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这样挑着发,搞的我心惊肉跳,莫不是俺那么多的文章就没几个让这位看得上眼?
这个帖子里的文章(如果还能陆续补充的话),不涉及什么版权问题了吧,谁要是想转,尽可拿去好了。 ———————————————————— 难忘的南斯拉夫电影 从小,对打仗片就不像男孩子那么爱看。哪怕是《啊朋友再见》满街传唱的时候,哪怕是人人都跟着相声学“瓦尔特保卫热被窝”的时候,我也没有对《桥》和《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产生一点儿兴趣。只觉得《啊朋友再见》那首歌旋律好听,把那歌词不管不顾,一味当作轻快飞扬的歌来喜欢,什么“侵略者闯进我的家”啊,什么“如果我在战斗中牺牲”啊,都被我似懂非懂地忽略了。 直到多少年后的有一天,第一次在电视上看到《桥》。影片里,达尔多尼向负伤的法宾诺扔出了炸药,为的是不让围上来的德国人活捉了他。伴随着画面,当那个熟悉的旋律就那么悠长地响起,我第一次感觉到了震撼。也自此,每当再听到《啊朋友再见》这首歌,心里都有说不出的难受。不是为战争的残酷而震慑,而是实实在在感受到,在残酷的战争面前,游击队员们所保有的开朗乐观。“如果我在战斗中牺牲,你一定把我来埋葬。请把我埋在高高的山冈。把我埋在高高的山冈,再插上一朵美丽的花。每当人们从这里走过,都说啊多么美丽的花。”要有怎么样的襟怀,才能唱出歌声中的飞扬和轻快。 有位朋友曾这样说过《黑名单上的人》,说她在看这片子的时候,总想抄起一把枪,冲上去和游击队员一起打德国鬼子。南斯拉夫的战争片确实能给人这样的心理冲击。达尔多尼扔出炸药的那一个瞬间,在电视前旁观的我,也想大吼一声,跳起来,冲上去拿着冲锋枪狂扫。那一刻,顾念的不再是自己或者战友生命的可贵,全身的热血都在沸腾着,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杀!杀尽这疯狂的侵略者,哪怕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 我想,南斯拉夫的战争片之所以会让人们这许多年来一直有着深深的喜爱,正是因为,影片里,处处洋溢着乐观主义的精神吧。 |
|
|
3楼#
发布于:2005-12-09 09:21
问一下残烟姐,登在哪份报纸上,我也去买一份。
|
|
|
4楼#
发布于:2005-12-09 09:35
不知外地能买到吗?
<大河报> |
|
|
6楼#
发布于:2005-12-09 12:18
|
|
|
7楼#
发布于:2005-12-09 13:15
《大河报》~
大河之舞~ 不错呀一下就上了 爱尔兰 报纸! |
|
|
9楼#
发布于:2005-12-09 13:55
下面是引用惹残烟于2005-12-9 06:26发表的[原创]报一下俺的见报文章吧(12.9): 俺回头和你算帐. |
|
|
10楼#
发布于:2005-12-09 15:04
下面是引用穆阑于2005-12-9 13:51发表的: 这个,谁知道什么时候能有下一篇哩 |
|
|
11楼#
发布于:2005-12-09 15:14
怀念,俺倒想问问你那个黑名单上的人上译组合到底是什么样的哩
|
|
|
12楼#
发布于:2005-12-09 16:20
恭喜恭喜
|
|
|
13楼#
发布于:2005-12-09 20:59
下面是引用惹残烟于2005-12-9 15:14发表的: 别提了,夭折了... 这篇文章好ing,夹叙夹议,简洁通俗,朴实无华.这3部恰恰就是俺看过的前南片中唯一的3部,印象好得很哦!一见南斯拉夫电影几个字俺眼睛就亮晶晶.小时候的印象里最好看的打仗的电影就是南斯拉夫了.现在变色啰... |
|
|
14楼#
发布于:2005-12-09 22:09
恭喜残烟啊,终于出来了
|
|
|
15楼#
发布于:2005-12-10 15:12
感觉楼主像被人束缚住原来自由的翅膀,——如同童老师在朗诵会“表演”侠客风范,刘广宁教普通话、讲童话;虽然还是挺好听,毕竟不如干最炉火纯青的本行好——还是咱网的自由谈最爽!
|
|
|
16楼#
发布于:2005-12-10 15:17
毕竟是积于多年的一个心愿,既然机会难得,那就暂时借助一下
而且自己感觉这么多篇下来好象写东西方面也略有那么点儿长进 不过,这篇文章结尾转的很生硬,俺自己都不满意 |
|
|
17楼#
发布于:2005-12-10 19:28
下面是引用974y于2005-12-9 07:28发表的: 严重同情!现在要脸的人太难混了。不过这恰恰证明了阁下的文采之飞扬,要不怎能令卑鄙小人蠢蠢欲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