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2470回复:6
[文献]银幕背后的声音
没有褪色的特殊痕迹
曾几何时,那些在特殊年代里永远定格在影迷朋友脑海深处的外国译制影片,《列宁在1918》、《佐罗》、《简爱》……那些为许多外国著名影片配音的幕后演员们的亲切声音,尚华、向隽殊、邱岳峰、丁建华……随着逝去岁月的久远,影像依然清晰,声音依然悦耳,令人难忘,令人回味无穷。 上海电影译制厂:熟悉而遥远的名称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电影译制片工作的紧迫需要,作为我国从事电影译制片的专业厂---上海电影译制厂成立了,它由1949年11月16日成立的上海电影制片厂的翻译片组发展演变而来。1950年3月下旬开始着手引进苏联影片的翻译工作,并完成了苏联影片《团的儿子》等10部翻译片。 初期的翻译片组,组长陈叙一和翻译陈涓、杨范,译制导演周彦、寇嘉弼,演员姚念贻、张同凝、陈松筠、邱岳峰以及录音放映员等十余人,在江西路福州路的汉弥尔登大楼的一间办公室内,开始了一穷二白、艰苦创业的翻译工作,当年6月,迁至万航渡路618号,因陋就简,用一间十五六平方米的旧汽车棚权当放映间,一台20世纪30年代的辛泼莱斯放映机,墙壁刷白加一个木框当作“银幕”。继而,在厂部大楼的三层楼顶上,用麻布片包稻草作隔音改装了一间录音棚,安装了一台放映机和一台苏制小型光学录音机,含辛茹苦地耕耘了26个年头。在这里,把34个国家和地区的不同语版的各类片种的影片525部4714本译制成汉语版;将我国摄制的各种影片93部影片553本译制成外语版。其间,为了让少数民族地区和方言地区人民能看懂我们自己摄制的影片,还将国产故事片74部761本配制成维吾尔语版、粤语版。 1957年4月1日,随着上海电影制片公司的成立,翻译片组脱离上海电影制片厂,以厂建制,成立了上海电影译制片厂。“上译厂”拥有一支热爱电影译制事业、熟 配音艺术,能娴熟地掌握译制工艺,创作态度严谨、风格独具的创作队伍。1977年元旦,“上译厂”由万航渡路迁至新址永嘉路383号。近50年来,“上译厂”译制了五大洲47个国家和地区的各种语版的影片计837部8286本(其中故事片731部计7978本,科教片、纪录片、美术片106部计308本)。这些不同国家、不同肤色、不同影星、不同题材、不同内容、不同风格的著名影片,整整影响了两代中国人。苏联的《伟大的公民》、《安娜 卡列尼娜》、《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列宁在1918》、《母亲》、《一个人的遭遇》、《第四十一》;英国的《孤星血泪》、《王子复仇记》、《简爱》、《海狼》、《苔丝》;法国的《红与黑》、《三剑客》、《悲惨世界》、《黑郁金香》、《最后一班地铁》;美国的《魂断蓝桥》、《出水芙蓉》、《大独裁者》、《斯巴达克思》、《谜中之谜》;波兰的《华沙一条街》;意大利的《偷自行车的人》、《警察与小偷》、《一个警察局长的自白》;墨西哥的《生的权利》、《叶塞尼娅》、《冷酷的心》;日本的《追捕》、《生死恋》、《望乡》、《远山的呼唤》;奥地利的《希茜公主》……此外,自1980年以后,还译制了美国的《加里森敢死队》、英国的《安娜 卡列尼娜》、苏联的《战争与和平》、法国的《交际花盛衰记》等16部128集约5000分钟长的电视连续剧。 (未完待续) 摘自《老电影往事》 |
|
|
2楼#
发布于:2006-07-20 16:22
中国电影百年经典书系 纪念中国电影诞辰100周年
老电影老影星系列 《老电影往事》 作者:刘澍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6年3月 |
|
|
3楼#
发布于:2006-07-20 16:31
这本书我好像在书店看到过,是不是这篇文章附了不少图片,其中上译厂的图片都是苏老师《银幕后的岁月——我的配音生涯》里的。我倒是对他附的长影的图片比较感兴趣,但是觉得这本书有点贵,而且原创的内容不多,就没有买。
|
|
6楼#
发布于:2006-07-21 14:43
下面是引用萍水相逢(ypzhu)于2006-7-20 16:22发表的: 这本书俺们学校图书馆里好像有,还有同系列里的其他几种,写得很不错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