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ngzhe1973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21-05-19
阅读:6206回复:6

[精品整理]听说网站被黑过我把前几年存的贴出来

楼主#
更多 发布于:2005-10-12 08:33
穿越时空的声音——童自荣做客《艺术人生》

央视国际 2003年11月14日 17:26

    这是前进的25年,这25年有尘埃乍起的潇洒,也有坐看风云的娴静。有人在这25年中意气风发,有人在这25年中一时风华。而今回首是如此的不同,如此的感慨。人生的起伏跌宕,社会的日新月异。记忆中的面孔,记忆中的声音,记忆中的画面,记忆中的名字。他们也许无法代替时代,但是他们是时代的旋律中的一个鲜活跳跃的音符。而我们以我们的方式——“四分之一世纪”的主题策划来纪念这段岁月和这段记忆。

   主角是谁——童自荣?佐罗?电影?

  还记得那些曾经让我们疯狂不止的译制片吗?这是开放的最鲜明、最具像的符号和标志。金发、碧眼、华贵的服饰、浪漫的爱情、疯狂的追捕等等,最初懵懂未觉的我们通过这些影片接触了另一些地域的生存方式和另一类人群的故事。于是,如上的种种画面成了我们所有的关于“外国”的记忆,而我们的偶像也在和平年代自然地从现实英雄转移到了银幕英雄,比如深深烙在了我们的记忆里的“佐罗”——阿兰?德隆。

  和阿兰?德隆一样历久弥新的还有角色背后的声音,因为给予我们震撼的不仅仅是佐罗英俊洒脱的形象,还有他激昂意气的声音。二位一体的艺术境界让我们不能忘却声音的魅力。是否激扬悦耳的声音一样拥有王子般的外表和潇洒英勇的气质?于是,我们请来了这位有着王子般声音的幕后英雄——童自荣。

  其实邀请童自荣,也是期待以其为符号来对那段疯狂的电影岁月再回首。人都免不了身处一个时代和一些文化的错综复杂之中。于是对于人的记忆也难免打上了时代的印记。节目现场罕见的大银幕和电影放映机给了我们这样的感受。

   他的样子

  节目始,朱军登台,一番寒暄,场面灯光暗了下来,清暗的烟雾般的光束中,电影放映机转动,大家屏住呼吸,电影开场了,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名叫《佐罗》的老电影。

  又见蒙面黑衣的佐罗,又闻矫健悦耳的声音,画面有些模糊,却恰符合那份怀旧的心情。这样的情怀中与老友见面必有一番难得的感动。

  的确是这样,当白光收回,银幕卷起,聚光灯又起的时候,童自荣从席间站起与观众点头招呼。那一刻我们的神经尚未从久远的故事中收回,感觉瞬间依旧停留在身穿斗篷,手拿佩剑的蒙面侠客的侠肝义胆中,面前的这位朴实儒雅的男人着实有些游离于这样的感觉。但是,错位稍纵即逝,现实的力量始终胜过过去。

  他的样子是朴素的,粉色的西装让他显得年轻,但是神情的肃穆和面对观众的稍显拘禁又给人一些沧桑的感动。59岁的年龄包裹着的沧桑不能掩盖的是他的面容的清朗依旧,猜测年轻时一定是一个英俊的小伙子。直觉告诉自己,其实无形中又在从他身上找寻佐罗甚或更多的有魅力的角色的影子。理智却在争辩,角色与声音本就是二位一体,这样的感觉也无可厚非。

   真假“佐罗”

  简短的见面并没有言语,关于这个神秘人物,似乎声音以外的东西也极具魅力。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最具魅力的依旧是他的声音。有人说,他的声音是上海滩最为华美、最富磁性的声音,私下以为这样的声音恰恰与上海的都市浮华的城市气质契合的纯然一体。他成了高贵、华丽的代名词,引得了无数观众竞追捧。

  20年过去了,是否声音依旧,是否对其挚爱不改的音迷依旧能够辨析出他的声音,现场编导设计了“真假环节”,邀请几位音色相近的朋友模仿,抛砖引玉,引出我们的真正主人公——王子般声音。

  《佐罗》的无声版开始播放,三位真假童自荣身处幕后,开始了真真假假的模仿。第一位声音极像,华丽动情;第二位感情饱满,情到极致有些相像,模仿的痕迹稍有暴露;第三位情感饱满,华丽中可见清脆,声音稍显年轻。孰是孰非?观众多数拥举第一位,华丽中见浑厚的音色似乎与这个年龄更相符。有些推说是第三位,年龄并不能遮盖声音的清脆,音域使然,不能与年龄勾连。的确,第三位才是真正的“佐罗”。童自荣镇定有嘉的一句“我好像是最后一个”,让我们如同会见侠客“佐罗”般惊喜。可以想象,接下来的整场谈话让我们沉浸于电影,一部由“佐罗”主演的真实电影。

  
 
  

   不能没有你——把生命献给艺术

  童自荣说,自己是幸运的,因为干了一件自己最想干的工作,最有兴趣干的工作,并给大家带来了快乐。即便是落入低谷,也得到了观众的牵挂和认可,这是最大的幸福。能够做客《艺术人生》,在他看来是极大的褒奖,比金钱更珍贵难得。

  一千部作品

  30年过去了,回首身后的作品,一千部的数量足以使之骄傲,童自荣却说“一千部只有几十部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也不能不说有一种失落。”其实,能够留下几十部的经典在这个日见浮躁的文化风潮中已经是一种难得,只是作为一个艺术守望者,童自荣对自己太苛求。其实细细分析,这诸多的角色与本色似乎有更多的勾连和关系。

