惹残烟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06-07-06
阅读:3113回复:0

[精品转贴][转贴]电影中的怀旧情结

楼主#
更多 发布于:2005-08-13 11:57
  http://www.snzjb.org/news/detail.asp?n_id=1327
(好象是个中学生的习作哦)

电影中的怀旧情结

日期:2004-2-10 作者: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 李江茗(9910067) 阅读:464
 

                                 其一·中国篇

    我是个酷爱怀旧的孩子。自从在母亲的影响下初次接触到中国的老电影,我的“怀旧神经”便被强烈地触动了。或许有人觉得中国的老电影太简单、太落后,不值得一看。但你可知,这些老电影曾影响了一代两代甚至三代的中国人,激励他们向前,向前。

  二三十年代左翼电影运动开始,最有名的要数赵丹与周璇合演的《马路天使》。演员们在诙谐、幽默的表演中宣传了与黑暗的旧社会作斗争的积极思想。与本片类似的《十字街头》中《春天里》一歌唱得好:“幸福不是从天降,生铁久炼也成钢。只要努力向前去,哪怕高山把路挡……不用悲,不用伤,人生好比战场。身体强,气力壮。好好干一场。”这首歌距今已五十多年了,但我相信它不仅仅激励了当时的进步青年,因为现在,这富有哲理性的唱词一直还在警示着我,鼓励我别灰心,别气馁,要勇敢地面对困难。

  如果三四十年代的电影留给人们的是“金嗓子”周璇那甜美的歌声,那么五六十年代的电影则多带给人们战争和苦难的回忆。从《渡江侦察记》到《红色娘子军》,从《永不消逝的电波》到《野火春风斗古城》,还有我们所熟知的董存瑞、王成王芳兄妹,都从各个方面反映了当时共产党员的形象。此时中国的电影如雨后春笋一般涌上银幕。如果说三四十年代的电影史像一条暗淡的、稍有波澜、刚发源的长河,那么这时这条长河已有了朦胧的色彩。因为1956年,我国第一部彩色影片被搬上了银幕,这就是《祝福》。不久前中央电视台《艺术人生》栏目中插播的一些老影片片段很使我热血澎湃,因为我憧憬那激情燃烧的岁月:李侠从容地吞下密电码,在电报机上敲出“同志们,永别了”;金环迅速地从头上拔下发簪向伪军首领颈间刺去;飞虎队的小伙子边弹着土琵琶边唱“西边的太阳就要下山了”;新婚夫妇周文雍与陈铁军一同倒在刑场上的木棉树下,手中共握着一朵血红的木棉花;新疆小伙儿阿米尔与古兰丹姆深情地唱着“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陶岚对着镜子问:你为什么这样地看着我?萧涧秋回答:因为我还从来没这样地看过你……曾记否那一串串历史的珍珠:李香君点点鲜血溅扇上,化做朵朵爱情的桃花;通往远疆的荒漠戈壁,镌下了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铿锵语句;菜市口刑场上,久久回响着谭嗣同的铮铮话音:“今中国未闻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邓世昌与众壮士眼中迸发出誓与敌同归于尽的坚定决心:“开足马力,撞沉吉野”……啊,太多的电影,太多的回忆,太多的感慨,它们就像林道静手中的传单,有如一把火,点燃了我心中的爱国激情。正是有了觉新的太多压抑,阿诗玛的太多善良,聂耳的太多豪放,周萍的太多苦闷,才使我了解到形形色色的人,使我成为一个极富正义感、善辨是非的少年。

  那长河涡漩卷涌的色流突然灰黯了下去,开始变得拘谨,那所谓的“红”色充斥了整条河,这该是到了文革时期。整整十年,八大样板戏占据了电影的地位,这是单调乏味的。以后七八十年代的电影虽不乏色彩及欢快的气氛,且仍然时见妙笔,如《庐山恋》、《人到中年》等,但总体的感觉总没文革前的好。可能是它们少了那种我所仰慕的“激情”了罢!

