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1769回复:7

[转贴]尼罗河上的惨案,真正的上译经典

楼主#
更多 发布于:2007-05-22 18:05
  导演:约翰•吉勒明
原著:阿加莎•克里斯蒂
主演:波洛——彼德•乌斯蒂诺夫(配音:毕克)
雷斯上校——大卫•尼文(配音:邱岳峰)
林内特——罗依丝•切儿(配音:李梓)
杰基——米亚•法罗(配音:刘广宁)
女仆路易丝——简•伯金(配音:丁建华)
赛蒙多尔——西蒙•麦金戴尔(配音:乔榛)
奥特波恩夫人——安吉拉•兰斯伯里(配音:苏秀)
奥特波恩小姐——奥里维亚•赫西(配音:程晓桦)
范斯凯勒夫人——贝蒂•戴维丝(配音:赵慎之)
包尔斯小姐——玛吉•史密斯(配音:潘我源)
彭宁顿——乔治•肯尼迪(配音:胡庆汉)
弗格森——乔恩•芬奇(配音:童自荣)
贝斯纳医生——杰克•沃登(配音:于鼎)
船长——I•S•乔哈尔(配音:翁振新)
网摘好文:
    很偶然地走过永嘉路。那曾是上海一条非常幽静的马路,以前平日里只有自行车、行人、树和阳光,在这样的春日中最适合在那儿散步或嬉戏。童年的时候,每次走到永嘉路383号,总会向它行注目礼,深深的大院里走进走出的,都是童年的我心目中的明星:上海电影译制厂的配音演员们。
   思绪模糊地回想那时上译厂大门总神秘地敞开着,如同通往另一个世界的玄关。小学时最开心的事情,是六一儿童节的晚会上,学校的老师请来译制厂配音的叔叔阿姨给我们做表演。当时,我们最喜欢童自荣,他在我们心目中,是加里森,是大西洋底来的人,当然,还是佐罗。
   当1980年代激励着阳光灿烂的1960年代的孩子们挥洒青春的时候,童年的我只能通过观察哥哥姐姐们谈论上译厂的热切语气和某些我听不懂的词汇中揣测那个奇妙地方的吸引力,它转换了那个年代国内的年轻人对“国外”这个词的美好期待,赋予了大部分人一种憧憬。去上译厂看一次电影,彷佛有了走出国门的欣喜,而我却一直没有去那儿看过电影。上译厂的那些配音名作,几乎全是在电视上看的。
   第一次知道《尼罗河上的惨案》,是在一本画报上,记得好像是《大众电影》,封底印着男女主角在埃及相互拥抱的样子。第一次看《尼罗河上的惨案》,是一个微笑的夏夜,在邻居的家里。七八岁的我完全被片中的谋杀场面吓坏了,看完片子不敢往黑漆漆的楼梯下走,还是邻居送我回的家。回家躺在床上,脑子里是各种各样的恶梦。因为这个片子,我以后就不愿意看克里斯蒂的小说了,觉得不够带劲。
   此后就再也没有看过《尼罗河上的惨案》,只在收音机里听录音剪辑。因为影片很长,所以破天荒地买了一盒90分钟长的录音带,为了只是能录完整最后毕克的那30分钟精彩分析。录音带后来给自己听坏了,没有再录过,因为对白都藏在了自己的心中,用在了不该用的地方。似曾记得一次上课,我的课桌上堆了乱七八糟别人的东西,于是我对老师说:“你看这是什么意思?”那个老师永远也不会知道,这句话,来自邱岳峰配的上校问波罗的一句对白,而我也没有意识到,说这句话的时候,9月是蓝色的。
 《尼罗河上的惨案》这个录音剪辑,让我对上译厂的配音演员们充满了热爱,如同《虎口脱险》、《悲惨世界》、《凡尔杜先生》等一样,是我绝对不愿听原版对白的外国电影之一,这些电影,其实在我心目中,影象早就模糊不清,但却言犹在耳,毕克、邱岳峰、童自荣……,是我心目中的帕瓦罗蒂。
  VCD时代,出现过一次旧片热,许多经典老片被挖掘出来出版,这其中,就有三碟版的《尼罗河上的惨案》,配音是上译厂的原配,于是收了。DVD时代,六区正版曾出过一个版本,我让一个热爱配音的朋友试买过,却发现不是上译厂的原配,于是觉得有原来那套VCD也心满意足了,毕竟,这个片子只要过一段时间拿出来听听就满足了。
    去年出现的DVD配音版热再度让上译厂的完美配音显现威力,《虎口脱险》、《佐罗》、《远山的呼唤》等相继问世,引发了大批碟友对1980年代的乡愁,对于上译厂全明星阵容的《尼罗河上的惨案》,自然也不容放过,红龙出了此碟的D9,金峰出了此碟的D5,两者都有上译厂配音音轨,对我来说,后者当然在价格上更具吸引力,因为它对于我而言的卖点是那条国语音轨,我对画面一无所求。
  此回定心安坐在没人打扰的周末家中,连画面带国语配音一并看了一遍,发现此片各方面表现尚属不错,配乐竟然是费里尼的老搭档尼诺•洛塔,摄影是杰克•卡蒂夫(《红菱艳》),演员阵容就更厉害了,从《彗星美人》的贝蒂•戴维斯到《美女与野兽》的安吉拉•拉斯伯瑞,从《铁手卢克》的乔治•肯尼迪到《子弹横飞百老汇》中的杰克•华登,明星如云。导演技巧也有可圈可点之处。
   重看之下,仍是被配音吸引。毕克的声音充满了幽默感和智慧,邱岳峰的声音充满了绅士气派和严肃,其他的配角更是神采飞扬。这条配音音轨,确实如同网友所说的,从第47分钟时开始,有十多声爆音,除了有两处与剧中人的对白相冲突外,其他地方不影响收听。
 很偶然地走过永嘉路,今天。突然发现上译厂的大门关闭了。门口只剩下了上海市文化稽查大队的招牌,边门上用白色粉笔斜斜地写着:上译厂已搬迁至虹桥路广播大厦。停步的我望着川流的人群,彷佛这些陌生的面孔毫不留情地带走了我童年的记忆。虽然,我知道,广播大厦的设备会更好,但那真的已不是我心目中的上译厂了。我想起了《尼罗河上的惨案》中的对白:不要象埃及人那样为了让灵魂不朽而把尸体保存起来。于是,我决定把今晚献给《尼罗河上的惨案》。