  《佐罗》是经典中的经典,成了童自荣的代表作,他把坚强与脆弱的性格表现的淋漓尽致,而这似乎与他的正义的天性十分契合。

  《少林寺》,“尽形寿,不杀生,是沙弥戒,汝今能持否?”“能持。”一句承诺,两个字,许下了终生的修炼,终生的坚持,在艺术的道路上注定一辈子的拼搏。

  《黑郁金香》,哥哥成熟老练,弟弟脆弱虔诚,我们更爱弟弟,因为他的腼腆如童自荣本色一样显出优雅让我们青睐。

  《铁面人》,声音告诉了我们高贵背后的善良和坚强。

  ……

  《水晶鞋与玫瑰花》,年华老去的王子依然是王子,能听到他声音的地方,都是他的王国。

  十二年圆梦

  能够进入这座艺术的殿堂,童自荣说经过了十二年的憧憬和梦想。年轻时身处那样一个动荡的时代,梦想却极度地超前和时尚。他喜欢西方名著,喜欢优雅华丽的教堂胜过寥落的寺庙,喜欢远处的东西并试图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得。其实,这是经历禁闭之后的人们的普遍向往。只是,童自荣真正地愿意用十二年去等候实现梦想的一刻。

  1960年高中的时候,童自荣看了大量的翻译片,配音演员的语言魅力极大地吸引了他,于是在心里暗下决心,立志成为一名配音演员。性格的内向和行为的腼腆不容得童自荣将理想外露,只是默默地在心里为自己加油。曾经给一个导演写过类似于求职的信,陈述了自己的观点,结果是石沉大海,没有了音信。

  1973年,上海戏剧学院话剧表演系毕业,经历了七年的等待,童自荣得以进入配音的殿堂——上海电影译制片厂。童自荣说其实坐在《艺术人生》的现场有些许的不自然,因为艺术更为精致的老前辈才有这样的资格,比如邱岳峰、陈述一还有毕克。这些都曾经并且时至今日依旧是自己崇拜的偶像,他们牵引着自己走入了这一行当,并教会自己在这条道路上继续远行,不断求索。邱岳峰老师的《卓别林》脍炙人口,他教导自己的心中有戏,声音在演戏的技巧值得自己一辈子去琢磨。陈述一老厂长重艺术更重人品,他给予自己这样一个新手更多的展示和学习的机会。他们功力深厚却极度谦虚,经常的奇思妙想、神来之笔让人拍手叫绝。他们一起创造了80年代译制电影的辉煌。

  变化在三十年

  1973年,童自荣进入了上海电影译制片,这是12年的憧憬和梦想的一个圆满结局,也是未来道路的一个新的起点。

  之后的5年是丰富、学习日子,跑龙套是每个新手必备的阶段,能够和大师一起思考和琢磨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1978年,当童自荣已经足够成熟能够担当重任的时候,老厂长陈述一给了童自荣第一个主角的机会,也就是《未来世界》中的记者查克。得到第一个主角,自然是分外地激动,吃饭的时候想,走路的时候想,甚至睡觉的时候也在想。

  1983,进入上译厂的整整十年,十年磨一剑,《佐罗》大获成功。

  之后的《蒲田进行曲》,童自荣尝试改变戏路,饰演反面角色,依旧反响热烈。80年代,那是译制片辉煌的年代,童自荣便身处这样的时代中。

  进入九十年代,后现代主义的盛行,娱乐更倾向于多元化发展,新新人类似乎更倾向于多元化的声音,厌烦了所谓的经典。同时,译制片被盗版碟抢占了市场,即便是真正走入影院的人也倾向于听原版声音加上中文字幕,似乎这样的观赏方式更加亲切和时尚。此刻,童自荣面对的似乎是整个时代的挑战。

  
 
  

   铁面人——世多变,能持否

  角色与本色

  本色与角色差别有多大,是否本色也如同佐罗一样洒脱奔放?童自荣说自己其实是一个性格极度内向腼腆的人,“角色和我的性格没有像的,都不大像,我在塑造角色,跟我生活里不一样的。但是有时候我冲动起来也是拍案而起。真有一点侠义心肠,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味道。”

  戏比天大

  配音事业在心底占有多么重要的位置,童自荣说可能有80%,“我是事业高于一切的一个人。因为我是主张男子汉大丈夫那就得轰轰烈烈的干一番事业,平平淡淡才是真需要从什么角度去理解,如果大家都没有什么进取,都没什么追求,大家都甘于平淡的话,我想我们国家振兴就比较困难了。”

  这样一位不甘平淡的艺术工作者,身后是一千部左右的配音作品,三百部主要角色的真挚演绎。他说,“回头看来,也许还是外国的侠客戏和王子戏比较适合我。”

  戏比天大,“我不是凭什么小聪明的,要下工夫,认真工作塑造一个角色可能总是要花很多的精力。”童自荣说自己的人生原则大致如此,因而很多的人情世故都不情愿地舍弃。父亲弥留之际,仅仅是为了准时上下班,没有守候在其身边,老人没有见到儿子失望地离去,没有了再弥补的机会;儿女远在国外求学,童自荣说但凡自己能够灵活一些,多找些挣钱的机会,他们也不至于像现在这样吃苦艰辛;妻子至今陪伴自己居住在30平方米的淮海路的闹中取静的一处阁楼里,过着清苦的日子。

  能持否

  这个社会愈加地复杂和错综,面对多变的世事人情,面对日见稀少的表演的机会,腼腆而内向的童自荣是否能够坚持?他说,“能持,忍辱负重吧!” 《少林寺》中的小方丈克服了很多的心情障碍,说出了这个,因为他说出这个意味着他将永远跟他最心爱的人就要分手了,不可能再在一起了,这对他来说是刻骨铭心的事情。近年来自己的角色日见稀少,有人甚至猜测去了国外或是与这个世界永远地隔绝,童自荣说,其实自己一直在坚持,即便都是配角,即便是四年来一直赋闲等待角色,也要固守,因为这是自己一直的挚爱的事业和曾经的梦想,再大的诱惑都不可能动摇。

  面对整个译制片的低谷状态,童自荣说其实还是创作队伍的水平的欠缺,“我相信大多数的,尤其配音爱好者,他们还是愿意听一听我们配音的,关键在于配音的质量,要高一点,这个工作做的细腻一点,导演的要求严格一些,不要光考虑从经济效益考虑,那么你把时间挤掉了,讲究速度这样跟艺术是有矛盾的。”

