惹残烟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06-07-06
阅读:3392回复:21

呵呵,听了徐涛的《再别康桥》

楼主#
更多 发布于:2003-07-20 13:22

原来,老许的声音比乔榛更“纯”,少了很多虚浮的东西。所以,此前我说过,他配的瑞德更“绅士”一些的推测,还是没有太大偏差的。
可惜对朗诵本身不大懂,对老许的《再别康桥》不便评论。不过,配音演员的朗诵和一般意义上的朗诵是大不相同,正如我过去说过的,配音演员更着重“代入法”,主观因素更多,追求一种有我之境。
网上哪里可找到老许的配音作品,我想细品一下!
遥遥晚空 点点星光 息息相关 不要忘了 我来这儿 就是为了要让你再得到应有的欢乐
vickikiller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20-05-22
1楼#
发布于:2003-07-21 00:23
呵呵,听了徐涛的《再别康桥》
关于徐涛创作的《再别康桥》的话题,朗诵论坛有过激烈的讨论,老许本人也加入其中的。:)残烟不妨找来看看。
倾听,常使我泪流满面。
白云出岫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12-06-10
2楼#
发布于:2003-07-21 01:51
呵呵,听了徐涛的《再别康桥》
  徐涛的配音,我没收集过,不过朗诵还有一个《大堰河-我的保姆》:
http://www.lovewu.com/cgi-bin/topic.cgi?forum=45&topic=9
[url=http://t.sina.com.cn/baiyuncx]╰☆╮围脖╭☆╯][/url]
惹残烟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06-07-06
3楼#
发布于:2003-07-21 03:15
呵呵,听了徐涛的《再别康桥》
VK
能否提供那个讨论贴的连接
我最近惨透了
公司领导盯得很紧
我都没办法逮到机会上网了
所以只有上来瞄一眼的时间
感谢白云
一有机会我会去听一下
遥遥晚空 点点星光 息息相关 不要忘了 我来这儿 就是为了要让你再得到应有的欢乐
mulan
  • 最后登录
4楼#
发布于:2003-07-21 03:19
呵呵,听了徐涛的《再别康桥》
这么经典的贴子你不知道?:)这里,咔咔~
http://www.peiyin.net/peiyin/luntan/cgi-bin/topic.cgi?forum=9&topic=201
千堆雪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12-11-19
5楼#
发布于:2003-07-21 04:02
呵呵,听了徐涛的《再别康桥》
天!!老许的大堰河听不清楚啊!!想急S我???
:~(
[url=http://wpa.qq.com/msgrd?v=1&uin=593039&site=配音网论坛&menu=yes][img]http://wpa.qq.com/pa?p=1:593039:13[/img][/url]
voasia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13-03-05
6楼#
发布于:2003-07-21 19:46
呵呵,听了徐涛的《再别康桥》
我也聽了,感覺是認真考慮過之後的處理,我同意木蘭的說法,老許的態度
惹残烟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06-07-06
7楼#
发布于:2003-07-21 22:35
呵呵,听了徐涛的《再别康桥》
谢谢穆兰
看了这长篇的贴子,讨论的蛮有那股子“火药味儿”,呵呵~~,对大家的不同看法,老许也有点儿沉不住气了。
本身对朗诵就纯外行,加之这是第一次听徐涛的声音,对他驾驭语言的功力不熟悉,还需要一段时间把握一下。
确实,这不是让人一听就着迷的朗诵,因为大家印象中,徐志摩应当是那种淡淡的忧郁而不应当是这样“悲愤”。可我想,对这首诗老许自有他的理解,而且,听得出,他确是全身心地投入诠释这首诗。
其实,谁规定朗诵就应当是中规中矩的“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呢?“淡淡的忧愁”,嘿嘿,那是凡人面对情绪的低潮时都无法做到的。更何况那个本身就敏感脆弱多情的徐志摩?
不错,孙道临的朗诵让人听的时候感觉“淡淡”的,可那是被压抑之后的“淡”。“淡”的背后是激情搏发。如果你听的是“淡”,而不是“激情”,那你永远也抓不住孙先生的朗诵精髓。
同样,老许这样处理《再别康桥》我看确是一种突破。



遥遥晚空 点点星光 息息相关 不要忘了 我来这儿 就是为了要让你再得到应有的欢乐
千堆雪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12-11-19
8楼#
发布于:2003-07-21 23:15
呵呵,听了徐涛的《再别康桥》
呵呵,那篇贴讨论的非常有意思,不过到最后我感觉火锅和老许其实是在说着两个不同的事情了。
独辟希径的时候肯定就会有人能够接受,有人不能接受,也许讨论到最后也无法得出一个一致的结论来,但讨论的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种难得,每看一次,都能让人获益非浅。
[url=http://wpa.qq.com/msgrd?v=1&uin=593039&site=配音网论坛&menu=yes][img]http://wpa.qq.com/pa?p=1:593039:13[/img][/url]
mulan
  • 最后登录
9楼#
发布于:2003-07-22 07:39
呵呵,听了徐涛的《再别康桥》
我想传这个讨论贴,哪位自告奋勇帮忙整理?先谢过!
mulan
  • 最后登录
10楼#
发布于:2003-07-24 00:43
呵呵,听了徐涛的《再别康桥》
提一下,哪位上班时间上网的朋友能帮这个忙?
千堆雪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12-11-19
11楼#
发布于:2003-07-24 07:15
呵呵,听了徐涛的《再别康桥》
怎么整理???
[url=http://wpa.qq.com/msgrd?v=1&uin=593039&site=配音网论坛&menu=yes][img]http://wpa.qq.com/pa?p=1:593039:13[/img][/url]
mulan
  • 最后登录
12楼#
发布于:2003-07-24 07:17
呵呵,听了徐涛的《再别康桥》
把贴子里关于《康桥》的谈论抽出来,做成对话录的样子。
千堆雪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12-11-19
13楼#
发布于:2003-07-24 08:04
呵呵,听了徐涛的《再别康桥》
大概弄了一下子,这样可以了吗?
****************************************
火锅吹雪
论坛里晃了很久,近来良心发现,决心做点贡献,制作18个文件,记录一场盛会
   齐越朗诵艺术节是北京广播学院一年一度的语言艺术大赛,经过几年的发展,已经颇具规模,更将于今年覆盖整个北京各大院校。第六届的比赛分为诗词歌赋 ,散文小说,戏剧台词广播剧,影视配音四场,参赛选手遍及广院各系,参赛节目100余个。最后,选拔出15个节目参加最后的决赛及颁奖典礼,同时请来多位重量级评委和教师评出一二三等奖和齐越奖。
  应该说,在增强朗诵题材的丰富性和朗诵形式的多样化等方面,齐越节是有着独到的品位和贡献的,在保持朗诵的高雅品位的同时,尽可能的推陈出新,扩展观众群体,提高观众热情。
  也许,听过了以下的作品,名家的发挥,以及最后的奖项归属,会让人对于语言艺术,有新的认识,让我们丢掉嗓音条件抛开语音面貌这些外在因素,一起来寻找能够吸引你的方方面面。
1.序曲
开头的那些东东,不过,里面藏有王明军老师宣读比赛规则哦
2.母爱的光辉
大二同学演绎,感人的亲情故事
3.忆
名篇名作,水准之作,来自续本
4.徐涛表演
徐涛老师献艺,名作,处理极度有特点,还等什么
5.最后的藏羚羊
各方面近乎完美的作品,代表了一面旗帜,来自三年级
6.法尼娜法尼尼
无人不知的作品,在上译配音不可逾越的高峰面前,两位同学已经做得很好,动情无比。来自三年级
7.给妈妈的一封信
来自一年级同学的真情流露之作
8.喊黄河
唯一一位从众多参赛者中杀出重围的外系选手,技巧虽然不成熟,但喷薄欲出的激情却道出了朗诵的真谛,深受好评也绝非平衡的产物
9.昭陵六骏
金戈铁马,气势雄浑,复古雄风,来自2年级
巴桥
引自火锅吹雪“4.徐涛表演  徐涛老师献艺,名作,处理极度有特点,还等什么 ”
的确有特点,意外,意外,朗诵也可以这样处理!
Vickikiller
让我们丢掉嗓音条件抛开语音面貌这些外在因素,一起来寻找能够吸引你的方方面面。
——这话我很欣赏。在这个论坛里“随便你”贴的一个音乐剧的探讨里有过激情的阐释。:)
正在欣赏你的北广的一场盛会!真是激情万状。心情仿佛回到了多年前我的大学时代。不过,你们学校多牛啊!请的都是北京的腕儿。
mulan
顺便说说,老许的《再别康桥》我觉得读得有问题啊,怎么这么悲伤?哪里来的悲伤情绪?
