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50324回复:7

[精品整理][资料]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广播剧

楼主#
更多 发布于:2005-02-03 00:44
  我似乎不喜欢这个...内容...
  我以为可以听的说....
bouche
  • 最后登录
1楼#
发布于:2005-02-03 18:34
[资料]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广播剧
这么多集803,只创收10万元,工资都不够发吧。
就这种情况,广播剧前途渺茫。
不二让一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18-10-26
2楼#
发布于:2005-02-04 21:34
[资料]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广播剧
对于广播剧只知道803……
倒是一直听讲故事……《死者的眼睛》和《菊花香》,我高三的时候晚上不做作业……就听着个……厄……听完正好睡觉……
[url=http://spaces.msn.com/members/buerrangyi/]单纯白的黑猫[/url]←欢迎进入…… [img]http://images.blogcn.com/2005/3/31/11/fuji_clover,20050331215958.jpg[/img]
穆阑
管理员
管理员
  • 最后登录2024-10-04
  • 优秀管理员
3楼#
发布于:2005-02-04 23:28
[资料]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广播剧
再搬一些过来~
  
 全文检索:    
  高级检索  帮助
 上海概况  大事回眸  申江新潮  浦东开发  世博园地  长三角联动
 上海之最  名镇名街  名胜古迹  漫步申城  人物述林  海上剪影
 
 
  
专业志 >> 上海广播电视志 >> 第二编广播节目 >> 第三章上海人民广播电台节目 >> 节
--------------------------------------------------------------------------------
第七节 少儿节目
        
《少儿节目》是上海电台历史较久并受到听众喜爱的节目之一。始办于1949年7月。节目设置根据少年儿童不同年龄的特点和要求而变化和发展。先后举办有《儿童节目》、《儿童园地》、《少年儿童节目》等。为填补上海电台少儿节目在年龄层次上的空白,1982年6月1日创办以学龄前儿童为收听对象的《百灵鸟》节目。1990年5月4日又举办和中学生在电话中进行思想交流的《中学生热线电话》。1993年7月,上海电台青少年系列节目改版,以杂志型综合编排。《少年儿童节目》改名《快乐少年》,并创办由中学生自采自编自播的《青春·太阳》节目。
《少儿节目》1982年荣获“上海市少年儿童校外教育先进集体”的光荣称号。
一、《少年儿童节目》、《快乐少年》
上海电台对少年儿童广播的节目,最早称为《儿童节目》,于1949年7月开办。由上海市教育局(初教处)、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工委少儿部、上海市教育工作者工会、《新少年报》社和电台联合组成的“儿童广播工作委员会”组织领导。电台和上海市教育局各一人负责编稿兼播音。
《儿童节目》的对象是小学四年级以上的少年儿童。1949年初创时,儿童节目与妇女节目在同一个时间轮流播出。以后每天播出。时间分别是45分钟、30分钟、20分钟,也安排过1小时。
节目经常组织小学生到电台表演文艺节目或进行猜谜比赛。寒假则利用广播给小朋友上补习课,并帮助他们成立通讯组和收听小组。据从1949年8月至1950年5月的10个月的统计,来电台广播的有64个学校的小学生,共播出219次,儿童来信达1900余封。1950年初的寒假,有组织地收听学习课的小学生达4万余人。
