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时候大家在坛子里吵得很激烈,什么上译、京译的。从而看出大家对不同译制机构的偏爱。我想问的一个问题是:
配音演员所属机构是否会成为影响其知名度(包括受喜爱程度)的重要因素?? 请看下面的证据: 1.上译的配音演员是否各个那么受听?有没有爱屋及乌的光环效应存在?从而形成红绿搭配的一棵菜?就象苏秀老师惊奇于网友对周瀚的喜爱? 2.于鼎如果不在1950年代初来到上译,他的声音是否也会成为"洋味十足"的上译风格,这究竟是由个人条件决定的还是由环境决定的.因为有些网友感觉他50年代在长影的声音混同于其他演员,没有特色.他后来声线的变化是年龄因素还是后来训练的结果(发声方法与技巧)? 3.大家是否过分关注了某些译制机构的发展?比如陈红1993年在长影出道,只是个默默无闻的配角.直到她后来进军北京,加盟电视译制片,才为人们知晓,这说明什么?刘明珠亦是如此! 4.大家现在基本已能接受韩剧的配音风格,与当年上译的理想化语音审美截然不同.而且京译也在快速崛起.如果在改革开放初期的社会发展条件下大家不刻意追求心中的那份浪漫(听听原版片就知道了,可惜那时没这个机会),也许长影不会输得那么惨! 敬听各位高论! |
|
1楼#
发布于:2005-09-04 18:16
关键不是所属机构,是整体风格吧
|
|
|
2楼#
发布于:2005-09-04 18:27
下面是引用recanyan于2005-9-4 18:16发表的: 整体风格是怎么形成的?老上译的整体风格能说是陈叙一给戳起来的吗?这是否跟个人条件有关?有的配音演员只是换了换地方啊,怎么结果就大不相同?如果把长影的某位换到上译来会不会业务水平提升的很快呢?周瀚如果在长影又会怎样?如果把陈叙一当年调到长影去,就会有大改变吗?真是不懂!!! |
|
3楼#
发布于:2005-09-04 18:53
总体风格对个人的发展应该有所影响.上译与其他译制机构风格不同的特点,到70年代初开始就明显起来.身,"声"在其中,于鼎的声线风格会潜移默化地"贴上"上译的特点.另一个例子是杨文元,这位老上译,79年回厂后由于中间离开很久,最初配的几部片子,其风格就有点"北方配音"的味道.
|
|
|
4楼#
发布于:2005-09-04 18:56
就配音机构而言,现在正在异军突起的京译,实力并非我们想象的那么差,时下的译制片之所以不能提起大家的兴趣其症结有几点:剧本的翻译、演员对剧本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不足、对自身专业的研究和锻炼不够、赶进度匆忙录制、分轨录音中缺少了演员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有些事情也并不能全要责怪这些配音演员们,市场的效率不容你潜下心来研究剧本,这也是他们感到很无奈的事情,所以作为配音的爱好者应该理智的看待现今的配音作品,要学会用批评和鉴赏的眼光去对待我们的翻译电影。老上译的作品中也不是瑕玉一块,但是老艺术家们对配音事业的那种敬业精神和力求完美的工作作风是我们现在的配音人要学习和借鉴的。我个人认为衡量配音机构译制片配音质量的好坏不能以全盘否定或是一味追捧作为它的尺度。当然,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但不能因为你痴迷某个机构或是演员就不遗余力的否定其他的机构和演员,那是对配音艺术的极不负责任的态度,也不是一个配音爱好者所应持有的热情。大家的目光应该在开阔一些,多提一些对配音艺术的想法,多谈一些配音的感想,这才是我们要做的。在这里我真心的希望大家能理智的发言,多一些宽容,多一些帮助,多参与讨论,少一些指责和谩骂。谢谢!
