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aoyin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23-10-23
  • 优秀管理员
  • 网站建设奖
  • 贴图大奖
  • 爱心大使
阅读:4415回复:0

[精品整理][资料整理] 英雄的诗篇----赞《苏捷斯卡战役》(作者:李成葆 )(昨天的CCTV6没放)

楼主#
更多 发布于:2005-11-22 17:41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南斯拉夫人民同法西斯强盗进行艰苦卓绝斗争的英雄业绩,一直使中国人民敬佩。近两年来,我们看了不少记录这场反法西斯战争的故事影片,它象一部部英雄史诗,激荡着上海观众的心。在这次南斯拉夫电影周中,我们又看了四部故事影片,对南斯拉夫人民所走过的胜利道路就更加熟悉了。
     欲知南斯拉夫人民当时是在怎样艰苦的险境中浴血奋战,怎样在铁托同志的英明领导下取得胜利,请去看看《苏捷斯卡战役》。影片一上来就把人吸引住了,它用一组纪录片镜头,简明扼要地阐明了当时的战局,描述了敌我之间力量悬殊的危急情势,这就一下子把观众引入了主题。紧接着影片转入了正题:出现了南斯拉夫游击队退避苏捷斯卡山区的一组镜头:深山老林,堆堆篝火映红了疲惫不堪的战士们的脸,铁托同志亲自巡视连队,察看部队的伤亡情况,鼓舞人们的斗志。继而又出现了装备优良的德寇纵横挺进,从四面八方保卫苏捷斯卡山区的一组镜头:天上,成群的敌机掠地而过,不停地轰炸扫射;地下,隆隆的坦克在耀武扬威,横冲直撞;一排排大炮犹如张着血盆大口的的猛兽,似乎恨不得一口要把南斯拉夫游击队全部吞噬。这一组组镜头逼真地再现了当年德国法西斯疯狂不可一世的嚣张气焰。然而,这决非只是为了渲染战争的残酷,而是为了烘托主题,着意描绘伤亡惨重、进退维谷的南斯拉夫游击队坚强不屈的英雄气概,栩栩如生地显示出铁托同志叱咤风云的的英姿。这是编导所采用的欲扬故抑的一种表现手法。攻占武切沃高地一仗不仅是游击队转危为安的关键一着,也是影片的特色之处:影片编导特意用了节奏鲜明、交替来回的镜头,把这场争夺渲染得令人窒息:敌我双方几乎同时登上这块高地,这里既没有机枪喷扫的火舌,也没有手榴弹的轰鸣,人们所看到的只是一场体格、信念之间的搏斗,“正义之师必将胜利”这一真理,“共产党人是用特殊材料做成的”这个光辉的论断,再也清楚不过地在这里得到了证实。这种扣人心弦的对比反衬手法,不能不说是影片编导匠心别具之处。
     南斯拉夫电影事业有着悠久的历史。在社会主义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它的电影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全国解放以后,政府对电影事业实行了国有化。从此,电影生产逐步有组织、有计划地发展起来,全国相继成立了八个电影制片厂,政府把电影生产和发行的权利下放到各制片单位,使之在艺术和经济上完全独立,因而使得电影事业飞速发展。一九六O年之前,南斯拉夫电影多半直接取材于反映当年反法西斯斗争这一类题材的小说和故事,近年来,触及了一些新的题材,拍摄了许多优秀作品,其中有《梦》、《爱情》、《人不同于鸟》、《甜蜜的影片》等。《苏捷斯卡战役》则是七十年代初期的佳作之一。

(原文刊载于1979-12-2《解放日报》)
. 那时做译制片的,其他的如星光闪耀,上译是银河璀璨.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