《儿童节目》组织过两次有影响的庆祝“六一”广播会。如1951年5月31日的广播会,上海市副市长潘汉年、上海市教育局长戴白韬、青年团上海市工委书记张本及劳动模范干菊生等向儿童讲话。全上海市有组织收听广播大会的儿童近10万人。
《儿童节目》不定期地设置有“时事讲话”、“祖国建设”、“好书介绍”、“小常识”、“学校生活”、“队生活”、“新人新事”、“小信箱”等栏目,同时大量播送儿童们喜爱的故事、歌咏、小说朗诵、话剧、广播剧等节目,注重思想教育和知识性的内容。
1955年4月4日《儿童节目》改名为《少年儿童节目》。收听对象主要是小学五六年级和初中一年级少先队员。
在60年代,《少年儿童节目》每天播出30分钟,重播两次。设有“在世界地图上”、“在上海地图上”、“上海的故事”、“老师的话”、“红与专故事”、“好朋友信箱”等栏目。其中裘惠英讲的《李白烈士的故事》和《秦鸿钧烈士的故事》,小说《我的一家》中的欧阳立安形象,毛主席的好孩子刘文学的故事,以及施小妹、吴运铎、高玉宝、盛利等著名人士谈学习的故事等,对少年儿童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很受儿童们的欢迎。
在“第二届红领巾月广播会”上,儿童把开展“万能双手”运动中积累的购买“红领巾号”拖拉机的款项献给国家,由上海市副市长金仲华代为接受。当时,少年儿童收听十分踊跃,广播会进行中,电台三、四楼各办公室电话铃声不断,反映强烈。
1967年1月,由于“文化大革命”原因,《少年儿童节目》停办。1970年6月1日,节目恢复,取名为《对红卫兵、红小兵广播》。1970年11月9日起,单独举办《对红小兵广播》节目,直至1975年5月12日,恢复《少年儿童节目》的名称,每天播送2次,每次20分钟。
70年代初的一段时期,文艺节目很少播出,仅有八个“样板戏”。为改变节目的贫乏状况,《对红小兵广播节目》在1971年制作了“文化大革命”时期全台第一个广播剧《小树苗》。该剧由上海戏剧学院专业人员编写。此剧剧本好,制作细致,这在当时政治背景下是难得的儿童剧。1973年4月12日起,在“科学常识”栏目里,播送“一次有意义的参观活动——《人是从哪里来的》”共五部分。此节目播出后收到很多来信,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新疆人民广播电台都来索取材料。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少年儿童节目》恢复了优秀的传统栏目,一批为少年儿童喜闻乐见的少儿广播节目也脱颖而出。
恢复教歌节目后,教唱的歌曲有《我们要做雷锋式的好少年》、《我有一双万能的手》、《少年少年祖国的春天》、《我们从小讲礼貌》等。
1977年由戎雪芬编导制作了第一个外国题材的广播剧《小爱莉的星期天》,令人耳目一新。7月4日播出后,少儿听众一再要求重播。包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内的全国很多家省(市)电台都前来复制此剧并播出。
《少年儿童节目》还设立许多适合少儿收听的,富于教育性、知识性的专栏。其中有:
“小小知识宫”专栏。1978年11月3日起设立,成为少儿节目中保留时间最长的栏目,延续了10多年。该专栏向小朋友介绍各种有趣的知识。如树木为什么会落叶?电影院的墙壁为什么凹凸不平等。以后,编辑孙自伦和徐杰等又把小朋友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知识性问题,用故事形式串连起来,编了《朱小亮的故事》(16篇);《董小冬的故事》(12篇);系列科学幻想故事《张小奇的奇遇》(50集)。
“文学书架”专栏。介绍中外儿童文学名著和适合儿童课外阅读的优秀文学作品。曾播出配乐童话:《卖火柴的女孩》;儿童文学作家贺宜的广播稿:介绍19世纪丹麦作家安徒生和他的《卖火柴的女孩》;配乐童话诗:《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介绍19世纪法国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课》。
“当他们是少先队员的时候”专栏。1979年开办。介绍少年时佩戴过红领巾,如今已成为劳动模范、演员、科普作家和运动员的著名人物的故事。曾播出女乒乓球运动员黄锡萍、科普作家叶永烈、电影演员达式常以及毛信贤、张海迪等人的故事。
