇后區雷哥公園,施蕾自幼年至成年的十多張照片被安放在餐廳中央,四周環繞著白色菊花和素雅的繡球花,現年25歲的施蕾在照片上笑得花一般燦爛。生前就職於摩根‧斯坦利香港公司的施蕾在去年聖誕節期間,與自己的五位友人自香港前往泰國披披島度假,不幸在12月26日發生的特大海嘯中遇難。聞訊施蕾失蹤後,該公司曾派出百餘名搜救人員前往泰國尋人。
  出生在中國上海的施蕾9歲時隨家人移民來美,2001年自紐約大學工商管理專業畢業後,即前往香港摩根‧斯坦利公司工作。去年12月8日,施蕾出差前來紐約並在家裏住了兩天,她極力邀請父母和14歲的妹妹去曼哈頓洛克菲勒中心看夜景,全家人在最大的聖誕樹前拍了一張合影,誰也沒有料到,這竟然成為他們最後一張全家福照片。
  90歲的祖母撫摸著孫女的遺照老淚縱橫,她說施蕾是自己一手帶大的,孫女兒從小就自立自律,不僅學習優秀,還能很好地管理自己,從不讓家人操心。祖母說施蕾報考大學時她天天為她祈禱,希望孫女能夠考進一所離家近、給獎學金且有名氣的好大學,後來施蕾果然如願以償地被紐約大學錄取,全家人都為她高興。“25歲,人生最好的時光,可是花謝了,”老人家難過地泣不成聲。
  施蕾的姑姑施頌恩說,施蕾不僅是全家的精神支柱,也是全家的經濟支柱。施融於18年前來美讀書,全家人走過最艱苦的移民之路,直至施蕾工作後他們的經濟才有所好轉。從康州趕來紐約的施頌恩說,施蕾特別關心家人,家裏的貴重物品幾乎全是施蕾工作以後為家人購置的,不料這個孝順的孩子就這樣永遠離開了家。
  施融的友人表示,摩根‧斯坦利公司將在施家友人的協助下,為施蕾舉行一場隆重的追思儀式,讓愛美的女孩“風風光光、漂漂亮亮”地上路。施家友人還表示,施融是一名自由撰稿人,其妻因腰部受傷不能正常工作,施家上有九旬老人,下有剛進中學的幼女,未來的經濟狀況令人耽憂。熱心的友人目前正在為施家籌募善款,希望社區愛心人士和同胞伸出援手,幫助施家老少渡過難關。有意捐款的民眾請在支票抬頭上注明RONG SHI,郵寄地址: Rutgers Community Christian Church,71 Cedar Grove Lane Somerset, NJ 08873。
[UploadFile=CEB4C3FCC3FB_1105372158.jpg]
1楼#
发布于:2005-01-11 20:41
紐約上海總商會要為施融募款
金钱无助于减轻痛苦,他们需要的是时间
塞勒斯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20-07-02
2楼#
发布于:2005-01-11 21:47
紐約上海總商會要為施融募款
是啊,驿站说的是啊
可时间不是人能所支配的,现在能做的也就是精神上和物质上的一些帮助.....
[IMG]http://www.wowchina.com/download/wallpapers/img/thumb/korea-alliance-800x.jpg[/IMG]
怀念上译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17-09-23
  • 网站建设奖
  • 原创大奖
3楼#
发布于:2005-01-12 03:56
紐約上海總商會要為施融募款
是啊,时间是医治创伤的良药,时间是看不见的,而它会淡化,过滤,记住和遗忘生命中的所有。有了时间有的事会随风而逝,有的事会永远沉淀在内心的最深处……
哎,我现在相信了这是真的了,多么惋惜生命中的灿烂夏花就如此远去……
不知说什么最合适,有些感觉只有情景中人才能体会。
当务之急是对他们各层面及时的关怀。
节哀顺变吧,不幸的家庭不幸的人……
那时的天很蓝......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乌山不是云。 上译永远是我心底最爱的那片云!
瞳颜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17-12-07
4楼#
发布于:2005-01-12 18:36
紐約上海總商會要為施融募款
  白发人送黑发人...........他们需要时间来抚慰内心的悲恸.
瞳颜 [img]http://img1.qq.com/tech/pics/2486/2486835.jpg[/img]
弋舟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18-04-15
  • 原创大奖
  • 贴图大奖
5楼#
发布于:2005-01-12 19:16
紐約上海總商會要為施融募款
    本网曾有一幅施融教女儿学《聪明的一休》里一休思考动作的黑白照片,估计就是年幼的施蕾,留给我们的印象很深,请坛主介绍说明一下。
我就是闻着酒香,漫步进入这个雨巷……
怀念上译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17-09-23
  • 网站建设奖
  • 原创大奖
6楼#
发布于:2005-01-13 06:10
紐約上海總商會要為施融募款
[这个贴子最后由怀念上译在 2005/01/12 10:21pm 第 1 次编辑]

这张照片我也见过,那是20年前的事了。记得是黑白的,那是登在85年的一期《上影画报》上一组上译演员照片中的一张,那女孩子肯定是施蕾。这组照片去年我在配音网主页里也见到了。除了施融的,还有尚老爷子擦自行车和打拳,王建新给婆婆剪头发,刘广宁一家三口(扳手劲),丁建华带女儿去游泳,等等。真是成了黑白剪影了……
那时的天很蓝......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乌山不是云。 上译永远是我心底最爱的那片云!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