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wjyezi
  • 最后登录
阅读:1337回复:6

乔榛,丁建华谈《钢琴课》的译制 (无内容)

楼主#
更多 发布于:2002-11-16 01:44
扬军
游客
游客
1楼#
发布于:2002-11-16 10:35
乔榛,丁建华谈《钢琴课》的译制 (无内容)
哪儿呢?
lwjyezi
  • 最后登录
2楼#
发布于:2002-11-16 13:57
乔榛,丁建华谈《钢琴课》的译制 (无内容)
影片叙述的是一个非常奇特而至美的爱情故事-----一个哑女和两个倾心爱她的男人,还有两个不可忽缺的角色,哑女的女儿,一架和哑女的生命融为一体的钢琴。
要从整体上准确把握并完美体现这样一部貌似构架简单而内蕴异常丰富的艺术精品,的确很艰难。这需要技巧,需要功力,更需要全身心的投入和极高的艺术领悟力和表现力。作为译制导演,乔榛做到了,而丁建华,程玉珠和丁建华的女儿小彭年也做到了。
丁建华主配的那位哑女,几乎不发其声而须让观众感受到其细若游丝丰若翰海的内心世界,从头至尾只有几段似真似幻的心声,既然是心声,就不能用人物平常的语言方式,再日常生活中是不存在的,但它又的确是人物内心的吐露。历经揣摸,反复尝试,丁建华终于准确而完美地捕捉到这个特定人物的心声造型:说话不很流畅,带着未泯的童真,咬字清晰而不矫作,又有成人的沉稳感觉,非常贴切而富有魅力。
影片中哑女的丈夫斯图尔特是个外表斯文颇具绅士风度而其实性情非常粗暴的男人,他以专横和暴力的方式来表达对妻子近乎疯狂的挚爱,而他却无法进入和感受哑女那充满诗意的内心。乔榛裕如地驾驭了这样一个即温文尔雅又歇斯底里的角色。
乔榛,丁建华长年来的艺术合作形成了浑然天成的默契,誉其为艺术黄金拍挡是不为过的。

这种童话般明净纯粹的精神和美是属于过时还是属于奢侈?
高山流水
游客
游客
3楼#
发布于:2002-11-16 19:07
乔榛,丁建华谈《钢琴课》的译制 (无内容)
这篇东西是《电影故事》杂志上的,应该写明是转帖的原文和出处。
高山流水
游客
游客
4楼#
发布于:2002-11-16 19:14
乔榛,丁建华谈《钢琴课》的译制 (无内容)
乔榛、丁建华谈《钢琴课》的译制

作者:王哲东
选自 1994年第11期《电影故事》

  ▲一个非常奇特而至美的爱情故事
  ▲丁建华和女儿彭年为片中母女配音
  ▲让国际艺术精品与中国观众见面
  当我蒙着一头俗尘,眼前还晃动着一张张被股市的涨跌撩拨得心烦意乱的股民们的脸,浮浮躁躁坐在乔榛、丁建华面前说话的时候,我有一种莫名的感动,那种氛围是我久违了的并曾错以为不复存在不复再来的东西——纯粹的宁洁的艺术美感。
  《钢琴课》是他俩刚刚合作完成的一部译制精品,由乔榛执导译制,丁建华主配。
  影片叙述的是一个非常奇特而至美的爱情故事——一个哑女和两个倾心爱她的男人,还有两个不可忽缺的角色:哑女的女儿、一架和哑女的生命融为一体的钢琴。
  要从整体上准确把握并完美体现这样一部貌似构架简单而内蕴异常丰富的艺术精品,的确很艰难。这需要技巧,需要功力,更需要全身心的投入和极高的艺术领悟力和表现力。作为译制导演,乔榛做到了,而丁建华、程玉珠和丁建华的女儿小彭年也做到了。
  丁建华主配的那位哑女,几乎不发其声而须让观众感受到其细若游丝丰若翰海的内心世界,从头至尾只有几段似真似幻的心声。这人物心声在配音处理上本身就是很难把握的。既然是心声,就不能用人物平常的语言方式;在日常生活中是不存在,但它又的确是人物内心的吐露,更何况这是一个从六岁起就不能说话的哑女的心声。历经揣摸,反复尝试,丁建华终于准确而完美地捕捉到这个特定人物的心声造型:说话不很流畅,带着未泯的童真,咬字清晰而不矫作,又有成人的沉稳感觉,非常贴切而富有魅力。
  影片中哑女的丈夫斯图尔特是个外表斯文颇具绅士风度而其实性情非常粗暴的男人,他以专横和暴力的方式来表达对自己妻子近乎疯狂的挚爱,而他却根本无法进入和感受哑女那充满诗意的内心。乔榛裕如地驾驭了这样一个既温文尔雅又歇斯底里的角色。
  贝恩斯是特图尔特的经纪人,他为哑女的琴声所动,为哑女充满灵性的美感所迷醉。他最初以一种非常世俗交易的方式亲近哑女,最终他放弃了这种卑俗的欲念,以只予付出不求回报的方式真正赢得了哑女的爱心。这是一个不善言表而善解人意的男人。演绎这样一个人物,对程玉珠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他不敢有丝毫的松懈,细细地体察揣摸,很好地把握住了人物的灵魂和精髓,完成了对自己以往的艺术实践的一次质的突破和飞跃。
  乔榛、丁建华长年来的艺术合作形成了浑然天成的默契,誉其为艺术黄金拍档是不为过的。这次丁建华又多了一位黄金小拍档,那便是她的爱女彭年。
  


