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夜中的伯爵
黄金会员
黄金会员
  • 最后登录2024-09-03
阅读:1495回复:1

[推荐]从银幕上的老师看塑造人物的门道

楼主#
更多 发布于:2007-05-16 23:05
  小的时候我认真地考虑过我长大以后成为什么样的人。当工人,当解放军,当科学家……几乎所有的行业我都认真地考虑过,唯独没想当老师。谁曾想,我这一辈子干得时间最长久的便是老师了。我从1981年到北京电影学院教书,至今已经度过了整整26个年头。没有意外的话,想必这也将是我此生最后的职业。记得刚刚从大学毕业,去看望一位同学的病卧在床的老奶奶。老人家问起我毕业后将从事什么职业,我告诉她:“老师。”老奶奶从病床上伸出两手,作出捻钱的动作,然后又竖起了小拇指朝我晃着。我看不懂她老人家的意思,同学便笑着“翻译”给我听,说:“她的意思是你当老师挣钱少。”我想起来我的英语课文里写的一句话:“教师就意味着清贫。”
  确实,老师这个职业是有着特殊性的,与它相关的词汇往往就是“奉献”、“耐心”、“默默”、“慈祥”、“仁爱”……我不知道最早出现在电影银幕上的教师形象是哪一位,不过自从有电影起,各色各样的教师就成为银幕上的一个个生动感人的主角。人们到底一共拍摄过多少教师形象?恐怕谁也回答不上来,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老师在绝大多数的作品中是被讴歌的对象。由于有了某位老师作主角,那部影片便也就有了催人泪下的艺术魅力和净化人们心灵的力量。
    电影创作者们大都希望自己创造出的教师形象能打动观众。然而,他们达到这一艺术目的的方法却千差万别。《乡村女教师》是一部曾经感动过全世界观众的苏联老电影,这部影片用两个多小时的篇幅写了女主角瓦尔瓦拉从少女时代到白发暮年的漫长人生历程。观众所获得的感动固然与影片创作者质朴的情感表现方式有关,更与影片的时空结构处理有关。我们不难发现,很多描写教师的电影作品都有一个共性的特点,那就是它们的故事时间十分的漫长。另外一部令全日本观众感动落泪的影片《二十四只眼睛》在结构的处理上与《乡村女教师》-样,从女主人公20来岁的年纪开篇,直到这位在小岛上教了一辈子书的老师变成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太婆结尾,时间跨度总有近三十年。美国影片《生命因你而动听》中那个音乐老师开始教书的时候年纪不过30多岁,影片结束的时候他却已经老态龙钟、步履蹒跚,到了退休的年纪。为什么这些影片会不约而同地采取了这样一种“漫长”的时间处理方式呢?显然都是出于表现教师们“默默地奉献了一生”这样的想法有关。我们每个人都只能活一回,然而电影艺术却能够引领着我们进入许多人漫长的一生,让我们领略不同的人生,也让我们感慨人生的促迫和苍凉,由是也便使我们徒生一种“朝如青丝暮成雪”的悲剧美。在两个左右小时的叙事时间里,我们却追随着那位令人尊敬的教师品味了他(她)的人生,眼看着他为那些孩子们一天天地年华老去,非铁石心肠怎能不动情?这便是以时空顺叙式结构来展现一部传记片,或传记式的影片的先天的艺术魅力。
    写电影剧本的人恐怕都有这样的体会:“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也就是说,你本来希望着力塑造的人物写作出来却往往显得性格苍白空洞甚至概念,而你本来没打算下大气力去塑造的人物却不知道为什么反而显得性格生动鲜活。依我看,原因便是那些人是你钟爱的人、敬重的人和仰视的人,所以你在创作的时候反而容易将他们写得很僵。特别容易忽视人物个性化的气质,使他们千篇一律地成为无私奉献的“概念化形象”。因此,一部以歌颂教师为创作主旨的作品其成功与否的重要环节即在于作者是否能为笔下的人物设计出独特的气质来。
    《二十四只眼睛》之所以感人与该影片女主角大石独特的气质有很大关系。通常,人们总会把自己歌颂的人物描写成具有超人意志的人,然而这部影片却正好相反,女主角大石从始至终是一个性格柔弱的人和一个面对任何困境都束手无策的人。例如她面对学生没钱上学或学生到前线当炮灰,她一点点办法也没有,惟一能做的就只有掉眼泪。如果这样的影片放到中国来审查,他们定不会通过。因为在审查者的创作观念中,英模人物应该是性格坚强的。像大石老师这样的窝囊性格,这样地在困难面前忍气吞声,能为孩子们作什么榜样?然而,他们所不能明白的就是,任何气质都是人类性格花园中的一个品种,都有着它自己的审美价值。正因为大石的似水柔情,才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伟大母性深沉的爱。她确实没有能力与贫穷或战争作出什么伟大的抗争,但她却以自己高尚的人格像老母鸡用翅膀保护自己的鸡雏们一样,用自己的眼泪发出无声的抗议。可以说,在大石老师的身上,柔弱就是力量,眼泪就是抗争,因为她的柔弱和眼泪让我们看到了作为一个教师的良心。
