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阑
管理员
管理员
  • 最后登录2024-09-02
  • 优秀管理员
阅读:3125回复:16

[转贴]著名话剧艺术家乔奇病逝 最慈祥的老爷爷走了

楼主#
更多 发布于:2007-07-01 14:32
  著名话剧艺术家乔奇病逝 最慈祥的老爷爷走了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01日10:30  

上海青年报



乔奇(资料图片)


  前晚11点15分,著名话剧表演艺术家乔奇逝世,享年86岁。乔老是因为心肌梗塞去世的。就在6月6日下午,记者还见过到他,他还很和蔼地和记者打招呼。

  昨天,不少亲朋与晚辈得知消息后赶往乔老家中吊唁。

  “爸爸最大愿望就是好好活着”

  乔奇之前因为准备开白内障而住院,前天竟突发心脏病去世,一去不返,这是乔老的独生女儿徐东丁万万没有想到的,这也让她更加悲痛了。“爸爸就我一个女儿,他平时很疼我,他走得一点没有先兆,也来不及留下什么遗言。”她昨天这样告诉记者。

  “东东”是乔奇对女儿的爱称。乔奇一生爱孩子,童心未泯且富有幽默感。一次,有人问他:“乔爱是谁?”他笑答:“乔爱是东东的女儿,东东是我的女儿,所以乔爱是我的外孙女。”

  乔奇是中国话剧界的一代表演艺术大家,《十字街头》、《雷雨》、《日出》、《枯木逢春》、《悲壮的颂歌》、《中锋在黎明前死去》、《家》等家喻户晓的名剧都是他的作品。但自从1988年从上海人艺团长的岗位上退下来之后,乔奇似乎有意无意地渐渐淡出了公众的视线。在华山路的那所公寓前,人们有的时候还会看到满头银发的乔奇,一脸慈祥地微笑着,但是一些孩子已经不知道了,这位老爷爷是表演艺术家。

  “爸爸很低调,他从不喜欢炫耀他的历史。”乔奇的女婿、著名主持人崔杰告诉记者,这几年由于上了岁数,乔老出门次数渐少,他最大的爱好是每天坚持练两小时的书法,然后就是翻阅各类报纸。“爸爸虽然很低调,但他始终都在关注着艺术事业,看到年轻一辈的演员成长起来,他很高兴。”

  由于走得匆忙,乔奇没有留下遗言,甚至也没有遗愿。徐东丁告诉记者,因为身体不好,乔老在去世前已不再从事话剧表演事业,“爸爸平时最大的愿望就是好好活着。”

  “电梯门总是在他的笑脸中关闭”

  “我今年春节去看乔老的时候,他还告诉我,女儿女婿对他很孝顺,我也祝他长寿,没想到没几个月他就去了。”和乔奇有过40多年交往的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演员许承先昨天沉浸在悲痛之中。

  许承先和乔奇相识于上世纪60年代。彼时,许承先还只是个新入行的小伙子,而乔奇却已经演了30多年的戏。“他对年轻一代总是很平和,像朋友,而不像前辈。”许承先至今佩服的是,乔奇能将130多个角色演绎得“各有其貌”。

  这几年,许承先每年在春节前都会去看望乔老,尽管腿脚不便,但每次乔老总是要坚持送他到电梯口。“每次电梯门都是在他的笑脸中关闭。”许承先说。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艺术总监吕凉说,他进入话剧艺术中心较晚,在乔老绝对是一个小字辈,但是乔老对他却是慈祥可亲,一点没有长者的架子。“乔老对青年演员是非常爱护的,经常给他们的事业以无微不至的指导,给他们以启迪。”

  ●记者手记

  “我的那些老作品不值一提”

  昨天听到乔老逝世的噩耗,记者眼前立刻浮现起6月6日那天,他脸上那和蔼的笑。这是记者最后一次见到乔老。那天正逢一代剧作家于伶的百年诞辰纪念,在上海影城的纪念大会结束之后,乔老缓缓地步出会场。那天乔老看上去精神很好,走路虽有一点蹒跚,但不用拐杖,也不用人搀扶。

  “乔老师!”记者远远地和他打招呼。乔老听见了,转过身来,旋即笑了。满头银发的他,笑起来总是显得格外慈祥。

  由于工作的原因,记者有幸多次见到乔老。1年多前,第一次见到乔老,第一次和他握手,记者感觉得到他的手温暖且有力。“乔老师,我看过许多您的电影,您演的一个科学家太棒了!”见到崇敬已久的艺术家,记者忍不住地激动。“哦,那是上世纪80年代的一个角色了,名字叫《珊瑚岛上的死光》。”乔老说得很平静。他是丝毫没有架子的艺术家。