璎珞冰
哈哈~~~~~穆兰姐姐真不愧是站长大姐~~
打响了提出问题的第一炮~~~~
这正是火锅现在非常想听到的
大家提出你们的不同意见~~~~
借穆兰大姐的一句话“欢迎大家畅所欲言”:)
火锅吹雪
是蛮奇怪的...不过很有特点拉...谁知道徐志摩当初是不是也有点这想法,呵呵
徐涛老师当天据说有点郁闷...因为只有他做嘉宾不做评委,当然,纯瞎说...
这点事情还不至于悲愤
不过,徐涛老师这几年的各种作品是不是都有点这种风格呢,我听过的一些朗诵会就有这种感想
老许
[这个贴子最后由老许在 2003/04/09 05:32am 第 1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mulan在 2003/04/08 02:57am 发表的内容:
顺便说说,老许的《再别康桥》我觉得读得有问题啊,怎么这么悲伤?哪里来的悲伤情绪?
 
   七十年代末期,哈佛的李欧梵写了一篇《伊卡洛斯的狂喜》,以此来分析徐志摩的浪漫主义。文中提到了他的爱情与生活、英雄与英雄崇拜、以及归结到最后的伊卡洛斯的上升。伊卡洛斯是希腊神话中的一位人物,具有与徐志摩一样的色彩。他是建筑家与雕刻家之子,是艺术的结晶,当然是在艺术不过的了。后来被人迫害,逃亡的过程充满了兴奋与创意,他用蜡把羽毛凝合起来,绑在身上做翅膀,欲飘然而去。结果是他意想不到的,由于飞得太高,靠近了太阳,蜡翼融化,终于坠海而死。李欧梵用伊卡洛斯作标题,是有相当的暗示的。人物的气质,往往会决定其许多人生的关键,而最终的结局,也早就暗含在其中了。这仿佛是早期哲学中的性格决定论,游离于主观与客观之间,甚至还有宿命论的影子。有时我也奇怪,读了一些徐志摩的传记的文字之后,就觉得他的命运仿佛陷入了宿命论的圈子,1931年前后,就应该在此终结。他的一生是一场蹩脚的戏剧,高潮过早、结构靠前,把一个人的命运安排得无法再安排,只好让他去死。对于这样人生如戏的人来讲,自由主义、理想主义、以及爱的起起落落,潮来潮去,而最终又覆灭,其情节最终无法承受之重,生命必然会出现萎缩。徐志摩的精神死亡是先于1931年的,从1928年开始,也就是《再别康桥》创作的那一年,从他的作品、书信、或者言论中,已经出现了类似精神死亡的迹象。今天再读这《再别康桥》,除却他优美的旋律以及华丽的词藻,发现了不同于徐志摩早年所倡导的绝对自由的诗风,行文以及情感的拘谨占了上风,而且越发地内敛。风格的转型,对于作者来是正常的,但对于徐志摩,再结合它的“前后康桥时代”来看,怕不是什么好兆头。
  徐志摩1922年回国,在此之前的康桥生活,我视之为徐志摩早期的积淀,也是他今后的信仰和思想的源泉,甚至更是他的魂断康桥的最直接动因。当然与林徽因、罗素以及另外一些不得不提的人。徐志摩本来是学经济的,早在1920年他的怀里就揣着纽约州哥伦比亚大学的经济学硕士学位证书。越洋之前,他已成婚,其妻张幼仪是当时北洋政府财政部长的女儿,可谓望族。只是一场强强联手的婚姻,从中可以看出徐志摩父亲的商人本色。定位于这样的家庭,徐志摩学经济是必然的。后人曾经臆度,徐志摩回来可能就是接财政部长的位子的。然而他在这方面竟是扶不起的阿斗,丢了哥伦比亚大学的博士学位不要,到时跑到英国其寻找那个搞哲学的罗素去了。其实从今天看来,徐志摩的确不适合学经济,要想在这条路上走下去,以此达到其家人、以及他自己当时的想法所设定的目标,怕是比较困难。他的理想主义的发端,自由主义的萌芽以及后来爱的初体验,无不时候来到康桥的收获。在英国,他主观性的完成了自己选择,这个选择就是把自己定位于一个与思想家罗素(尼采式的罗素)一起的反叛者。这与当时几乎所有的留学生一样,都把自己放进了功利主义的套子里。他们会尽可能选择政治、经济,报国心切的人可能会选择医科或理科,如留学日本的鲁迅、郁达夫、郭沫若。但就是没有一个会选择文学,这是现代文学史的尴尬——仅有的几位大师,原来都不是文学的原配。当时只有极少数人如徐志摩会狂热地爱上哲学(但即便是他,一开始也绝没有要写诗想法),成为与文科走的比较近的一个,以至于也后来“最浮躁”(梁启超语)的一个,也是一条道走到黑而不能自拔的一个,这在后来的回国遭遇中有相当的验证。徐志摩在1920年赴英国寻找罗素,一腔热血,只可惜未能谋面。他当时不知道,原来在康桥三一学院的罗素,已经成为英国政治的牺牲品。他的反战的哲学,放到当时的政治中,是比较不合时宜的。他桀骜不驯地主张和平,而当时的英国已经是陷入一战的疯狂。这对于徐志摩来说,应该是一个最初的教训,然而他却没有吸取,反而在主观上更加狂热。在某种程度上讲,徐志摩与罗素的接触是一个错误。罗素有极强的社会意识,他思想敏锐、反叛现实、凌厉好斗、锋芒毕露、无怜悯之心,他有专业性极强的数学和逻辑研究经历,他不会写诗,只会写《社会改造的原则》、《政治理想》、《往自由之路》,他有他的气质,有他的国情。而徐志摩呢,是一贯相当热情的人,不但有喜欢夸大自己偶像的习惯,而且要把自己偶像的那一套搬到自己的圈子里。这其实是一种自恋的内在反应,也是某种心情郁于心中的结果,这在徐志摩身上已经比较严重了。在康桥的两年中,零零星星地与罗素接触,倒是学来了两样东西。一是人生的四个基本存在条件,可以概括为即生命的乐趣——天然的幸福;友谊的情感;爱美与艺术欣赏的能力;爱纯粹的学问和知识。这无疑是自由主义的概括,加上一些泛爱,然后推之于民。这在当时的中国,尤其是左翼的思想领域,是决然行不通的,这也为以后与鲁迅等的论战埋下了伏笔,而这次论战,使得徐志摩心灰意冷。二是他从爱离婚的罗素处学来了《婚姻与道德》,又自以为是地乘以他本身的情感系数,这就造就了一生为爱、为女人奔波的徐志摩(抑或是为他自己)。除此之外,徐志摩还学来了一些细节的东西,如盛气凌人的谈话形式,贵族的气息与傲慢的风度,这以后使徐志摩不自觉地养成了“横扫四座”的姿态,也为他以后招来不必要的麻烦。
  1922年,徐志摩归国,俨然是一只贵族式的小公鸡,好斗且啼声高亢,完全是一付思想精英的姿态。只是他没有料到,1919后的中国,尤其在思想界,可以说是沧海横流,也可以说是四分五裂,有梁启超为代表的旧派,也有如文学研究会、创造社的帮派,还有已经显露出比较务实精神趋势的鲁迅等人,这对于精神贵族徐志摩,是注定要出师未捷的。客观地讲,徐志摩的后康桥时代就没有做过几件成功的事。无论是作品还是言论,不可避免地与现实的中国有不可调和的矛盾。比较著名的有回国后的第一次讲演,地点在清华,题目为《艺术与人生》,完全是偏激的观点加上卖弄学问的姿态,再用拗口的英文读出来。这种哈佛的方式搞得人尽远之,当然也是不少人知道了徐志摩的大名与德性。随后,出了名的徐志摩认识了创造社的“元老”即郭沫若、成仿吾他们,先是惺惺相惜,可不久就搞出了不愉快。郭沫若在诗中有一句“我禁不住我的泪浪滔滔”,徐志摩看完觉得有机可乘,就撰文说郭沫若嘲笑他,说他的泪腺组织是特异的,以此来阐明自己对夸张式的创作的理解,这件事不欢而散,以至于若干年以后,郭沫若未向徐志摩主办的《晨报副刊》投过一个字中。从这件事中,徐志摩感慨道:还不知道在同声高呼光明自由的新文学界里,也有会社之间的畛硅。再一件事是后来的泰戈尔访华。一九三四年,鲁迅在一篇著名的杂文《骂杀与捧杀》中提到那件十年前的事,文风依旧调侃。鲁迅写道:“人近而事古的,我想起泰戈尔。他到中国来了,开坛讲演,人给他摆出一张琴,烧上一炉香,左有林长民,右有徐志摩,个个头戴印度帽。徐诗人开始绍介了:唵,叽哩咕噜,白云清风,银磬……当!”这无疑是把泰戈尔描述为当时以徐志摩为代表的青年们所“捧杀”的活神仙。从此段文字中,不难看出鲁迅为代表的一大批人对一九二四年泰戈尔访华的态度。这些,徐志摩似乎没有看到,兴许是看到也不愿承认。在他看来,泰戈尔是百科全书式的人物,在他心中是高山,是巨人。借助于这位巨人的高超和谐的人格力量,以及他的以精神为重的东方哲学观念,来抵消自己长久以来传道的不如意和康桥时代英雄崇拜的萎缩。本是一件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的盛事,也应当是徐志摩的得意之作,但以当时中国的乱世的氛围,是实在不需要传道士的,况且,泰戈尔的人格力量是被徐志摩主观放大了的,大多数人多是不能理解或是为了某种利益不方便理解,鲁迅就是一个重量级的对立者。这无疑是徐志摩又一次的失败。说起鲁迅与徐志摩,还有一件趣事。在徐刚刚回国的那一年,投稿热情颇高,某日向《语丝》投了一份译作附加了题记——波特莱尔的《死尸》。这篇题记充分暴露了他从康桥带回来的自我感觉极好的“慧根”,即他对波特莱尔象征主义的天启式的领悟,完全是一付俯视众生的姿态,原本并无他意的理论被他说得神乎其神。于是鲁迅说“可惜而且可恨。在下檐已有麻雀儿叫了起来”。这是徐志摩第一次被人当作小雀儿,心情可想而知。他与鲁迅的积怨,怕是从那里开始的。
