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小短文,能让大家如此关注,真是出乎我的意料。我发觉我们配音网上的网友都好小。我喜欢,我热爱,是因为我从那个时代过来的。可这里小朋友,大多数是80年代,有些都是90年代,照例在他们这个年龄是不太会知道上译啊,可看他们都很痴迷,也很专业,我真是很好奇,也为老艺术家们辛勤的付出,能得到新一代的认可,感到欣慰。知音难求,纵然时光变迁,是金子,总会发出它耀眼的光芒。
那时,只要打开收音机,就能听到他们的声音;打开电视,就能看到经典。那时,童自荣是配音界的新秀,那时,丁建华还是刚进厂的小丫头。时光荏苒,好多知道的,酷爱的声音都成了绝唱。特别想他们的时候,我就听碟,在他们的声音里回到过去。现在的小朋友,都说,那时的人好土,可就是这些土土的人,给了我们一个最完美的声音世界,他们的声音如此贴切的还原了影片,充分满足了我们对外面的世界的好奇和渴望。那时候,只要有外国电影代表团来上海,上译厂是他们必去的一个地方,也只有在那里,那些自我感觉良好的演员,会对我们的配音演员们表现出由衷的心悦诚服。栗原小卷会抱着刘广宁落泪,高仓健说,他的中国话,只认毕克的。英国人会说,你们让一部不入流的电影〈简爱〉成了经典。〈虎口脱陷〉让高傲、挑剔的法国人无话可说。那时,在国外的学校,为了让当地人对中文有兴趣,上译厂配音的电影剪辑就是他们的磁带和课本。现在,还有这样的译制片吗?现在还有国外的电影团想来参观我们的译制厂吗?有吗?!现在的人,生活方式变了,思维也变了,与外界的接触也比过去更频繁了,可他们的配音,却让我感到那么的陌生,现在的配音,总无法让我进入特定的故事情景。到底是哪里出了差错呢? 也许,现在也会有一两个好的配音演员,但我已无心再去发现了,不看译制片很久很久了,我是真的不屑看现在的译制片。我只记得,那时的星空,群星璀璨,那时的人,个个身手不凡。 他们到底哪来的人格魅力,能让我如此心心念念难以忘记? |
|
1楼#
发布于:2005-08-03 13:20
怎么说呢,这里朋友年龄跨度还是很大
从小就听童自荣的配音,声音的魅力让我们能尽情想象 沉寂在其中不能自拔啊,好多人都是因为喜欢他们的声音而走上了配音或者相关专业的道路 上译可以说影响了一代人呢 |
|
2楼#
发布于:2005-08-03 13:23
我就特别喜欢上译.呵呵。
|
|
|
3楼#
发布于:2005-08-03 13:32
说的也是
我现在看有的译制片,宁愿听原声也不听配音,听不出感觉呀!! 不过,现在也还是有优秀的配音员的!也还是有优秀的译制片的! |
|
4楼#
发布于:2005-08-03 15:00
这里的网友年龄跨度的确很大.楼主来这里的时间可能不长,不太了解.
|
|
|
5楼#
发布于:2005-08-03 19:36
烟说得对!
这里就像家一样,让小珂好喜欢,觉得好温馨。有大哥哥大姐姐们的照顾,小珂也才能够一直不懈地努力、努力,做自己能做和喜欢做的事情。 这里是我所去过的论坛中最温暖、最有特别的“家”的感觉的地方了。看到大家都为同一个高尚的目标而努力,而且可以不断取得成绩,真的很令人感动,也很受激励!! 最爱配音网~~~ |
|
6楼#
发布于:2005-08-03 20:19
下面是引用花开一季于2005-8-3 13:05发表的那时的星空,现在的我们: 好文!真情实感,自然贯通啊! 改个错字.<虎口脱险>也. 很多文中的感慨有同感. 到底哪里出差错了.翻旧贴吧.有点启发的东西. |
|
|
7楼#
发布于:2005-08-03 21:38
楼主是哪个年龄段的,也许我们是知音,我是六十年代生人,几乎是和这些经典一起成长的。
|
|
9楼#
发布于:2005-08-04 07:30
我是70年代的人,记得是上初三的时候就开始喜欢上译的配音,买了很多磁带,特别迷恋童自容和毕克的声音,同学们说我模仿童自容的声音还挺象的,偶然的机会发现了配音网,发现还有这么多喜欢配音的朋友,感觉就象回到了家一样.现在已经过了而立之年,再听这些经典的声音,仿佛又回到了从前,但是我们是真的回不去了......正象那首英文歌唱到Where have all the flowers gone?