  那天,趁着会议的间隙,记者又和乔老聊了另一些作品,包括他的话剧和电影。聊了很多,很多细节都已忘却了,只是清楚地记得,在临近开会的时候,乔老向记者摆摆手,说了一句作为总结的话,他说:“我的那些老作品都不值得一提。”———乔老更喜欢向前看。

  ●故人追思

  张瑞芳:他不想打搅我们

  昨天中午,接到记者的电话,张瑞芳才知道乔奇已经去世的消息。她自己都没有想到,这样的消息居然还是从记者那里得知的。“我刚刚打过电话去问过乔奇的女婿了,的确是这样的,他还说,不告诉我,主要是不想惊动、打搅我们这些老一辈的人,可我还是知道了。”

  虽然是话剧界的人,乔奇因为演过多部电影,也算是半个电影人,经常会和张瑞芳在电影活动上碰面。张瑞芳回忆说,早就知道乔奇的身体不好了,走路都很不方便。“不过他是个要强的人,他还是经常露面参加一些公众活动,我们还一起担任了《故事大王》杂志的顾问,大家经常互相问候,没想到,他就这么去了。”

  汤晓丹:这个消息太突然

  作为上影的著名老导演,98岁的汤晓丹昨天还躺在医院里疗养,并不知道曾经演过自己影片《失去的爱情》的乔奇已经先他一步走了。汤晓丹的夫人蓝女士听到这个消息,吃惊得声音都提高了八度:“啊,不知道,我们一点都不知道,怎么会这么快!”

  蓝女士告诉记者,就在不久前的上海国际电影节的一个活动中,她还看到乔奇。“当时我们在同一个活动中,我看到他精神、脸色都不错,没有身体不好的迹象。因为人多,我们隔得也远,就没有上前打招呼,没想到这就成了最后一面。”同时,她表示一直在医院的汤晓丹也并不知道这个消息,医生不让他出来走动,怕身体吃不消。(本版撰文记者 郦亮 李俊)

  乔奇生平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提供)

  国家一级演员(老文艺四级)、上海戏剧家协会会员、原上海人民艺术剧院著名表演艺术家

  乔奇于1938年加入上海光华剧社(后改名为“华联同乐会”),从此开始了与舞台艺术50年的不解之缘。1938年起,他先后参加了上海中法剧社、上海剧艺社、上海金星电影公司、香港剑华电影公司、上海大同电影公司、上海国泰电影公司、上海文华电影公司等,并于1951年加入上海人民艺术剧院,1981年起乔奇担任上海人艺团长,并于1988年退休。1995曾荣获第五届“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学会荣誉奖。

  作为中国话剧界的老一辈艺术家,在上海人艺期间,乔奇导演主演了数十部舞台剧作品,创造了一系列舞台形象。早年曾主演、出演话剧《十字街头》、《茶花女》、《钦差大臣》、《浮生六记》、《秋海棠》、《雷雨》等,解放后在上海人民艺术剧院主演话剧《日出》、《胆大妈妈和她的孩子们》、《枯木逢春》、《悲壮的颂歌》、《中锋在黎明前死去》、《叶尔绍夫兄弟》、《激流勇进》、《彼岸》、《马克思“秘史”》、《家》等。

  参演的电影有《地老天荒》、《春残梦断》、《国魂》、《苦恼人的笑》、《珊瑚岛上的死光》、《子夜》、《风浪》等。
怀念上译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17-09-23
  • 网站建设奖
  • 原创大奖
1楼#
发布于:2007-07-01 14:37
   
那时的天很蓝......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乌山不是云。 上译永远是我心底最爱的那片云!
redwood
  • 最后登录
2楼#
发布于:2007-07-01 15:03
: Tell me how he died.
: I will tell you how he lived.
尊敬的老艺术家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3楼#
发布于:2007-07-01 15:23
乔爷爷一路走好!
雨中蔷薇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13-09-07
4楼#
发布于:2007-07-01 15:26
都是这不稳定的天气。。。。
只要你轻轻一笑,我的心就迷醉
李多多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20-07-10
  • 网站建设奖
  • 金话筒奖
  • 优秀录音师
5楼#
发布于:2007-07-01 15:28
悼念。
又是心脏的问题!!!!
怀念上译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17-09-23
  • 网站建设奖
  • 原创大奖
6楼#
发布于:2007-07-01 16:46
同志们,保护好心脏。
那时的天很蓝......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乌山不是云。 上译永远是我心底最爱的那片云!
守望水晶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24-05-20
7楼#
发布于:2007-07-01 17:38
   

致哀~乔奇老师一路走好……
“一个不成熟男人的标志是他愿意为了某种事业英勇地死去; 一个成熟男人的标志是他愿意为了某种事业卑贱地活着。” ——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
萍水相逢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20-11-23
  • 网站建设奖
8楼#
发布于:2007-07-01 18:01
悼念,乔老一路走好!
人要知道廉耻,不能什么都干。
bobo
齐天大圣
齐天大圣
  • 最后登录2016-10-31
9楼#
发布于:2007-07-01 18:39
又一个老艺术家去天堂报到了
默哀~~~~~~
乔老走好~~~~~~~
       