最新喜欢:

axiusaxius
穆阑
管理员
管理员
  • 最后登录2024-09-02
  • 优秀管理员
1楼#
发布于:2007-05-22 20:09
妖灵妖写的,这篇有年头了。
恋水莲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14-09-03
  • 原创大奖
2楼#
发布于:2007-05-23 08:36
以前YZJD出的碟,内页就用的是这篇文章
[color=red] [b] 一个人能够从事一份自己最喜爱的工作是一种幸福。 关于这种爱 ——是DNA,是长在血液里的爱 [/b] [/color] [color=blue] [b] 没有任何人任何事可以夺走我的欢乐 ——对声色光影永恒的恋慕 欢迎来我的博客: http://hi.baidu.com/qianyemeinan/blog 百度翟巍吧 http://tieba.baidu.com/f?kw=%B5%D4%CE%A1 [/b] [/color] [url=http://weibo.com/1468140127?s=6uyXnP][img]http://service.t.sina.com.cn/widget/qmd/1468140127/078cedea/7.png[/img][/url]
古道飘零客
齐天大圣
齐天大圣
  • 最后登录2014-02-20
3楼#
发布于:2007-05-23 09:57
很好的文章,赞一个。
只欣赏优秀的配音,而不拘泥于流派。
黑郁金香
版主
版主
  • 最后登录2024-09-05
  • 优秀管理员
  • 最爱沙发
4楼#
发布于:2007-05-23 10:18
顶一下,不错的文章。顶一下。
老上译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我们是一群生活在精神世界里的人,别人不容易理解,当然我们也不需要别人的理解。
5楼#
发布于:2007-05-23 13:05
经典总会叫人怀念。
黑郁金香
版主
版主
  • 最后登录2024-09-05
  • 优秀管理员
  • 最爱沙发
6楼#
发布于:2007-05-24 09:32
昨天看了几分钟的央视的《威尼斯商人》,听配音特别的痛苦,痛苦的无法摆脱,满耳朵都是这难听的声音。
老上译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我们是一群生活在精神世界里的人,别人不容易理解,当然我们也不需要别人的理解。
7楼#
发布于:2007-05-24 14:39
楼主你记错了吧!《大西洋底来的人》过去和现在都是香港哪个版本,上译没有重配吧!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