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2月18日)是尚华老师远行的又一个纪念日,特重发我的一篇“旧文”,以缅怀我们最敬爱的译制片老前辈。
*************** ***************** [原创] 与尚华老师神交的这段年月 序——太白金星的描绘-——牵挂你的人是我 ——一个尚未完成的系列——那天离您很近 序 “这个作品要按我个人的理解,奏得还不够奔放,还不够慷慨激昂,要慷慨激昂!梆梆~~!” 2005年4月29日晚间,东方电影频道更改了原节目单内容,郑重地播放了尚华、于鼎老师主配的译制片《虎口脱险》,那小个头指挥家特有的神经质、快节奏的话音,像急促的鼓点敲打着耳鼓。与以往所不同的是:那晚收看时的我们,不再是开怀和欣赏,而是心痛与缅怀了…… 就在七天前,当我们从不同渠道获知尚老离世消息时,心房上也受到一阵鼓点般的疾速击打,“您怎么走得那么急,那么急呀!”人们仰脸向着苍穹发问。 太白金星的描述 将一生奉献给他所钟爱的事业的人,特别是像尚华老师那一辈人,在银幕下、话筒前创作出无数艺术形象同时,体验了人生不同阅历,“活”过多少回,也“死”过多少回;因而在“生存还是死亡”的话题前,有着一种坦然和豁达。回想起来,尚华和同庚的邱岳峰“愿意最后倒在话筒前”的约定,早在四十多年前的《大闹天宫》搭档配音时就有了雏形。 [引用对白]—— [太白金星(以下简称“太”,尚华配音);孙大圣(以下简称“孙”,邱岳峰配音)] *************** ************** ***************** 太:我是天宫太白金星,奉玉帝圣旨,请你上天! 孙:上天干什么? 太:上天去做官哪! 孙:做官?嘿嘿,做官有什么意思? 太:呵,这天上乃是神仙境界,与你们这花果山可是大不相同啊!——到处是金碧辉煌,遍地奇花异草;星星铺成银河,彩虹架作飞桥。大王,您要是不去,岂不是可惜了吗? 孙:好!俺老孙就跟你走一趟。 群猴:我们也要去! 孙:为什么不能上天?待俺先上天去看看,你们在家好好操练,要是真好,我就带你们前去! 太:嗳~,你们好好在家操练,下次带你们去啊……你们大王呢? 群猴:我们大王早飞出十万八千里了,你还不快走! 太:等一等~~! ************* ************* ************** 邱岳峰在为卓别林的有声片《凡尔杜先生》配音时有过一段意味深长的话: “尽管如此,在这生命的火花即将熄灭的时候,我要说的是:我们重见的日子不远了,不远了……。” 如今,尚老终于兑现了向老兄弟邱岳峰的允诺,“太白金星”果真步“孙大圣”后尘去了天宫。我们宁愿相信:他是感应到九霄之上的召唤,来不及和大家道别,便急匆匆上路的。网友“雨中蔷薇”深情写道:“我现在不惧怕死亡了,因为在那个世界里,有很多我喜爱的人。”或许天堂里真有那么个录音棚,陈叙一、邱岳峰、毕克、于鼎、胡庆汉等老哥们儿正站在“天庭配音馆”门前台阶上,微笑着伸开双臂迎接这位“梦之队”新成员呢! “牵挂你的人是我” 自去年起,大家越发牵挂尚老那日益衰弱的身体。由于他的心脏病不定期地复发,数次不能参加影迷预约的见面会,使翘首以待的小辈们遗憾。而大家也知道,尚老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让热爱他的影迷失望的。而事后他又总是对前去探望的至交和小辈说:“再搞一次聚会,我一定参加!”2004年7月4日,他病情稍缓就为大家题词道:“祝网友们身体健康!”尔后不久,尚老竟然不顾近四十度的酷暑,赶到书城参加《大闹天宫》40周年纪念正版影碟首发仪式,亲笔签售了!到达售碟现场和网络闻听消息的影迷、“声迷”无不担惊受怕,便暗想到:尚老这举动是拼上了余生的精力来回报大家吧?——这倔老爷子! 当年十月份,网友的心又一次悬了起来,因为尚老的冠心病又发作了,他的主动脉心血管阻塞而病重住院。也是一种“机缘巧合”,曹雷等老师多方奔波,译制厂在组织上悉心关照,在医疗经费落实保证,胸科医院领导出面沟通努力,促成了针对尚老病例的国际性会诊及手术。10月17日这个不平凡的周日,中外心血管专家以国际联网的现代医疗手术方式,成功地为尚华老人装上了心血管支架。当18日张帆在网上发布尚老手术成功的消息后,大家立时欢呼雀跃起来,心头高悬的石头终于轻轻放下了。而一向急脾气的尚华也马上给老朋友打电话表达了喜悦和兴奋。苏秀老师特地赶往医院,带去这里青年朋友的美好祝愿。转眼到了2005年的元旦和春节,尚老两次通过网络向关心热爱他的朋友们问好,拜年。大家也在网页里叽叽喳喳回复和祝福,在流行浅薄、崇尚浮躁的世风下,这些纯洁、真挚的情谊是那样难能可贵! 一个酝酿已久的系列 为了让尚老爷子术后疗养期间心情更舒畅,我们几个笔头勤点儿的网友发起一个尚华配音艺术的赏析系列,我也自告奋勇起草了提纲,各位高手主动“认领”,好文章层出不穷。本网才女“惹残烟”写出《百炼钢化绕指柔——评〈冷酷的心〉》;“上帝的指纹”撰写了《职责与良知——评述尚老成功塑造的警长沙威声音形象》;我根据看译制片心得,以《令人生爱的“坏”——尚华配音艺术宝库一瞥》为题,历数声库奇葩;还将尚老在《巴黎圣母院》里出色演绎的乞丐王克罗班的评析内容写成《那一声长长的“行行好”》。