|
|
|
5楼#
发布于:2005-09-04 19:05
下面是引用lmss于2005-9-4 18:27发表的: 上译的这种"洋味"是与整个上海的地域文化,以及陈叙译个人的生长环境都密切相关的,与东北完全不同.陈叙一去长影恐怕也不行. 应该说上译的总体配音水平要高一些.人在水平高的地方自身提高的就快些,就像讲"北京人艺一个跑龙套的都比一般剧团的头牌要强",当然还要看他的个人努力.在配音这行恐怕还是得谈他的个人风格是否能与所在单位的总体风格相融合. |
|
|
6楼#
发布于:2005-09-04 19:15
象我这个年龄段的,是听着上译的片子长大的.对长影的影片一点都不熟悉.最近通过和网友间的交流,下载了不少长影的片子,虽然配音风格不同于上译,可是听着也超喜欢
其实当年的上译长影北京,三种地域风格各有特点.那个时代的配音是整体上的辉煌时期.不但各种风格不相互排斥,反而使观众能同时欣赏到不同的口味.再加上那时的广东还有辽艺,互有特色,互为呼应 我觉得,可能由于上译对观众有极大的吸引力,所以大家才会对上译的配音演员都那么熟悉.执意要弄清每一个配音演员的声音和名字,因而对周瀚有深刻印象.但从我看的这些长影的影片来看,周瀚的声音也很适合长影啊 至于说到上译的风格,我是越来越对陈叙一有了极大的兴趣.确实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上译风格是陈叙一逼出来的.比如写文章,水平总有个高低之分,对艺术的理解和表现,总有人的鉴赏能力超过一般人.陈叙一可能更注重把影片往艺术性上配,不管是影片本身艺术性强的比如简爱这些名著,还是一般的影片,都尽量往这个高度靠.艺术性强的作品,就拿文学来说,最注重的就是人物的个性塑造,甚至细腻到一句话就能让你知道出自谁的口.陈叙一就充分让配音演员发挥自己的声音个性,不是要配出这个人物说的话,而是要配出这个人物的内心人物的性格.优秀的作家总能知道自己用怎么样的词汇来表达人物的个性,陈叙一就总能知道一个角色,一句话,配音演员要用什么样的口气说出来才能最确切地表达字面背后的含义. 北京可能更擅长配一些纪录性纪实性强的影片.因为更讲一个平稳. 长影的配音直接承袭国内那些战争影片的配音,听着朴实,没有刻意的雕琢.这种配音风格最不利于象现在这种声音很醇美的配音演员来处理.所以长影那种听上去不怎么华丽的配音就跟影片非常的贴. 长影的雕饰痕迹最浅,北京的最深.上译的配音因为雕琢得有灵气反而显不出雕琢的痕迹. |
|
|
7楼#
发布于:2005-09-04 22:52
我也是最近一两年才知道上译、长译的,至于北京的译制机构我到现在都不清楚,不过这有什么关系呢?我喜欢的是象《尼罗河上的惨案》《虎口脱险》《战地浪漫曲》《办公室的故事》这样的优秀的译制片,而不是什么译制机构。我觉得不应该用现在这样流行炒作搞花边新闻来吸引眼球的思维方式看过去。
任何优秀的演员要获得真正成功都要通过艰苦的努力,自然需要时间时间,陈红93出道,但93年的陈红和12年后的陈红在艺术功底上肯定有很大的差距,欲鼎现在是译制片爱好者心里的艺术家,但他直到去世的时候也不过是国家三级演员,那个时候他还是默默无闻,更不要说卫禹平、高博、中叔皇等这些连译制片爱好者也不一定熟悉的名字了,没有名气不能说就没有成功,是否成功还要看艺术成就的,就说现在,配音网不过5000多注册会员,除此只外知道邱岳峰的能有多少?这也不能说明邱岳峰就不是配音大师。 我记的童自荣说过上译厂也不断的进年轻的人才,但也存在淘汰的过程,留下的是适合搞翻译片满足翻译片要求的人,不是进了上译就就可以高枕无优了,苏秀记载毕克1952年考入上海电影制片厂翻译片组,同时的还有十几个人,由于各种原因,最后直接高配音工作的只剩毕克一个了。 我想我们不少人喜欢的是90年代之前的老上译还有老长译等,喜欢热爱的是翻译导演和配《虎口脱险》《神秘的黄玫瑰》《办公室的故事》等等的那些人,和哪个单位没什么联系,如果没有好的作品,谁会注意什么上译长译呢?上译、长译也不止配了上述那几部,而是几十年来配了大量的优秀翻译片,他们的牌子是这么创出来的,而不是这几块招牌有什么魔力。如果没有好作品,谁认你的招牌?在过去对待艺术态度严肃严谨的年代,想成功可不象现在和莫个“明星”拍部电影就成名了一样,二者是有很大区别的。 配音的风格肯定存在,开玩笑的说长春人和上海人的口音和风俗习惯还不一样哪,翻译片的风格不一样很自然,要是都一个风格千人一面,反倒很单调哪。 