(1) 哑女的女儿埃达——既是妈妈的翻译,又是妈妈心绪、情感的传达者。由丁建华的女儿彭年配音。

  彭年年方花季,许是耳濡目染再加上天赋其美的嗓音,对配音艺术情有独钟,且成绩不菲。
  这次她被乔榛伯伯邀来参加《钢琴课》的配音,好兴奋也好紧张。她主配的是哑女的女儿埃达,一个非常有个性有光彩的七、八岁的女孩。她既是哑女妈妈的翻译,又是妈妈心绪、情感的传达者,既天真烂漫,又成熟练达。
  乔榛说起选定年年来主配埃达是基于这样几个原因:年年有很好的灵性和悟性,而且非常地入戏,对母亲又非常地理解和爱,有时母女俩形同姐妹般的亲昵和交流同影片中的人物关系十分吻合。虽然年年已是十六、七岁的大女孩,但嗓音依然还是清纯而明亮。
  但年年毕竟还是个学业繁重的学子,艺术上难免稚嫩,每次录戏不顺的时候,对她爱之切切又苛之严严的妈妈总是跟她急,年年好几回流下了委屈的泪。
  有一次,根据剧情的需要,年年哭喊得死去活来好几回,但还是未达到最佳效果。又急又疼的丁建华终于将已是一腔怨屈的年年逼得哭嚷着:“我不录了。”这时,向来温和宽厚的乔榛伯伯也憋不住了,大声叱责“妈妈的粗暴”,呵护着年年。他耐心地劝慰,谆谆地诱导,终于使年年出色地完成了人物角色的塑造。
  当一次几经波折总算圆满地录完一段戏文之后,破涕为笑的年年对妈妈说:“你的需要是对的,但你的态度是恶劣的,方法是粗暴的。”“妈妈,你别管我哭,以后你还这样要求我。”
  《钢琴课》及幕后的这段故事使我久已麻木的心灵恢复了一点感觉。我被这种童话般明净纯粹的精神和美所感动。在这个大家都为生存为钱而忙碌的年代,我曾经疑问,那种纯粹的精神、那种纯粹的美、那种对生活的敏感,是不是要么属于过时要么属于奢侈?我曾经慨叹真正的爱情(理想至境)只能永远留在“在那遥远的地方”(新疆民歌)。因为我对歌星们通过MTV或卡拉OK所演绎的爱情故事感到绝望。好象他们并不意在我是否同他们同感伤共感受,而是我是否想掏钱去买他们的大碟,或是去KTV包房消费。
我期待着《钢琴课》的公映,尽管离开影院之后我还得投入人潮人海中为钱去奔忙。

  





lwjyezi
  • 最后登录
5楼#
发布于:2002-11-16 20:54
乔榛,丁建华谈《钢琴课》的译制 (无内容)
是几年前在一本杂志上撕下来的一篇文章,偶然发现,觉得好,兴冲冲费了半天劲打出来,想与大家共享,丝毫无窃文之意,且本文行文间字字雕琢修饰,我乃一配音爱好者,知道欣赏自娱足以。
扬军
游客
游客
6楼#
发布于:2002-11-17 00:22
乔榛,丁建华谈《钢琴课》的译制 (无内容)
没事,lwjyezi以后又好文章尽管上。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