  性格决定遭遇,遭遇同样会影响性格。此等经历,若是碰到了鲁迅等比较“硬”的人身上,说不定还会有新的反抗,而以徐志摩的天性,以及他的后天养成。是没有反抗的力量的。天生的一副“人间四月天”脸孔,已经掩盖不了内心的深处的寒冷,几乎令他有些不知所措了。我有时会假设,若是徐志摩始终留在英伦,或是在一九二二年之后旋回英伦,即使没有林徽因相伴,但可以继续与罗素喝茶高论,与康桥的波光艳影同在,那又将是何样的命运?假设毕竟是无聊的,就当时的留学生而言,没有一个不愿回国来,实现他们的还比较零乱的理想。对于徐志摩,还有一个额外的任务,就是追寻也相当零落的爱情。可惜他未曾想到,他这一回国,早年的罗素的爱情观以及在康桥养成的爱情至上的思维方式,到底经不住现实的考验。于是,1925年,心力交瘁的徐志摩选择了心灵的出逃。他的第二次出国,一方面为情所困,一方面是为了出寻他的早年的英雄梦想。早年,从威尔士和狄更生身上,徐志模接触到与罗素是不一样的人文气质。还有曼殊斐儿,以及和她短暂谈话,那是令徐志摩疯狂的“二十分钟不死的时间”。另外还有一个小型的组织叫做bloomsbury,在此结识了傅来义等人,又加强了在罗素处学来的反叛意识,以及个人主义、浪漫主义和唯美主义。这些,都直接导致徐志摩的“后康桥时代”的无奈。这次历经德国、法国、意大利、再到英国,祭扫了波特莱尔、小仲马、伏尔泰、卢梭、曼殊斐儿等人。可谓感慨万分。说是是凭吊古人,不如说是借古人的酒,浇胸中的块垒。《史记·屈原列传》中:“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徐志摩的“本”,不是在中国的浙江硖石,而在以英国为中心辐射的整个欧洲,那才是他的精神家园。从徐志摩所凭吊的人的名单中,尽管有相当一部分他未能读懂,甚至自以为是的归纳到自己的理想轨道,但是总体来讲,上述人都是以浪漫主义为基调,无论是他们的作品还是思想言论,早年徐志摩的营养多半来源于此。这正如宋炳辉先生的《徐志摩传》中写道:在世俗的尘土间跌打滚爬,弄得满身伤痕的徐志摩,是在墓园那泯合所有的温馨气氛中寻求疗治,似乎在这里,他就可以忘却喧嚣的一切,只是这种宁静的享受对他来说,注定只是短暂的片刻。
  在伟人的墓前呆了许久的徐志摩,还是要归国的,虽然他的朋友恩厚之曾经劝他直接定居英国。但那一代人,即便是受尽精神折磨,即便是不得善终,也还是要回来的。回国后的徐志摩似乎想收敛一些,但终于还是终于秉性不改,很快又回到他主张。时年十月,接手《晨报副刊》,立马写了《我为什么办我想怎么办》,这篇文章颇像是沾了他与陆小曼新婚的兴奋之气,有些把持不住了,连晚年的梁启超都不仅给他一个当头喝棒。在我们看来,有了这样的开头,后来的《副刊》的波折、《诗镌》的失败,和“新月”短命,也就显得得相当的顺理成章。不幸的是,同样短命的还有徐志摩耗尽一生心血的所谓爱情,有了这样的挫折,对徐志摩的打击是致命的。我在此就不打算详述了,在他以后的张爱玲有一篇小说,《红玫瑰与白玫瑰》其中有一段著名的写关于爱情的取舍的句子,“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饭粘子,红的却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对比一下,林徽因分明一直就是徐志摩的“床前明月光”,而后来的陆小曼,终于也由“朱砂痣”变成了“蚊子血”。等爱的动力变成阻力,爱的结果成了累赘,徐志摩怕是再也没有勇气谈情说爱了。这仿佛是爱情的宿命。
  时间转瞬到了1928,也就是写《再别康桥》的那一年。这是徐志摩的最后一次出国,不像第二次,是为了出逃,此次的目的,却并不明显。他先取道日本,然后到美国,周游了一圈世界,到哥伦比亚大学看了一看,发现并无留恋。终于到康桥,睹物思人,感慨万千,遂写下这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举足轻重的诗。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徐志摩早年在康桥度过了天堂般的两年,留下了无数的散文和诗句,多是与景色、爱情有关,文风也是轻狂的。在这最后一首写康桥的诗中,轻狂不见了,代之以凝重与自怜。夏志清《现代中国小说史》中说过:“歌德式的自怜,夸大了主角对大自然之爱好和内心痛楚”。从故地重游的角度来讲,心理积淀的无数以前的幻像,与后康桥时代的遭遇所提炼的感受,层层重叠,重重交织,欲罢而不能。一旦其欣赏的角度无疑是以自怜为中心,以自怜时眼中之物为出发点。徐志摩抒发的那种对大自然的爱好就表现得无以复加。这是一种比较深层的喜爱,暗含于其中的是身心疲惫。不像他以前的作品,喜爱是欣赏的终点,到处洋溢中激情与暖色,而诗的节律,也进一步的自由化,即便是讲究一些格律,也隔断不了内在的荡漾。《再别康桥》似乎是反例,这首诗虽然代表着徐志摩新格律诗成熟期,在技巧上达到浑然天成的境地,也比较吻合闻一多的《死水》的节奏。与以前的如《这是一个怯懦的世界》相比,会发现完全不是一种风格的作品。这是一首与康桥有关的诗,却再也看不到《康桥》、《我所知道的康桥》中的欢愉,那种即便是离别也要“在夕阳西晒时起了车迎至天边的扁大的日头直追”的冲动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作别西天的云彩”、“不带走一片云彩”。那一大段的写景抒情,也把景色与心情放置到最低调处。这对于徐志摩,是不正常的。
  徐志摩的诗歌理论与闻一多的有相当大的不同,“带着脚镣跳舞”并非是闻一多而是徐志摩的想法。他一直认为跳舞是为了“火石电光”的求欢,而不是“轻轻地”、“悄悄地”、“夏虫”般的沉默。在这里,徐志摩似乎已经不是徐志摩了,他的康桥时代所养成的一切,在他最后一次到康桥时,已全然与他作别了。他在告别,告别康桥、告别爱情、告别个性主义的张扬、告别自由灵魂的上升、甚至告别无绪的生命。这似乎是一种暗示。
  这难免给人不祥之感。在我们今天看来,徐志摩再次归国后,虽然还有暂时和片刻的冲动,大多时间都显得相当的低调。如《秋虫》等。这此后三年的生命里,他大抵只做了三件事:一是经历了恩师梁启超的病逝与母亲的亡故;二是拼命地兼职、写稿、翻译著作,挣钱供陆小曼挥霍;三就是选择浙江为泰戈尔乌托邦式的农村试验基地,终告失败。
这倒是应了他自己的诗句,从中我读出无限的悲凉:我不再想成仙,蓬莱不是我的分;我只要这地面,情愿安分的做人。

法兰
那个,想问一下上面这是老许自己的体会吗?