  但是,这是一个市场经济盛行的时代,经济利益成了制作者不得不考虑的关键,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矛盾也同样摆在了童自荣的面前,“真是很矛盾,一种情况要看原汁原味的,还有的观众反感于怎么又是这两个人,怎么又是他呀。从前我们不会的,从前我都巴不得每部片子都是邱岳峰、毕克他们配。情况真的出现了很多情况,加上盗版冲击着我们,真感到现在举步维艰,越是在这样的情况底下,我就更怀念从前那个美好岁月。”面对矛盾,童自荣选择的是怀念。

  向往崇高

  没有了表演的机会,童自荣把这样的表演欲望以及观众对于自己的喜爱全部熔铸在了这个名为《向往崇高》的诗歌朗诵会上。两年来,不善言谈的童自荣奔波于朗诵会的各项准备事宜中,终于找到了赞助。只是,朗诵会没有借助更多的媒介宣传,只是小范围的团聚与相守,就像朗诵会的节目预告单上写的一样,“没有什么奢望,只愿在这个夜晚,我们一起度过。”在这个崇尚炒作的年代,注定这仅仅是大海一石,即便是溅起的浪花也微不足道。

  他说个性使然,不愿意太张扬,也不愿意去争抢吵闹一番,众所周知的矛盾应该摆到桌面上来理论,家丑外扬多少让人反感。只是,自己习惯了被动,到如今一切顺其自然。也许只有像他这样天性淡泊的人,才有资格做出不食人间烟火的姿态,轻谈名利吧。

   未来世界——生活中让自己做主角

  艺术,不能让污渍沾染了纯粹,童自荣这样小心地呵护着自己的配音艺术。59岁了,岁月的流转安排童自荣在这个落寞和孤独的季节退出舞台,对于观众是一种失落,对于童自荣我想应该是一种新生活的开始,他应该安排好未来的生活。因为不必太多的牵挂容许他进行更多的人生角色尝试,以改变现状。如何构想,夫人说可以陪着一起逛逛商店和书店,两个人一起,不至于走失。知情人才知道,童自荣没有所谓现代化的设备手机、电脑之类,这是现有的条件不允许的,也是本能的一种拒绝。如何改变现状,童自荣说并没有具体的打算,只是等着一双儿女回国享受天伦之乐。我们的编导精心为童自荣设想了这样几种角色。

  新闻播音员

  节目邀请央视新闻节目主持人康辉,一段配音虽然有模有样,童自荣一下就认定是个外行。朱军适时让童自荣外行地来一段新闻播音,果然是佐罗的感觉,有些滑稽搞笑。

  儿童节目主持人

  刘纯燕建议为什么童老师不给孩子们讲故事,那是童老师的强项,一段即兴的故事《天鹅湖》,果然不同凡响。

  还有人支招,说童老师可以录制几个故事专辑,正是童老师的音迷做妈妈的时候,一定火爆。

  或许,在即将落幕,摒弃那些或英雄或浮华的角色之后,童自荣应该蓄势待发的是如何饰演另一部“未来世界”中的角色,而这个主角不是别人,正是其自己。1980年,《佐罗》使童自荣大获成功。我想,生活中这样的成功应该也在不远处,他是一个有心人,我们为他祝福。
 也就是把童的几部重要作品剪辑在一起的那个短片。解说词是北方影武者写的,我贴上来,这是他凭记忆写的,所以可能和节目里有一点点出入,已经下载了节目的朋友帮着看看有没有要修改的。
另外, 《希茜公主》那一段因为节目组的人作合成的时候才发现不是上译配的那个,再去换也来不及了,所以那段没有用上。
 前些日子、中央台《艺术人生》节目播放了童自荣专辑……大家看所看到的,剪辑后的节目开头,应该是很模糊、很概括的就过去了。其实最开始的时候,在大家就坐之后,朱军出场了……然后以一种饱含怀念之情的语气讲到:“今天大家来到现场,可以看到,在这里(手指观众席)摆放着一台很陈旧的机器……,大家知道它是干什么用的么?”很多的观众都不约而同的回答到:“是电影放映机吧……。”“是的,这台老式的电影放映机……可不仅仅是摆放在这里,装饰用的,而是可以看的……。那么、现在我们就通过这台机器来回顾一下……(后面的记不清楚了,不好意思)”  然后整个现场的灯光都暗了下来,从放映机里投射出的一道明亮的光线……在我们面前的幕布上,影射出了一幕幕精彩、感人的画面……(感觉很象小时侯和老妈一起去公园看露天电影的情景),场面真的很温馨、平静。我只是感觉心理坦荡荡的……。4*
  就在电影刚刚播放不久,一个硬朗、笔直的身影缓缓步入了演播厅……,我此时的心情,一下子就激动了起来……“就是他,没错的……”还听到有些人在小声的议论……。借着电影幕布反射的光线,我仔仔细细的端详着这个坐在第一排的背影(一下子想起了以前学过的一篇课文——《高大的背影》)……:)。h}w;1C
  等到灯光亮起,在主持人的介绍下、童老师稳稳的站起、转过身……,也就是在那一刻,全场顿时爆发出无比热烈的掌声——不能说是什么排山倒海,但是,那经久不熄、饱含着我们对老师无限热爱之情、发自内心的掌声,真的令我感到一种莫名的、触动心灵的感动……。童老师激动的望着每一个人、眼睛都湿润了……,他似乎是在努力克制着不让自己哭出来,但是我清楚的记得,那时、他的嘴角在微微的颤动……。dgY)-n
  他身材不高,却内敛、文雅;他穿着朴素,却以生命,奉献出华美的乐章;他从不以老艺术家自居,让我感觉那么的亲切可敬、平易近人;他也从不象是老了的样子,思想仍然是那样的单纯可爱、清新透彻……。/MqZS/
  以上就是本人给各位没有到现场朋友们补充的一点花絮——其实应该说是自己的想法,以及和童老师真正的面对面接触后的感想……:)Kb)-!从童老师的表情上,我能读出他的无奈,寂寞,乃至痛苦。我深深地受到了震撼,我也能理解他。我只希望中国的配音环境变得更好,人文素质更高。