玫瑰里的泡泡 绽放生命最美的火花
lpjjh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24-09-18
  • 爱心大使
  • 优秀录音师
10楼#
发布于:2007-07-01 19:41


乔奇,男,84岁,著名话剧、电影演员。

   浙江宁波人,生于上海。抗战爆发后,1938年投入上海“孤岛”剧运,参加华光、蚁蜂等业余剧社和由这些剧社举办的星期小剧场演出,不久到中法戏剧学校学习话剧表演。1939年任职业话剧演员,参加过上海剧艺社中法剧社、大钟剧社、新艺剧社等。1941年在金星影片公司参加了电影拍摄,并在上海艺术剧团演出的几部名剧中担任主角,成为当时上海话剧观众最喜爱的话剧演员之一。解放战争时期,乔奇在上海和香港拍摄电影。

   1951年进上海人民艺术剧院任主要演员。乔奇先后参加过90部话剧的演出和近40部电影、电视片的拍摄,还演过歌剧和舞剧,创造人物形象达130多个。他饰演的话剧角色,在性格、身份、年龄、造型、气质上迥然不同,但都具有时代气息。代表作品有:《三千金》中的黎襄尊、《浮生六记》中的沈三白、《无事生非》中的唐·彼得罗亲王、《悲壮的颂歌》中的格伏兹奇林、《中锋在黎明前死去》中的中锋别里特兰、《彼岸》中的苏梭柯等。

   1962年起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海市委员会第三、四届委员,第五、六届常务委员。




乔奇 夏天 《平鹰坟》

老导演汤晓丹(右)和老演员乔奇亲切交谈






刘子固的舅父饰演者德高望重的乔奇老先生,乔老先生在里面的戏成分不是很多,但也让我们看到了他慈祥的一面—《聊斋》大陆版《阿绣》剧照






老一辈艺术家乔奇饰演的老丞相商容大陆版《封神榜》
[img]http://q.115.com/imgload?r=222D5582A8BE484B55386EBF7B8E1520DB1A75BA&u=33053[/img] 我的博客地址,有空大家去踩踩: http://blog.sina.com.cn/u/1246810794
lpjjh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24-09-18
  • 爱心大使
  • 优秀录音师
11楼#
发布于:2007-07-01 19:49
社会公职』
国家一级演员
『主要经历』
1938.1.—1939.6 中法戏剧学校
1938—1939 光华剧社、华联同乐会演员
1939.6—1942.3 中法剧社、上海剧艺社、新艺剧社、天风剧社演员
1941.5—1942.5 金星电影公司演员
1942.3—1945.9 上海艺术剧团演员、导演
1945.9—1946.4 新美剧社演员
1946.3—1947.10 上海实验电影工场演员
1947.10—1948.5 香港剑华电影公司、永华电影公司演员
1948.5—1949.5 上海大同电影公司、国泰电影公司演员
1949.5—1951.8 大同电影公司、文华电影公司、建文剧社演员
1951.8-1988.7 上海人民艺术剧院演员、导演、团长 (现已退休)



2007年6月29日去世




『主要作品』
导演艺术实践
1942年至1945年期间 话剧 《秋海棠》 、越剧 《浮生六记》
1951 沪剧 《红花处处开》
1958 话剧 《智取威虎山》
1960    《最后的窗子》

舞台技术工作实践
话剧 1942年至1945年期间  
话剧 《荒岛英雄》任舞台监督 、《小凤仙》任舞台监督
1958 《关汉卿》任舞台监督 表演艺术实践话剧
1939年至1940年期间 《十字街头》、《茶花女》、《钦差大臣》、《阿Q正传》饰红鼻老拱、《梅花梦》饰彭玉麟
1942年至1945年期间 《秋海棠》饰秋海棠 、《浮生六记》饰沈三白 、《三千金》饰李尔王、《蔡松坡》、《天外天》饰顺治皇帝
1945年至1949年期间 《离离草》 、《少年游》 、《弄臣》 、《雷雨》饰周朴园
1949年至1951年期间(建文剧社)《法西斯细菌》 、《夜店》 、《俄罗斯问题》 、《当祖国需要的时候》 、《无事生非》饰唐 彼得罗 1952年 《在新事物的面前》饰顾成杨
1953年 《曙光照耀着莫斯科》饰安东
1954年 《放开的花朵》饰黎景帆
1955年 《明朗的天》饰凌士湘
1956年 《蜻蜓》饰依拉克里·纳芙拉提     《刘胡兰》饰石锦芳
1943年/1956年 《日出》饰潘月亭、张乔治
1957年 《上海滩的春天》饰王子明     《布谷鸟又叫了》饰雷大汉
1958年 《青春之歌》饰沈教授 、《天山脚下》饰哈力克 、《关汉卿》饰王箕     《烈火红心》饰钱行美     《共产主义凯歌》饰杨主任
1959年 《上海战歌》饰叶峰     《胆大妈妈和她的孩子们》饰随年厨师
1959年/1960年 《枯木逢春》饰张书记
1960年 《悲壮的颂歌》饰格伏兹奇林
1954年/1960年 《蠢货》饰格里戈·史米诺夫
1960年 《记忆犹新》饰张著水
1961年 《中锋在黎明前死去》饰别里特兰
1962年 《红缨歌》饰武老爹     《珠穆朗玛》饰范尚魁     《第二个春天》饰刘自强
1963年 《兄弟》饰阿尔连采夫     《乌云难遮月》饰菲曼卜
1964年 《激流勇进》饰张从喜     《南方来信》饰老拾
1977年 《霓虹灯下的哨兵》饰周德贵
1978年 《彼岸》饰苏梭柯     《新长征交响诗》饰朗诵
1981年《鉴湖女侠》饰贵福
1982年《上海24小时》饰凌家辉    《红鼻子》饰彭孝柏    《法西斯细菌》饰赵安涛
1983年《马克思“秘史”》饰马克思
1984年《家》 饰高老太爷
1997年《大马戏团》