现在韩剧的配音风格不错,但也可以有其他的风格,大家看我列举的风格各异那些翻译片,大家不也都看的津津有味吗。和上译的风格不同是相对的,也不是对立的,百花齐放是很好理解的吧,为什么不可以多中风格并存呢?但无论何种风格,态度端正方法严谨都是最基本的条件,拉个演员就来配,口型对不上,行当不齐全,什么都当是方便面式的速成方法来搞翻译片的话,那怎么会得到观众的认可?现在翻译片的情况是全面的低潮,我想这应该是大家的比较一致的看法吧,单说长译我觉得范围小了些,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我希望长译、上译、辽艺还有其他一直单位能重新兴旺发达起来,重现当年的辉煌。 |
|
8楼#
发布于:2005-09-04 23:21
以前看过一个成语“南桔北枳”具体内容是,关于晏子有一篇《晏子使楚》,里面有段文字:“桔生淮南则为桔,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大意是是环境对人会有一定的影响。陈叙一到长影也许不是厂长,但也不会差,毕竟陈叙一精通英语又懂戏剧.苏秀老师的新书里说陈叙一借助曾经在苦干剧团工作认识了不少演员,所以多次邀请当年的同事到上译厂配音,孙道临、高博、韩非等都参加过配音,上译的演员受益匪浅,陈叙一如果到长春去就没有这个便利条件了。可是当年的长译没有陈叙一也发展的很好,虽然还是差一点,这一点就是因为就是陈叙一更优秀的缘故吧。
|
|
9楼#
发布于:2005-09-04 23:22
下面是引用lmss于2005-9-4 18:27发表的: 如果把陈叙一当年调到长影去,就会有大改变吗 我想会 |
|
10楼#
发布于:2005-09-04 23:58
下面是引用不知肉味于2005-9-4 23:21发表的: 有同感 |
|
11楼#
发布于:2005-09-05 07:17
个人的嗓音重要,但是如果大家合作的非常顺手的话,这个也是锦上添花.
有的时候一部电影的配音如果只有一个或者两个高手的话,那也不会出彩. |
|
|
13楼#
发布于:2005-09-05 23:06
其实我国的配音机构的风格与成就受地理影响非常大,这是事实。不像日本都集中在东京,可以形成较为统一的风格
为什么早年上译那么辉煌?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在上海啊,上海在内地城市中一直处于先锋和前卫的地位。像我们南京就没办法成气候。 而现在韩剧的译配确实是长春占优势,很重要的原因也在于它的地理位置,更能理解韩国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理念。配音么,最关键就是要观众听着就是外国人在说中国话。 |
|
|
14楼#
发布于:2005-09-06 00:41
老上译的整体风格是我最喜欢的.
|
|
|
15楼#
发布于:2005-09-06 09:44
我也非常喜欢高手如林的配音阵容
|
|
|
16楼#
发布于:2005-09-06 09:47
下面是引用黑郁金香于2005-9-6 09:44发表的: 鼎力支持!《尼罗河上的惨案》《战争与和平》《野鹅敢死队》都是这一类的经典之作! |
|
|
17楼#
发布于:2005-09-06 09:55
我星期日看 郁金香 芳芳,觉得虽然没有老的郁金香芳芳配音C好,但是上译的配音还是比CCTV的好的多
我看钢琴家的时候,众多的声音中我最喜欢的就是乔榛的声音,于是我就对自己说,如果有童老师的加盟该多好啊,但是现在的上译陌生的声音太多了,我好象没有勇气去熟悉他们,只好生活在那个老的艺术家营造的哪个叫人一辈子都无法忘记的世界里 |
|
|
18楼#
发布于:2005-09-06 10:32
《芳芳郁金香》配得忒没劲了!知道吗,法方在看过上译版的《佐罗》后曾力邀童自荣老师为芳芳配音,当时童老师已经开始为配音作准备,而上译厂也答应了此事,怎料人算不及天算,在童老师不知情的情况下,上译决定改由任伟为芳芳配音,虽然法方也认可任伟的音色,但仍为童自荣一事感到惋惜,经决定由童自荣另配一版但不做影院放映!如果法方能兑现此诺言,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就能在数字院线或电视台中看到由童老师主配的《芳芳郁金香》了!