完整版:

《少林寺》一句承诺,两个字,许下了终生的修为,终生的坚持

《佐罗》你为什么会是正义的化身?因为你见过最多的苦难和悲伤

《黑郁金香》哥哥成熟老练,弟弟脆弱虔诚,两个都是黑郁金香,我们更爱弟弟,因为他象你

《铁面人》我们看不见你的表情,但是能从声音中听出你的高贵,从目光中感受你的善良

《靡菲斯特》这是一个迷失的灵魂,您让我们听懂了他的痛苦,让我们相信他值得拯救

《蒲田进行曲》这是一个浮华浪子,您让我们知道他也是小人物,也有片刻真情。

《希西公主》这一次您难得的饶舌,这一次我们分外的快乐。(这段播出时剪掉了)

《水晶鞋与玫瑰花》年华老去的王子依然是王子,我们相信,能听到他声音的地方,都是他的王国
  劝老童当老师的是广院老师翁佳  毕业6年了,她胖了、漂亮了,而且一如过去的才女风格,“传承的是精神!”说得好!今天的电视界有几人如此呢?
      恩,这位老师很不错!原来是你老师。:)  她应该改行去配音。 翁佳是王哲的老师?不会吧,她年纪不大呀,她自己说是康辉的同班同学。
   就是她说对童老师“很有意见”,每年招来学播音的男孩子都爱模仿童老师,害得她要费好大劲纠正。
   翁佳的声音很好听,而听她发音,虽然只是平常说话,但吐字收音的那种动程听着也特别流畅舒服。到底是学院派的,训练有素啊。  知道翁佳老师,也见过,不过在广院的时候她没有给我带过课,可惜:p
   翁佳的姑姑是中央电台的林田(翁斯英)奶奶,与夏青、葛兰、齐越、费寄平齐名。至于师生关系是真的,她播音本科毕业后又接了一电视系二学位,1997年上半年她教我班《电视制作》。主要原因是小弟不才,本应在1991上广院,与杨锐峰赵节、杨丹、史小诺同班,可91年没考,学了四年经济后又在1996年上了播音干专,害得我老得叫89、90的蒋虎、白燕、任悦、马欣、裴蕾、吴文峰师叔、师姨,其实,就差两岁,真他M亏!我上学时1990的裴蕾就说呦!小高音童自荣啊!你教我吧。打那以后我注意把气降下来,胸腔共鸣加强些,局然中音区扎实点了。现在转播的声音往韩乔、王泰兴之间的声线走 金蕾就非让我叫她姨,唉..


 ++++++++++++++++++++++++++++++++++++++++++++++++++++++



苦恋上海电影译制厂  
 田聿  

  

姓名:田聿
来自:202.106.187.*
帖子总数:14
会员等级:初级会员

  发表于:2001-05-20.13:26:26  
斑竹:
你好

我是武汉人,但苦恋着上海,95%的原因是因为有了上海电影译制厂(5%的原因是小时侯有一个原籍上海的同学为我打抱不平),而我之所以喜欢上译厂,95%的原因是《大闹天宫》(5%是因为《追捕》)。正如一位网友说的,此音只应天上有,人间哪能几回闻。随着邱岳峰、于鼎、毕克、刘广宁等巨星名宿的升天与引退,上译厂留在我心中的只剩下历史的影子。
今年3月,我终于因自己的爱好来到上海工作(尽管工作性质与配音大相径庭),我在安顿下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到永嘉路去看一看,法租界时代的宁静与高雅令我感到一种超凡脱俗,而日渐增多的车辆与面无表情的路人又让我注意到:似水流年,物逝人非。听人说,上译厂已经搬走了,我想,他们大概已经到一个更好的地方去发展了吧,但这里毕竟是上译厂颠峰时代的见证,一种“大江东去不回还”的伤心令我一直难以平静。
上译厂曾经给我带来很大的帮助,其实在我很小的时候,我的父母就很重视我的普通话学习,而他们认为当时最好的老师就是上译厂的配音演员,1981年,我四岁的时候,我们所在的长航小区里面放映《天云山传奇》,这部文革磨难片令在场的许多人家落下眼泪,但作为一个顽童,我没有那种心灵上的共鸣,而我的父亲也有意识的是让我注意那个有刘广宁配音的女主角(不是王馥丽演的,而是其中跟石维坚荣辱与共的女教师),那甜美的音色与哀婉的临终诀别使我平生第一次得到艺术的震撼。从此,我对对话充满了感情(很大程度上造成我对流行歌曲的鄙视)。接下来,收音机里的长篇联播和广播剧(像《法尼娜?法尼尼》《紫罗兰》《罗马之夜》《查泰莱夫人的情人》《约翰?克里斯多夫》)、电视连续剧(像《安娜?卡列宁娜》《林海雪原》)以及不可计数的电影,伴随我度过幸福的童年,帮助我对付当时对小学生而言比较困难的拼音题目,至少我的普通话开始标准起来,并超出我的同学――没有一股子装腔作势的味道。至于我的人生理想也是从上译厂那充满煽动性的配音作品的刺激下形成的,其中最直接的触动是上译厂配音的国产电影《南方的岸》《青春万岁》、国产电视剧《家春秋》和广播剧《居里夫人》《紫罗兰》,上进与求知成为80年代的主旋律,而童自荣、杨晓、盖文源、刘广宁、丁建华、狄菲菲……他们实在是最好的灵魂工程师,他们没有我们政治老师那种死板的说教,有的只是醍醐灌顶的交流。
上中学后,当周围的同伴们被《变形金刚》《圣斗士》《奥特曼》等动画片给迷住的时候,我却还沉浸在《阿凡提》《大闹天宫》《天书奇谭》《九色鹿》等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作品中不能自拔,许多人包括父母都笑话我脱不了娃娃气,说穿了,我还是被上译厂天使般的声音给俘虏了。我能够在大学期间拿到普通话国家考试一级乙等证书,可以说其中99.9%的功劳应该算在上译厂长年累月对我的耳读目染上。
如今,我长大了,而上译厂也衰落了,我真想跟同好者追忆那番天堂岁月,不知什么时候才能一遂心愿。在此,我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希望与大家共享这份“精神家园”:


