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华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21-05-04
  • 网站建设奖
  • 爱心大使
阅读:2290回复:0

[精品整理][资料]第一部翻译片诞生前后 (载《大众电影》1980﹒11)

楼主#
更多 发布于:2005-08-12 17:44
  第一部翻译片诞生前后            王  澍


         一九四八年底,东北电影制片厂接受了一项新的任务,试验将苏联故事影片《普通一兵》译制成为华语对白。
         首先着手进行剧本的翻译。剧本的第一稿是由当时在沈阳工作的桴鸣(徐立群)同志翻译出来的,但不是对口形台本。为了符合译制影片的要求,导演袁乃晨同志征得厂领导同意,把正在进关途中的孟广均调回兴山,加上刘迟同志。由孟、刘、袁三人,经过连续八个昼夜艰苦的探索琢磨,于一九四九年三月八日把翻译剧本加工为对口形台本。在录音师张家克进行录音的准备工作时,袁乃晨和孟广均两人专程去齐齐哈尔市,将东北军政大学宣传队的张玉昆、吴静、李百水、李雪红邀请到刚刚从兴山迁至长春的东北电影制片厂,与凌元等汇合共同担任配音演员。
         对口形配音,给演员带来很多的困难。比如,当时是采用整本整本录音的方法,而不是象现在把一本片子分剪成若干小卷进行录制的。那么一本影片放映十分钟,就要在这十分钟里把台词和音响效果一气呵成录制下来。载声媒介用的是胶片,不是目前用的磁带,只要出现一丁点差错,都会造成前功尽弃和浪费人力、物力、财力的后果。因此,演员们在录音棚里,注意力特别集中,甚至于过份的紧张。有一位演员在实录时,就曾把“我也上去!”一句台词,说成“Я(俄文)也上去!”弄得大家哄堂大笑,只好重录。
         经过译制组同志共同努力,克服了种种困难,这部影片终于在一九四九年五月一日试制完成,并在解放区首次放映。当人民群众看外国电影而听到中国话对白时,无不惊讶赞叹,热烈欢迎。第一部译制片的诞生,为新中国电影事业开创了一个新片种——翻译片。
         为适应形势的发展和需要,译制影片的任务增加,该厂于一九四九年夏末,开始集中加强译制人员力量,招收了十几位配音演员,其中有:张桂兰、肖南、王亚彪、陈新资、孙忠志等。又从华北大学三部文工团调来白景晟、向隽殊、李景超、车轩、赵双成等组成了翻译片科演员组。不久,蒙纳同志从香港归来,也参加了演员组工作。翻译组除孟广均、刘迟外,又增加了尹广文、胡伯胤、王澍等;导演组有刘国权、于彦夫、王岚、徐明、张普人、任颖等。翻译片科由袁乃晨负责。同年,又译制了《俄罗斯问题》、《伟大的转折》两部苏联故事片。
         建国以后,随着国际的日益频繁,翻译片成为促进与增强各国人民友谊、文化交流重要的艺术桥梁。因此在相继增加翻译片任务和相应充实译制人员力量之下,扩大、增加了译制片范围,先后译制了朝鲜、捷克、波兰、德国、匈牙利、印度、日本、意大利、法国等国家的影片。
         一九五○年,上海电影制片公司也开始生产翻译片,随后成立了上海译制厂。
         从翻译片的诞生到今天,三十年当中,已经译制了大量的许多国家的影片(包括美术、纪录、科教),配制技巧不断改进完善,译制质量也日益提高。它已经成为国际文化交流中不可缺少的、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并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继续发挥它在文化交流工作中的重大作用。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