|
|
|
19楼#
发布于:2005-09-06 10:36
下面是引用歌剧魅影于2005-9-6 10:32发表的: 这个角色是童老师谢绝的,请不要传播小道消息。 |
|
20楼#
发布于:2005-09-06 10:58
姐姐,网上已经贴出来了,其中另有缘由,当时我为了找童老师的地址,无意中看到的!
|
|
|
22楼#
发布于:2005-09-06 16:15
下面是引用lmss于2005-9-4 18:27发表的: 第一问:整体风格是怎么形成的?老上译的整体风格能说是陈叙一给戳起来的吗? 回答:上译的整体风格是在陈叙一老厂长的带领下和厂里的配音大师们通过时间和实践摸索出来的。因为当年陈叙一还去长影学习过,但并没有学长影的风格。陈叙一从小接受西方文化的熏陶,而且上译厂的地理位置决定了片子的走向,上译厂配的西欧,北欧的宫廷戏那简直是绝配。不过像苏联的战争题材影片我觉得长影配的也很有味道,尤其是具有浓重东北口音的感觉配上雪景,感觉就是贴。 第二问:这是否跟个人条件有关? 回答:我觉得有很大的关系。搞艺术的人是需要天份和条件的,当然有些也是可以后天努力得到的。 第三问:有的配音演员只是换了换地方啊,怎么结果就大不相同? 回答:原因可能很多,但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因为缺少好的译制导演导戏。老上译的很多大师都是北方人,上海人很少,但是他们的配音完全听不出是北派的,这个和译制导演有很大的关系,译制导演决定片子配音的走向。 第四问和第五问:如果把长影的某位换到上译来会不会业务水平提升的很快呢?周瀚如果在长影又会怎样?如果把陈叙一当年调到长影去,就会有大改变吗?真是不懂!! 回答:没有发生过的事情猜测也没有用,这个是带有主观意识的问题,因为他没有发生过。前面的问题都是事实作为依据的。 |
|
|
23楼#
发布于:2005-09-06 17:31
下面是引用西蜀五月于2005-9-6 16:15发表的: 楼上回答如此认真,甚是感谢!从而又产生如下一个新问题: 看起来译制导演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但不知是否配音演员如果想在译制导演方面有所发展,就都能实现?我发现上译不乏译制导演也是优秀配音演员的(比如毕克、杨成纯等),但更多的是配音演员由于条件的限制后来改行主要作了译导(比如胡庆汉、伍经纬、孙渝烽等),而很多优秀配音演员(如邱岳峰、于鼎、尚华、童自荣、刘广宁、李梓等)却几乎没有导过任何片子。是否译制导演对片子的整体驾驭能力、语言感悟能力以及综合判断能力都要强于配音演员?回答好象是肯定的,“臭鱼”先生肯定是不适合当导演的。童老师恐怕也是需要经常被别人启发才行的。这可能就是童老师一直想改作译导却终不成功的原因吧?!看起来某些“二流”配音演员的智慧和机敏(对艺术的感悟力)要胜于他们了,是吧?! 而且,从近十年的情况看,译制片水平的下降是否与译制导演的“泛化”有关呢?原来老的译制机构译导都是很少的,配音演员的队伍相对却比较大,尤其是长影,译制导演(比如李景超、林白、庄焰这几位女导演)是专攻导演,基本都不参加配音的,所以每个导演的译制影片数目较多,有较强的连续性。而现在的情况是基本中年以上的配音演员几乎都可以作译导的!所以出现了你导的片子我配、我导的片子你配的情况非常普遍。究竟是成为译导的条件降低了,还是现在配音演员的业务水平都提高了呢?这种译导轮流上阵的现象是否会造成工作缺乏连续性、把关不严、互相”包庇”的现象,最终导致译制质量普遍下降的局面呢? 请不吝赐教! |
|
24楼#
发布于:2005-09-06 22:01
是的,译制导演是译制片的灵魂,lmss这个回帖提出了译制片发展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建议大家一起来学习苏老师的《译制导演究竟做些什么》、《我对译制片的几点看法》、《陈叙一——上天赐给我的的礼物》这几篇文章。