名:田聿
电子邮箱: magicsword@yeah.net
电话:021-62664079或者13916130783  
 “此音只尽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是我在五月初贴在论坛上的。我也疯狂喜爱上译的配音,那是一个时代,是中国人初步解决温饱后,有时间去看电影,整个文艺界从文革样板戏中解放,形成初步繁荣的局面。今人对上译钻石时代的留恋,有相当大的原因在于对那个时代的留恋
++++++++++++++++++++++++++++++++++++++++++++++++++++++
  
还有旧版《包公》也是上译配的,记得是乔臻配包公,童自荣配包兴,严崇德配展昭,另外还有于鼎,盖文源,杨成纯等,都是上译全盛时期的最佳组合。于鼎配了个配角至今记忆犹新,是个又胖又蠢,胸无点墨的富家公子,与一帮人付京赶考,途中看见一座古塔,还吟诗一首,记得好象是“一座古塔立当中,顶 上细来底下粗。有朝一日翻过来,底上细来顶上粗。”旁边众人顿时撅倒。
我又想起来《在水一方》也是上译的杰作。
感谢你们让我回忆起来很多本来一辈子也不会回忆起来的 好像有点印象,是不是旧社会几个流浪小孩的故事?这真的也是童自荣们配的吗?这会儿我倒想起一部讲《一代枭雄》的电视剧,讲旧上海的事儿,男主角是童自荣配的。
东西。 央视起步的时候还经常请上译厂给他们配连续剧,真的出了一些好作品,但可惜有的没有流传下来,比如根据狄更斯小说改编的《我们共同的朋友》,童自荣主配。
另外还有不少国产电视连续剧是上译厂译配的,83年时候的《少帅传奇》堪称典范,乔榛的张学良,刘广宁的四小姐,李梓的于凤至,童自荣的薛医官,王建新的黄(?)小姐,尚华的张作霖。用得上赵丽蓉那个菜名了:群英荟萃啊!

  
希望朋友们打开记忆闸门,将论坛上疏漏了的上译厂的优秀译制片都回忆起来,并记下来。将来如果哪位朋友有兴趣收集整理上译厂的资料,这些东西一定会有用的。

我现在想到的有四部,先写出来,旨在抛砖引玉:
1、《没有陪嫁的新娘》(前苏联)
该片是根据俄罗斯剧作家奥斯特罗夫斯基的作品改编的,也算是曲高和寡吧,记得的人可能不多,但称之为优秀译制片是丝毫不为过的。配音阵容:
刘广宁(配拉丽莎)
童自荣(配卡郎迪谢夫)
李梓(配拉丽莎之母)
盖文源(配巴拉托夫)
杨文元(不好意思,角色名字忘记了)

2、《机组乘务员》(前苏联)
很精彩的一部片子。片中飞行机组到地震灾区救难时机尾受伤,机长安德烈要强行起飞,机械师伊果尔认为跑道不够,安德烈的那句命令“跑道回莫斯科再讨论!”令人叫绝!配音阵容:
于鼎(配安德烈)
程玉珠(配瓦连京)
童自荣(配伊果尔)
王建新(配塔玛拉)
程晓桦(配阿丽亚)
刘广宁(配娜塔莎)
赵慎之(配安德烈之妻)

3、《国家利益》(意、法合拍)
片中国防部长与女科学家有几处大段对白,可谓唇枪舌剑,针锋相对,酣畅淋漓。可惜只记得几个主要配音演员:
曹雷(配安杰拉)
乔榛(配国防部长)
童自荣(配情报局长)

4、《无声的行动》(意大利)
跟《国家利益》相似,都是以正义失败英雄倒下告终的电影。我现在还记得看到索尔米探长倒在枪口下的那种痛惜的心情。我就是从这部片子知道施融的。
施融(配索尔米)
尚华(配检察官)
杨成纯(配里恩基)
程晓桦(配玛丽亚)
此外,还有杨晓、王建新

真佩服子然,苏联人那么复杂的名字都记得一清二楚。《没有陪嫁的新娘》中童自荣配的对女主角一往情深却被人看不起的小人物也算是颠覆声音形象之作,当然在《机组乘务员》中又恢复了风流倜傥。

《春天交响曲》
伟大的作曲家舒曼和美才女克拉拉的爱情故事,但我忘了影片是否写到了勃拉姆斯,这三人的情感纠葛真是剪不断、理还乱......
童自荣(配舒曼)
刘广宁(配克拉拉)
毕克(配克拉拉之父)
乔臻(配门德尔松)

《伦敦上空的鹰》
配音:童自荣、杨成纯、王建新、丁建华

《鸽子号》
美国七十年代的浪漫青春片,主题歌很好听。
配音:乔臻、刘广宁

《噩梦》(只听过录音剪辑)
两个美国女大学生(刘广宁和丁建华配)在旅途中遭遇的从人间到地狱的噩梦。
配音:刘广宁、丁建华、李梓、邱岳峰 、苏秀
(影片开头那个流氓好像是童自荣配的)

童自荣配一个坏蛋,他打女工还把一个女工给污辱了。
刘广宁配一个性格倔强的女工,挨打也不哭,总想出人头地,但最后也没有好下场。
天哪,这些片子不说真的快忘

日本影片译的较好的还有:
望乡:讲述了阿琦婆凄苦的一生。配音:李梓、刘广宁、尚华、杨成纯。
吟公主:中野良子主演。配音:丁建华
生死恋:催人泪下的爱情故事。配音:刘广宁、乔榛、杨成纯。
绝唱;山口百惠与三浦友和的代表作。配音:童自荣、刘广宁。
砂器:一个音乐家从贫穷到堕落的故事。配音:童自荣。
蒲田进行曲:内容大家都知道了吧。配音:童自荣、施融、曹雷。

