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贴子最后由FangZheNan在 2004/07/22 10:29am 第 5 次编辑]
不沉默的音符与沉默的羔羊 与作曲家霍华德•肖尔的老搭档戴维•克隆伯格魔性张狂的犀利影像风格完全相反,《沉默的羔羊》显得“柔和”、“朴实”与“温顺”了不少。本片之所以成为经典,就在于它恐怖气氛的营造更为注重的是深藏于内的张力。你不能不佩服乔纳森•德米对恐惧高明的铺陈手法,没有装模作样、一惊一乍。这种类似于“撒面包屑”的手法一点一点地在不知不觉中将你从一块芳草丛生的绿地引进一个阴湿幽暗的迷宫然后漫不经心地走开,任由你“两眼一抹黑”在其中凭着直觉摸索。此时恐惧混合着无望的情绪慢慢植入大脑,而你却不得不去寻找可能并不存在的出口。 作为配乐家的肖尔也是借由这部电影才为人熟识。向来做事缜密的他,在熟读小说、剧本,看过部份毛片后,似乎已经隐约意识到了这将是一部非同一般的惊悚电影。于是,在开始找点写下配乐之前,他不厌其烦地与导演乔纳森•德米进行沟通,反复商讨导演所需要的音乐情感。可以说,音乐在这部电影中的最终地位十分微妙。许多时候你或许“听不见”音乐,却能清晰地感受到音乐的氛围。它托起了电影厚重严肃的基调,具有水一般的渗透力。每次在它徐徐奏出的同时似乎改变了影片的色调与光线,为其蒙上了一层“思虑惨白的容颜”。 整部电影配乐里充斥着压抑的悲愁,几乎没有一个旋律清晰、能够哼唱的主题,就像主人公斯塔林那不愿唤起的记忆。尽管大多数的乐段听起来纷繁芜杂,却处处散发着暗色调的光彩,就像吊在天花板上一串由无数晶体构成的坠饰,在互相轻微的碰撞中唏唆出近乎无声的细碎耳语,让平实的画面变得耐人寻味,渗透出逼人的戏剧张力。滞重的音乐达到郁痛的颠峰,偶尔还是能听到一缕细若游丝的泛音在焦灼的曲调里踯躅着,仿佛虚脱的轻烟,追忆着过往的光明。从开场的森林间跑步开始,单簧管的吹奏是不安的问询,五个小节缓慢的引子像五颗小小的子弹轻轻地按入我们的脑门,然而,那却好像是在苦难之门上短促地叩了四下。接着,主部的速度更加急速,类似一连串的问询在副部柔和如歌中迸发,它们在击中更远处的虚幻背景时变得沉重而有力,如铁一般的意志和冰冷。它们把刚刚沉入幸福的梦想中的听众拉回到苦难的现实中。很显然,斯塔林复杂感情上细微的变化就成了乐曲逐渐展开层次、变幻结构的动机。音乐,也只有以这种高度抽象的艺术表现形式才能始终扣合着她复杂的内心世界。而脑海深处的梦魇也似音乐般纠成一团。 一切迷离,如挥散不去的尘雾,模糊不清。 尽管斯塔林有着非同一般的干练和机敏,但她娇小的身躯后拖着一团浓重的阴影!她父亲的因公殉职和儿时听见羔羊被宰杀时的哀号,是她无法释怀的沉重负担。虽然嘴上不愿意提起,但潜意识中她一直认为两个悲剧的发生都有她不可推卸的责任,这种非理性的负罪感变成她内心巨大的空洞,并由此产生了自强不息的动力。无论是加入联邦调查局、受命探访汉尼拔还是竭力拯救被连环杀手拘禁的女孩最终都只是为了填补心灵的残缺。面对汉尼拔说出内心的隐痛是固然是一种近乎崩溃的折磨,但在更强大意识的激励下,为了拯救生命也为了拯救自己,斯塔林依然说出属于自己的秘密。电影叙事里的斯塔林经历了对过去梦魇的压抑、自我的释放和超越。伴随这一心理历程的是,父亲角色在斯塔林童年记忆里的第一次象征性死亡,情感沉底却产生负面动力,在经汉尼拔“治疗”后彻底死亡并成为可以正视的记忆。从某种意义上说,本片只是借一个案件侦破的外壳来展现人物对心灵创伤的不断正视,并自我重建的过程。什么正义、邪恶、好人、坏人显然都不在导演考虑的范畴之内。 音乐也是如此,它甚至比电影具备了更多的消极色彩。 从听觉角度讲,只有神经衰弱或性格异常敏感的人才能够承受其驳杂的细节。体会枯萎心灵的抗争,感受脆弱灵魂在追求不灭的信仰。音乐在电影里好像无处不在,衰败、厌世的气息逐渐弥漫开来,就像愈来愈急敲打在心头的鼓点,却永远没有让其嘎然而止的高潮爆发,只是被抽成袅长的记忆,使原本的阴郁变成了无休止的轮回。随着观影时间的增加,音乐变得不绝于耳,你甚至感觉不到它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结束?最后几乎成了难以驱散的耳鸣,不愿停息,让人想起死神永不停驻的脚步,钳制着人的意识去回忆它复杂的音型。 在汉尼拔脱逃这一幕中,首先出现的是巴赫的《歌德堡变奏曲》。安静的颗粒状音符从天而降,叮咚作响之间却只让你感受到一种邪灵逼近的肆虐,幽深宁匿,又藏着无穷变数。这种音乐无疑和一种封闭的、自我的和孤独的情结相瓜葛。