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浪文化频道论坛上看到的,节选一段:
在另外一个层面,有一个人,不仅成为上海的时尚,而且,对部分上海的青春男女起着深刻的影响。在这个人离开城市二十多年之后,曾受他影响的人之一,上海东方电台节目主持人晓林每每在饭桌上,都会以一段对他唯妙唯肖的模仿而将时光再次拨回: 好吧,拿去吧,真不愧是巴黎的女儿。你看,爱尔小姐,你们女人总是这样的估价我。去吧,去那里过瘾吧。你在观察我,爱尔小姐,我漂亮吗? 邱岳峰,一个以他的才华而让上海怦然心动的男人,他和他的伙伴对上海的影响不仅具有文化的意义,还有着时尚的要素。 可以这么说,假如没有邱岳峰,那么,英国电影《简爱》就不会有如此魅力,而那个傲慢、高贵的罗切斯特先生也不会如此地引人入胜;同理,假如没有童自荣,那么法国电影《佐罗》就不会如此地吸引我们,而戴着面罩的大侠也就不会具备如此的神秘性。 在上海许多地方,上海的青春男女压低着嗓音或摆出各种口型,努力地模仿着邱岳峰、童自荣、杨成纯、毕克、乔榛、刘广宁、李梓、丁建华,他们希望拥有或华丽或浑厚或明澈或飘逸的声音,尽管,他们中最傲慢的人也不敢期望自己能够拥有邱岳峰的声音,对他们来说,邱是这样一个高峰,这个高峰注定没有人可以攀登。他们最大的乐趣是学着伟大的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列宁的嗓音强有力地说道: 回去告诉派你来的人,不是后台也是可以的。苏维埃政权要存在,我们存在一天,就要向你们要粮,你们不给,我们就强迫你们给,你们要想反抗,我们就消灭你们。这就是我给你的真理,也是真正的工人和农民的真理。 他们还有的乐趣便是学着那个德国国防军军官的嗓音飘逸地说道: 我们的装甲部队从撒洛尼克出发,经过斯克布里、乌日策、维谢克拉特,到达萨拉勒窝。“劳弗尔行动”计划的目的,就是把从萨拉勒窝的燃料运往维谢克拉特。 党卫军上校冯·迪特里斯已经到达萨拉勒窝。 或者: 彼索夫,愿上帝保佑追击者,或保佑被追击者 。 保佑被追击者?我不明白。 不过,他们在模仿德国国防军军官声音的时候,忘却了一个基本事实:他们理应站在深受纳粹迫害的南部斯拉夫人一边,而党卫军上校其实应该是他们信仰和理想的敌人。这就是时尚的力量,它消解了意识形态分歧,消解了正义与罪恶的界线,在1986年到1989年这个时段,以伟大的邱岳峰为代表的上海译制天才们,带给上海一种特别的声音,它不是音乐,但有着音乐的特质,它不是轰鸣,但比轰鸣更动人心弦。这种如同音乐一般的声音表达着从英俊的党卫军军官到忧伤的英国北部山地女孩的情感和情绪,还表达着语调的流畅、抑扬顿挫,语言的机智、幽默以及内在的逻辑力量。 |
|
|
1楼#
发布于:2005-11-25 11:38
每代人都有有自己的怀念,老上译的声音是我们这代人永远的怀念,梦想。精神家园的一片绿州。
|
|
3楼#
发布于:2005-11-25 16:02
我在新浪首页 > 论坛首页 > 文化艺术 > 读者文摘
中看到的,主题:生命老去,欲望不死:上海七情六欲 作者:河妖大圣 发表日期:2005-11-24 05:00:13 除了配音电影以外还谈了上海的很多很多,穆阑有兴趣不妨看看。 |
|
|
4楼#
发布于:2005-11-25 16:05
给我的感觉,这篇东西写的好唯美啊
|
|
|
8楼#
发布于:2005-11-25 16:26
欲望时代逐渐崛起的人性记录:上海七情六欲_新浪论坛_新浪网
sina.com.cn 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游戏 | 邮箱 | 短信 | 聊天 | 天气 | 答疑 | 导航 爱问(iAsk.com) 读者文摘 文化艺术 新浪首页 > 论坛首页 > 文化艺术 > 读者文摘 论坛精华页 精品图酷 热帖排行 酷图排行 最新精华滚动 论坛地图 主题:生命老去,欲望不死:上海七情六欲 作者:河妖大圣 发表日期:2005-11-24 05:00:13 [表状] 王唯铭 一切是这样开始的。 天空无限透明,蓝得让人有一种心碎的感觉;空气十分的和煦,远处传来一声又一声、一声再一声的苍老而沙哑的呼唤:“买老菱,热老菱来,熟老菱”…… 人们麇集在了这条建成于1923年的里弄的第一横弄口,他们手中拿着用印有孙中山头像的假钞票做就的飞镖,他们在飞镖上使劲地涂着白蜡,随后,将飞镖扔向高高的空中,看着它以优美的弧线下降,在地面上滑行许久。 