1982年我曾混进南京大学偷听胡庆汉老师的讲座。由于人太多,没有看清楚他的模样(直到看了电影《西安事变》的宋子文,才知道他的模样)。他说的什么我也记不清了,我只是陶醉在他的声音中。
如果评选唯一的最佳译制片, 我毫不犹豫的投《悲惨世界》。理由我想大家知道的。其中有胡庆汉,他的声音听似儒弱,内含刚硬,符合人物。

 +++++++++++++++++++++++++++++++++++++++++++++
  
 朋友别哭 ――写给球迷朋友和我自己
今天的9连胜让我们第一个拿到了雅典奥运会的入场圈,今天的9连胜可以让我们现在对世界说,女排世界杯冠军!我们来了!现在我们离远隔17年之久的世界冠军只有一步之遥了,也就是说整场比赛到了赛点了,就看我们能不能够抓住这个机会,登上世界冠军的宝座。
为什么今天美国队能够给我们制造这么大的麻烦?为什么我们会赢的这么艰苦呢?我自己分析了美国和中国队各自的优点和缺点,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美国队。
美国队今天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发球和拦网,也就是说她们的战术很明显,就是要用发球来破坏中国队的一传,第2就是要用拦网来抑制中国队的进攻,今天可以说美国队做到了,发球频频得分和破坏我们的一传,而且拦网多次拦住了我们主攻手和副攻手的进攻。美国队在前8轮的发球可以说是一般般,没有什么亮点,我估计她们肯定是为了把这个力气留到今天来对付中国队,果然,今天美国队把她们发球的看家本领表现出来了,而且是那么的厉害,因为她们也知道今天和中国队的一战必定会很艰苦,只有用发球和拦网才能够和中国队抵拼,否则只会是挨打的份儿,美国队今天的确准备的太充分了,可以说是把中国队的特点研究的是滴水不露,但她们没有想到中国队在困难面前是不会轻易低头的,这就是我们中国女排的顽强作风,这让我们看到了我们那支老女排的身影了。美国队今天唯一输在的是自己的运气还是太差,输在自己把握关键球的能力上还是欠火候,在关键球的处理上自己的失误还是太多。
  
中国队今天可以说吃了美国的发球的亏了,没有想到今天她们拼发球会这么厉害,让我们组织不起有效的快攻,这就使的我们一味地去搞强攻,但强攻多次被拦死,这就大大地减少了我们的斗志,使的我们的主攻手在进攻上变的手软,不敢下手,今天中国队之所以快攻打不出来就是因为美国的发球和拦网太出色了,所以让我们在电视机旁边看的人都捏了一把汗,看场面上两个队打的是难解难分而且双放的实力又是这样的相当,很难预测谁胜谁负,在1比2落后的时候,大家都觉得中国队肯定是没戏了,也这个时候美国人是大比分领先我们,心理肯定会很放松,肯定会越打越顺的,中国队想要反回来,是谈何容易啊!这个时候我们看不到陈忠和以往暂停时的笑脸了,看到是他的严肃和平静,让我们看到了他对队员们能够反回来的信任。中国女排真能够反败为胜吗?想不到从第4局开始,我们看到了老女排的身影,看到了她们顽强的作风,她们赢了,而且是真正用自己的实力去赢得这场胜利,而美国人也确实输的心服口服,这场胜利也宣布了美国队本次世界杯夺冠的梦想彻底破灭了,留给她们要做的事情就是努力争取奥运会的入场圈。
中国女排今天9连胜之后,离世界冠军只有1步了,明天是否能够让我们见证夺冠的历史性一刻呢?相信女排姑娘已经做好了冲刺的准备,希望明天大坂能够成为中国新一届女排最值得骄傲的地方,希望明天中国女排能够在大坂写下自己光辉的一页!让我们一起期待明天的激动时刻吧!
  
我记得1981年的11月16日晚22:00宋爷的声音从小红灯收音机里传来:“我们的诗人们你们写一首诗吧、我们的歌唱家们你们唱一首歌吧,女排的姑娘们用她们的青春和热血谱写了一曲动人的拼搏之歌!五个小伙伴都有蹦高又掉泪。而今天看球时身边却有一女同事在疯狂地传销某个牌子的营养粉,不买她就烦死你,不停地说这东西好,说XX买了,XX都用了,你不用就是不时尚,我看在多年同事的份上强压不满,没抽她,只好说“看球、看球”。妈的,想钱都想疯了!
  
生活一天比一天好,能让我们感动的事一天比一天少,也可能是我们见得太多了的原因,但内心的朴素的情感是永远不会泯灭的,《激情燃烧的岁月》之所以火遍中国,就是它唤醒了人民内心的朴素的情感!愿这次冠军带给我们的不仅限于体育。
朋友别哭
2003年11月13日
+++++++++++++++++++++++++++++++++++++++++++++++++++++++

童自荣是几代人永远不会醒来的梦  

  关于童自荣和乔榛、丁建华之间的疏是孰非已经在网络上纷纷扰扰的争论了好一段时间,一篇本来在各个论坛不断被转载的帖子可以引发一场中国配音界的“八级地震”,这决不是机缘巧合或者恶意炒作就能达到的,原因无他,只因为“童自荣”这三个字对于所有八十年代前出生的人和部分八十年代后出生的人而言都是个太特殊的词汇,他不仅是行侠仗义的佐罗、是机敏英勇的加里森、是幽默风趣的上校……更是一代人甚至几代人永远不会醒来的梦。


  一直庆幸于自己出生在七十年代,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走了这片大地上凛冽的冬意时,我能幸运地赶上那一个永远不会被重复的辉煌时代,那是一个梦想与理想编织而成的时代,那是一个永不褪色的时代,我们发疯式的迷恋蓉儿,当阿翁离我们而去的时候,天仿佛都塌了,那是青春的第一场幻灭;我们同样癫狂的崇拜童自荣,这一次,我们是幸运的,因为那个华丽而高贵的声音依然在我们耳边,可是,当一篇文章和此后种种被披露出来的事实摆在我们面前的时候,就像尼奥看到了MATRIX的真相一样,我们都被震惊了,曾经以为早在这个年代泛滥着的虚假同情和廉价感动中变得坚硬无比的心又一次紧紧地抽搐着,一点一点洇出血色的记忆来。