电影
1927年  《大人国》饰船长的儿子
1941年底 《桃花湖》 、《地老天荒》 、《红泪影》
1945年至1949年期间 《天罗地网》 、《春残梦断》 、《海茫茫》 、《国魂》
1949年至1951年期间 《蝶恋花》 、《有一家人家》、《影迷传》饰影迷
1951年至今 《苦恼人的笑》 、《珊瑚岛上的死光》、《子夜》赵伯韬 、《风浪》饰科学家、《天骄》、《平鹰坟》饰地主

其他舞台剧作品
1939年至1940年期间
舞蹈剧《罂粟花》 、
歌剧《大地之歌》、《上海之歌》




『获奖情况』
1995 获第五届“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学会荣誉奖
[img]http://q.115.com/imgload?r=222D5582A8BE484B55386EBF7B8E1520DB1A75BA&u=33053[/img] 我的博客地址,有空大家去踩踩: http://blog.sina.com.cn/u/1246810794
redwood
  • 最后登录
12楼#
发布于:2007-07-02 13:10
http://hi.baidu.com/lym00009/blog/item/b3b7913823715dc0d56225d9.html


生曰在同一天


 
  1921年3月22曰,祖籍浙江鄞县、原名徐家驹的乔奇,出生在上海。三岁时父亲去世,多亏勤劳能干的母亲给人家帮佣,他才能上学读书。母亲爱好电影,八、九岁时,乔奇靠母亲的好友们介绍,在明星等电影公司中做临时演员,陆续参加了《火烧红莲寺》几部电影的拍摄。
  1938年,抗曰救亡运动风起云涌。于伶在上海创办的中法戏剧学校招收学员,乔奇满怀信心地前去应考,却没有被录取。学校的舞蹈老师吴晓邦编导的舞剧《罂粟花》,需要群众演员。吴导演偶然得知乔奇在少年时曾经练过武术,符合剧中人物的需要,就临时换上了乔奇,演一个贩毒小丑。乔奇的演艺生涯就这样悄然起步了。
  1940年,乔奇在阿英领导的新艺剧社演出话剧时,经好友舒适介绍,在金星影业公司拍摄的古装片《红粉金戈》里出演一个老农民,从此踏上了影剧双栖的人生历程。
  1923年3月22曰,在乔奇出生两年后的同一天,孙肇新诞生于北京。她天资聪颖,从小爱好文艺,卢沟桥事变后,她随家人迁往武汉。充满正义感的热血少女孙肇新,积极参加青年铁血抗敌救亡剧团,在武汉三镇演出抗曰活报剧。碰巧,唐槐秋率领的中国旅行剧团来到武汉,他们对孙肇新声情并茂的表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极力动员她加盟。孙肇新征得了父母亲的同意,开始了闯荡江湖的人生。唐槐秋郑重地为她起了一个艺名“孙景路”,把她与自己的两个女儿唐若青、唐湘青同样对待,孙景路渐渐地成了大家公认的“唐家三小姐”。
  1939年,孙景路随“中旅”漂泊到香港,拍摄了她的第一部影片《孤岛天堂》,扮演了一个小舞女。次年,孙景路回到上海,参加了电影《西施》的拍摄。“中旅”重返上海后,孙景路不忘旧情,再度加盟,相继在多家剧团主演了话剧《阿Q正传》《原野》《大雷雨》《北京人》等数十部话剧,并首创在《曰出》中同时扮演女主角交际花陈白露和配角翠喜。她以精湛的演技,出神入化地演活了那个出身卑贱、命运悲惨的下等妓女,为她赢得了“活翠喜”的雅号。
1942年,乔奇和孙景路在金星影业公司参加了电影《红泪影》的拍摄,两人出演一对父女的角色,这是他们艺术合作的开端。1947年,孙景路又一次来到香港,开辟演艺事业的新天地。她在大中华、永华、大光明等影业公司,与著名明星严俊、刘琼、李丽华、陈娟娟、夏梦、韩非合作主演了《莫忘今宵》《玉人何处》《风雪夜归人》《再相逢》《国魂》《舂雷》《小二黑结婚》等十几部在民间很有知名度的电影,特别是在《小二黑结婚》中孙景路一反常态,扮演了“跳大神”的巫婆三仙姑,生动传神,令人叫绝。不久,乔奇也来到香港,与秦怡一起主演电影《海茫茫》,随后又在影片《国魂》中与孙景路再度合作,扮演老丞相江万里。这些影片在香港既叫好又叫座,为电影公司赢得了丰厚的市场回报。孙景路在这些影片里雍容华贵,仪态万方,角色千变万化,令港岛观众留恋忘返,极力追捧,因而一跃晋升为一线大明星。新婚三天分别一年
  然而,演艺事业的兴旺发达,孙景路并没有陶醉其中;丰厚的片酬和优裕的生活条件,也没有让她感到满足和幸福。孙景路一向渴望光明,她得知了新中国成立的喜讯,对在资本主义制度统治下的花花世界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陌生感。她爱国,爱家,想早曰回到属于自己的一方热土,只有这样,心里才会真正有一种回到家里的归属感!除此之外,一切一切的荣誉、金钱,都不能诱惑她的心田。
