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片
齐天大圣
齐天大圣
  • 最后登录2023-10-24
  • 贴图大奖
阅读:1365回复:2

[转贴] 译制片海报的收藏价值

楼主#
更多 发布于:2007-02-07 17:46
译制片海报的收藏价值
     总体来说,译制片海报的艺术价值很大,单从画面上看美不胜收,给人的视觉冲击力很大,是我国电影海报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影片的原产国来说中国版的海报也是其影片本身资料的一部分,收藏的价值也很大。
     当前,市场上的译制片海报的交易量和价格与国产片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形成这种差距的主要原因有:
     第一、影片的影响力
     自中国电影诞生以来这种艺术形式就深受我国人民的喜爱,经过几代电影人的不懈努力产生了大量的优秀影片,《风云儿女》、《小城之春》、《一江春水向东流》、《渔光曲》、《南征北战》、《柳堡的故事》、《林则徐》、《天仙配》、《小兵张嘎》、《阿Q正传》、《红高粱》。。。这些影片早已融入了中国的社会当中,改变了中国的历史影响了几代中国人的生活并且还在继续影响着我们,这个影响力是多数外国影片无法与之相比的。这些电影的海报必然会成为中国电影海报爱好者和收藏者的首选。
     当然,也有少数几部外国优秀影片达到了上述的影响力,比如美国的《乱世佳人》,苏联的《列宁在十月》,印度的 《流浪者》等。这些经典的译制片海报应该等同于同期的中国电影海报。
     第二、本土文化的认知情结
     似乎有这样一个规律,艺术品的收藏价值和价格往往在本土文化中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比如浮士绘在日本,油画在西方,水墨画在中国。电影海报这种特殊的艺术品也不例外,那一幅幅植根于中国文化土壤的带有浓郁中国特色的画面只有在中国人心中才是宝贝。
     第三、文化的差异
     应该承认,非影片原产国的美工师在创作译制片海报时与影片的原产国的美工师相比是有些先天不足的,比如对影片背景内容创作过程的理解等,这就是不同文化的差异。当然,艺术没有国界电影也是一样,但各民族文化的差异是永远存在的。
     比如苏联在发行中国影片《祝福》时由该国美工师A.沙马什创作的海报,其内容基本没有体现出这一根据鲁迅名著改编的电影的内涵,感染力也不能和我国画家张汀创作的海报相比,从画面上来看还不如将片名改为《乞讨的妇人》更为合适,究其原因,不能说人家的绘画水平不高,还是地域差异、文化差异使然。我国美工在创作译制片海报时也会有这种偏差。
     第四、电影海报收藏的特殊性
     一般来说电影海报有几种类型,影片的原产国首次发行影片时的海报为原版海报或初版海报,多年以后再次发行该影片时的海报称为再版海报或复影海报,还有专门针对收藏者的授权海报等。
     我国引进的译制片的时间大都晚于影片原产国的发行时间,有的甚至晚了几十年,相应的海报也晚于影片原产国的发行的海报,价值自然要打些折扣;从海报的画面美观和协调性看,国外的内容配上中文的片名和演职员表与中国影片配以外文的片名和演职员表一样,也是要打一点折扣的。



李念淑于1951年创作的波兰影片《自由城》海报



引进的苏联原版海报《静静的顿河》



方海雄1957年创作的《蟹工船》



谷梅女士1955年创作

转自:http://blog.daqi.com/liugang/
追风战士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23-12-02
  • 贴图大奖
  • 优秀管理员
  • 爱心大使
  • 优秀录音师
1楼#
发布于:2007-02-07 18:56

不错的海报
收藏了~~


[img]http://hdroad.org/bitbucket/month_1207/20120718231413542830.jpg[/img]
landman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24-06-03
  • 原创大奖
  • 贴图大奖
2楼#
发布于:2007-02-07 19:01
那时的译制片海报还都是手绘的了
很有那个年代的感觉啊
电影是我一生的追求! 最爱上译 欣赏长译 守望京译 永远支持译制片艺术!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