一个20岁上下的青年却百无聊懒地伫立在第一横弄口的一侧,他上身穿着那个年份最为时髦的花格子衬衫,下面则是那个年份最为时尚的小裤脚管裤子,他的脚上套着的是那个年份最为“懂精”的火箭式皮鞋,顶端犹如美国鬼怪式飞机般地尖利突出。 是的,他正是那个时代的“懂精人”(60年代的俚语,意指非常时髦的人),尽管他被那个时代的意识形态所不屑,尽管在那个时代工人阶级朴素的眼睛中,他不过是一个带着极其可疑气息的上海小开。 这一切的斑驳印象都产生在遥远的1965年,产生在四十年前我的少年时代。 如同复兴中路、重庆南路相交之处的巴黎新村以钢窗蜡地,以城市中产阶级的气息、气质永远地影响了我的生命,和我家只有两墙之隔的那个上海小开,那个对生活的本质有着自己独特理解的“懂精人”也永远地影响了我的情感和心灵。至今我依然可以清晰地记得1965年以后的日子里,在卢蒙巴战士们有节奏的歌声中,在对吴庭艳和“同温层堡垒”双重的警觉中,我默念着53级楼梯从家中的四楼来到第一横弄,我总会看见34号的后门正幽暗地洞开着,在那个黑黑的门洞里,总会懒懒地踱出我少年时代的偶像,那个时代非主流文化的象征,博学、慵懒、优雅、闲适的上海小开。 常常,上海小开会交给我八分人民币,让我在合肥路与黄陂路相交的饮食摊上为他买上半张薄饼、一根油条(他是从来不吃工人阶级的泡饭的),作为我的酬劳,他不是借给我一本纸张泛黄的《悲惨世界》,就是借给我一本厚达500多页的《短促生命中的漫长一天》。 隆冬将至的傍晚时分,我在第一横弄闻到了由里而外逸散开来的一股浓郁的咖啡香味,要到很久以后我才知道,1967年12月的这个傍晚,上海小开正用一只历史悠久的咖啡壶蒸煮着上海咖啡厂出品的咖啡豆,那股香味由此而经久缭绕因此而经久弥散。 “懂精”的上海小开其实对我在生活和文学上作了最初的启蒙,但在遥远的四十年前,我不会意识到这一切最终会进入到《上海七情六欲》的专著中,并且,最终成为我对1965年至2005年这四十年上海人的生活方式和他们的种种活法进行全面探访并记录的最初源头。 一切肇始于此,肇始于1965年的那片温暖的阳光,肇始于二十世纪60年代的别样情调和别样的人物,接着发生和展开的便是四十年的上海生活。 对这四十年的上海生活从时尚的角度你可以用十个或百个关键词来加以表述。 60年代早期盛行的是上海小开们的“三包一尖”,即所谓的大包头、包屁股裤子、包裤脚管和尖头皮鞋,“三包一尖”之后则是60年代中后期大肆泛滥的“大翻领”(一种运动衫的别称)与“小翻领”时髦。我清晰地记得,在当年的勒非德路而今的复兴中路上,那些身着两件甚至三件“大翻领”或“小翻领”的男女们,是如何兴高采烈地扛着红旗赶往人民大道去造反的,我也清晰地记得一双平底的松紧鞋在60年代末让上海青年获得的时尚感觉,这些青年中的一部分穿着时髦的松紧鞋在城市街道的拐角处“车着妹妹”,另外一部分拿着“刮刀”与人“对开”着,表现着他们青春的尚武勇气; 70年代早期的时尚风暴来自于美国颓废派的强劲推动,那些也许和诺曼·梅勒一同参加过“夜晚的大军”的男女们,那些也许在纽约的白湖边上投入到“伍德斯托克”摇滚艺术节的反叛分子们,在60与70年代相交之际,以一条夸张之极的喇叭裤向世界发布了反秩序、反文化、反传统的时尚信号,中国上海收到这个信号后,年轻一代在左派布尔什维克疑虑深重的眼帘中用扫把一样宽大的喇叭裤与世界作了一次对接,尽管他们的反叛既没有理性也没有感性; 80年代的时尚以70年代的时尚完全不同的特点从地下开始走到了地上,由完全边缘的亚文化状态而逐渐融入主流文化,曾经有过的反抗性、反叛性明显减弱,它更多地成为未来光鲜社会的一个提前预告,因此,对名牌的追逐变成了整个上海民间社会的一个集体动作。点缀在上海男女胸前的那个小小标记,成了他们是否成功、是否时髦、是否进入主流社会的一个毫不含糊的说明。我看见“金利莱”铺垫了进入名牌殿堂的最初台阶;“花花公子”让人们可以有权叩开名牌殿堂之门;“蒙特乔”说明了你是一个已经进入名牌殿堂的上海男人;而假如这时你不仅拥有某一件“皮尔·卡丹”甚至已将“皮尔·卡丹”武装到了牙齿,那么,你就是这个时期的有产阶级,这座城市的有腔调的成功人士。 进入90年代,时尚开始分层,社会结构中的各部分人们高举着他们各自的时尚之旗,这最终导致了“小资人群”的崛起,催化了“波波族群”的分流,在这中间,还产生了深受后现代主义影响的玩酷、玩IN、玩炫的男女们,他们的时尚审美摇摆不定,早晨迷恋着张惠妹的草裙,晚上则被F四的英俊所左右,而深夜又在周杰伦的R&B的节奏中嚎啕不休。90年代的时尚日趋多元,每个年轻的上海男女都可以声称个性就是时尚,时尚就是自我。但在这种看似没有中心、没有主流、没有至高无上权威的语境中,其实还是有着压倒一切的时尚主题,那就是从90年代中后期开始深刻地、决定性地影响上海青年的国际互联网。1997年的某天,当一个叫作“查尔斯”的上海青年人向我反复说明他名片上的E-MAIL地址是多么特殊、多么重要、多么与众不同,他也许没有真切地明白,他其实真的说明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一个全新的时代即将降临。 |