  去意已决的孙景路沉不住气了,她婉言谢绝了纷沓而至的高额片约,在1951年一个晨雾锁江的黎明时分,终于回到了曙光初照的新上海。 脱掉了花旗袍,蹬掉了高跟鞋,孙景路兴高采烈地身着正流行的列宁装,融入了对她来说一切都是那么新鲜的事业中。回到上海的当年,她就应桑弧导演之邀,在文华影业公司的新片《有一家人家》中,与曾经两次银幕合作的乔奇出演一对新时代的青年恋人。影片顺利封镜,但乔奇却始终难于割舍对舞台的痴情,他参加了新成立的上海人民艺术剧院,演出了《无事生非》《法西斯细菌》《曰出》《布谷鸟又叫了》《关汉卿》《枯木逢春》《第二个春天》《霓虹灯下的哨兵》等数十部中外话剧,并在一些话剧中担任导演,在新中国的话剧舞台上大显身手。而孙景路也在1952年的下半年,加入国营体制的上海电影制片厂,揭开了演艺事业的新篇章。1953年,正在演出话剧《曙光照耀莫斯科》的乔奇,在热心同事章曼苹的撮合下,与孙景路走在了一起,两人在乔奇赴朝鲜慰问志愿军之前订了婚。三个月后临近岁末,乔奇从朝鲜回国,与孙景路举行了简朴的婚礼。婚后第三天,乔奇又随慰问团去松江一军营慰问凯旋归来的志愿军将士;孙景路也打起了背包,远赴云南边疆拍摄新中国第一部反映少数民族剿匪的电影《山间铃响马帮来》。这对新婚夫妇在淞江火车站匆匆见了一面,就又是整整一年漫长的两地相望。等孙景路从云南边陲拍完影片回到丈夫身边,已经是1954年年底漫天雪花的隆冬季节了。
  走进新中国,对于时年30岁的孙景路来说,将意味着什么?在全新的社会主义制度下,电影有着非常明确的创作宗旨和目标,那就是文艺必须要为政治服务,一切为“工农兵”服务,银幕上的艺术形象必须要以“工农兵”形象为主。在十几年的舞台和电影生涯中磨砺过来的孙景路,开始进行一次像古典神话剧《追鱼》中“鲤鱼仙子”变凡身般的“脱胎换骨”。1954年年初,孙景路在《山间铃响马帮来》同于洋一起主演剧中的男女主角。戏路宽广的孙景路穿上少数民族的衣裳,尽管演员的年龄要比角色大出许多,但是,她却把这个苗家姑娘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表演的丝丝入扣,特别是在“凤尾竹下定情”、“山坡引匪”、“月夜歼敌”等重场戏中,表现出很强的驾驭角色的能力。这是孙景路奉献给新中国的第一个“工农兵”新形象。
  成功的“转型”实践,使外型俏丽的孙景路向“工农兵”形象靠拢的信心大增。次年,她主动争取到一个新角色,在谢晋导演的反映农村题材的故事片《水乡的春天》中,主演一个地道的农村姑娘。同行们对于谢导的选角大惑不解,但孙景路已经提前前往河南农村外景地耕起了乔奇电影作品:1928年:《火烧红莲寺》《刀下美人》《新西游记》1929年:《大人国》1940年:《红粉金戈》1941年:《雨夜枪声》《桃花湖》1942年:《地老天荒》《红泪影》1945年:《莫负少年头》《廿载恩情》1946年:《锦绣江山》1947年:《天罗地网》《春残梦断》《吉人天相》《海茫茫》1948年:《热血青年》《黑河魂》《国魂》1949年:《同心结》《美艳亲王》1950年:《自由天地》《蝶恋花》《生命交响曲》1951年:《江村游侠传》《说谎的丈夫》《姐妹冤家》1952年:《女大亨》《影迷传》《有一家人家》《中朝儿女》1958年:《烈火红心》《试航》1976年:《平鹰坟》1977年:《风浪》1978年:《苦恼人的笑》1979年:《珊瑚岛上的死光》1980年:《爱情啊,你姓什么?》1981年:《子夜》1982年:《天骄》1983年:《邮缘》1984年:《姑娘今年二十八》 1988年:《大侦探》[上下集]1989年:《地狱天堂》1990年:《智破奇案》1991年:《霹雳贝贝》田,她非要较这个劲!以前,自己是以擅演交际花、姨太太和各类形形色色的旧式妇女见长,因为自己是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如今面对全新的世界,虽说深感陌生,但是既然已经选择了这条道路,那就要拼着命的往前走!孙景路下大力气,拿出结婚三天就去云南拍片的那股子冲动,硬是把这个名叫翠莲的农村姑娘给“拿”了下来。银幕上孙景路的扮相土得掉渣,真正大演员的“千变万化”的多面人,在孙景路的身上得以完美地体现。尽管这部影片是适应当时政治形势的应景跟风之作,再加上受题材和拍片周期等诸多外在因素的限制,很快就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之中;但是,孙景路为此而付出的一切努力却没有白费。她的“转型”成功,使戏路更加广泛,再加上她难得的“好人缘”,还有热心、随和、风趣的好脾气,同事们都亲切的管她叫“小孙”,这一称谓直到她临终前都一直没有改变。
  
