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2473回复:23
[转贴]他们躲在荧屏后耍嘴皮子——揭秘成都“棚虫”———业余配音演员的真实生活
他们躲在荧屏后耍嘴皮子
-------------------------------------------------------------------------------- 揭秘成都“棚虫”———业余配音演员的真实生活 刚刚在川台热播的《钦差大臣》中,李保田、王璐瑶等嘴里诙谐幽默的四川话让观众津津乐道。让人意外的是,为该剧配音的却是一批活跃在成都的业余配音演员,他们都有各自的工作,配音是他们的第二职业。近年来央视播出的海明威名作《永别了,武器》,格里高利·派克的《太阳浴血记》以及日本经典影片《幸福的黄手帕》、《车站》等,都由成都这批业余配音演员担任配音。他们有个外号叫“棚虫”———成天呆在录音棚里的“虫”。正是他们的存在,让成都成为了与北京、上海并驾齐驱的影视配音重要基地。“棚虫”隐藏在屏幕之后,他们的生活充满神秘。本报记者连日来多方采访,终于揭开了成都“棚虫”的神秘面纱。 A .工作环境:简陋而狭小 5月27日上午,记者走进了一间在成都市颇有影响的录音工作室,与该工作室长期合作的“棚虫”大约有40多位,他们全部都是业余配音演员。工作室在一间简陋宾馆的7楼,由于通风不好,走廊里散发着混合汗味和霉味的奇怪味道。走廊的尽头就是录音工作室,50平方米的单间被隔成三个小房间,最外面的房间是办公室,放着电脑、数码合成器等器材。里面靠右的房间有厚重的隔音门,隔音门里有专业话筒和监视器,这就是录音棚了。“别看这里条件简陋,每年有上千集影视剧在这里配音呢!”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像这样的录音棚在成都还有好几个,成都市上百位“棚虫”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着。为了赶进度,有时“棚虫”们会一连好几天都足不出户,吃饭睡觉全在这个狭小的录音棚里,“整个房间都是一股让人难受的怪味,那时候就觉得走廊上的空气简直是清新之极”。 B.作息时间:有活忙死无活闲死 在录音棚里,记者见到了一位年轻女“棚虫”,22岁的山东姑娘庞晶文。“我在《钦差大臣》中为真钦差的妹妹配音”,庞晶文自我介绍。去年才从川音国际演艺学院配音专业毕业的她,是成都“棚虫”里少有的科班出身,“去年毕业时工作特别不好找,我跑到人才市场去碰运气。看到一个商场在招播音员,就想跟自己的专业对口了。没想到商场不要我,说我学历太高,怕我干不长。我又应聘一家公司的前台接待。”而此时,庞晶文接到川音一位老师的电话,说有一部戏需要配音,让她去试试。庞晶文高兴得一夜没睡好觉。“那是我配的第一部戏《爱情加油站》。”庞晶文介绍,“棚虫”的工作没有规律可言,“有活儿的时候,一连几十天从早配到晚,脸都在录音棚里被捂得发白了,完全与世隔绝。没有活儿的时候又闲得发慌,整天无所事事”。目前最让庞晶文害怕的是“录音棚里不能开空调,大热天在里面关上一整天,那滋味……”庞晶文吐吐舌头,做了个夸张的表情。 C.收入状况:词多词少差距大 36岁的段强戴着一顶时髦的鸭舌帽,身上的快干面料服装让他看起来像一个随时准备出发的户外运动爱好者。“我是体校毕业的,比较喜欢运动型的服装。”段强说话字正腔圆、声音醇厚:“我这种声音适合给智慧型的角色配音,《钦差大臣》中我就给一位师爷配音。”段强的正式身份是河北一家电缆公司驻成都的业务主管,每天为公司业务在四川地区的推广尽心尽责。在河北出生长大的他从小就喜欢看《桥》、《魂断蓝桥》等译制片,长大后还曾在一些影视剧中担任过角色。1995年来到成都后,经人介绍认识了成都配音圈的朋友。生活中的段强很少向人提及他的配音演员身份,“有时候和生意上的朋友出去谈事,电视里播出的电视剧刚好是我配的音,看看人家没有反应,我也就不动声色”。段强为电视剧配音完全是出于个人爱好,他说“棚虫”的收入不固定,要看自己的工作量大小而定,“配一部电视剧从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关键是看你配的角色词多还是词少。而且工作任务也不固定,有时候一个月要配好几部戏,有时候大半年也配不到一个角色”。由于收入不稳定,段强不敢轻易放弃他的电缆生意,“既然无法用配音来养活自己,当成个业余爱好也是好的”。 D.市场前景:“棚虫”前途不明朗 从1987年就开始当“棚虫”的杨卫是成都配音界的老江湖了,他曾经创造了在一个剧里为30个角色配音的纪录,甚至还反串过,为女人配音。48岁的杨卫现在是一家人造纤维厂的工人,他的声音沙哑,是一个难得的另类“豆沙喉”。“我以前也曾经为自己的嗓子自卑过,但是1991年去北京为凌子风导演的《狂》配音,录音师说,要找好嗓子满大街都是,要找我这种沙嗓子就是大海捞针 了。”正是这种独特的嗓音条件,让杨卫成为了笑星庞祖云的御用配音员,他一连在《傻儿军长》等五部电视剧中为庞祖云配音,“大家都以为是庞祖云自己配的呢”!杨卫皱着眉头告诉记者,他所在的工厂即将改制,“干到我这把年纪,是应该考虑内退了。退了休,可以有时间多搞一些配音,也可以贴补一下家用”。但是,杨卫又忧心忡忡地表示,现在电视剧同期录音增多了,配音的市场份额正在逐年缩小。“以前为国外的影视剧配音是个大市场,但是现在观众都喜欢看原文配音最多配点字幕,中文配音越来越不受欢迎了。”杨卫说,配音最红火的是上世纪90年代,那个时候成都经常有两三个配音班底开工,配音员赶场似地在各个录音棚穿梭。“现在配音市场萎缩,配音员的前景也不明朗,我们也只好走一步看一步了!”杨卫一边说一边叹着气。 记者胡晓摄影王长久 华西都市报20060530 http://wccdaily.scol.com.cn/2006/05/30/200605304234946566112.htm |
|
1楼#
发布于:2006-05-30 09:07
唉~~`` 无语了我!