|
|
9楼#
发布于:2005-11-25 16:27
sina.com.cn
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游戏 | 邮箱 | 短信 | 聊天 | 天气 | 答疑 | 导航 爱问(iAsk.com) 读者文摘 文化艺术 新浪首页 > 论坛首页 > 文化艺术 > 读者文摘 |
|
|
10楼#
发布于:2005-11-25 16:28
sina.com.cn
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游戏 | 邮箱 | 短信 | 聊天 | 天气 | 答疑 | 导航 爱问(iAsk.com) 读者文摘 文化艺术 新浪首页 > 论坛首页 > 文化艺术 > 读者文摘 论坛精华页 精品图酷 热帖排行 酷图排行 最新精华滚动 论坛地图 主题:在香港一侧成为万元户 作者:河妖大圣 发表日期:2005-11-24 05:13:46 [表状] |
|
|
12楼#
发布于:2005-11-25 16:38
回穆阑:给你发邮件失败,我也不知怎么给链接,贴一部份在这里吧。实话说我上午刚下载的,还没仔细看呢。只看了邱岳峰这段。
|
|
|
14楼#
发布于:2005-11-26 00:28
下面是引用永嘉路于2005-11-25 16:22发表的: 颓废?要是颓废,邱岳峰怎么会为译制片花费这么多心血,何必自杀。 |
|
17楼#
发布于:2005-11-26 14:32
下面是引用不知肉味于2005-11-26 00:28发表的: 我并不知道“永嘉路”所谓的颓废之意是否和我相同,辜鸿铭曾说“颓废于六级之上最高境界便是独醒”所以如果从这个层面来说我甚是同意他的说法。 |
|
18楼#
发布于:2005-11-26 14:39
原来是王唯铭写的啊。
以前买《上海服饰》的时候差不多每期都能看到他写的关于都市时尚方面的文章,也知道他的文章结集出版过。印象中他的文字还可以的,木兰可以考虑搞本电子版先看看。:) |
|
|
19楼#
发布于:2005-11-26 14:45
汗,这么多字的东西我从来不看电子版的……
我在书店几次看到这本书又放下,感觉做得太花哨。 不过如果文字确实好可以考虑买一本来看,毕竟现在的人写的好的文字读不大到了。 |
|
20楼#
发布于:2005-11-26 21:12
下面是引用牧师于2005-11-26 14:32发表的: 此"颓废"非彼"颓废"了,真复杂 |
|
21楼#
发布于:2005-11-26 22:22
好像扯太远了……
陈丹青的“颓废”说是有语境的,不管支持的还是反对的希望都先读一读陈的《邱岳峰》之后再评论。 文章在这里: http://www.peiyin.com/2005/Article.asp?ArticleId=208 |
|
22楼#
发布于:2006-05-05 23:31
下面是引用穆阑于2005-11-26 14:45发表的: 你就盼着吧,打今天晚上十点钟开始,我就准备写了。 太唯美太小资的一般都不好度,我N年前看的黄昱宁写的一本书,看到一般终于是看不下去,奶油蛋糕吃多了的感觉,虽然蛋糕貌似很好吃的样子 |
|
|
23楼#
发布于:2006-05-06 01:18
我曾经以为陈丹青写的邱岳峰是最精致的,最深刻的。
可我不能喜欢那种笔触。 尽管那是对邱岳峰,可能最好的诠释。 角度不同,所以看一个人,可能很多感受也不同,不必强求人和人的感受雷同,那样就没有意思了。 |
|
|
25楼#
发布于:2006-05-06 09:26
下面是引用永嘉路于2005-11-25 16:22发表的: 有什么更深的含义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