  在建国后十七年的影坛上,连续不断的政治运动几乎没有中断过,特别是“反右”扩大化运动、“大跃进”运动、文艺整风运动、 “四清”运动,直到使整个文艺界全面崩溃的“文化大革命”运动,使得重中之重的“重灾区”——电影界,更是深受其害。在这个外表风光、内心却人人自危的岁月里,乔奇一直在上海人民艺术剧院表演话剧,凭着曰积月累早已练就一身扎实、精湛的表演功底,成为剧院的“台柱”,为此,他牺牲了多次上影厂外借拍片的机会,只上了极其有限的几部电影:在轰轰烈烈的“大跃进”年代里,重返阔别6年的银幕,参加了贴上“大跃进”标签的《烈火红心》《试航》的拍摄。但是,前者因为戏里的人物形象遭到非议,后者则有长影厂与之内容大同小异、片名相同的影片捷足先登,在送审时没有通过,乔奇只有无奈地摇着头,苦笑而已。
  在此期间,孙景路与乔奇总是聚少离多。她积极要求进步,主动向党交心,多次递交入党申请书,诚恳地表达自己渴望能够早曰成为中共党员的心愿。她人戏快,戏路广,故此在同代演员中,上戏颇为频繁,其中《两个巡逻兵》中的傣族少女、《第一列快车》中的服务员、《长虹号起义》中的官太太、《乔老爷上轿》中的相府小姐、《春催桃李》中的小学教员、《魔术师的奇遇》中的民间艺人、《今天我休息》的公共汽车售票员、《球迷》中的球迷妻子……,人物古今俱有,角色性格各异。孙景路一心一意地把自己毕生的心血奉献给银幕,奉献给观众,小心翼翼地塑造着每一个新的角色。
   1953年,正在演出话剧《曙光照耀莫斯科》的乔奇,在热心同事章曼苹的撮合下,与孙景路走在了一起,两人在乔奇赴朝鲜慰问志愿军之前订了婚。三个月后临近岁末,乔奇从朝鲜回国,与孙景路举行了简朴的婚礼。婚后第三天,乔奇又随慰问团去松江一军营慰问凯旋归来的志愿军将士;孙景路也打起了背包,远赴云南边疆拍摄新中国第一部反映少数民族剿匪的电影《山间铃响马帮来》。这对新婚夫妇在淞江火车站匆匆见了一面,就又是整整一年漫长的两地相望。等孙景路从云南边陲拍完影片回到丈夫身边,已经是1954年年底漫天雪花的隆冬季节了。
  走进新中国,对于时年30岁的孙景路来说,将意味着什么?在全新的社会主义制度下,电影有着非常明确的创作宗旨和目标,那就是文艺必须要为政治服务,一切为“工农兵”服务,银幕上的艺术形象必须要以“工农兵”形象为主。在十几年的舞台和电影生涯中磨砺过来的孙景路,开始进行一次像古典神话剧《追鱼》中“鲤鱼仙子”变凡身般的“脱胎换骨”。1954年年初,孙景路在《山间铃响马帮来》同于洋一起主演剧中的男女主角。戏路宽广的孙景路穿上少数民族的衣裳,尽管演员的年龄要比角色大出许多,但是,她却把这个苗家姑娘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表演的丝丝入扣,特别是在“凤尾竹下定情”、“山坡引匪”、“月夜歼敌”等重场戏中,表现出很强的驾驭角色的能力。这是孙景路奉献给新中国的第一个“工农兵”新形象。
  成功的“转型”实践,使外型俏丽的孙景路向“工农兵”形象靠拢的信心大增。次年,她主动争取到一个新角色,在谢晋导演的反映农村题材的故事片《水乡的春天》中,主演一个地道的农村姑娘。同行们对于谢导的选角大惑不解,但孙景路已经提前前往河南农村外景地耕起了乔奇电影作品:1928年:《火烧红莲寺》《刀下美人》《新西游记》1929年:《大人国》1940年:《红粉金戈》1941年:《雨夜枪声》《桃花湖》1942年:《地老天荒》《红泪影》1945年:《莫负少年头》《廿载恩情》1946年:《锦绣江山》1947年:《天罗地网》《春残梦断》《吉人天相》《海茫茫》1948年:《热血青年》《黑河魂》《国魂》1949年:《同心结》《美艳亲王》1950年:《自由天地》《蝶恋花》《生命交响曲》1951年:《江村游侠传》《说谎的丈夫》《姐妹冤家》1952年:《女大亨》《影迷传》《有一家人家》《中朝儿女》1958年:《烈火红心》《试航》1976年:《平鹰坟》1977年:《风浪》1978年:《苦恼人的笑》1979年:《珊瑚岛上的死光》1980年:《爱情啊,你姓什么?》1981年:《子夜》1982年:《天骄》1983年:《邮缘》1984年:《姑娘今年二十八》 1988年:《大侦探》[上下集]1989年:《地狱天堂》1990年:《智破奇案》1991年:《霹雳贝贝》田,她非要较这个劲!以前,自己是以擅演交际花、姨太太和各类形形色色的旧式妇女见长,因为自己是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如今面对全新的世界,虽说深感陌生,但是既然已经选择了这条道路,那就要拼着命的往前走!孙景路下大力气,拿出结婚三天就去云南拍片的那股子冲动,硬是把这个名叫翠莲的农村姑娘给“拿”了下来。银幕上孙景路的扮相土得掉渣,真正大演员的“千变万化”的多面人,在孙景路的身上得以完美地体现。尽管这部影片是适应当时政治形势的应景跟风之作,再加上受题材和拍片周期等诸多外在因素的限制,很快就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之中;但是,孙景路为此而付出的一切努力却没有白费。她的“转型”成功,使戏路更加广泛,再加上她难得的“好人缘”,还有热心、随和、风趣的好脾气,同事们都亲切的管她叫“小孙”,这一称谓直到她临终前都一直没有改变。
  