  记得还是上大学二年级的时候,那一年的十一在北展剧场有一场电影名曲的演唱会,当时的海报贴到了校园的三角地,那一大串参演人员的名字最后赫然是“童自荣”,于是,着急忙慌地跑到学生会买了张票,那是学校联系的优惠学生的“实事”,可惜看到的晚了,其他的票都卖完了,只有最后一排的,50块钱,我一个月的伙食费。

  那天是十月二日,傍晚的微风有着秋日特有的舒爽,我不知道是因为过于急切还是什么别的原因,从五棵松的家里骑车到北展只用了23分钟,那时真的以为自己在飞。坐在最后一排,其实台上演些什么真的没法看清,选取的节目都是经典中的经典,可心一直都在等着一个特别时刻的来临,然而,童自荣的出场是那么与众不同,表演着《佐罗》最后决斗那一段台词的他是从观众席的一角出场的,他的声音一响起,全场就是雷鸣般的掌声,直到他走上台摘下墨镜,人们的掌声始终没有停止过。可是距离是那么远,我什么都看不清,只有那无与伦比的每一个字深深的烙印在记忆里,至今想来仍是砰然心动。不过,那时的自己没有摄像机、没有照相机甚至没有小录音机,但也许正是这样,记忆才格外深刻吧!那一天,骑车回家的路上就一直在想,那些童自荣身边的人是多么幸福啊,如果自己可以有这份荣幸,那就天天带着录音机,把他的每一句话都录下来,哪怕是找个借口和他拌嘴吵架都行……

  还有一次也是在某个朗诵会上见到过他,当时他表演的是《蒲田进行曲》的片段,直到今天,每次进音像店都会问店家有没有《蒲田进行曲》,但时至今日,也没有一家店给过我肯定的答案。

  有一次电影台的“影人1+1”的主题是阿兰德龙,所选的两部片子就是让童自荣功成名就的《佐罗》以及《黑郁金香》,看到介绍,我简直高兴得发狂,马上千方百计的找同学帮我把两部片子录下来,同学说录像机很久没用过了,可能质量不会好,我说没关系,图像差点儿没问题,只要把声音录清楚就行了!那天晚上早早地就从父母手中把电视机抢了过来,兴奋而焦急地等着电影开始,然而,影片开始后,我几乎在来不及思考的瞬间就被推下了万丈深渊――那不是童自荣的声音!电影台居然把这部影片重新作了配音!!!狂怒之下有无数极端和不理智的想法在脑海中泛滥。

  当情绪稍稍平静下之后,我给同学打电话说,你不用录了,对方问我怎么回事,我深吸了一口气回答“没什么”就匆匆挂了电话,没法再继续了,也许再多一秒钟眼泪就忍不住了。后来自己劝自己,能看看阿兰德龙也是不错的,然而,在电视机前的自己根本就没法看下去那部期待了很久的影片,每次阿兰德龙潇洒的亮相对我来说都是无法忍受的煎熬,那个时候才明白,其实自己迷恋的根本就不是这个风靡全世界的英俊小生,而是躲藏在他背后的那个我甚至没有见过面的人,是那个独一无二的声音!

  后来终于买到了上译配音的《佐罗》、《黑郁金香》,买了《加里森敢死队》……有那么大概两个月的时间,每天晚上的11点半到2点都是固定的“加里森时间”,26集的系列剧前前后后看了五遍,开始或许是旧梦重温,到了后来,甚至会闭上眼睛,只是为了那些无法忘怀的声音……

  去年新年的时候去看连场午夜电影,当时的套票是《英雄》和《燕尾服》,《英雄》演完的时候已经快12点了,哈欠连天的自己已经打算用之后的一个半小时来敷衍一下“睡魔”。然而,就在漫无目的地看着《燕尾服》片头译制人员名单并准备向睡魔投降的时候,竟又看到了童自荣的名字,于是,一下子睡意全消,并且万分庆幸自己没有错过。因为不知道童自荣配的是哪个角色,于是睁大眼睛、支起耳朵认认真真地等待,最终,就因为“童自荣”这三个字,我愣是全神贯注地看完了这部连花8块钱买盗版碟都不值的“超级烂片”,而童自荣的声音只在开场第十五分钟和结束前第五分钟出现过,每次的长度不超过2分钟,那是一个无能而有自以为是的丑角,但就是这样一个毫不招人喜欢的角色却是这部电影唯一的“价值”!

  记不清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只能在一些连名字都不知道的电影里恍惚听到童自荣那清亮而华丽的声音,拿着遥控器随便播台的时候往往就以为一句话而停在那里,看一部没头没尾连名字都不知道的电影,那时的心情很矛盾,一方面那么希望那就是童自荣,因为太久太久了,只能一遍遍搜索记忆;然而又是那么不希望那就是童自荣,因为差不多每一次都发现电影里的角色不是出场没多久就被干掉了,就是一个反面滑稽人物。那不是童自荣应该去配的角色,他的角色应该是华丽的、高贵的、正直的、英姿飒爽的、充满着生命力的,每一次看到那些“扭曲童自荣”的电影我都觉得心痛,我也都会很没正义感的想:让坏人胜利吧……

  最近一段时间,有关童自荣的消息渐渐多了起来,最初是一篇新闻里采访了上译厂,内容是为什么近来童自荣很少在电影中担任角色,当时的回答是中影不愿意让童自荣参与译配,说他的声音不合适,还说有很多观众写来信说不愿意再听到童自荣的声音。当时看完那篇新闻,我躲在洗手间里哭了一场,也是从那一天起无条件憎恨中影,在我心里,那些人统统都是牛鬼蛇神!然而,还是心痛的感觉更多,难道真的是评价的标准变了,人们的口味改了?童自荣的声音再也打动不了现在的观众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也只看原声电影,即使去电影院也是看英文原版的,因为现在的译配实在是“暴殄天物”,连李亚鹏也能堂而皇之地为MATRIX配音,也能肆无忌惮的“肢解”尼奥!