|
|
|
2楼#
发布于:2006-05-30 09:19
所谓的草台,就是出自这些人只口吧?
|
|
|
3楼#
发布于:2006-05-30 09:30
下面是引用上译迷于2006-5-30 09:19发表的: |
|
|
4楼#
发布于:2006-05-30 09:40
我是成都人,咋就不知道呢,真是墙内开花墙外香,不过好象他们也没有怎么香过,至少我没有闻到,不过我对成都配音历来不看好,某种情况下还可以说比草台不如。因为我们见得多的是他们把经典电影名著电影拿来开涮。用四川话和四川的人事来糟蹋电影。比如《简爱》中有一段对话是:罗:你一夜没睡?简:不见你回来,我怎么睡得着。他们大概是这样“演绎”的:简:你昨晚跑到哪儿去鬼混了,罗:唉,昨晚打麻将,狗日的,他们把我洗白了。
|
|
|
5楼#
发布于:2006-05-30 10:25
下面是引用暗夜中的伯爵于2006-5-30 09:40发表的: |
|
|
8楼#
发布于:2006-05-30 11:46
我也是成都的,也不知道,不过看过,配的《猫和老鼠》,有什么四川话版还有云南版的,川普。风车车假老练,是片子里猫和老鼠的名字别俱川味。如果真有那样的棚虫,真是要惊叹了。
|
|
|
9楼#
发布于:2006-05-30 12:00
我马上就要到成都读书了,我觉得只能说川版的《猫和老鼠》要比东北话等其他方言配音好一些,四川人历来喜欢搞笑,从川剧中就能看出来,不过如果太俗了,搞笑质量将难以进一部提高,比如每年春节联欢晚会,四川人都爱讨论四川的节目能不能上,今年终于上了一个《耙耳朵》,但是效果并不是很好,那个女演员好象是从川剧舞台上才调过来的一样,确实档次比北方笑星差一些。
|
|
11楼#
发布于:2006-05-30 13:04
得好好的调查一下。
|
|
|
13楼#
发布于:2006-05-30 19:42
大家都不容易~~!
|
|
|
14楼#
发布于:2006-05-30 20:31
“棚虫”不等于粗制滥造,“草台”也不等于草配,山沟里也能飞出金凤凰,我们应该客观公正的看待。相信这些业余配音演员中,有很多都希望能成为专业演员,有的水平甚至已经是专业演员的水平了,只是没有机会让他们成为“专业演员”。我们不能一杆子打下一船人嘛~总之,又要套用猫论了,不管是专业还是业余,只要配得好,我们都应该支持。我们支持的是好配音,而不是一个专业职称。如果在不久的将来,配音这个行业越加受到关注,并且正规化运作(包括从培养到参与),相信这些棚虫们都能找到属于他们自己的“家”。
|
|
|
15楼#
发布于:2006-05-30 20:33
下面是引用有话好好说于2006-5-30 20:31发表的: 讲得好!支持一下哈~ |
|
|
16楼#
发布于:2006-05-30 20:36
棚虫也是人,他们从事的依然是配音工作,这篇文章道出了从事这项工作的那些业余配音演员的酸苦,只有亲身体验后才能真正理解,只要我们心中有梦,只要在艺术的道路上不断的追求不断完善自己,就一定会成功。
|
|
|
17楼#
发布于:2006-05-30 22:25
我说的是那些糟蹋艺术的成都个别人,绝没有说那些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地对待配音事业的专业或业余配音工作者,他们为宏扬配音艺术,繁荣配音事业,服务大众,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我们应向他们致敬!
|
|
|
18楼#
发布于:2006-05-30 22:29
下面是引用暗夜中的伯爵于2006-5-30 22:25发表的: 应该!应该!!!(《龙江颂》里的台词) |
|
|
20楼#
发布于:2006-06-12 13:24
这是记者笔下的话,大家也不可全信,有不少水分哦.
我说的是真的,上周还和这几位棚虫一块吃饭呢,包括楼上提到的<逃离苏比坡>的那位主配. 幸好这部片子我没参加,否则也要挨骂了,呵呵······ 还有我发现楼上有两位朋友都是成都的,很高兴认识你们。 |
|
23楼#
发布于:2006-06-19 17:50
其实成都的配音氛围还是很浓的,前些天我看了超女的比赛,有个女孩子的才艺展示就是《魂断蓝桥》里的一段,配得很好。说明咱这配音现在逐渐有了群众基础了,而且出现在这些新新人类的生活里更是不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