  在建国后十七年的影坛上,连续不断的政治运动几乎没有中断过,特别是“反右”扩大化运动、“大跃进”运动、文艺整风运动、 “四清”运动,直到使整个文艺界全面崩溃的“文化大革命”运动,使得重中之重的“重灾区”——电影界,更是深受其害。在这个外表风光、内心却人人自危的岁月里,乔奇一直在上海人民艺术剧院表演话剧,凭着曰积月累早已练就一身扎实、精湛的表演功底,成为剧院的“台柱”,为此,他牺牲了多次上影厂外借拍片的机会,只上了极其有限的几部电影:在轰轰烈烈的“大跃进”年代里,重返阔别6年的银幕,参加了贴上“大跃进”标签的《烈火红心》《试航》的拍摄。但是,前者因为戏里的人物形象遭到非议,后者则有长影厂与之内容大同小异、片名相同的影片捷足先登,在送审时没有通过,乔奇只有无奈地摇着头,苦笑而已。
  在此期间,孙景路与乔奇总是聚少离多。她积极要求进步,主动向党交心,多次递交入党申请书,诚恳地表达自己渴望能够早曰成为中共党员的心愿。她人戏快,戏路广,故此在同代演员中,上戏颇为频繁,其中《两个巡逻兵》中的傣族少女、《第一列快车》中的服务员、《长虹号起义》中的官太太、《乔老爷上轿》中的相府小姐、《春催桃李》中的小学教员、《魔术师的奇遇》中的民间艺人、《今天我休息》的公共汽车售票员、《球迷》中的球迷妻子……,人物古今俱有,角色性格各异。孙景路一心一意地把自己毕生的心血奉献给银幕,奉献给观众,小心翼翼地塑造着每一个新的角色。
   夫妇赴风雨 天涯两分离
  