有点惊喜呢。
Mulan
法兰,这是老许推荐我们看的一篇很好的网文。:)读到这样的文章才让我相信网络上并非只有滥情和无聊。
谢谢老许的回复,从中也可以看出您对朗读的作品是精心钻研的。
尽管如此,《再别康桥》本身还是很潇洒的,惆怅而又潇洒。徐志摩后期的厌世和颓废实在也很潇洒。这甚至异样地体现于他意外的离开。我今天还在说,徐的离开比张国荣的离开要更潇洒。若干年前,在徐的死讯传来的时候,他的好友胡适就说过类似的话。(当然没提张国荣,呵呵。)
对您的读法提出异议,另外还有一个理由,就是接受美学上的所谓作品独立于作者之后会产生新的意义。
总之我们大家心目中的《再别康桥》还可以轻松些,再轻松些。至于徐当时的心情可能会有些悲凉的说法,我想,只要能在这轻松里听出一丝(只是一丝)悲意来大概也已经足够了。
不要太多,不要太浓,不然大家都承受不起。
火锅吹雪
看过后感觉徐涛老师下了很多功夫
有时候蛮尴尬的,观众的知识储备是有限的,对作品背景的掌握也不尽如人意,体会不了创作者的良苦用心,所以很多时候越是学问高处越是曲高和寡吧。
vickikiller
真是徐涛老师吗?VK无比激动中~!
我想这篇《再别康桥》,背景是清晰的,作者的心情是复杂的。大概应该是夹杂着离愁别绪,同时又有着多年康桥留学的美好记忆,喜欢向往着英国田园恬淡的学院生活,同时又忧思着多灾多难的祖国,忧思着自己的命运前途,加之个人感情生活的困顿(彼时他与林徽因已经分手)彷徨,应该是忧愁加上喜悦,感伤加上飘逸的。
听过那首著名的钢琴曲吗?《罗米欧与茱丽叶》,有句评价——“含着眼泪的微笑”。我想,也许这样的演绎,也是适宜这篇诗歌的内涵的?或许慕兰所说的“不要太多,不要太浓”有些这个意思?
慕兰,我不觉得徐志摩是洒脱的。我认为他从来就是一个忧郁的人,多愁善感,优柔寡断的诗人。我觉得他个性上跟郁达夫有些想象。从他的生活,从他的感情世界都能看出一二。哪怕是那些狂放的言行,也不过是内心孱弱和动荡的异化外现。也许正是因为这种特质,才能成就他的敏锐、他的才思、他的波光潋滟。
MULAN,网络上滥情与无聊和才情与真挚从来就是一并存在着。就象这个社会一样。一个论坛也就是一个小社会。就看我们如何去把握,如何去甄别,如何去得到我们自己需要的。
VK,4,9,1:47
Mulan
多愁善感,优柔寡断并不等于悲伤甚至悲痛啊,老许这段确实有些过了,虽然我看了他的回帖后,其实是比以前更欣赏他了。:)
法兰
“多愁善感,优柔寡断”倒是可以参考一下邱岳峰配《白夜》中的幻想者的那种基调。
朋友帮我把卡带翻制成CD了,我松了一口气。
火锅吹雪
同意
毕竟诗歌不是作者生活的完全写照
即使一个将死之人未必就没有心情欢愉的时候
再别康桥所以名垂诗史,是她的雅,她的美,她的飘逸她的含蓄
拙见
老许
谢谢各位!
我的推荐并非想告诉别人什么,而只是想和大伙沟通沟通。
我常常想:当我处理一个作品的时候,首要的是不能与别人雷同。否则,朗诵的意义就失去了。但,究竟该如何去做?老实讲,恐怕到死我也无法完满答出。但我还是会继续摸索下去,直到…………。(哈!我无法用准确的语言向你们描述出这个摸索的过程是多么多么地愉快!)当然,很多时候我会失去方向、不对、错了。没关系!重新来过!找准北,继续!
不过,读《再别康桥》,我还是无法欢愉、无法飘逸。
巴桥
下面引用由老许在 2003/04/10 03:02am 发表的内容:
我常常想:当我处理一个作品的时候,首要的是不能与别人雷同。否则,朗诵的意义就失去了。...
 
这一句话,对初学朗诵的朋友犹如一支路标。  
Vickikiller
下面引用由法兰在 2003/04/09 11:08pm 发表的内容:
“多愁善感,优柔寡断”倒是可以参考一下邱岳峰配《白夜》中的幻想者的那种基调。
朋友帮我把卡带翻制成CD了,我松了一口气。
 
我这一句话,是对慕兰的“徐志摩是个洒脱的人”而发表的看法,不是在说这首诗的基调。对这首诗的处理,我在贴子二、三段说得很清楚:忧愁加上喜悦,感伤加上飘逸的——“含着眼泪的微笑”。跟慕兰所说的“不要太多,不要太浓”的意见是暗合的。——哪怕很忙,还请看仔细些。:)
vickikiller
下面引用由老许在 2003/04/10 03:02am 发表的内容:
谢谢各位!
我的推荐并非想告诉别人什么,而只是想和大伙沟通沟通。
我常常想:当我处理一个作品的时候,首要的是不能与别人雷同。否则,朗诵的意义就失去了。但,究竟该如何去做?老实讲,恐怕到死我也无法完满 ...
 
老许(既然你在论坛里用了这个名字,那么,我就这样称呼你吧?:)),你说处理一个作品首先想到的是不能与别人雷同,这种艺术探索的精神是值得肯定的。可是,我想跟你探讨一下,如果一个作品,它已经被人演绎得很好,情感基调分寸都已经把握得很好,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可的作品,这时候,超越非常困难,要出新,必然偏离,那么这种偏离,是值得提倡和期待的吗?——举个例子,配音网友们强烈反对的央视6时不时的,把以前上译厂所配的经典电影拿出来重新配制,这种心情,我想决不仅仅是一种怀旧。
我想我知道,那种摸索的过程有多么愉快!:)是的,“不对、错了都没关系!重新来过!继续!”这正是艺术的魅力!
读《再别康桥》,我也无法欢愉。只是我想mulan和我的理解,用一种不温不火的态度显示的离情与愁绪或许会更强烈?用一种微笑着的言语传达内心的感伤与痛苦,力量或许反而会更强大?一点个人浅见,不对之处望指教。
皮卡丘
老许在朗诵之前的“序言”里提到:“听说广院有很多同学喜欢”这首小诗,
现在想想,觉得讲这话时没准儿心里就在想:听着吧,我再现的肯定和你们储备的那个不同!我给你们一个震撼,让你们不得不顺着我的声音听下去,想下去,想这是为什么……
朗诵者应该总是希望听众可以首先被自己的作品吸引,然后思考,然后认同。可是听众往往不太能理解,因为知识储备各有不同,性格爱好各有不同,了解作品的深度各有不同……          矛盾呀!
老许说再读还是无法欢愉,无法飘逸,我现在看过文章,有点理解了
认真思考过的人,他们的作品总会在细节上有所不同。可是,究竟怎样的处理既能与众不同,又能和听众在感情和思想上沟通?          ……
vickikiller
皮卡丘 ?欢迎你!
是的。这样的拷问与思索是难得的。徐老师的探索与认真更是值得尊敬的。一切严肃、认真的追寻都是值得尊重的!
火锅吹雪
赞成不停创新,不赞成刻意创新
徐志摩很复杂,他洒脱,他也抑郁,他最大的特点是永远的浪漫,即使泣诉苦闷也浪漫的一塌糊涂
骨子里的
我觉得一个好的演员或者朗诵演员恐怕都要经历一个很痛苦的过程,就是一段时期无法突破自己,越是有性格的创作者越是如此,因为他的每一个作品都带上了自己深刻的烙印,这既是优势,也是局限。
徐涛老师的相信未来,雷电颂,妞妞等,我都在现场听过不只一遍,都有着一种内在浓浓的阳刚气,很执拗,很挣扎也很有力量,不知道是不是反映了性格?~
这也许,是和徐志摩一些气质上的区别吧
毕竟有一点是肯定的,所有我接触听过您再别康桥的听众,都有一个突出的感受,就是这是徐涛老师在朗诵,在抒发,可是,找不到徐志摩
不知道这算不算也是一种成功
璎珞冰
徐涛老师声音真好听:)
虽然以前也知道那篇文章和我们平时的理解有些不同
必须去更深的了解它的背景
但是每个人的理解都是不同的
本来上次就说把武大教授关于徐志摩的讲座弄上来
但是同学说大部分讲的都是关于他爱情的
但是我看我还是弄来,让大家参考一下吧
起码可以多了解一下他,讲座的名字就叫\"徐志摩和他的再别康桥\"
vickikiller
下面引用由火锅吹雪在 2003/04/11 05:32am 发表的内容:
赞成不停创新,不赞成刻意创新
徐志摩很复杂,他洒脱,他也抑郁,他最大的特点是永远的浪漫,即使泣诉苦闷也浪漫的一塌糊涂
骨子里的
我觉得一个好的演员或者朗诵演员恐怕都要经历一个很痛苦的过程,就是一段时 ...