  ——或许是因为我个性的与众不同才会去关注中国老电影;而且是因为这些电影才赐予我的个性更加与众不同。


                                  其二·外国篇

  如果说看中国老电影是对于苦痛的回忆,那么看外国老电影则是一种闲暇时的欢娱了。在中国电影市场被美国动作片所充斥的今天,外国的老电影仍是以其风格迥异的故事情节和其优秀的演员阵容吸引着人们的心,总之一句话:经典毕竟是经典。

  从1910年美国好莱坞成为电影中心以来,不少名演员相继出现在经典的银幕上:“小胡子男人”克拉克·盖博的《一夜风流》,琼·芳登的《简·爱》,格力高利·派克与娇小女郎奥黛丽·赫本共同演绎的《罗马假日》以及劳伦斯·奥立弗的《傲慢与偏见》……数不胜数。或许影响最大的演员要数卓别林了,他以独特的幽默动作表达着自己的情感,痛斥着社会的黑暗。他的电影含有辛辣的讽刺意味,而他却不用言语去表示,这就是卓别林电影的魅力:一切尽在不言中。还有一个人不能不提,她5岁进入好莱坞,在她所主演的《百老汇小姐》、《一月船长》等影片中,以她活泼清纯的形象、可爱优美的舞姿及她在电影中表达的主人公心灵的美好,巩固了人们心中“小天使”的形象,她就是秀兰·邓波儿。

  ——不说演员了。看看《茜茜公主》。每当想到这个电影,我眼前总是出现这样的画面:青色的山峦跌宕起伏着,葱绿的草坪上忽地耸起一座精巧的别墅,门前一个叫“茜茜”的女孩侧身坐在自己心爱的白马上,飞奔着,欢笑着。一个字:美!看来一走出美国,眼前就是另一番风致了——在法国,蒙面侠佐罗除恶扬善,所向披靡;南斯拉夫,神勇机智的游击队领导人瓦尔特与人民大众奋起反抗德国纳粹统治;在印度,大篷车里能歌善舞的善良的吉普赛人帮助索尼塔度过一个又一个难关;在俄国,瓦西里用低沉的声音对妻子说:“面包会有的,牛奶会有的,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在苏联,办公室里的小职员,正疯狂追求着女上司;墨西哥,生活在吉普赛人部落里的贵族后裔叶塞尼亚在一心寻觅着属于自己的家庭与爱情;在日本,检察官杜丘在被史村等警官追捕的同时受到了单纯女孩真优美的爱情攻击;在朝鲜,贫苦的卖花姑娘手捧鲜花,用心去深情吟唱“卖花哟,卖花哟……”好一番五彩斑斓的景象!看吧——有的色彩粗犷豪放,有的色彩柔和明丽,表现出影片对“美”的歌颂。不管怎样,欣赏外国影片的情节与摄影技术都是一大享受。

  最后一大享受是不说自明。它曾迷倒了全中国几十万人。它是隐藏在外国译制片背后的艺术。当哈姆雷特发出沉思的声音“生存,还是毁灭”时,当叶塞尼亚娇嗔地叫道“噢,我的奥斯瓦尔多”时,当简·爱痛苦地向罗切斯特先生表白“你以为我贫穷、低微、不美”时,当唐塔医生恶毒地命令杜丘“一直往前走,不要往两边看,你就会溶化在蓝天里”时,你就会明白我所说的这一享受了。上海译制厂以及其他电影厂的老配音演员们的具有磁性的声音是永远也听不烦的。乔榛的深沉、鲜明,丁建华的清亮无瑕,毕克的厚重与自信,李梓的清丽与浑厚,童自荣的高傲与活力,刘广宁的清纯、甜美,邱岳峰的狡诈、阴险……众多富有个性的声音支撑起所配角色的个性。这些声音的魅力将同外国电影一起,在人们心中永不磨灭。

  所以,比起带有色情、暴力的现代影片,我劝诸君还是静静地坐下来,安心欣赏情节单纯、画面丰富、声音动听的经典影片。在那里,你会找到一个真善美的世界。


湖南科技大学 张盈(9741089)
  这篇文章分为中国篇和外国篇。我认为作者这样做是很明智的,毕竟中国的老电影和国外的电影有太大的差别。
  “中国篇”作者以时间为线索纵向展开,从二三十年代的朦胧电影到文革时期的样板戏再到七八十年代的电影,不一而足;“外国篇”从空间这条线伸展,从美国到法国再到苏联,一一道来。作者用这种方式来抒发自己对电影的深深情结。但我认为作品的问题就出在这儿,作者把太多的笔墨集中在了介绍电影上,而忽略了情感的抒发,使文章的感情显得比较单薄。

