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小川 原文刊载于 1980-10-7《中国青年报》1版)
《生死恋》中的夏子,是青年朋友们熟知的。是谁给这位日本姑娘配上了那么甜美、动听、饱含感情的声音呢?在一个细雨霏霏的日子,我到上海电影译制厂,访问了“银幕后面的夏子”——配音演员刘广宁。 听着夏子的声音,人们可能以为这位配音演员也一定是位年轻姑娘,想不到她今年已经是四十一岁的人了。她作配音演员的21个年头里,曾为40多部外国影片的主角和60多部影片的配角配了音。史无前例的十年中,许多外国影片似乎成了罪恶的渊薮,刘广宁参加配音的许多影片都没能和观众见面。近几年来,通向世界的窗户一打开,配音演员的工作又忙起来了。刘广宁先后为《生死恋》、《望乡》、《叶塞尼娅》、《恶梦》、《白衣少女》、《吟公主》、《冷酷的心》、《尼罗河上的惨案》、《大蓬车》等影片的主角配音。 “这些不同国家、不同出身、不同性格的角色,您是怎么掌握的?”我问道。 “主要是捉摸角色的内心世界。”别看她已进入中年,可说起话来却还带着几分腼腆:“最初配音时,我是在口型、声音的模仿上下功夫,结果总是不理想。后来我慢慢体会到,配音演员塑造的形象,一定要同原片人物的内心世界相吻合,否则配出来的声音就会让观众觉得似是而非,千人一腔,假声假气。我很注意原片人物的眼神,不是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吗,从眼神里往往最能看出人物的内心世界。我一直在努力使自己配的角色,不仅要同原片人物声似,更要神似。”刘广宁的这些体会,可以说是她苦心孤诣实践出良知。记得孟子说过:“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庾哉?”恐怕也是这个意思。 “我配过四个日本青年妇女的角色——夏子、吟公主、青年阿崎和亚沙子。她们都是20岁左右的姑娘,但她们的内心世界却是相去甚远的。夏子是日本现代妇女的形象,又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她热情、奔放,对爱情的追求十分执着,又具有东方妇女温柔的特点。吟公主则是五百多年前的名门闺秀,她涵蓄、深沉、内在。尽管她心灵中也燃烧着炽热的爱,可又绝不会象夏子那样外露。亚沙子和她们都不同,她纯真、稚气,孩子似的眼神很多,和峰雄的爱情也多是“两小无猜”的感情。给她配音时就不能太装饰,既不能象夏子那样缠绵悱恻,又不能象吟那样矜持。在配阿崎这个角色之前,我读过《望乡》的文学剧本。阿崎在各个时期的内心世界是不同的,这要从她的声音中表现出来。她是个农村姑娘的时候,声音应该是单纯、天真的;堕入火坑五年后,声音就平板、呆滞了;当回到家乡,受到兄嫂的冷遇,酒后把珠宝撒向天空,高喊着‘撒豆子了’的时候,声音就浸透了凄凉和绝望,表现出他万念俱灰的心情。有时,一个角色的性格同时兼有几面。比如《尼罗河上的惨案》中的杰·基,她屡动杀机,有狡猾、贪婪、凶狠的一面;她又深深爱着自己的情人,有柔情的一面;在她准备打死情人再自杀时说的话,又是‘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了。如果配音演员的声音不把这些不同的内心世界、性格的各个侧面表现出来,那么原片人物就成了一个个没有个性的人了。” 我们谈到这儿,译制厂副厂长陈叙一同志走进来,刘广宁为我们作了介绍后,对我说:“老陈是我的好老师。他常对我们说,当个演员,读书一定要多而杂,平时要多积累,不能现买现卖,等到要配莎士比亚的戏了,才读莎士比亚的书就晚些了。现在,我是剧本、小说、散文、诗词、访问记等等,什么都读。这些年我越来越体会到,真是书到用时方很少呵!”从她这一席话中,我看到一个在艺术上刻意追求、不懈攀登的形象。 刘广宁能讲一口那么流利、标准的普通话,然而她却不是北京人。她生在香港,可从小学的就是普通话,三岁时和全家来到上海。五、六岁上,祖父母酷爱的京戏成了刘广宁接触艺术的启蒙。每当祖父闭着眼睛靠在椅子上,手轻轻地在椅子扶手上扣击着板眼,随着“话匣子”哼唱的时候,她就搬个小板凳坐在祖父腿边凝神地听着。在她还不识字的时候,祖父就教她背“床前明月光”、“春眠不觉晓”等一些古诗。十三、四岁时,她开始涉猎大部头了,《红楼梦》、《镜花缘》、《三国演义》、《安徒生童话》……成为她最早的知识积累。刘广宁上高中时,最擅长朗诵。毕业时,她成绩很好,但没去考大学,而是一个心眼想当演员。听说上海电影译制厂正在招考配音演员,她写了封毛遂自荐的信。过了几天,她收到厂里的回信,约她去考试。一起应试的有七人,结果只录取了她一个。就这样,刘广宁跨进了艺术的门槛。 我起身告辞时,她执意要送我出来,路上,刘广宁还告诉我她的一个有趣的癖好——爱看自己配音的影片。《叶塞尼娅》看过五遍、《吟公主》和《白衣少女》看过七遍。不过她可没有观众那么轻松,她是悄悄地坐在电影院里,从自己的配音里温故知新,也从观众的反应中给自己“挑刺”呢。临别时,她还特别提了个要求:“你一定要写上,我衷心希望观众多给我挑点刺!” |
|
|
1楼#
发布于:2006-05-08 19:03
对呀,三个十九岁的少女,刘广宁老师在“流金岁月”说过怎么配的这三个人,可是居然也给删了
|
|
|
3楼#
发布于:2006-05-10 20:58
节目中的刘广宁老师是那么的优雅,沉静,而她的声音是那么的无法企及。
|
|
|
4楼#
发布于:2006-05-11 08:07
怎么少了《魂断蓝桥》啊?难道现在的人只知道重配的那版,不知道刘老师的这版吗?
|
|
|
6楼#
发布于:2006-05-11 11:30
下面是引用提尔皮茨于2006-5-11 08:07发表的: 你是说xiaoyin录入的这篇文章吗? 注意下发表时间:1980-10-7《中国青年报》,这时候《魂断蓝桥》还没有解禁公映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