 
 
说得好!后生可畏
老许
下面引用由火锅吹雪在 2003/04/11 05:32am 发表的内容:
赞成不停创新,不赞成刻意创新
徐志摩很复杂,他洒脱,他也抑郁,他最大的特点是永远的浪漫,即使泣诉苦闷也浪漫的一塌糊涂
骨子里的
我觉得一个好的演员或者朗诵演员恐怕都要经历一个很痛苦的过程,就是一段时 ...
你真的相信“永远的浪漫”吗?
老许
央视6的情况我不太清楚。但你说的事情在央视1也有过。比如说《魂断蓝桥》。当时,导演李真惠准备让我配片中男主角,问我女主角谁好些?我提议,还是到上译去录。李导采纳了我的建议。后来我听说,上译在录制过程中放弃了央视译本而仍用陈叙一的老本。为此,央视导演与翻译的关系闹得一塌糊涂。
老许
下面引用由火锅吹雪在 2003/04/11 05:32am 发表的内容:
赞成不停创新,不赞成刻意创新
徐志摩很复杂,他洒脱,他也抑郁,他最大的特点是永远的浪漫,即使泣诉苦闷也浪漫的一塌糊涂
骨子里的
我觉得一个好的演员或者朗诵演员恐怕都要经历一个很痛苦的过程,就是一段时 ...
 
 我没有搞明白你的“赞成不停创新,不赞成刻意创新”意思。难道你是指创新是在不经意之间完成的吗?
还有,我以为,一个演员不能认识到自身的局限性是件很可怕的事。
老许
下面引用由皮卡丘在 2003/04/10 07:02am 发表的内容:
老许在朗诵之前的“序言”里提到:“听说广院有很多同学喜欢”这首小诗,
现在想想,觉得讲这话时没准儿心里就在想:听着吧,我再现的肯定和你们储备的那个不同!我给你们一个震撼,让你们不得不顺着我的声音听 ...
 
所以说:艺术永远不能以一个标准来衡量。
火锅吹雪
1.  我说的那种浪漫,指的是徐志摩的一种气质,虽然不应该对一个人简单定性,但是,就好像姜文的霸气,王志文的神经质,陈道明的傲气,越是有性格的人,他越有着深刻的性格上的烙印,这无一部反映在他的一言一行,包括每一本著作中,所以鲁迅才是鲁迅,周作人才是周作人,朱自清才是朱自清,闻一多才是闻一多,当然鲁迅的作品中并非永远犀利,周作人的作品不是总处之泰然,朱自清也在荷趟月色上泛过波澜,闻一多也不总是拍案而起,但他们的最独特的气质,换句话说,是广大读者对他的最大心里期待,已经很难改变了.
  作为一个朗诵者,我觉得,是不是应该先满足观众的基本期待,如果这种基本期待又是合理的,然后在着手改善细节,注入个人理解,形成个人风格,我个人认为,对于这种传颂到腻的名篇,想要彻底颠覆是很难的了,注定了要是一个带着镣铐跳舞的过程.
2. 对于创新与刻意创新的看法,我决非针对徐涛老师这篇作品的处理,只是我突然产生的小想法,因为现在人人提倡创新,却未必知道何为创新标准,甚至往往以对作品不准确的理解作为创新而自得,或者完全改变作品基调去戏说,我认为这就是刻意的创新,脱离了作品,刻意创新可出一时之作,难出一世之作.
  我个人很喜欢的是孙道临老师对于裴多菲的《树上的樱桃有千万颗》着首小短诗的处理,老实说,那一场朗诵相当乏味,充斥很多甩调和华而不实,但年迈的孙道临老师居然是在小鼓的伴奏下,迈着高抬腿踩着步点而来,之后,更是活灵活现的讲一首有些埋怨老婆,有些小男人气和乡土气息的小诗朗诵的妙趣横生,声形并茂,全场精神一振,一位这般年纪老人,执著的创新精神深深触动了我,表达和作品是和谐的,表达和作者是和谐的,同时,让人耳目一新,这是我心目中理想的创新,可惜,以后看到的亮点并不多,在现在,我认为对于朗诵题材的创新是更为重要的,打破阳春白雪一统天下,打破文人气一统天下,让朗诵具备现实意义,让朗诵可以大方的走向最普通的老百姓,是我的一个理想,我的一篇捉弄其实不值一提,漏洞百出,但我认为这算是自己做出的一点努力。
徐涛老师朗诵的给妞妞的一封信,我认为也是题材创新的好作品,特别是比较同场的两位未受训练电台dj充满个人主义和私语化的书信朗诵,让人深感不是什么都可以朗诵,不是什么人都可以朗诵。
3.老实说,跟徐涛老师说这些纯粹是班门弄斧,不懂装懂,因为无论是阅历资历水平内存都有天地别,徐涛老师对于同一篇稿件的准备研究也是我辈远不及,不过,就当作是一次求教和一种抒发吧。
vickikiller
下面引用由火锅吹雪在 2003/04/12 06:08am 发表的内容:
1.  我说的那种浪漫,指的是徐志摩的一种气质,虽然不应该对一个人简单定性,但是,就好像姜文的霸气,王志文的神经质,陈道明的傲气,越是有性格的人,他越有着深刻的性格上的烙印,这无一部反映在他的一言一行,包括每一 ...
 
 我现在可以感觉到一点火锅如何可以将一个小品处理得那么有味道,可以拿到一等奖了。你的《作弄》并非“不值一提”。能够打动人赢得听众的掌声,必有它动人之处和过人之处。不用太自谦。你的积淀在你的年龄实属难得。我一直以为广院的学生不大沉得下来呢。:)
我想,徐涛老师当然知道我们是在探讨和交流播音朗诵上的问题,当然知道我们不是在卖弄和挥斧,当然知道我们对他的敬重和仰慕。配音网能够迎来徐涛老师的光临和参与,与徐涛老师进行直接的交流,真的很荣幸!
希望能多多听到“老许”的指教和声音,也希望多多听到更多网友真诚的声音。
vicki,4,12,0:34
皮卡丘
是啊是啊
我来这个论坛不久,现在发现她确实是个播音朗诵论坛:)我想vicki讲出了论坛里大家都想说的话
我想,朗诵当然与朗诵者的性格个性密不可分,有时作品里会带有浓浓的个人色彩。谈到创新,应该不仅要突破自己,还要突破以往作品留下的束缚。《再别康桥》是带着镣铐跳舞,《捉弄》的别具一格是选材和形式上的与众不同,在众多朗诵中吹来一屡清凉的风,独辟蹊径,聪明。
从文字到声音,形式可以变化万千,谁说只能大气磅礴?谁说只能凄凄惨惨?只要有道理
昨天在报纸上看到雪村的一句话:“作品要以来源于人民,低于人民的姿态出现”,有人说他摸到了都市流行文化的软肋。这让我想到朗诵,和朗诵会~~
朗诵是从诞生那天起就被定位是经典,而不可是流行吗?朗诵是为了什么?让听得懂他的人更懂,让不懂的人更不懂?
曾经问过一个非艺术类研究生关于朗诵会的看法,她说不爱听,因为都是那么慷慨激昂的……
也许,“法妮娜 法妮妮”永远不能象“翠花,上酸菜”一样传遍大街小巷?!