每逢寒暑假,《少年儿童节目》都播送中、长篇故事。1979年7月开始播讲中篇故事《小金马》。以后还播讲过外国故事《格列佛游小人国》共8集;西游记故事选:《孙悟空大闹通天河》;中篇故事《哪吒》、《豹子哈奇》等。《哪吒》以它的紧张情节和对小主人公哪吒机智勇敢、爱憎分明的性格品质的描写,再加上播音员郭冰有声有色的演播,深深吸引了小听众。播出以后,很快收到来信七八十封,他们表示,哪吒的除暴安良、助人为乐的精神使他们受到了教育。
1980年6月3日播出了儿童广播剧《“小马虎”历险记》,通过剧中的“小马虎”粗心大意,马马虎虎的作风而吃足苦头的有趣情节,吸引并教育了小听众。同年8月27日开始播出上海电台录制的第一部广播连续剧《木偶奇遇记》,共5集,此剧是根据同名外国童话改编制作的。
1980年开办《暑假俱乐部》专栏,内容有报道夏令营活动、猜谜语、讲笑话等,收到听众来信9千多封。该专栏连续办了5年。
《少年儿童节目》的时事政治类专栏,为适应儿童的兴趣和特点,都尽可能做到有故事性,避免干巴巴的内容。如“听爷爷讲上海的故事”专栏,用讲故事的方式对孩子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反映较好。音乐故事《每当我们唱起国歌》,是向少年儿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一次成功做法。
1984年9月23日开设专门介绍儿童文学作家作品的新栏目:“走进儿童文学的宝库”。第一次播出是介绍儿童文学作家陈伯吹的早期作品中篇童话《阿丽思小姐》。同时还介绍了发生在陈伯吹和他的小读者之间的故事。该栏目先后介绍过儿童文学作家贺宜、任溶溶、任大星、任大霖、包蕾等和他们的代表作品,共播出了29集。
为方便收听,《少年儿童节目》从1986年4月14日起,又以分专栏按固定栏目播出的形式编排。星期一为“讲故事”专栏;星期二为“百花园”专栏,播送综合性文艺节目;星期三为“小信鸽”专栏,回答听众的问题和播送点播节目;星期四为“音乐小世界”专栏;星期五为“校园内外”专栏;星期六为“小小知识宫”专栏;星期日为“空中小剧场”专栏。
“小信鸽”专栏曾举办“学会管好自己的十个怎么办”和“学会与别人交往的十个怎么办”系列讲话。由黄家基编辑。讲话以谈心形式,解答少年朋友来信提出的问题,指导他们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
1988年录制完成的大型系列历史广播剧《悠悠中华》,8月15日开播。该剧由梅梅编辑,展示了中华五千年文明历史,弘扬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全剧共100集,每两集演播一个历史人物,反映了从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到孙中山,上下五千年的中国文化历史。人物形象传神,故事曲折动人,深受广大少年儿童的欢迎。
1989年1月18日开办“小主人之音”专栏,由《少年儿童节目》和《小主人报》社联合主办。该专栏由15岁以下少年儿童自己采编、主持和播音。每月播出1次,每次20分钟,以后增加到30分钟。该专栏以“通过声音来反映少年儿童的愿望、追求、烦恼和喜悦,表现同学们各方面的技能和才华”为主旨,是少年儿童在更大范围参与广播的一种尝试和探索。“小主人之音”是综合性、杂志型节目,设有“青春校园”、“读书乐”、“动脑筋博士”等小栏目。
为了培养少年儿童对中国戏曲的兴趣,从1990年9月21日起举办《中国戏曲知识少儿广播讲座》。该讲座长达55集。它以人们较为熟悉的戏曲故事为经线,以各剧种的历史、特点、唱腔、流派、行当以及趣闻为纬线,交织成了一幅涉及南北方主要剧种的“百家梨园图”。其中讲解到的剧种有数百种,介绍的演员上千名,著名唱段200多段。有许多都是名人名唱,有的已是宝贵的绝版资料,深为人们喜爱。
1992年4月22日《少年儿童节目》推出了“浦江少年明星榜”专栏。编辑庄大伟以报告文学的形式介绍值得少年儿童学习的楷模人物。其中有“十佳少年”许燕、“抗癌小明星”闵婕、小摄影家翁奇羽、小作家徐慧蕾、小提琴家乐薇薇等。该专栏受到广大小听众的广泛好评。