    我常常想,为什么用塑料或者丝绢制作成的假花无论制作的何等逼真人们都很容易就辨别出它的真伪来呢?我发现,那些真花并非每个花瓣和叶片都是一样的。它们不仅有卷边的,而且有枯黄的;不仅有残破的,甚至有虫蛀的。然而那些假花的每个叶片和花瓣都是完美如一的。它们都是同样的大小,同样的油绿或者鲜红。我这才明白,真花的那些残破的花瓣正是生命的体现。真花正是因为这些表面上看来的缺陷而具有了生命力,而那些假花恰恰是因为没有缺陷便也就失去了生命本身的特征。
    人物塑造何尝不是如此?当你拼命地剔除了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的喜怒哀乐和他们在性格或气质方面的缺陷,你实际上便也剥夺了他们的生命!
    在美国影片《生命因你而动听》中塑造了一个终生从教的音乐老师。实际上,他根本就不喜欢当什么老师,他干上教师这行纯属万般无奈的权宜之计。在他年轻的时候他是一个作曲家,那时候他一文不名,孩子却即将出生,而他贷款的房子也需要还贷,沉重的压力让他喘不过气来,为了一家人的生计,他只好暂时到一所学校当上了老师。没想到这一干就是一辈子!即便是在很长一段教书生涯里,他依然念念不忘有一天要离开学校去创作自己伟大的作品。用我们的话说就是“当教师的专业思想不牢固”!如果这个剧本不幸落到审查者们的手里会怎样?他们肯定会说“这个家伙革命动机不纯嘛!”是的,正是这个当老师动机不纯的家伙逐渐爱上了自己的工作,逐渐建立起对孩子们人生的责任感,他以自己的真挚情感赢得了孩子们的爱戴,他在当老师的过程中体验到了一种过去他没体验过的人生价值。其实这个人物的缺点还不仅仅如此,影片到了最后,这家伙竟然差点感情出轨,抛弃了自己的家庭同一个貌美多情的崇拜他的女学生私奔!这样的毛病难道是那些审查者们所能容忍的吗?如果你这样写一个中国教师,他们不把你的剧本枪毙了才怪!然而,正是因为这个人物有了这样一些缺陷,他才更加贴近了我们这些平常人的喜怒哀乐,他的感情才能与我们的感情兼容。
    与《生命因你而动听》相比,恐怕《死亡诗社》中的那个老师性格和行为就更加极端化了。那人简直就是一个“狂人”,他刚刚到学校便把那里的“正常秩序”搞得“一团混乱”,他告诉孩子们应该把课本撕掉,因为那上面写的都是些胡言乱语。他还让孩子一个个爬上桌子去体验一下另外的视点看世界。总之,他用自己标新立异、惊世骇俗的古怪方式来解放孩子们的天性,让他们从一种无形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他的这些方法,即便在今天的我们看来也还是多少有些反对所有传统文化的“无政府主义”嫌疑。然而,这个“狂人”却感动了千千万万的观众,让人们在揩去眼泪之余反思全人类教育中的一些原则性问题。
    与《死亡诗社》相比,也许另外一部叫做《青青校树》的影片更加惊人:一所小学校中,孩子们淘气到了无人可治的地步,所有到任的教师都会在一两天内被淘气的孩子们用恶作剧整得抱头鼠窜!就是这个时候,一位男老师出现在孩子们面前,奇怪的他一副不伦不类的军官打扮:穿着马靴马裤,腰里别着把小手枪不说,手里还总是挥舞着一根“嗖嗖”作响的马鞭!他告诉孩子们自己是二战时的空军英雄,曾经遇险并负伤。孩子们被他的气势所镇住,并逐渐对他产生了崇拜。然而最后你才发现,这家伙原来根本就不是什么二战英雄,不仅如此,他还是一个极为好色的人,不仅垂涎于学校旁边那个漂亮的女邻居,甚至还勾引学生的妈妈!这样设定一个作者想歌颂的教师的性格真是太大胆了。在我们看来,这种大胆几近荒唐!然而,这些严重的性格上的甚至是道德上的缺陷却并没有减少影片的动人力量,观众不仅喜欢这个可笑的家伙,而且被他所打动。
    其实,李渔早在他的《闲情偶寄》中就曾经揭示过这样一条塑造人物的秘密,他说:“所谓无道学气者,非但风流跌宕之曲、花前月下之情,当以板腐为戒,即谈忠孝节义与说悲苦哀怨之情,亦当抑圣为狂,寓哭于笑。”所谓“抑圣为狂”,就是说如果你的剧本试图歌颂一个道德情操高尚的人,你也应该在写他身上那种神圣的东西的时候有所节制,反而要努力地把他的性格表现得狂放一些,鲜活一些。显然,李渔是非常清楚的:如果把一个被歌颂的人写到像玉帝老儿一般神圣的时候,无异于是对那个人物的谋杀!  
转自于Movie View (看电影)2007 .3
作者:刘一兵
我以为我躲起来别人就找不到了。没有用的!像我这样拉风的男人,无论在什么地方,就象漆黑中的萤火虫一样,是那样的鲜明,那样的出众。我那忧郁的眼神,稀疏的胡碴子,都深深地出卖了我。
老片
齐天大圣
齐天大圣
  • 最后登录2023-10-24
  • 贴图大奖
1楼#
发布于:2007-05-17 08:28


青青校树(Escuela Primaria,1991)

捷克导演扬·斯维拉克(Jan Sverák)1965年出生在东欧的捷克。这部《青青校树》是他在1991年的长片处女作,入围当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从此才逐渐引起国际影坛的瞩目,不过他最为人熟知的影片,却是要直到96年的《柯利亚》(港译《给我一个爸》),这部片替他赢得当时的奥斯卡最佳外语片,至此扬·斯维拉克才奠定他在东欧影坛的地位。20年来,他和父亲同泽丹内克·斯维拉克父子拍档合作了《给我一个爸》、《深蓝世界》等世界知名的影片,传为影坛佳话。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