矛盾,复杂,不知说了些什么……:)
老许
好啊!渐渐走近了。
其实,“让朗诵具备现实意义,让朗诵可以大方的走向最普通的老百姓”的追求在1976年粉碎四人帮之后体现得最为彻底。我就是在那个时候热爱上朗诵的。但“让朗诵可以大方的走向最普通的老百姓”?我以为在正常的社会状态之下是无法实现的。
说说期待吧。我还是认为如果你在创作中老是想着别人的期待,那你就死定了。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发现有一些人的创作总是在拼命地玩弄技巧。朗诵需要注意力极端集中,集中于作品,集中于情感,集中于心!当你站在台上,你看不到观众,你感觉不到灯光,你甚至听不到自己的声音。所有作品,此时只归你所有。你不是在体现它,演绎它,朗诵它。而是让它从你的心底一点点地流淌出来。朗诵是一项极主观、极累心的艺术活动。如果你在朗诵完《阿房宫赋》后你陷入了某种思考,那就对了。如果你朗诵完《雷电诵》仍想继续呐喊,那就对了。如果你在朗诵完《再别康桥》双腿有种类似玩完蹦极后软软地感觉,那就对了。如果你朗诵完《给妞妞的一封信》发现自己痛苦时再也没有了眼泪,那就对了。如果你在朗诵一个作品后,得出了“活着真是一件很残酷的事情”的结论,那就对了。如果你在朗诵一个作品后,由衷地感慨:活着真好!那就对了!
皮卡丘
~~~~~~~聆听教诲~~
----此时作品只归自己所有
有一个问题:朗诵不需要和观众交流?自我陶醉就可以了?还是这样做了,听众,观众自然便会也陶醉?
老许
有一个问题:朗诵不需要和观众交流?自我陶醉就可以了?还是这样做了,听众,观众自然便会也陶醉?
你能告诉我电影是如何与观众交流的吗?
皮卡丘
明白
可是,朗诵毕竟是舞台艺术,和话剧,相声一样具备一些舞台特有的表现方式啊
我们喜欢您的声音和作品,受您的感染和震撼,这是听众的角度。当您站在舞台上释放自己时,从来不接受观众的反馈?如果有很多观众在窃窃私语,一样不会影响到您吗?
x-ray
自我陶醉不一定会使观众陶醉,交流是有必要的。
  电影如果过于自我,也可能只成为叫好不叫座的作品,我们可能会有意识地去欣赏,但不一定会喜欢。
火锅吹雪
这种关于交流的问题似乎非常接近两种表演理论的探讨,我不是学表演的,并不是十分理解但也大概知道关于第四道墙的争论
 表演者需不需要第四堵墙,表演现场需不需要将自己封闭在观众之外,很多年来莫衷一是,而且都诞生了各自的理论大师表演大师,这是不是说明,其实两种理论本无谁更高明,就因为这世界上永远不会只有一种观众。
   我以前曾想一个问题,问什么会有朗诵这门艺术?或者说,它何以成为独立于戏剧表演,相声等等这些舞台艺术的一种?他又何以吸引人呢?从表现形式上讲,朗诵者即使可以象优秀的演员一样投入,可舞台效果和一场戏剧演出相比仍然是不可同日而语,观众的投入程度也很容易缩水。从选材上讲,老实说,还有比精彩的故事更容易吸引人的吗?
  那么何必要朗诵?而且我相信,一个演员从一出精彩的表演中获得的个人快感怕也是任何艺术形式难以比拟的,那么,何必要朗诵?如果观众看了一场再好得朗诵会也不如看一场水准不错的话剧过瘾,那么,为什么要这种形式?
  我个人的一点零散的想法是,首先,无戏不成戏剧,观众对于朗诵与戏剧的心理期待是不同的,没有戏剧性,没有故事,没有完整的表演气氛,观众是不买帐的,但是朗诵相比起来不是更加平易近人吗?只要可以带给观众语言艺术的享受,什么不能朗诵?多么短小的文章不能朗诵,多么简单的情节不能朗诵?多么独立的一段台词不能朗诵?从这点说,我认为朗诵是一种更加平民化的艺术形式。而我认为,朗诵相对表演,拥有更大的与观众交流的可能性,因为表演中任何脱离情节的对观众交流都是不合时宜的,但表演难道不也经常寻求交流,我看过的不少优秀话剧,当其中出现一些演员冲到观众面前目的性强烈交流感强烈的段落,往往能收到非常好的效果。
 从这一点说,朗诵是不是更容易放下架子,更容易产生交流呢?因为很多朗诵作品并不是要扮演谁,而是转述,而是和观众一起欣赏,帮助观众欣赏,当然,永远不能脱离内容谈形式,对于可以适当交流的题材,何乐不为。
 还有一点想说,西方语言艺术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演讲,而演讲是绝对要互动要交流的,我曾看过大卫科波菲尔一次魔术表演,在一个节目中,他感情丰富的向观众朋友们讲述了一个孩子的故事,很有交流感,再加上魔术得技巧,实现的现场气氛之高之感人,我记忆犹新,我们当然不能说哪也是朗诵,但是我们能不能从强调交流的西方类似演讲的表达形式中,借鉴一二呢,毕竟,我们面对的是更加丰富的观众。
 如何许朗诵一个未来?
火锅吹雪
电影创作者当然不能走下屏幕和观众交流
但是一个愿意交流的导演的片子是会考虑到这个片子是大家一起看得
会力求让观众看得下去
我通常认为这样的导演很有诚意,他不是逢迎你,他有很多想表达的东西,但是,他希望把这种东西传达给你,所以他会注意贴近你,适当的照顾你
老许
任何一种艺术进步与发展都是建立在实践而不是理论的基础之上的。我之所以加入你们的讨论是因为我发现有些观点是我在朗诵艺术的弯路上徘徊是所经历过的。因此,我想把我的一些心得奉献给大家以供参考,仅仅是参考。
其实,我也非常希望朗诵艺术能够如你所说的平民化。但现实并非如此。我曾参加过几次演出,不,应该说是堂会。台下无序的观众不是不喜欢你的表演而是根本没有注意你。要知道,象你们这样的人是不多的!对不起,扯远了。就说眼下唐宋名篇的演出。不知你注意了没有。演出的现场是有字幕的。为什么?是瞧不起观众?不,是没办法。唉!难啊!
至于说到戏剧性、故事、完整的表演气氛。在实际的朗诵演出中,往往是那些富于戏剧性、故事、完整的表演气氛的更受大多数观众的欢迎。这是不争的事实。
另外,你所说的“朗诵是不是更容易放下架子,更容易产生交流呢?”使我有些难受。难道你认为我们是端着架子,拒绝交流吗?什么是交流?什么是真正地交流?我曾经对一个什么媒体这样说过:演出就如同练气功一样,我是与观众在同一个气场里经历着心与心的碰撞。
再有,我印象里西方语言艺术的主要表现形式好象并非是演讲,而是一种我叫不出名字来的形式。有点想我国的说书。不同的是现场有一架钢琴,弹琴者时而弹奏时而聆听,“说书者”手里捧着正在说的书,不是说而是读。累了,换个人,继续。我们曾经并一直打算尝试它。
还有,你提到的四面墙的理论应该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提出的。它强调演员在表演中要全身心地融入角色之中,忘却观众,忘却自我。它除了在前苏联盛极一时外还导致了我国表演艺术中的伪现实主义猖獗至今。而与此理论相对立的最有代表性的大概就是布莱西特的理论了吧。他强调演员的表演意识、自我意识、观众意识。并在演出实践中大量采用间离手法,以使演员在表演过程中于情节与现实、角色与自我之间自由进出。
拙见!
老许
下面引用由火锅吹雪在 2003/04/13 01:22am 发表的内容:
电影创作者当然不能走下屏幕和观众交流
但是一个愿意交流的导演的片子是会考虑到这个片子是大家一起看得
会力求让观众看得下去
我通常认为这样的导演很有诚意,他不是逢迎你,他有很多想表达的东西,但是,他希 ...
 
我觉得我们应该以平和、真诚和客观的态度来讨论。同意吗?