录音选用的加拿大钢琴怪杰格伦•古尔德的版本,隐约还能听见他自己哼哼唧唧的声音,就像汉尼拔杀人一样,这种哼唱成了演奏时全情投入的一种依存症。 之所以使用古尔德版的《歌德堡》更是源于肖尔的巧思。古尔德在自我的世界中极其自由的翱翔着,同时也是闭塞和孤独的!这是从他的音乐中感到的。虽然看过一些他的传记,也点点滴滴地知道一些他怪癖和孤独,然而所有这些都不如他在这个《哥德堡》中表现地如此刻骨铭心。汉尼拔在寥寥数次出场中显得优雅、神秘,他抑扬顿挫的念白犹如朗诵诗歌,言行举止像个彬彬有礼的绅士。可他同时又是个“吃人不眨眼”的恶魔,这样的人,其精神境界是虽然是难以解释的,但有点可以肯定——那就是永恒的孤独,而这种孤独和古尔德的孤独更是如出一辙。 灯光如瀑雪般苍白,暗红色的鲜血在流动中愈加刺目,不知从何处传来一阵缥缈的银铃声……冤魂四散而去…… 紧接着是一段大提琴和低音提琴盲目的互相压轧,制造出的晦暗、阴郁、强烈的回声不知疲倦地摇曳着。配合着“弱小”的警察惊恐的面容,深深带给人无力的绝望,就像被蝮蛇吞咽的青蛙。更何况,此时的汉尼拔已是如鬼魅般不知去向。在沉重的定音鼓的行进中由上行的密集弦乐群予人以揪心的痛,下行的木管则以人哀伤绝望,而这长大的定音鼓既如命运的打击又如同自己清晰可闻的心跳声。凶险与孤独的情绪更是在小提琴独奏中变得越来越深。那种冰冷的心却在淌血的状态在小提琴独奏很长的持续音中达到极点,这就是所谓的心弦的颤动!乐队制造的回声被不断放大,弦乐在低音区不断探底,发出沉重的轰鸣,把观者的神经拧到了快要崩断的状态,然后——突然消失,音乐没有了!画面还在继续,作为音乐的一种延伸,我们清楚看到了汉尼拔残忍却不可思议的逃脱方式。这时艰涩的音乐再次响起,神经崩断的状态不经循序渐进的“拧”的过程突然重现,简直达到了心理抗压指数的极限! 肖尔还采用了一种十分独特的手法来进一步加强音乐的表现力:他通过计算机器材收录了大量的,种类不同的鲸鱼深水中的鸣叫,然后把声音速度放慢。在后期制作时混录到配乐之中。不时地穿插浮现,乐声高扬,鲸叫也随之上升,乐声转微,鲸叫声也悠然婉转,在原本就很难解读的音乐中烘托出更深层次的声音幻境。挖空心思地蚕食观众的心理防线,抽丝剥茧之下,人类与生俱来不安全感就彻底宣告复活。 推敲、拿捏二词想来被霍华德•肖尔玩味地十分透彻。 许许多多的电影配乐以优美的旋律宣泄表层的情绪,而《沉默的羔羊》则让那些习惯了滥情的耳朵无所适从,但它剔除了享乐主义为上的官能肉赘,进入了更深层的境界,也更靠近影片的理念。它和影片一样集中关注于主角的心理状态,细致入微地阐释了“恐惧”这一简单的“外挂”根源,虽然这样做产生的负面效应是观影的心理层面变得很复杂。却正因为此电影和电影配乐方才成了心理惊悚片的典范。 其后的续集《汉尼拔》在画面和音乐的配合上也有可取之处,但早就放弃“心理惊悚”这一精神内核,许多场面虽然摄影出色但缺乏锐利的底气。犹如抽离灵魂的肉体,虽然漂亮,但很俗气。好在汉斯•奇莫歌剧般的配乐还是相当出彩。而重拍的所谓前传《红龙》简直就是闹剧!它试图复制《沉默》的格局与犀利,但是就像一只在别人织就的巧网上四处乱爬的蜘蛛,折腾一番后吐不出一点自己的东西。其配乐作者丹尼•艾夫曼声称要以此片向配乐大师伯纳德•赫尔曼致敬,现在听来他那种海量音符的堆砌不仅不“恐怖”反而显得十分滑稽。致敬这种高调就免了,抹黑已然既成事实。 后来: 许多年以后的公元2002年三月二十四日,第一次获得奥斯卡奖提名的霍华德·肖尔以《指环王─魔戒同盟》拿下了他的第一座奥斯卡奖。电影长达两小时五十八分,其中只有短短二十八分钟没有音乐,不过肖尔并不是靠音乐长度取胜……惟一出乎我意料的是,他突然由一个性情乖僻的人变得了慈祥、和蔼了。 |
|
|
1楼#
发布于:2004-07-23 09:11
[原创]不沉默的音符与沉默的羔羊
[这个贴子最后由江湖不笑生在 2004/07/22 10:17am 第 1 次编辑]《沉默的羔羊》好像是央视配音,不过声音很清晰。值得收藏。 |
|
|
2楼#
发布于:2004-07-23 09:53
[原创]不沉默的音符与沉默的羔羊
指挥家的配乐分析文章写得透彻呀!问题是偶们只能画饼充饥,实在不甘心啊!能否请指挥家传个CD封面来瞧瞧,偶也好按处方抓药嘛。 |
|
|
3楼#
发布于:2004-07-23 16:42
[原创]不沉默的音符与沉默的羔羊
这个家伙也是个鬼才 |
|
|
4楼#
发布于:2004-07-23 21:12
[原创]不沉默的音符与沉默的羔羊
残烟是否考虑让老房作电子杂志的首席评论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