|
|
25楼#
发布于:2005-09-07 15:53
猫姐姐说的是
|
|
|
26楼#
发布于:2005-09-08 12:58
其实以上问题对于我来说有点太专业了,我想插一句话就是,过去长影、上译的成功,也得益于当时的一个环境,受一定的历史条件影响,到今天来说,北京译制事业的发展,也有赖于北京文化市场的繁荣和相对宽松的环境,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时势造英雄。
某个人,或者某个机构,假如不是在一个合适的环境下,纵有举国之才,亦难有作为,就像我们现在常常为上译厂扼腕叹息一样,我不相信上译厂没有人才,问题还在于上译厂如今的体制和管理,显然落伍于时代的要求了,就如同长影的没落一样,如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其形势也是岌岌可危的。 以此延伸,配音机构是否会影响到配音演员的知名度?我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假如一年捞不着几部好片子,没有人找你配音,没有一个很好的配音集体的协助,单枪匹马如何成事? 对于各个译制厂的偏好,原因我以为不止一个,既有各人的经历和感受的差异,也有风格的因素,与其说是关注某个译制厂,我以为倒不如说是比较喜爱某一个或一类配音集体的作品,对于一般人来说,知道上译厂已不容易,而对于更了解的人会知道,那是陈叙一班子下的上译厂,再具体的就会知道得更多了.... 因此,我觉得与其说是偏爱某某译制片厂,其实倒不如说偏爱某某配音团队比较恰当一些,而其根本的理由,自然是他们那些高质量的配音作品。 关于配音导演的问题,我觉得这个问题不少老上译的老师们反复强调一个人,那就是陈叙一,陈叙一在管理上和艺术上对上译厂的贡献至今仍令很多人难以忘怀,我个人觉得,陈叙一在艺术上就像上译这个配音集体的总导演,是他给整个上译配音作了艺术方向上的指导,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假如我们熟知的这些配音艺术家当年不是在陈叙一手下,就形成不了如今我们所认为的“上译风格”,以当时而论,脱离了代表国内配音一流水准的“上译风格”,配音演员那时自然也就达不到一流的水准。 仅为一家之言,且为门外汉。 |
|
|
27楼#
发布于:2005-09-08 15:36
相对配音演员来说,翻译和译制导演就更加在幕后了。可是一部片子的风格,或者说最后观众看到的东西其实就取决于这两个人。有人或对上译,或对长影,或对京派有所不满,不能说是演员如何如何,我以为是对翻译和译制导演的不满。上译的老片之所以经典,我以为的确与陈叙一老先生有关,陈老的一句“翻译要有味,配音要传神”很好的概括了配音工作的要义。加之陈老的翻译家的底子,和对配音事业的独特的理解,那时的上译怕是想不出精品都难。
即令现在,象由八一厂配的若干译制片里,也是不乏精品的,原因何在?无非就是翻译经过了反复的推敲,加上有个好导演罢了。 所以,如此看来,把配音演员放到是非的前台是毫无道理的,只会加深门户之见。古语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俗话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是不是就是这个道理呢? |
|
28楼#
发布于:2005-09-08 15:48
导演
指挥家的艺术功力和文化底蕴直指思想和风格 演员们 演奏者的出色才能和智慧理解缔造了经典的演绎 上译的精彩和辉煌 可能也是如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