我想,电影还是有艺术和商业之分的。现实中有许多我们看不下去的影片,但我们不会说它不好。除非有那么一个人特有个性,认为只要他看不下去的影片一概不是好东西,那我无话可说。注意,我并没有将艺术电影与商业电影对立的意思。商业电影的进步与发展很多地方得益于艺术电影的创作者们那忘我地投入、不懈地努力和永远地追求。
不久前。吾国某位还算有名的电影导演,拿着自己刚刚拍完的一部片子组织观众跑到影院征求意见,随后成片隆重推出。结果——上海的票房总收入是人民币5圆整。
火锅吹雪
到底是专家,相当解惑
正是在实践中前进,其实理论方面的过分较真有时候挺不必要的,我总认为实践是一个融会贯通的过程,也许每一次实践都可以形成你自己心中的一点理论,一点经验,也许是独特的,也许是别人早就发现的,也许是你以前所不认同的,不过应该都会作用于下一次的实践
开个玩笑,爱较真的人都去搞理论了,看得开的都去一线了。
每一个上过台的朋友可能都曾体会过那种激动万分的气氛,一场成功的演出,一次全身心的投入,很久很久,可能还会让人激动的颤抖,屏息。我所提到的交流,无非是想能够让更多的观众体会这种激动,体会创作者的意图,同悲同喜同呼吸,如何能动的去实现这种意图?就是我所说的交流,无论是内心的,还是形式的,都希望看到,我遗憾的是,看了那么多场朗诵会,好的作品不是没有,比如徐涛老师,姚锡娟老师,张家声老师,孙道临老师,都是让我产生期待的大家,总有让人兴奋的新东西,但是,总体上说,相对沉闷。
  徐涛老师谈过的场合不同,效果不同的问题,我也经历过,但我觉得,适当转换题材未尝不是办法,太不深刻的场合,何妨来一些轻松幽默的东西?太不容易集中注意力的场合?何妨来一些故事吸引人或者短小精悍的作品?也许这就是我说的放下架子吧,这绝不是针对谁,对事不对人,我曾看过电视上的联谊会,茶话会,偏要安排朗诵者朗诵诸如人民万岁这类的恢宏题材,音效不好,没有气场,看着都让人提朗诵者尴尬,这就是我认为地放不下架子,尽管这更多的原因是来自组织者。
  简而言之,希望看到的朗诵局面是百花争鸣,管他阳春白雪,下里巴人,曲高和寡,喜闻乐见,何妨一起花人眼来,遗憾的是,现在看来,戏剧市场群雄并起,朗诵市场略显沉闷。
  多说不如多干,希望有朝一日,我们这里的讨论者们,可以用更多的作品与名家对话。
火锅吹雪
由衷的说
能有多少有资历的“家”如您愿意参与到与毛孩子如我的讨论中?从这点看,您又怎么可能是个放不下架子的人呢:)
在相当长的一段间内,我们还将只是您忠实的观众,崇拜者,欣赏者,一切讨论,源于希望看到个更多更新更喜欢的作品,对于语言艺术,爱好者和名家的热情也许差距并不大,多么希望朗诵这门艺术形式,可以获得更多支持,更多关注,更有朝气,希望它永远成长而不要暮气沉沉,真的,对您这样的中坚力量,有时候也宁可爱之深,责之切了。
vickikiller
刚刚学完车回来,累得半死不活的,脑袋里还残留着师傅的呵斥,晕晕乎乎地上来播音论坛,立马看到了这篇帖子下这一长串的精彩的跟贴,犹如大热天喝了一大壶冰绿茶,立刻神清气爽起来,开心起来!:)——在心里为论坛四月的“水星”颁奖评选暗暗叫苦。
许多的观点的交锋,思想的交流,是需要慢慢品味的。容我们再细细聆听,慢慢咀嚼。而这过程,真是一种无以言传的快乐!
看了这里的讨论,我想起有句话:感动自己的东西,才能感动别人。艺术的创作,首先是创作者自身的理解和感受,创作者的感动和激情应该是首先的前提。在这种前提下,或许表达方式有不同,但总能打动有同感的人吧。:)
我想起了自己的一些经历。曾经在不同场合许多次表演过一个经典配音片段《简爱》:)——记忆中最过瘾的一次是在川大的文化墙那里跟下面的观众很近距离的一次交流。我站在台上,很浅的台阶,大白天下面的同学围成了很大的圈子。我完全沉浸在那段对白里,那天的氛围很好,当音乐响起,那大段的独白完全把我带进了简爱的内心世界里,我觉得我就是简!我看不见周围的一切,只能感觉到我声音的激越,感觉我眼中的酸涩。当我用力地把最后一句几乎是喊出来“我们的精神是同等的!就如同你跟我经过坟墓将同样的站在上帝面前!”我感觉到下面半天没有声音,眼睛这才注意到面前的观众,我看见了观众的脸和眼睛,那是一张表情生动的动容的脸和一双紧紧凝视的痛苦的眼睛。就象一面镜子,我看见了我自己。我不记得后面的掌声,对那样的脸和眼睛一直记得。呵呵。
我想起了今天的学车,压圆饼老压不过。五个大铁饼子在地上就象五个陷阱,我绕过这个绕不过那个,方向盘回得老是不准确,不是前轮就是后轮要掉进陷阱。师傅说:你得把自己跟车融合!:)艺术创作跟学车是不是有相似的地方呢。
璎珞冰
呵呵,忙了两天,没时间上课,没时间上网,晚上健美操彩排弄完后,一来就看到火锅的这个帖子后面一下跟了6页了~~呵呵,这在播音论坛实在是第一次啊:)  
   我看到了一个精彩的讨论,这个讨论本身就是一次思想的交流.徐老师这个家和我们一群孩子的交流,是一代人与另一代人的交流,是前浪和后浪的交汇:)我感觉是两代人在讨论我们对于同一样事物的不同看法.
   徐老师作为老师和前辈,经历了很多我们没有经历过的事,对于一些事物和艺术的看法和我们自然有些不同,我们要借鉴前辈的经验,让自己少走弯路.我们也希望,通过交流,让徐老师这样现在朗诵艺术事业的中坚砥柱能明白我们年轻人的想法,看看能不能让您的思想和看法也更年轻一些,更靠近我们一些,让您的艺术也更年轻一些.
   对我们来说您是老师,我们向您学习.但是这里也是我们交流的平台,我们也希望能把自己的看法告诉您,希望能给您一些建议作为参考.不管我们这些想法成熟与否,他代表的是我们共同爱好朗诵艺术的一颗心.
璎珞冰
   \"在这种前提下,或许表达方式有不同,但总能打动有同感的人吧。\"
   最开始看帖子时,VK的这句话很打动我,觉得很激动.觉得自己是同感的人.
   但是再看的时候想到,相对与其他的艺术形式,对朗诵艺术会产生同感的人又有多少呢~?!这是一个让我比较丧气的问题.
   另外,在一些综合性的晚会上,也常常会有些朗诵的表演.但是这时真正去认真听他的人却不多.有些人认为这时就是枯燥的东西上来了,是什么让观众在观看表演之前就产生了这样的一种心理呢?
   朗诵的形式是不是必须定位在传统的表现方式上,或者有时应该在内容上作些改变,比如<捉弄>可以说是比较成功的一个\"出格\",他正好也反应出现在人们需要些什么样的作品,喜欢什么样的东西.
   当然我并不是说要完全去迎合观众,被牵着鼻子走,(没有自己风格和特点的表演者估计也很难被观众所接受,现在的观众就是这么难伺候,冰冰也是其中之一,呵呵~~挑剔)但是朗诵表演艺术家们在表演的时候是不是还是要考虑一下观众的喜好和口味呢?还是要多贴近观众一些呢?你的表演还是给观众看的,不然,再怎么曲高和寡也没有什么意义啊!自己在家对着镜子表演给自己欣赏不就行了.(这只是一点看法和建议,没有什么别的意思)
x-ray
朗诵什么作品恐怕是大会举办者的意思……真正的朗诵会也许没有广院那么自由吧,有太多的因素要考虑。不过我得说,中山公园朗诵会有几次选材实在太失败,离听众太远。
   我还联想到了霍金来京讲座的场面,有机会去听的包括不少纨绔子弟吧,他们就是想凑个热闹,看看这个身体奇怪的天才。当他们发现漫长的演讲只能看到一个老头坐在舞台正中央一动不动,而播音器所讲的根本象天书,肯定失望透了,只好呼呼大睡。这是对科学的亵渎,可谁让他们有钱有关系呢?所以大厅还必须给他们一个座位用作休息。
   老许说的堂会是不是很类似呢?
火锅吹雪
中山公园朗诵会有几次选材实在太失败,离听众太远。
同感
我们都是坚实听众,尚觉无聊。。。
旷野尘风
[这个贴子最后由旷野尘风在 2003/04/16 10:16pm 第 1 次编辑]
很认真很仔细地听了徐涛老师演绎的《再别康桥》。
徐涛老师的诵读非常有特点,最特别的处理是最后一句“不带走一片云彩”(如果不是不经意的话)。
徐涛老师的声音在我的耳畔回响,浮现在我眼前的是什么?