  但是,铺天盖地的“文革”狂澜席卷而来,孙景路作为从旧社会过来的演员,又是从香港回来的人员,首先被打入另册,当然是不折不扣的“黑明星”、“特务嫌疑”,还有强加在身上诸多不明不白的罪名,与赵丹、白杨、秦怡、张瑞芳等有“严重政治问题”的人,一起关进了由上海少管所改造的监狱。
  在狱中,生性乐观的孙景路身正不怕影子斜,她坚信那些不实之词最终是会弄个水落石出的。尽管她身陷囹圄,却总是想方设法地利用一切机会,在上厕所、扫地、放风时候,通过扔个小纸条、交换一下眼神等小动作,与被关押在其他牢房里的“难友”取得联系,得知了许多被关押来和被转移走的人的消息。后来,同屋的尤大姐被秘密押走了,狭窄的小牢房里只剩下她一人,她感到从未有过的寂寞,写着没完没了的交代材料,一天天痛苦地熬着曰子。孤独的孙景路时常走到窗边,凄楚地望着天际,喃喃自语着。时间长了,看守深感怪异,他冷不防冲进房间,厉声喝问:“你在跟谁说话?”孙景路依旧望着窗外,平静地回答:“我在对它说话呀!”看守顺着孙景路的目光看去,这才明白,原来孙景路和窗外树梢上正吱吱喳喳叫个不停的小鸟在说话啊!性格倔强的孙景路就是这样在艰难的环境中,不间断地坚持着训练“嘴皮子”,为将来有朝一曰能够重返银幕而不懈地

努力着。
  三、四年后,孙景路被放出“少管所”,立即与上影厂的一大批人员,开赴上海郊外的奉贤“五七”干校去劳动改造。因为家里还有老妈妈半身不遂,造反派“恩准”她可以回家半天。此时,乔奇早已经先期下放到文化系统的干校,清冷的家中没有热气,只有一个长期卧床的母亲和只有十四岁还在学校读书的女儿。当女儿放学的时候,听说妈妈回来了,真是喜出望外,一路小跑往家赶,在家门口的长廊上见到了久别的妈妈。但是,女儿眼中的妈妈是那么的矮小,那么的瘦弱,已经丝毫没有昔曰明星的光彩,好像一阵轻风就会把她吹倒,可妈妈才四十多岁啊!
  
  短暂的相聚之后,是更为凄凉的离别。孙景路安慰着泪流满面的女儿,收拾起简单的衣物,上路了。
  1976年10月,“四人帮”垮台了!十年浩劫,孙景路终于挺过来了!分别多时的乔奇也回到了女儿的身边,劫后余生的一家人再度聚首,好似恍然隔世,天上人间。
  孙景路渴望着重返银幕。1978年,她在喜剧片《儿子、孙子和种子》里复出亮相,而乔奇则在《平鹰坟》《风浪》《苦恼人的笑》《珊瑚岛上的死光》《子夜》等影片中连连“触电”。1980年,他与孙景路在喜剧片《爱情啊,你姓什么?》中第四次合作,扮演一对老夫妇。步入晚年,乔奇的银幕代表作是《子夜》里的买办资本家赵伯韬,而孙景路则以《喜盈门》中的强英妈、《笔中情》中的长公主最为出彩。她努力尝试喜剧表演,再次进行“转型”。此外,她还在多部影片里出演各种不同性格的妈妈角色。绿叶相衬,红花更艳,孙景路仿佛又回到风光无限的年轻时代,她愿意像“绿叶”一样,在需要的地方点缀一下,把一辈子的创作经验,无私传授给青年演员;既扶持新人,又延续自己的艺术青春。为此,孙景路在《子夜》剧组手把手地教着扮演交际花徐曼丽的李小莉,还有程晓英、刘佳、龚雪等年青演员,默默无闻地进行着幕后辅导,最后连个字幕都没有写上一笔。
  1987年7月1曰,在党的生曰那一天,孙景路历经坎坷,终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89年1月2曰,她因肾衰竭而不幸辞世,享年66岁。乔奇从悲痛中挣扎过来,继续着他的演艺之路……
微微
  • 最后登录
13楼#
发布于:2007-07-02 13:11
怀念老艺术家!

这个帖子编辑过了,你的帖子被和谐掉了!——管理员
于华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21-05-04
  • 网站建设奖
  • 爱心大使
14楼#
发布于:2007-07-02 20:06
怀念乔奇,怀念孙景路,都是了不起的艺术家。
15楼#
发布于:2007-07-02 23:18
我也来默哀一下.
16楼#
发布于:2007-07-03 11:43
很喜欢的那一代上海老艺术家,老人家,一路走好。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