Long time passing Where have all the flowers gone? Long time ago Where have all the flowers gone? Girls have picked them every one When will they ever learn? When will they ever learn? |
|
10楼#
发布于:2005-08-04 11:24
应该大部分都是八十年代生人.
|
|
|
11楼#
发布于:2005-08-04 11:25
最近感觉年龄偏大的网友来了好多
|
|
|
12楼#
发布于:2005-08-04 14:38
其实酷爱译制片的大群体可能在现在是40岁左右,70年代中后期--80年代读小学高年级到刚进大学的这一批. 但他们现在人到中年,工作生活的压力较大,上网的比例偏低.我认识的一个碟片店老板说买上译经典的大部分是40岁上下. 在美国遇到的对配音感兴趣的,绝大多数也是这个年龄段的.甚至美国一些专卖国内影视剧的华人网站也用"译制经典"作卖点: http://video.tigercool.com/ProductInfo.asp?ProductID=18515
|
|
|
13楼#
发布于:2005-08-04 15:39
我是八十年代生人,和六七十年代的人不同的是,八十年代的我们可能更多的是通过电视来接触译制片和认识配音演员的,当然也包括一些广播剧;六七年代的人更多的是通过电影院来接触译制片的。我在受上译薰陶的基础上,又受了上视的影响,所以当上译青黄不接,上视消退的时候,我简直无法接受。之后也就很少关注这个领域了,直到找到了配音网,才让自己的热情再度燃起。
|
|
|
14楼#
发布于:2005-08-04 15:44
呵呵,俺小学初中周六周日不是泡电影院就是听录音剪辑
那时候电视里也满是这些熟悉的片子熟悉的声音 对了,学校还经常组织包场电影啊(就是很讨厌看完电影以后总让写观后感) |
|
|
15楼#
发布于:2005-08-04 15:47
配音论坛的大多数人都是80年代的,但其实60,70年代的人肯定比80年代的多,只是可能这些人不太上网而已
|
|
|
16楼#
发布于:2005-08-04 15:48
我也是八十年代的人,喜欢配音的经历跟指纹差不多,不过我还受到了一点父亲的影响,他也很喜欢。
|
|
|
17楼#
发布于:2005-08-04 17:40
下面是引用recanyan于2005-8-4 11:25发表的: 而且带来了不少晴天霹雳的东东.俺也被震得全身发麻. 下面是引用西蜀五月于2005-8-4 15:47发表的: 同感,很遗憾.如果60,70年代的见证过配音辉煌期的人蜂拥而来,论坛里还不知道会增加多少响雷呢.缺乏这些人的加入是一个很大的损失,特别是对配音. 哎,也许不来也好,少些怀旧,多点憧憬.要不,配音非得搞成怀旧网不可.就连不少80后也在拼命追忆. 下面是引用xiaoyin于2005-8-4 14:38发表的: 这就是他们不来大来的原因.其实很多网站都一样,80后的多,网站做的民意调查之类的也往往不全面."大部分网友意见"基本上是80后们的意见. |
|
|
18楼#
发布于:2005-08-04 20:46
最初听配音是为了学习普通话。
现在听配音是一种爱好,一种习惯,甚至是一种信仰。 一日不听也许没什么,可是没有了,生活就少了很多乐趣和滋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