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aoyin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23-10-23
  • 优秀管理员
  • 网站建设奖
  • 贴图大奖
  • 爱心大使
阅读:2208回复:3

[精品原创][原创]感叹老上译的用声

楼主#
更多 发布于:2005-09-11 12:53
(首先声明, 想谈的是"有特色的声音", 是有艺术创造的配音,那些认为配音的声音还是"没有特色好",只要让国人听懂老外在说什么的观点,就另当别论了).

越来越对陈叙一五体投地. 且不谈他在译制片配音领域其他各方面的卓越水准, 仅在老上译配音演员的挑选, 各种声线的搭配, "生旦净末丑" "声"尽其用方面的独到思路, 就已构成"上译风格"的一个重要特征.

一般地说, 传统思维上,在播音,朗诵,话剧...等"吃开口饭"的领域, 都把"字正腔圆, 声音圆润,....." (恕我外行, 难以用专业术语表达)作为选才最基本的要求. 总之, 在声线,音色上不能有很大的缺陷, 也不能太有特色.

配音也应算这一行吧. 仔细想来, 老上译的配音演员中, 声线,音色都很完美的不是太多(卫禹平, 毕克, 李梓, 刘广宁等, 而且风格也非常鲜明), 有缺陷的倒真是不少. 邱大师不必说了, 尚华的浓重鼻音, 于鼎的粗糙"刺"声, 童自荣的高而"薄,飘", 杨成纯的粗哑, 戴学庐的暗哑, 严崇德,翁振新的南方口音, 苏秀的细而"抖忽", 程晓桦的"慵懒"音调, 潘我源的那嗓子...(形容不出)......要按上述标准, 他们中有些人可能连这一行都干不成了. 但, 就是在上译, 他们声音的缺点却成为特点, 有了独特的表现力, 成为经典译制影片中最具艺术魅力的一部份.

特别在"听"电影时,可以说"上译风格"声音的塑造力无出其右. 本人正是由于先听到过"简爱"这部经典之作的录音,以至于后来在看片时,感觉这电影就不是在"配音",而是在"配画",还配得不好(!):

简爱离开后, 罗切斯特在房子里到处找, 连呼数声:"简","简","简"!... 如李梓回忆的, "这几声听了啊, 就象勾了魂儿似的..."   忽然觉得:
---这导演干什么的! 为什么不给个脸部特写!
---默然. 过去有道是"此时无声胜有声", 这个片子在这儿啊, 有声音足矣!

反观长译, 现今的京译和其他译制机构, 配音演员中声线音色有缺陷, 但很有表现力而成为特色的并不多见 (李扬,张涵予不算). 他们更多的是"好声", 我们所熟悉的也是"好声". 如长译的向隽殊, 李真, 孙敖,陈汝斌...(长影有一个女声很有特色, 是演"铁道卫士"中那个女特务的, 但好像不太配音). 也正因为有特色的声音不多, 配制的影片常感觉声音上"色彩"不足, "平"了.

其实京译中, 张家声, 周志强, 周启勋, 张云明等的声音也还是有特色的. 但现在这些新的...本身的配音水准就没能使别人注意到他, 谁又会再特别留意并去熟悉某个声音呢?

可是,现在的上译选人似乎也在往"通用标准"靠了, "特声"不太有了. 这也许是上译近年来出品风格不太明显了的一个原因吧. 可惜啊...

最新喜欢:

theone0628theone...
. 那时做译制片的,其他的如星光闪耀,上译是银河璀璨.
暗夜中的伯爵
黄金会员
黄金会员
  • 最后登录2024-09-03
1楼#
发布于:2005-09-11 14:32
赞同
我以为我躲起来别人就找不到了。没有用的!像我这样拉风的男人,无论在什么地方,就象漆黑中的萤火虫一样,是那样的鲜明,那样的出众。我那忧郁的眼神,稀疏的胡碴子,都深深地出卖了我。
惹残烟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06-07-06
2楼#
发布于:2005-09-11 15:39
是啊,就觉得现在这些配音演员的声音适合所有角色,所有人物配出来都一个味
遥遥晚空 点点星光 息息相关 不要忘了 我来这儿 就是为了要让你再得到应有的欢乐
朗读者陈喆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24-03-27
3楼#
发布于:2005-09-11 16:46
下面是引用recanyan于2005-9-11 15:39发表的:
是啊,就觉得现在这些配音演员的声音适合所有角色,所有人物配出来都一个味

有同感!支持一下!
[b][size=4][font= 楷体_gb2312][move]天地生人,有一人应有一人之业;人生在世,生一日当尽一日之勤[/move][/font][/size][/b]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