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致珍 原文刊载于《广播电视杂志》1981年第1期)
在中央电视台一个二十五平方米的工作间里,演员们正在聚精会神地看外文电视片,口里还念着中文台词。这是怎么回事?原来,这是译制片组正在译配根据迪更斯的名著《大卫·科波菲尔》改编的电视连续片。配音演员按照原片画面的演员表演、口形,译配上中文台词,这是正在进行实录。录音是译配的主要工作,但不是全部。一部电视片是怎样译配出来的呢?这还得从头说起。 电视译制片的来源有两种:一种是16毫米或35毫米的电影片;另一种就是电视录像带。电视译制片工艺是采用电视录像系统的技术来完成的。为了保存原录,都必须用原片复制成两套相同的录像带,一套用于播出;一套作为译配工作用带,我们叫它工作带。 录像带有两个声音讯道,叫1声道、2声道。电视片的原文声就录在工作带的2声道上。译配时,根据原文画面,将中文录在1声道上。 在录台词之前还有很多工作要做,首先必须将外文台本译成中文,这是翻译担任的工作。 有了中文台本,就可以组织全体工作人员:翻译、导演、口形员(也可由演员兼)、演员、录音技术人员等看原文电视片。此后导演开始对演员分派角色;录音技术人员了解原片声音的构成和特定画面声音的要求。 在导演把角色确定后,就开始进入初对阶段,翻译、导演、口形员、部分主要演员参加,共同对照原文片,由口形员试配中文台词,逐字逐段地核对口形,对台词进行调整。在保持不失原意的情况下,使中文台词的长短、节奏与原文相符。这工作是整个电视片译制过程中的关键步骤,也是下道工序——复对的基础。 初对后的台本叫复对本,复对就是按照复对本的分段,在导演的指导下,由口形员带领配音演员试配本角色的口形,如果台词不合适还可以进行小的修改。这一阶段全体工作人员都参加,每人各述其职,确定自己的工作方案,进入下道工序——实录前的准备工作。 初对、复对全部完成,台词本就算定稿本,这时演员不经导演、翻译的允许不得擅自改动台词。导演、演员要根据定稿本进行排戏,熟悉台词,为录音作准备。录音技术人员除准备录音的技术条件外,还要准备音乐效果。有国际声带时(只有音响效果,没有演员对话声音的磁带叫国际声带,是为配中文对白用的),要进行审看,万一不全,提出补救办法;无国际声带时,就要从原片中,把所需音乐、效果剪接出来,如原片中得不到时,就要重新录制,这就需要有计划:是在实录台词现场完成,还是另外录制等到混录时配上去,要酌情而定。如在实录现场完成,实录前效果员要作道具的准备,这一阶段的工作全部是为实录做准备工作的,我们把这一工序就叫做实录准备。 实录准备完成后,就进行实录。就是录制演员的中文台词。在录音室现场(或录音棚),由导演指挥进行工作,演员逐段配音,效果员根据画面要求,配制各种拟音效果,由录音人员进行录制。配音实录过程,先放有声原文片,演员根据原文语言节奏,对准口形,然后再放无声片,演员、效果员均按画面进行试配,找准后进行实录;录后重放查看,演员满意,由导演拍板通过,就可以进行下一段的配音,如此逐段下去,完成全片的译配工作。 全片实录完成后,全体工作人员看全部录制好的对白片。看后导演、演员进行讨论,对译配不足之处,提出修补方案,进行补录。 最后把译配好的中文对白磁带,与音乐、效果通过调音台进行混录合成到播出带上。经过制作把原片的外文字幕换成中文字幕,即完成全部译制工作。 这样说,好象很容易就可译制出一部片子,实际工作起来,可不那么轻松。翻译人员要做到译文准确,符合原意;译出的中文词句要与原片外文语句节奏长短相吻合,需要非常细致地修改台词。导演是译制过程的总指挥,每道工序都必须参加,导演的艺术成果是通过配音演员体现出来的,但实践证明,银屏后面的演员,比在舞台上演戏更难表演,需要演员进行再创作,而不是单纯地模仿和念台词。作一个配音演员最重要的是掌握人物性格,抓住人物的内心活动,使译配的中文台词与译配画面上的人物形象、表演动作、说话时的口形完全一致,达到真实感人的效果。说到这里使我想起了在实录《大卫·科波菲尔》时的一段插曲:当时现场工作人员正在准备下一段戏的录制工作,室内鸦雀无声。突然“哇”的一声大哭,把在场的人都惊呆了。这是怎么回事?原来是给多拉配音的演员张慧君在酝酿感情时,完全沉浸在角色里,情不自禁地嚎啕大哭起来。大家面面相觑,待明白是怎么回事时,不由地发出了赞赏的笑声。 电视译制片比电影译制片加工过程简便,效率高,费用省,是大有发展前途的。我国的电视片译制工作是一项新的事业,工艺很不成熟,有待通过不断实践,进一步探讨、摸索,取得经验,不断提高译制工作水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