我们边写边想像着那样一幅图景:尚老仔细地翻阅着纸页,那副宽框眼镜后的双眸中浮出欣慰的笑意。 虽然这个系列“工程量”浩大,可大家乐此不疲,但我的写作节奏却慢下来了。一方面是尚老的病体似乎康复很快,写文章宜“慢工出细活”,来日方长;另一方面是我内心并不想马上完成整个“尚华系列”,似乎觉得凡事做到极致,不留些“念相”,反倒不妥。而文笔迟滞的关节点:是因为我在评析尚老的史诗巨片《角斗士》配音风格时隐忧顿生,横竖写不顺,不得不停下笔来。影片里罗马老国王的神韵被尚老诠释得丝丝入扣,那种“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亡,其言也善。”的状态随尚老声音渗入我的骨髓,我已分辨不出是老恺撒马可斯•奥莱利斯油枯灯尽,还是老演员理查德•哈里斯确已病入膏肓,抑或是尚华老人也到了夕阳西下的时分?这部于2000年8月国内公映的“中影大片”竟最终成为他老人家的“告别演出”!——而我“搁浅”的文章标题正是《风烛残年的嘱托》。 …… …… …… 那天,我离您很近,很近 “凌霄厅”里哀乐低回。2005年4月24日那天,我离尚老很近,很近;而且在到场众人里,我可算是和他相处时间最长的一个了。静卧花丛中的老人近在咫尺,甚至能闻听他沉睡中轻微的鼾声,我真希望他掀开红缎被面,一骨碌翻身坐起,摸索到那副大眼镜戴上,然后放开大嗓门:“谢谢!你们奏得很好,奏得很好!我~没什么,没什么!” 可是还是没有出现想像中的奇迹。我所能做的,就是抓紧宝贵的一分一秒,调整焦距,持稳相机,为所有不能前来告别的朋友摄下尚华最后的容貌,留下永久的纪念。 亲人在悲泣,同仁们在垂泪,挚友在说着道别话语,小辈们轻步上前,一躬到底;我们的尚华老师,您听到,看到了吗?…… 当我们依依不舍离开那座绿瓦粉墙的“凌霄厅”时,我感叹一句:“尚华老师的那个系列我们没有完成啊!”曾动笔写作的“指纹”网友也感慨地说:“是啊!他看不到了。”但我内心有个信念,只要我们继续写下去,发表出来,天堂里的尚老会感知的。 好在我们还能回味 尚华老师塑造了无数的银幕声音形象,像是一个采掘不尽的金矿。年代越久,越能体味其中的深邃和隽永。从许多老师、朋友们点滴回忆的文章、访谈中,从报章刊登的通讯、花絮里,从大店小铺里畅销的译制片影碟里,都能寻到一个执著的艺术家的人生轨迹。 “酒香不怕巷子深”,当年被经典译制片的“宠坏”了的老影迷,如今被“重配草配”折磨伤了的新新人类,只要有机会邂逅尚华他们那一代创作的精品,就会被这艺苑奇葩俘获、迷醉,也许有人记不住他们的名字,但说到《虎口脱险》,说到《冷酷的心》,就会翘起大拇胳儿。 自2003年下半年社会上重新关注译制片起,多家媒体重点对老配音演员进行采访,我们也因此得福,在电台、荧屏、报纸上走进尚华他们那代人的心灵。其中有—— 上海东广交通频率《声音传奇》主持人金蕾的专访; 东方电影频道《口碑第一》专题节目; 东视文艺频道《可凡倾听》专题栏目; 上视纪实频道《星期五档案》专题:《岁月留声——上海电影译制厂》; 央视10套专题节目《记忆——译制片回眸》 现在想起来,是这些有责任感、有良知的好心人为我们及时保留了尚老的音容笑貌,抢救了一批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些珍贵资料将在今后许多年中成为我们缅怀尚老的依据。 好在我们还能回味。 如果译制片后继者献到观众面前的精神产品失去了回味的价值,那就悲哀了…… [ 弋舟 写于2005年5月6日] *********** ************ *********** [附注]:好像此文发表时配音网正在发生故障,记得似乎是发表在后备论坛里的。今天搜索了自己的历来文帖也没有记录,寻了自己储备的备份发上来,表达自己诚挚的心愿。[2005年12月18日] ![]() |
|
|
1楼#
发布于:2005-12-18 15:27
好文。顶!
抱歉,1是误操作。 |
|
|
2楼#
发布于:2005-12-18 22:10
只有崔灏《黄鹤楼》诗句能代表我此时的心情——
昔人已乘白云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 …… …… …… (注:第一句“白云”:一作黄鹤。) —— 我们心中永远的“指挥家”。 ![]() |
|
|
3楼#
发布于:2005-12-18 22:15
永生不忘~~~~~!!!
|
|
|
4楼#
发布于:2005-12-19 01:15
尚华老前辈曾多次面对媒体谈及大家对他生病、住院期间的关心,连说“非常感谢!”
苏秀老师惋惜没能让老尚再多创造几个声音形象,觉得他“走得太急”。 |
|
|
6楼#
发布于:2005-12-24 16:43
![]() ![]() 好文!~ 楼主自告奋勇发起系列,俺还没来得及“认领”,自拟的题目俺一年多前就想好了,还在想来日方长,这又不是像单位领导下达任务那样,敷衍一下就交差的,也就是楼主说的“慢功出细活”,没想到尚老爷子就急急忙去了…… 遗憾啊!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