1992年10月1日起,开办音乐专题“历史的回声”,共20集。该专题从五四运动一直到新中国成立,按各个革命历史时期分集编排,小听众在欣赏这些具有代表性、艺术性的历史歌曲的同时,接受生动活泼的革命传统教育。
1993年1月,《少年儿童节目》推出反映外国五千年历史的100集系列剧《在我们这个星球上》。该系列剧时间跨度长,从尼罗河畔第一个古王国古埃及建立到十月社会主义革命,长达五千年。编辑王佩飞精心挑选100个在外国历史上有代表性的著名人物和事件,通过编、导、演、制作等的共同创作,真实、生动、立体、形象地再现给听众。内容涉及政治、经济、科学、文化、军事等领域,让少年儿童从小了解世界,学习历史。该剧的音乐和音响也很有特色,使听众在获得历史知识的同时,也了解了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和民族的音乐知识。很受小听众和教师的欢迎。
同年7月5日,《少年儿童节目》改名为《快乐少年》。节目采用杂志型的编排方式,突出教育性同知识性、趣味性、游戏性相结合。每周一、三、五播出,每档50分钟,取消重播。《快乐少年》设有“校园芳草地”、“星星热线”、“小剧场”、“故事天地”、“音乐飞碟”、“小博士”、“辞海故事岛”、“快乐魔方”、“芝麻卡片点歌台”、“小主人之音”、“浦江少年明星榜”等栏目。其中文学类专栏“辞海故事岛”曾播出少年版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故事》,共50集。“浦江少年明星榜”,曾介绍“神算子”——余捷。余捷曾创造大世界吉尼斯速算之最,并被评为上海市“双十佳”少年能手。“芝麻卡片点歌台”在教师节举办“为我的老师点歌”专题,在重阳节举办“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点歌”专题。如为百岁国画大师朱屺瞻、电影导演谢晋、儿童文学作家陈伯吹、医学专家苏祖斐、足球铁门张邦伦、特级教师毛蓓蕾、劳动模范杨怀远等点歌。受到各界人士的好评。
此外,少儿节目举办了许多重要活动,如1984~1986年由上海电台文艺部、上海电视台文艺部、上海市妇联、上海市民族委员会等单位联合举办3届全国“民族杯”小歌手邀请赛。上海、新疆、内蒙古、西藏、甘肃、云南、广西、宁夏、广州、延边等地和香港地区的小歌手演唱了丰富多彩的民族儿童歌曲。电台直播其中的决赛等场次,并播出录音报道。
1985年举行《我的学习好方法》征文活动,收到上海和全国10个省市的500多封来信来稿,其中优秀征文稿件先后在节目中播出,并在1987年汇集成书出版。此书有较高实用价值,很受学生、家长和教师的欢迎。
1986年暑假,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12家电台联合举办少年儿童“听音响、编故事”全国征文比赛,共收到全国各地征文1万多篇。上海地区有23名同学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征文评委会在1987年从330篇获奖作文中精选出40篇,汇集成册,书名为《小灰粒旅行记——全国“听音响、编故事”获奖征文选评》,该书内容丰富、体裁多样。
1989年国庆节前夕,与共青团上海市委联合举办全市少先队员参加的“蜂花杯”上海少年评比活动。从这以后,上海市开始举办“十佳少年”的评比活动。
1990年,“小小知识宫”专栏的编导,设想从民间采集孩子玩的好方法,通过广播传授给孩子们,获得强烈反响。“怎样玩”征文发出后,共收到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1万多封来信,提供了数千种供孩子玩的好方法。其中有校园游戏、弄堂游戏、军事游戏、棋类游戏、魔术游戏、智力游戏、趣味游戏以及动手制作的游戏等。这次征文也是一次民间游玩艺术的“采风”活动。应听众要求,“怎样玩”汇编成《游戏大王》一书出版。
[上海电台少儿节目经常组织小听众开展编故事、讲故事活动]
二、《百灵鸟》
