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1075回复:1

一篇20年前毕克写的文章

楼主#
更多 发布于:2003-03-08 07:25
从“1+1=1”谈起
·毕  克·
    大家知道,译制片配音,就是在原片演员已经塑造好的视觉形象基础上,运用嗓音语言塑造一个与之统一的听觉形象。这就要求我们在运用嗓音语言塑造人物时,必须完全按照原片中的人物模样,在其性格色彩、感情层次、语言节奏等等的严格制约下,亦步亦趋地进行。这样,才能达到“一体化’的要求。如果排列成式子,那就是:1(视觉形象)+1(听觉形象)=l(视听高度吻合的人物形象)。
    忠实于原片、忠实于原片中的人物形象,是我们译制片配音的创作准则。因此,绝不能简单地将配音理解为依样画葫芦。因为,单纯模仿,充其量也只能达到所谓近乎形似的程度;而塑造一个人物如果仅仅是展现其躯壳(如果声音也是躯壳的话),而不能揭示其灵魂,那这个形象是不可能有生命的。
    配音要达到神似的境界,关键取决于对人物的理解。就象练习书法一样,如果停留在描红阶段,只是不加思索地照描粗细,恐怕怎么也成不了书法家。即使有达到了临帖的程度,但如果对字体的风格不进行仔细揣摩和深刻理解,那么临磨得再像,也只能称其为书法匠。
    在理解的基础上,还要千方百计地向角色靠拢,而不能反过来硬让角色迁就我们配音演员。我们配的影片来自不同的国家,接触的角色性格也是各具其色的。当然,我们配音演员不分青红皂白地自说自话,这种情况是不大有的。但是那种只做到好坏分档,文武有别,塑造标签式人物,属于类型化的配音却不算少,还有一种以一当十、以一当百,仅仅把自己置于不同情景之中,来抒发自我感情的配音,也是常有所闻的。严格说起来,这只是配音演员本人所具有的各类情感,在不同影片中借了不同角色之名,不断地行自我重复流露之实罢了。尽管有时似乎也能给人一个所谓统一的人物形象的感觉;其实,这却是个错觉,因为这个人物形象和原片演员塑造的视觉形象的主次位置变了,关系也变了,变得不是加法而是减法了。如果排列成式子,那就是:听觉形象的l-视觉形象的1-似曾相识湖-l。
    配音演员,在语言声音的可塑性方面、在人物个性的探索方面,几乎每星期都面临一次具体的考试。影片中的人物是各有其貌的,具体的,他们的性格不同,处境不同、人物关系不同……反映出的态度自然是各不相同的。即使是同一个演员在两部影片中扮演性格相近的人物,也肯定会有细微的不尽相同之处。如何去捕捉这些蕴含于人物内心的异点,争取每一次的考试及格,是需要化费相当艰苦的劳动的。
    要想能在经常的考试中,取得几次好成绩,使“视觉形象的1十听觉形象的l=?”这道题能得出比较满意的答案,即得出“比较吻合、统一的人物形象的1”,哪怕只是答出几次,也需要我们抓紧一切时间来“备课”,认真对待每次的新课题,更上一层楼。这是一个需要我们毕生为之作出不懈努力的艰巨任务啊!
   (此文原载1982年第7期《上影画报》杂志)
1楼#
发布于:2003-03-08 15:26
一篇20年前毕克写的文章
毕克先生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