 
  文章的题目不是很准确,做的太大了,感觉作者要讲电影理论,但本文更多的是写对一些老电影的印象,所以文章的题目与内容有点游离。
  不过作者对电影还是有一定的研究,或者说,作者还是很熟悉一些老电影的。要不,是不能这样洋洋洒洒地谈对电影的怀旧情结。
  文章还是很有内容的,有很大的信息量,提到了不少国内外的老电影,但都没有深入下去,没有写出电影中的怀旧情结,也没有很好地表现作者对老电影的怀旧情结。
  其实,作者完全可以对表现某一主题、某一题材的电影做一个评论,也可以只对某一部电影写影评,这样反而更具体、更形象。
  真正想在影视评论中有所发展,对一个人的影视专业知识、文学修养、历史地理、逻辑思维等都有一定的要求。
                                                                 傅志宏


  作者喜欢中外电影,并且看了很多,了解得也不少,所以写出了《电影中的怀旧情结》。
  但是就此想写一篇有观点、有创见的“影评”并不那么容易。
  从题目看,“电影中的怀旧情结”就文意模糊,似乎不通。从文章看,作者是想说自己喜欢看老电影,对老电影有一种怀旧情结,文章没有完成题旨。
  中外电影涉及不少,像在“报花名”。至少中国电影为什么会是那样,得失如何与社会历史关系如何,文章中看不到,就更不用说外国电影了。
                                                                  郭振武


  如今的影视界可谓百花齐放,作者不写眼前缤纷的“鲜花”,而是把目光投向了那些今人眼里的“昨日黄花”——中外经典老电影,写尽每朵“花”的美丽动人之处,赞赏之情溢于字里行间,与当时培育影视作品的时代生活和各自的文化国度的联系还不够。
  做这样一篇论文,应该站到一定的高度上去俯瞰,不是站在地平线上回望,这样观望的不够透彻、全面,只看到了它们如玉的光泽,而忽略了各自的斑点,在文化积累的层面上需更上层楼,眼界有待于进一步拓宽。
                                                                  王岩


  在今人的眼中,“怀旧”只是一种点缀。而李江茗的文字里则有了一种情感的提升,这篇《电影中的怀旧情结》尤为明显。
  毫无疑问,刚刚16岁的李江茗是新一代人中的一分子,她的文字里能读出一种历史和文化的延续,奔涌的是全新的生命。既有情感的力量,又有理性的提升,视野更加开阔了。在这种抒写中,让人感受到新一代人特有的立场和姿态。基于此,他们(或她们)比父辈们会有更具创造力的表现。
  全文分为中国篇、外国篇两部分,有了一定的具体内容,认识和看法也较为真实,体现出作者的思考深度。散文贵散,但又有一种恰到好处的节制。
  作者一点也不拘谨,娓娓道来,如同和一个熟识的朋友谈话,在不经意间让人感受到诸多不凡之处。
                                                                   李迎兵


  学员中专门写电影或影视作品分析的作者很少,李江茗是我所知道的第一个。她的这篇《电影中的怀旧情结》已初步具备了有关电影论文的雏型。电影和文学、绘画、雕塑、音乐、建筑、戏剧这些艺术门类一样被称为第七种艺术,它是舶来品。在中国六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初期看电影是大部分中国人热衷的文化娱乐方式之一(差不多也可以说是唯一)。历史发展到今天对于李江茗这代人看电影尤其是坐在电影院里看电影已是一件生疏好笑的事情了。尽管现在的大片、贺岁片层出不穷,但是真正能留下印象的非常少,所以人们就像怀念老歌老照片一样怀念老电影,我想这是许多人的真实心态。
  按高标准来要求这篇《电影中的怀旧情结》是有不足的,但是我还是愿意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李江茗和她的这篇文章。在读图、多媒体和网络游戏的今天,李江茗居然在悄悄研究电影看电影,这是我没有想到的。她把自己看过的中外电影印象极深刻的做了梳理和归类,表达了自己的善恶爱憎,由关注戏中主人公的命运延伸到对那些历史事件和时代背景的关注,这本身就是一个学习长知识的过程,比单纯地读历史书要更受益。能够沉浸在老电影中的现代女孩让我想到了卞之琳的那首短诗《断章》。

                                                                     张天芒
遥遥晚空 点点星光 息息相关 不要忘了 我来这儿 就是为了要让你再得到应有的欢乐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