《百灵鸟》节目于1982年“六一”国际儿童节开播。初办时,每星期二、四、六广播,每次20分钟,每天包括重播共3次。收听对象是4岁到6岁半的学龄前儿童。任务是培养幼儿从小懂得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养成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的好品质和勇敢、诚实、活泼、团结的好习惯、好作风,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节目从选材内容到广播形式都要求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使他们能在美的感受中,乐于接受教育。
创办初期,经常播送童话、故事、广播剧、小歌剧、教歌和配乐诗。之后,逐步开辟了不少生动有趣的栏目。如“讲讲看看”、“听听画画”、“教儿歌”、“幼儿园小朋友表演的文艺节目”等。其中“教儿歌”是《百灵鸟》的保留栏目,曾教过《星星》、《吃西瓜》、《小板凳》等数十首儿歌。“听听画画”,1982年9月30日举办。要求小朋友边听儿歌或歌曲,一面按照歌词内容画画,培养他们的理解和表现能力,启发他们对图画的兴趣。
1983年1月起,《百灵鸟》节目在星期日增加一次播出,即每逢周二、四、六、日,每周4次。1984年8月6日起由每周4次改为每天播出。
1986年,《百灵鸟》节目播出“给故事接尾巴”,由主持人梅梅讲短故事《小白兔哪里去了?》,请小朋友发挥想象力,给故事编个结尾。播出后,收到100多封来信,大多是由小朋友口述,家长记录成文的。幼儿们根据自己的想象编出来的故事尾巴,富有儿童情趣。经选编后在节目中播出,或请小朋友自己播讲,深受小听众和家长欢迎。
《百灵鸟》还播出神话故事《小西游记》共30集;《水浒英雄小时候的故事》共20集,后由中国唱片公司上海分公司录制出版了录音磁带;《长颈鹿拉拉》共15集;山文葆编辑的笑话集锦《我们一家子哈哈笑》;张友珊编辑的音乐系列故事:《大象迪斯科》、《爬山》、《糊涂的指挥员》、《小海龟和浪娃娃》、《大大和小小》、《梦里的故事》共6集。
1989年《百灵鸟》节目推出了两个新栏目。由侯燕萍编辑的系列知识小品“问不倒哥哥”,是以广播小品的形式录制的知识小品,内容涉及天文、地理、动物、植物、卫生、工农业等很多领域,知识面广、生动、形象,受到广大小听众的喜爱。播出内容如风筝为什么能飞上天?狗为什么伸舌头?梧桐树为什么落叶了?气垫船本领大等。共播出188集。
“系列童话交响诗”,主要根据外国名著童话故事改编,配乐播出。该栏目一直延续到1992年8月20日。曾播出《丑小鸭》、《快乐的狮子》、《天鹅哀歌》、《青蛙王子》、《北极的一棵紫罗兰》、《海的女儿》等。
1990年6月2日开设“和爸爸妈妈度周末”栏目,它是一个体现孩子和家庭温馨的爱的园地。同年秋天,该栏目在佘山举行“’90金秋家庭娱乐”活动;1991年4月,组织部分小听众和家长赴长兴岛参加“’91植树周末活动”。
1993年2月27日起,《百灵鸟》节目推出以4岁以下婴幼儿的家长为收听对象的栏目,特邀儿童营养学和儿童保健学专家苏祖斐、刘湘云等为顾问,介绍婴幼儿喂养、护理、保健等知识,并开设电话咨询服务,播送适合婴幼儿收听的音乐、儿歌和短故事。每逢周六播出。该栏目受到家长的欢迎。每周六《百灵鸟》节目时间成了育儿知识谈、经验谈的发布会,成了儿童保健、营养、医学等专家与听众的空中聚会。
同年7月5日起,《百灵鸟》节目改版,每周二、四、六播出,每档50分钟,取消重播。改版后的《百灵鸟》节目采取杂志型的编排方式,设有“百灵鸟影剧院”、“笑掉门牙”、“小尾巴学儿歌”(教儿歌、学英语)、“童话宝盒”、“讲不完的故事”、“叮咚八音盒”、“散文小星星”、“娃娃家”(幼儿生活故事)、“看看讲讲”、“知识果园”、“聪明豆”(猜谜)、“问不倒哥哥”(知识小品)、“小不懂”(幽默小品)、“听听画画”等栏目。
《百灵鸟》节目举办的重要活动有:为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和《百灵鸟》节目创办一周年,1983年,上海市教育局和上海电台联合举办上海市幼儿园《百灵鸟》文艺表演评选会。经过17个区、县的推荐,有48所幼儿园645名幼儿演出了60多个节目。经专家评定,其中28个优秀节目获奖。5月31日在上海艺术剧场举行“上海市幼儿庆祝‘六一’、《百灵鸟》文艺表演发奖大会”,电台转播大会实况,成为上海市历史上以幼儿为对象的最大一次文艺表演活动。这次表演的部分节目还灌制了唱片,大多数节目被上海电视台选用,对幼儿园的音乐教学也起了促进作用。
