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草
游客
游客
阅读:1058回复:3

浅谈长译与上译

楼主#
更多 发布于:2004-04-11 00:11
   最近因为一些事,使我常想到长译与上译。
   说起来,我对上译和长译都有很深的感情。
   现在,人们提起译制片,往往更多地提及上译。其实,长译的作品量不比上译少,而且质量也非常好,——你现在在全中国范围内寻找,还真难找出类似于长译当年的作品(指质量)。
   当然,我承认,从总体成就来看,长译略逊上译一筹,——这个不必讳言。但我要说,长译仍是与上译并峙的两座高峰!打个比方说,有两个人,一人考试得了100分,另一人得了98分,你不能只记住那个100分的人,而忽视了那个98分的人。我认为,长译也是一个宝库。现在的译制经典多数出的是上译的作品,这对长译似乎有点不公正。长译也有大量值得上译制经典的作品。我仔细对比过上译和长译的作品,发现他们的风格并不相同。我认为,长译的更生活化,上译的更个性化。个性化固然好,生活化也不能说不好,只能说他们风格不同,——但都是宝贵的。而且我认为,两厂当年搞译制,其认真程度是不相上下的,像向隽殊、李真、孙敖、陈汝斌等人也不比上译厂的人差。所以说,要加强对长译厂作品的宣传,让D商们将上译与长译同等对待!  
 
惹残烟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06-07-06
1楼#
发布于:2004-04-11 08:13
浅谈长译与上译
喂喂喂,别在这里呼吁D商
偷偷地到这里:http://www.520dvd.com/news/default.asp
遥遥晚空 点点星光 息息相关 不要忘了 我来这儿 就是为了要让你再得到应有的欢乐
风之弦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14-01-07
2楼#
发布于:2004-04-11 10:26
浅谈长译与上译
长译的更生活化,上译的更个性化。个性化固然好,生活化也不能说不好,只能说他们风格不同,——但都是宝贵的。
赞同这个观点,满园花天才是真正的春天。
不过,现在整个配音界都不景气,上译都有点自身难保,北京、辽艺也都不是很得志,所以要做的工作还不少。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弋舟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18-04-15
  • 原创大奖
  • 贴图大奖
3楼#
发布于:2004-04-11 11:04
浅谈长译与上译
    canyan说得有些道理,但国有公司却做得很落后,尤其是不吸收国外数字修复技术,对经典国产老片、经典译制片不想重视;因而碟片擦痕累累,断片多多,褪色严重;只能供怀旧之用。广东的一些音像出版社只重追风效应,出的“正版”碟片宽银幕放大、多声道功能全无。好像只有《英雄》正版碟片质量好些。按上海话说法:“牌子做坍了!”过去“德加拉”虽以VCD为主,国语2.0声道,但态度挺认真,央视也放过他们的《空中监狱》等片,译制演员声音尚可。(这番胡扯该放到“购碟经验”里谈——穆站严厉地批道)
    所以俺在另一帖中提到对上译厂能尽早决策自主出版名牌音像制品;还有上影厂在筹备张建亚执导《大闹天宫》影片前就巨资引进的数字电影设备,(俺以前多次帖中念叨过)修复旧胶片不成问题,类似本人用绘图软件便利地修复有瑕疵图片异曲同工,差不多容易。却只在《紧急迫降》、《极地营救》中“杀鸡用牛刀”,太奢侈了。
    回到原主题,(咱的“无轨电车”又开回来了!)昨天在家中重看《舞台生涯》,陈汝斌/卓别林、向隽殊/芭蕾舞女演员-配得好极了!像是卓别林版的《红菱艳》,也像是卓别林告别默片时代的叹息、告别他的影迷的收关之作,卓别林在此片中哲理性的话很精彩,陈老师的气息、节奏掌握得极到位。感谢长影译制老师!
我就是闻着酒香,漫步进入这个雨巷……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