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梧桐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12-09-07
阅读:1126回复:9

老片子重新配音的效果怎么都那么差?怪不得人家不喜欢配音的电影。

楼主#
更多 发布于:2003-11-19 18:20
最近在商店和网络上买了一些电影,本来想珍藏的,可是一听那些重新配音的老电影,失望得当场就想把碟片掰成两半。
现在有一些南方的音像公司从国外购买了一些老片子,应该说是很有商业头脑的,但是可惜的是配音让人非常的失望,有时候简直无法忍受:
首先是用草台班子去配音,就是照着字幕念,生硬,翻译漏洞百出,甚至有些语句可能是因为原版说得太快了,干脆就忽略过去,这种情况在盗版碟里最常见,可是没有想到在在正版碟里也有这样的。顺便说一句,现在买盗版真是不划算,大部分新出的盗版碟片都是在电影院里用DV拍摄的,效果很差不说,更难以忍受的是——这些盗版分子也充分考虑到了配音问题,不知道从什么地方找来几个人瞎配,一整个声音污染,有几个人的声音很熟悉,应该是专业团队出来炒更的,不知道有没有人举报,管一下(建议环保局出面,以制造声音垃圾的名义起诉他们)。
还有一种做法就是从港台地区直接引进的配音版本,这种碟片的特点是有双声道,你可以选择听原版的,也可以听配音,但是配音让大陆的观众可能会听起来莫名其妙,因为存在文化上的一些差异,翻译的理解也不一样,所以一般这样的情况下就只好听原版——有些是有字幕的,没有字幕的,你就需要练就较好的英语听力才行。
我想起童老师在不同的场合解释关于“配音不景气”的说法时,都会强调一点:配音的质量。
我认为这是当今配音艺术被人认为没有前途的一个重要的原因,近些年来,粗制滥造的配音、过分追求时间效应的配音大量充斥电影院和音像市场,直接造成年轻观众讨厌配音而选择观看字幕。
当然,像朱军在当日艺术人生里问的问题:不追求经济效益怎么能行?
这个问题问得好,但是我认为,创造经济效益并不等于一味地要缩短生产时间和成本,这种观念并不是创造效益的有效办法,更重要的是要树立质量意识。
最近我在协助企业做ISO9000体系认证,体系强调“以客户为关注焦点”,这是解决质量问题的关键所在,不考虑观众的耳朵,观众只好把你抛弃,而配音想要继续生存,发展,乃至再度辉煌,不解决质量问题,今后,我们就休想再听到前辈们那么优秀的声音,那么传神的诠释。
我觉得,至少在目前情况下,配音还是大有市场的,朱军说可以看字幕,但是你要考虑到一个问题,在电影这种形式下,翻译的字幕大多数只能是直译,直译的缺点就是很难将意思表达完整、深刻。但是如果不直译,可能又跟不上口型和节奏,这个矛盾是很难解决的,看字幕和直接听声音的信息反馈时间有个时间差的问题,等你看明白这一句,可能下一句就错过了。
当然,如果到了某个时候,全中国人民的英语听力都达到了很流畅的程度,全世界文化“大同”了,自然所谓的配音就没有必要了,岂但配音没有必要,字幕都可有可无了。
我说一句不太客气的话,某些人自以为懂得两句英语就以为可以直接看原版,实在很可笑,翻译这门学问,要学好还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没有在那种文化背景下生活过的人,是很难深刻理解这种文化下的语言的。
自己浅薄,关在家里自己欣赏就好了,出来表演自己的浅薄就有点滑稽了——并无特指,请勿对号入座。
再说经济效益问题,我并不认为好的配音就没有了市场,效率要提高,这是自然,毕竟电影是要讲一个时效性的,前些日子《黑客3》全球同步公映就是个例子,但我认为这是一个技术性的原因,而并不在配音本身,如果你重视它,这个时间差是可以缩短,甚至可以做到同步的,这需要电影发行商多做一些工作。
中国的电影配音艺术现在已经到了一个很危险的低谷,甚至有人开始怀疑门艺术的存在的必要。从高一点的角度来说,这是一种文化的自我保护,从低一点的角度来说,电影不仅仅是为白领们消遣时光来用的,中国还有90%以上的人英语程度并不足以应付看原版的需要。在者,在中国,懂日语的有多少?懂俄语的有多少?懂法语、葡萄牙语的人又有多少呢?难道这些国家的电影都不需要看了么?——你会说,不是有字幕吗?关于字幕的问题,在上面已经说了,是有个不可协调的矛盾存在的。