一个站在灵魂栖息地的徐志摩;
一个美丽追求幻灭了的徐志摩;
一个心灰意冷的徐志摩;
一个再无所往的徐志摩;
一个与未来与挚爱作最后诀别的徐志摩;
所以,悲凉,灰色,抑郁,悲观的色彩似乎浓了些。
从徐志摩对康桥的感情、唯美主义的追求和实践、他当时所处之境遇看,我个人认为应该有一些亮色出现。我基本同意一种判断:《再别康桥》总体情感的基调是伤而不悲,忧而不愁的。
火锅吹雪
是呀,哀而不伤乐而不淫
难乎
一不留神就人云亦云,不温不火了
菁菁的雪
听了徐涛老师的《再别康桥》,鼻子酸酸的,5555555555。
志摩是个浪漫的人,一个人的性格是不会轻易改变的,尽管他后来经历情感的波折坎坷。
这首诗我是这样理解的,在“但我不能放歌”之前,诗句中还有志摩对往事甜蜜的回忆,是很浪漫的。这一句“但我不能放歌”又可以看出他的情绪化,也许浪漫的人都如此吧?我觉得此时他的情绪有了很大的转折,诗句就显得悲凉些,最后那几句“悄悄的,我来了。。。。”似乎是带着无奈和眷恋。
一首诗歌之所以美,在于它的音律美,在于它一波三折,我觉得《再别康桥》就是这样的。这首诗的情绪是复杂的,有悲有喜有回忆有对往事的留恋。是不是可以把多种情绪在不同的诗句中用声音表达出来呢?
其实我更喜欢配音演员的朗诵,我觉得自然。播音员的语言面貌虽然不错,在朗诵时却带有很浓的“播音腔”。为什么经过专门训练的声音却往往舍去了自然??
璎珞冰  
呵呵,看了大家的讨论,我更想早点把我那个关于徐志摩和“再别康桥”的帖子编辑好了~~~~~~~~冰冰自己给自己打气~~“加油”
已经打好了一半了,大家可以先去那个帖子看看:)
这些前面的都是讲的徐志摩的人生,和他生活,思想的转变
是什么让他转变的,哪些人对他有什么影响,~他在不同时期思想有什么变化
这些对他的创作有什么影响~~~~~~~~~~请看~~~~:)
火锅吹雪
好的作品各有各样
不好的作品都是一样的
千堆雪
下面引用由火锅吹雪在 2003/04/13 04:01am 发表的内容:
到底是专家,相当解惑
正是在实践中前进,其实理论方面的过分较真有时候挺不必要的,我总认为实践是一个融会贯通的过程,也许每一次实践都可以形成你自己心中的一点理论,一点经验,也许是独特的,也许是别人早 ...
 
支持!曲高合寡不一定是好事情,一味的追求深度也许真的会越来越脱离观众。毕竟,演出是面向观众的,如果连观众也弄不明白,看(听)不进去了,这场演出也没什么存在的必要了。
先不说创新,能够一直保持自己的风格,让一件事物变得有生命力也很不容易。感觉好多成功的艺术家,在成功后的发展上常常容易迷失方向,反而找不到自己原有的优势了。首先是要了解自己的长处,了解观众喜欢你,倒底喜欢的是什么,然后才是基于这些的发展和提高。
我不懂那么多理论,就是一个单纯的听众,说简单了,我喜欢徐涛的声音,就是喜欢他的飘逸潇洒还有轻松幽默,这些是别的配音演员根本学不来的,是属于徐涛自己的特点。那样低沉的作品,有一个李易已经发挥到极致了,再好,也就是两者混淆。
可能我说话太愣,或者有些词不达意,或者见识有限。。。。但也都是我真心的想法。
[url=http://wpa.qq.com/msgrd?v=1&uin=593039&site=配音网论坛&menu=yes][img]http://wpa.qq.com/pa?p=1:593039:13[/img][/url]
vickikiller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20-05-22
14楼#
发布于:2003-07-24 08:09
呵呵,听了徐涛的《再别康桥》
白云出岫曾这么整理转贴在朗诵爱好者里:
http://www.lovewu.com/cgi-bin/topic.cgi?forum=45&topic=2&show=0   不过,也漏掉了皮卡丘等人的一些精彩发言。
最近我是没时间了,得为赴北京准备。
倾听,常使我泪流满面。
mulan
  • 最后登录
15楼#
发布于:2003-07-24 18:09
呵呵,听了徐涛的《再别康桥》
谢谢三位!
惹残烟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06-07-06
16楼#
发布于:2003-07-27 17:35
呵呵,听了徐涛的《再别康桥》

感觉老许的处理是太压抑,太悲创了。
想是在准备这首诗的时候,收集有关徐志摩的资料太多、考虑得太多。把对徐志摩的爱惜甚至是痛惜过多的溶入这首诗的朗诵中。
所以,情很深,痛很深,但,确有些过了,死亡的气息过重。
这首诗完全可以处理得再淡一些,飘逸一些。把徐志摩的痛忘掉一些,把对康桥的怜爱加重一些,不要弄得就象决绝似的,结尾“不带走一片云彩”倒有些象“从容赴死”的效果了。

遥遥晚空 点点星光 息息相关 不要忘了 我来这儿 就是为了要让你再得到应有的欢乐
FangZheNan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08-09-19
17楼#
发布于:2003-07-28 18:17
呵呵,听了徐涛的《再别康桥》
我觉得处理得非常好,显然是下过一番苦心去研究的。谁说徐志摩就应该是个“文弱书生”,谁说“浪漫主义”就缺乏激情、悲怆以及对死亡的痴迷!?要知道浪漫主义形成于法国大革命后复辟与反复辟长期较量这一动荡变乱的紧张岁月之中,必然地反映这一待定时期的曲折和变化,它强调表达骚动不安的主观感情,所创造的人物个个感情热烈,桀骜不驯-一由于渴望超越现世,一心追求永恒,因此总是遭受挫折,身心衰竭,经常处于不均衡的情绪状态之中,仿佛一生都在一个小小的悲剧中度过似的,于是在受苦之中常常酗酒或者自杀。它本身也是精神激烈、个性强烈的反映。斯人已逝,恐怕无人知晓他自己的当时的真正想法了,说不定徐志摩在世会说“这才是了解我作品的人的应有的方式”,人的个性是非常复杂、非常深刻,极具多元性的。大多数的人好像都建议老许用“更忠于原著”的方法去演绎,可什么才是“忠于原著”呢?依我看来,就是一个朗诵者经过分析、了解、探索,定下了应该如何演绎一首作品“主观”的结论后,不容许自己的情感超越自己理智(主观)的认识,这就是对作者最大的忠贞了,至于这种“主观”是否脱离了“客观”的范畴,那倒是不必去吹毛求疵。因为真正的“客观”是不存在的,一个人再怎么客观也无法完全、真正了解一个作者真正的思想感情!(当然不排除那种刹那间的思想共鸣。)硬要对此进行争论,那这种争论也是典型的行而上学的学究式争论,是多余的。
[img]http://images.blogcn.com/2007/2/12/6/issalee,20070212112724.jpg[/img]
千堆雪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12-11-19
18楼#
发布于:2003-07-28 18:27
呵呵,听了徐涛的《再别康桥》
呵呵,不是吧,又打起来了????????
真是经久不衰的话题啊!
[url=http://wpa.qq.com/msgrd?v=1&uin=593039&site=配音网论坛&menu=yes][img]http://wpa.qq.com/pa?p=1:593039:13[/img][/url]
惹残烟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06-07-06
19楼#
发布于:2003-07-28 22:30
呵呵,听了徐涛的《再别康桥》

打起来?从何谈起?
我跟房兄看法没什么不同。对老许处理这首诗的“功力”非常欣赏。只不过因为老许太压抑了,听多了有点几乎窒息的感觉。*^_^*
遥遥晚空 点点星光 息息相关 不要忘了 我来这儿 就是为了要让你再得到应有的欢乐
千堆雪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12-11-19
20楼#
发布于:2003-07-28 23:06
呵呵,听了徐涛的《再别康桥》
呵呵,其实争来争去,还不都是为了这个是否压抑?!
[url=http://wpa.qq.com/msgrd?v=1&uin=593039&site=配音网论坛&menu=yes][img]http://wpa.qq.com/pa?p=1:593039:13[/img][/url]
千堆雪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12-11-19
21楼#
发布于:2003-07-30 07:24
呵呵,听了徐涛的《再别康桥》
刚才在朗诵爱好者又听了老许的再别康桥,他朗诵的有两个版本,似乎齐越节那个时间更靠后一些,比起另一个更多了很多思考和创作,也就是引起咱们争论的原因所在了吧~
相对来说,另外的那个版本,更平淡和正常一些,惯如咱们通常对康桥这首诗的理解,没有那么多的悲愤,可就是,听来听去,少了某些魂在里面,而齐越节上的那篇则立体得多了。
朗诵爱好者上贴了好多其他版本。比较喜欢陆澄的朗诵,小资兮兮的,很贴近我想象当中的徐志摩,却少了老许版本里的那种气质和激情。可能徐志摩本来就不具备那种力度吧!
[url=http://wpa.qq.com/msgrd?v=1&uin=593039&site=配音网论坛&menu=yes][img]http://wpa.qq.com/pa?p=1:593039:13[/img][/url]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