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3273回复:4

【原创】曹雷的远去回响—— 近读《远去的回响》《随影而行》

楼主#
更多 发布于:2006-10-24 12:24
曹雷的远去回响
—— 近读曹雷老师新作《远去的回响》《随影而行》


曹雷老师的新著《远去的回响》,是一个带有象征和意味深长的书名,《远去的回响》也是从作者的内心底处传达出来的一种善与情的晴天回响。我们能够明白看到,文艺之坛尤其电影界,能用文笔书写和记录艺术生活和艺术履历的文字还是比较少的。赵丹先生的《地狱之门》,孙道临先生的《走进阳光》,黄宗江先生的《读人笔记》,苏秀先生的《我的配音生涯》等等,应该都可以算成是早些时候艺术圈这个行当里头的扛鼎之作了。如今二十一世纪时代了,能够一个人,一下子拿出来大大的两厚本子的图文相配的影视艺术书典,用多彩文字进行严肃端庄的艺术创作的艺术家并不多见。曹雷老师真的应当算上一位了。

我们已经通过文字看到,身为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著名电影译制导演,配音艺术家曹雷老师的两部艺术随笔新作《远去的回响》《随影而行》是前后半年之内连续出版的。初初读到曹雷老师的两部艺术随笔时候,不仅为了她字里行间的那些动情亦动真的生活描写,深感振憾并且愉悦着。而且心里以为,除了曹雷老师个人的文学与文化修养以及超常规的驾驭感情文字的能力,曹雷老师她到底还是名门之后呵。中国文坛谁人不知,中国文史大家曹聚仁先生一辈子拥有着几千万字的著述立说。真可谓有其父必有其女了。提到自已治学一生,终身续书的慈爱父亲,曹雷老师难免有一些激动,她仰脸说,自己的爸爸生前的每一天每一天,都是在写作当中生活着和度过着的。纵便到了晚年,曹聚仁先生仍然在医院病床上悬腕写作。

其实我们还知道,曹雷老师的这两部艺术随笔也是在她不间断的病中,反复整理,不断修改写作出来的。这一个2006年国庆节长假期间的三号午后,上海温暖,阳光很好。我相跟了上海前《文汇电影时报》的主编罗君老师,专意来到了沪上闹中取静的巨鹿路的一片漂亮公寓,看望曹雷老师。一进门就看见了曹雷老师家里通向书房的过道一面墙上的多宝阁。亮灯的多宝阁里面气氛温馨,里面摆置的那些乖巧可人的漫动似的世界各地方的玩具和宠物,都是在曹雷老师在她自已的那一本三联版的艺术随笔《随影而行》里面写到的各样宝贝。记得曹雷老师在她这本书中的第三章节《旅途拾珠》里面这样写到:“我不是个旅游富豪,购物在我的旅行日程中从来不占主要位置。我也很少去国外买名牌服饰,化妆品,钻石珠宝。但所到之处,我也很喜欢寻觅,总要带回一两件我心目中的宝物。也许不值什么钱,但它们是特殊的,有故事的,有别样情景的。它们就象一颗颗珠子,串起了我的回忆。对于我,那才是真正的价值”。

说起曹雷老师的那些生活当中淘来的多彩宝贝时,曹雷老师的童趣不已,童心犹在。大艺术家总是年轻的。在主人友好的同意下,参观过了曹雷老师的书房之后,又在安逸的氛围当中我们发现,曹雷老师的家居主色调大致呈为雅致的淡白颜色?干净又直观,就象她著书的字里行间那样,毫不做作,体贴大方,有感而发。在面貌井然,茶香飘逸的朗明客厅里,我们在曹家客桌上围了一个小圈,我们首先递上了一本英国大作家约翰 高尔斯华绥的长篇代表作《过河》,因为早就知道曹雷老师格外喜欢英国大作家约翰 高尔斯华绥的文学作品。甚至还看见过她在《远去的回响》自序《这可是艺术》里面提到的约翰 高尔斯华绥的文字经典《质量》。曹雷老师在她个人书中有一段文字,那么得让人寻昧:“重新看完《质量》,我久久的楞在那里,我不由自主地想到了自已从事的工作。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一直干到退休,退休以后也未曾歇息直至今日。和许多上译厂的前辈一样,没想到靠它出名,也没指望干这行发财,全是出于钟爱,兢兢业业,把译制配音的每一部电影当成一件艺术品来做……”。

文字朴质又用心,而且不吊书袋子,讲的是广大老百姓能够听得始懂的家常话,是这曹雷老师这两部随笔的一同特征。通过曹雷老师的文字,我们还会发现,一个真正的大艺术家是平平常常的,也是格外人性化和富有平民化感情的。虽然有时候艺术家们搞的那些视听艺术往往显得深厚博大。面对我们这些近在咫尺的观众,曹雷老师谈到了毕克先生对配音艺术生命追求,谈到了陈叙一先生对配音事业的贡献,谈到了施融先生的配音与童自荣先生配音的不同特点时候,曹雷老师再次进到了自已书房,默默的拿出一帧六寸彩照来。我们看到,那是正在海外工作的施融先生的全家福。施融全家四口人幸福地排成一列,丈夫妻子还有两个面如桃花的女儿,最右边紧挨着施融笑靥满脸的是施蕾。曹雷老师有些沉重的讲道:“我差不多是看着小施蕾长大的呀,那么好的姑娘,一下就被大海 ……”。清晰记得,在曹雷老师的随笔《随影而行》里面,有过这样一段深入情致,感人心扉的描写:“童年的施蕾常随父亲到录音棚来玩,我们可是看着这个文静害羞的姑娘一点点长大。九岁时跟父母去了美国后,听说学业,工作都很优秀。这次是第一回利用圣诞节日去外地度假,住在PP岛上的公主度假屋里,睡梦中被海浪卷走,再也没有醒来 ……”。