所以,我觉得,配音要想继续生存下来,首先要解决的还是一个质量问题,不要再让声音垃圾充斥市场,强奸大众的耳朵,误导观众了。困难是有的,但是我认为技术原因还是可以解决的,关键是电影发行商们能不能重视一下,看童老师住的房子,可想而知他们的薪水是多么的低廉,因此这个成本在中国完全是可以承受的,再做精致一点,只能是对观众、对片商都有好处的事情。
写到凌晨两点多了,困了,今年年初得了偏头疼,平常不说话,说了这么多真是怪累的。
不当之处还望海涵。
深夜梧桐,月色如水,人独立,听风。
green
游客
游客
1楼#
发布于:2003-11-20 02:28
老片子重新配音的效果怎么都那么差?怪不得人家不喜欢配音的电影。
支持你。
frui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14-10-25
  • 原创大奖
2楼#
发布于:2003-11-20 06:24
老片子重新配音的效果怎么都那么差?怪不得人家不喜欢配音的电影。
就是就是,我学英语30多年了,还在英语系教过精读泛读听力,应该说什么东西都听得懂,可就是电影听不懂,还要看字幕。看字幕又分散注意力,也影响画面。
支持配音!
椅子是电脑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雪雍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14-02-07
3楼#
发布于:2003-11-20 08:55
老片子重新配音的效果怎么都那么差?怪不得人家不喜欢配音的电影。
建议楼主多翻翻有关购碟的旧贴子,免得花冤枉钱。
雪洁何曾因风改, 雍容不必扮骄矜!
4楼#
发布于:2003-11-20 13:03
老片子重新配音的效果怎么都那么差?怪不得人家不喜欢配音的电影。
呵呵,没有熊猫眼吧:)
塞勒斯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20-07-02
5楼#
发布于:2003-11-21 10:21
老片子重新配音的效果怎么都那么差?怪不得人家不喜欢配音的电影。
我也支持你
顶了
[IMG]http://www.wowchina.com/download/wallpapers/img/thumb/korea-alliance-800x.jpg[/IMG]
6楼#
发布于:2003-11-21 11:23
老片子重新配音的效果怎么都那么差?怪不得人家不喜欢配音的电影。
昨天买了一张贾莱.古伯的《正午》(high noon),本来是和我上次买的《紧急下潜》是一个系列的,《紧急下潜》都是上译配的音,这张居然不是,非常惋惜,配音的效果和上译确实差了不少。
主要感觉是这些配音演员不够自信。声音和人物形象不够贴近,表现力不强。可能是演员没有很好的入戏。其实,上译的配音是经典,但是其他的演员也可以有自己的特色,努力的去把握角色。就象长的最漂亮的演员不一定是最好的演员一样,非上译的配音也可以很不错的,关键自信是首要的。其实声音有特色的人很多,关键是怎样在塑造角色的时候把自己的特点挖掘出来,要投入,要自信。
7楼#
发布于:2003-11-21 17:48
老片子重新配音的效果怎么都那么差?怪不得人家不喜欢配音的电影。
你说的我坚决的支持到底!!!
把那些声音垃圾清除出去是你的心愿也是我的心愿!
怎样才能杜绝呢?不买是很重要的。
可为什么还出那吗多垃圾的 译制片呢?
这倒是有意思!看来买碟得人是冲电影本身,而非配音,那市场是懂得配音是门艺术的人究竟有多少?
看来确实好些现象值得思索。
就配音事业的发展,市场化的脚步好象不合拍。
是不是这样呢?
8楼#
发布于:2003-11-22 12:51
老片子重新配音的效果怎么都那么差?怪不得人家不喜欢配音的电影。
  低质量的盗版碟和高价格的正版碟、电影院的不景气、电视剧的充斥……冲击,于是配音到了角落。
  大片只要声效音效,不用听说什么就可以看懂,说的简单话可以用来练听力和学脏话,所以,没了对能挖掘人物性格的配音的需求。
  没人炒作配音,酒香也怕巷子深,停了孤芳自赏吧,全世界盗版者联合起来,打“国英双语(专业配音)牌”,让盗版业主动挤压所谓正版。(此条第二个逗号后为胡勒)
  
  
9楼#
发布于:2003-11-22 12:52
老片子重新配音的效果怎么都那么差?怪不得人家不喜欢配音的电影。
此外,偏头痛也有可能是鼻窦炎导致的。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