  可是,毕竟曾有过那么多弥足珍贵的记忆啊,直到今天,《茜茜公主》我就是看不下去原版的,一定要听配音版才行,还有《简.爱》、《叶塞尼亚》、《魂断蓝桥》、《东方列车谋杀案》……难道真的有那么多“群众呼声”要“封杀童自荣”么?从那一天起,我就决定去上海的时候一定要去上译厂看看,带一束花、几句问候,虽然微不足道,但我要告诉曾留给我们无数经典的童自荣,依然有人热爱着他,而且很多很多!

  直到最近因为一张帖子而引起的轩然大波才明白所谓的“民意”与“群众呼声”的真相,看着专题里网友们的留言,常常感动得鼻子一阵阵发酸,孰是孰非已经没有什么争论的必要了,事实是不可能因为一两句话而被抹杀的!我们的佐罗可以骑马仗剑游走天下、抱打不平,可童自荣只能这么多年蜗居在狭窄阴暗的弄堂里,一个刚刚凭着一部片子声名鹊起的小明星就能住上复式豪宅、开着漂亮的私家车、到香港去“血拼”,而成名近三十年的童自荣还穿着几十块钱的衬衣,连手机这样的“必需品”都没有!

  甘于清贫是一个人崇高的品格和骨气,但我们的社会默认这样的“欺压”则是“助纣为虐”“颠倒黑白”!说没有童自荣适合的角色,一次两次,人们都可以相信,但四年没有这根本就是天方夜谭!童自荣即将退休了,但退休决不会是结束,而恰恰是一个开始,我不知道经过这件事的风风雨雨后,如果他依然可以在自己用了一生去珍爱的配音事业上继续,日后在电影的宣传海报上会不会特别标注上:“男主角***由童自荣配音”!如果有,我一定去看,无论那是什么。

  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不会有无缘无故的恨,在人们为童自荣大喊冤枉的时候,同样有许多锐利的矛头指向了乔榛和丁建华,说实话,他们也是我曾喜爱过的配音演员,我也承认自己自从看了那篇文章后不能不对他们怀有了无法完全抑制住的厌恶,但是,我想说的是,不要因为如此而否定他们曾经带给过我们的那些经典,人不是一成不变的,在社会这个大染缸里能有几个人数十年如一日的保持着一颗赤子之心?!他们这对“黄金搭档”毕竟曾创作出过令人们永难忘怀的银幕形象,但如果因为今天的他们而彻底否定曾经的过去,你一定会错过很多值得珍藏的东西。

  又想起《加里森敢死队》来,那时童自荣配的头儿和乔榛配的戏子是何等的默契、何等的心有戚戚?戏里的他们互相信任、互相支持、互相鼓励,一次又一次在绝境中反败为胜,现在想来,那是多么温暖的记忆。虽然我不知道那时的两个人私下里关系如何,但我真的想一厢情愿的认为他们生活中也是相互扶持的好友,如果戏里的那一切能在真实的生活中上演,那不正是中国配音界的莫大幸事么?!

  那天《新闻夜话》有一集有关是否还需要配音的专题,节目最后播放了两段《角斗士》的片段,一个是乔榛的配音版,一个则是原声,那时候忽然觉得乔榛的声音真的远远不如原版给人以强烈的震撼,那时候以为配音也许真的过时了,但现在才明白,配音并没有过时,只是有些人已经再也不能把全部的心力放在配音事业上了。

  请相信民意吧,如果大家还记得当年《神探亨特》的配音事件,人们就该对今天的事态抱以积极的信心。那时的张欢把“麦考尔”配得栩栩如生,后来第二部换了丁建华,无数的观众写信去抗议!

  如今的童自荣愈发显得清癯了,四年的坎坷在他的脸上刻下了不少印记,四年于人生而言,尤其是暮年的他实在是太过宝贵了。可是,只要能冲破压覆在他头顶上的那一层阴云,重新走回他所奉献了一生的麦克风前,他一定还会有另一个四年、又一个四年、再一个四年……因为事实是不会被抹杀的,人民的眼睛也是不容被蒙蔽的,更因为童自荣还没有老、他的声音还没有老、而每一个热爱他的人也都没有老!

  童自荣那华丽、高贵、饱满而激情的声音是上天赐给人类最动听的财富!(黍离)



文字

最新喜欢:

xiaoyinxiaoyi...
wangzhe1973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21-05-19
1楼#
发布于:2005-10-12 08:39
有个刘广宁配音的女主角(不是王馥丽演的,而是其中跟石维坚荣辱与共的女教师)----那个女演员叫施建岚
穆阑
管理员
管理员
  • 最后登录2024-09-02
  • 优秀管理员
2楼#
发布于:2005-10-12 08:45
谢谢~虽然有点胡子眉毛一把抓……
BBSfish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21-07-04
  • 优秀管理员
  • 爱心大使
  • 优秀录音师
3楼#
发布于:2005-10-12 08:49
支持童老师!
wangzhe1973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21-05-19
4楼#
发布于:2005-10-12 08:54
下面是引用穆阑于2005-10-12 08:45发表的:
谢谢~虽然有点胡子眉毛一把抓……

有点是点吧 我能学两句老童所以存童爷的料多一些

我趁大家看电影时  把网上<154部...>的贴子贴到了  天津经典电影回顾月的现场  散场后引起了众人围观 我混在人群里偷偷乐  大家还是喜欢翻译片啊
5楼#
发布于:2005-10-12 20:16
噩梦》(只听过录音剪辑)
两个美国女大学生(刘广宁和丁建华配)在旅途中遭遇的从人间到地狱的噩梦。
配音:刘广宁、丁建华、李梓、邱岳峰 、苏秀
(影片开头那个流氓好像是童自荣配的)
  

有人有这个录音剪辑么?
6楼#
发布于:2005-10-15 19:49
那天淘了一张张鑫炎导演的《黄河大侠》DVD也有童自荣的配音。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