接下来,在默默当中,我们在午后的温情阳光下,细细地端祥着施融先生那一旅全家福许久许久。过了一小会儿,曹雷老师又说道:“后来,施融夫妇在海边寻找了几天几夜,终于找到了她们女儿的遗体”。全家福是安葬施蕾一年之后寄给曹雷老师的,施融先生在寄来的那一张自已全家福的背面一字一句写着,愿意与曹雷老师一起怀念远去的施蕾。据知道,小施蕾当年还在多部译制片中录下过她的丫丫嬾语。我们能够看得出来,曹雷老师这时候的心是很不平静的。一份真挚动情,铭心记录在《随影而行》中了。忆往昔,抚今事,友情与怀念,真的都成为了一种远去的回响么?写人挽情,取景记人,在曹雷老师的文字当中,显然已经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个人生活与家常的事。曹雷老师在个人的书中,不但只只写到了这一位跟配音艺术有着不解之缘的远去的女孩,而且还写到了更多更广的配音艺术人群,邱岳峰,毕克,刘广宁,尚华,于鼎,李梓,沈晓谦等等业中好友。行文饱满,耐味好看。充满了感情的字迹,总是让人爱读的。

曹雷老师的《远去的回响》还是一部艺术实录作品。这部大著的附题已然标明“六十部译制片配音笔记”。其实在看《远去的回响》的时候数了一下,要说六十部译制片配音笔记,恐怕也只是一个比较保守的数字。可以肯定的讲,这一部《远去的回响》前前后后涉及到的中外影视作品,估计一两百部也不止。不信自已可以去数一数。通过阅读《随影而行》和《远去的回响》我们知道了,曹雷老师确实是一个读书的人。而且曹雷老师读的书,也确实都比较文学,比较经典,比较能够让人接近的。比如《简爱》《复活》《安娜卡列尼娜》,比如《傲慢与偏见》《战争与和平》《一间看得见风景的房间》等等,等等。曹雷老师身出读书人之家,所以,用书为友,以书为伴,也就是再自然不过的家常事情了。再讲得感觉化一些,曹雷老师的这个家也充满了书香之气。现在,曹雷老师和做她专事文字工作的老伴儿一人一台电脑,做着她们自己爱干的事情。有益的事情。

在电影艺术家的面前,当然少不了要谈到电影。向曹雷老师请教电影艺术,最是一件兴致盎然的事情了。曹雷老师讲故事一样,讲到了她在二十二岁时候主演的著名国产故事影片《金沙江畔》。接着,曹雷老师还提到了自已二十四岁时候出演的另一部故事片《年轻的一代》。接着曹雷老师又提起了自己从业的本行话剧还有上戏的教员生活,等等往事,历历在目。过去往事,远去回响。曹雷老师还回忆到了六十年代初期,报考大学那会儿,年轻曹雷几乎同时被上海戏剧学院和北京电影学院认可录取之际,曹雷最后选择了上戏。理由仿佛简单的很,年轻曹雷当时非常不想仅仅依靠漂亮脸蛋吃这一碗艺术的饭。多年过去至今,六十六岁的曹雷老师仍旧不想被人称为明星。艺术家与明星是不同的。我们甚至还以为,曹雷老师要是能够把她个人的从学从影的坎坷经历写成一本书的话,也一定仍会好看而且畅销。曹雷老师讲,现在我的这一部书名《远去的回响》,是自己反来复去想了好久好久,终有一天蓦然之间,思绪突的定格在这几个字眼上:远去的回响。严格的算起来,这是曹雷老师从艺长达半个世纪以近的远去回响,这一个远去的回响,是从曹雷老师她胸内深处传达出来的轰鸣心声。其实读过《远去的回响》才深入晓得,曹雷老师的这一个胸中的回响,其实并没有怎么远远逝去。一切回响,依依在畔。所有回响,实实在心。


曹雷的远去回响,随影而行。














 
1楼#
发布于:2006-10-24 17:21
在曹雷老师的随笔《随影而行》里面,有过这样一段深入情致,感人心扉的描写:“童年的施蕾常随父亲到录音棚来玩,我们可是看着这个文静害羞的姑娘一点点长大。九岁时跟父母去了美国后,听说学业,工作都很优秀。这次是第一回利用圣诞节日去外地度假,住在PP岛上的公主度假屋里,睡梦中被海浪卷走,再也没有醒来 ……”。
译制经典
钻石会员
钻石会员
  • 最后登录2024-08-25
  • 贴图大奖
2楼#
发布于:2006-10-24 18:39
乌尔沁:你好!
    好久没有看到你的作品了。
—— 哦!亲爱的,有句忠告,像美国人常常说的,悠着点。
3楼#
发布于:2006-10-30 14:01
六十六岁的曹雷老师仍旧不想被人称为明星。艺术家与明星是不同的。
4楼#
发布于:2007-07-31 18:03
曹雷老师在个人的书中,不但只只写到了这一位跟配音艺术有着不解之缘的远去的女孩,而且还写到了更多更广的配音艺术人群,邱岳峰,毕克,刘广宁,尚华,于鼎,李梓,沈晓谦等等业中好友。行文饱满,耐味好看。充满了感情的字迹,总是让人爱读的。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