1984年“六一”节举办《百灵鸟》歌曲评比活动,其中33个得奖节目,录制成全国第一盘由幼儿园小朋友演唱的盒带《娃娃的歌》。1987年“六一”节举办《百灵鸟》常识比赛。1988年“六一”节举办《百灵鸟》讲故事比赛。1989年“六一”节举办《百灵鸟》常识比赛。
1992年,《百灵鸟》节目开播10周年期间(6月1日)举办了一系列庆祝活动。全国政协副主席康克清给小听众写来贺信说:“《百灵鸟》为你们树理想、懂道理、长知识、开眼界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节目。愿你们成为知心朋友。”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陈慕华题词:“《百灵鸟》是小朋友的好伙伴。”中共上海市委书记吴邦国题词:“孩子的知音”。广播电影电视部长艾知生,通过节目对小听众说:“我希望你们通过听《百灵鸟》节目,在轻松活泼的娱乐中,接受美的启迪,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热爱党、热爱人民,长大也能为建设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贡献力量!”著名老作家冰心题词:“愿《百灵鸟》在唱了10年之后,更永远为小朋友唱出促进他们健康快乐地前进的歌!”
《百灵鸟》节目受到上海市教育局、幼教工作者的重视和小朋友的热烈欢迎。上海市教育局副局长刘元璋向全市幼儿园教师推荐这个节目。教育局幼儿教育处主动协助建设这个节目的通讯联络网。有些区、县热情推荐小朋友参加节目的表演。不少幼儿园组织小朋友及时向电台反映收听意见。许多学龄前儿童更是把《百灵鸟》当作最好的朋友,经常来信表示感谢。
三、《中学生热线电话》、《青春·太阳》
1990年4月,上海电台为使广播节目布局更具科学性、合理性,进行了节目调整。其中,新辟《中学生热线电话》节目,于5月4日正式开播。采用中学生与主持人通电话的形式,就中学生共同感兴趣的话题进行双向交流。每周六14时至17时接听中学生来电,经过录音剪辑,周日播出,每次20分钟。该节目聘请教育界10多位专家为特邀顾问。主持人以中学生伙伴的身份,回答问题,帮助中学生排忧解难。节目形式活泼多样,贴近中学生思想实际,寓教于情,使他们喜闻乐听。如交谈过怎样处理好与老师、家长的关系,加强相互理解和沟通;如何处理好同学之间,特别是异性同学之间的关系;人生理想;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等热门话题。
同年7月7日下午,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宣传部长陈至立到电台看望《中学生热线电话》节目的编辑记者。陈至立勉励大家办好节目,真正和中学生们在思想上进行交流、探讨和沟通,关心中学生们的成长。陈至立高兴地来到热线电话机旁,同正在与主持人梅梅通电话的复旦附中初三女同学亲切交谈。交谈的实况录音在节目中播出。
该节目根据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开设了“名人热线”专栏,先后有钢铁战士刘琦、电视剧《十六岁的花季》编导张弘、富敏等就人生理想、人际关系等进行电话交流。该节目还辟有“同龄人对你说”专栏,由中学生就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言简意赅的看法。播出引起中学生的共鸣,经常收到大量的来电来信,在周六下午的通话时间里,5台电话机应接不暇。据上海市电话局抽样统计,该专栏开播当天3小时内达2000人次,有的是江苏、浙江的长途电话。
1991年9月《中学生热线电话》改名为《青春·太阳》。这是全国第一个由在校中学生自己编播制作的综合广播节目。每周日广播,每档20分钟。
《青春·太阳》节目从公开应考的3000余名竞争者中反复筛选、培训,建立了由60名在校中学生组成的编辑部,其中有小记者、编辑和主持人。他们利用课余时间承担节目的采编和主持工作。节目内容包括中学生新闻、评论、新闻专题和文艺专题。上海首届学生艺术节、曹杨二中学生赴灾区访问等,小记者都以极快速度赶赴现场采访。播出的《少管所里的独生子女》、《奖学金与广告经》等专题节目和评论,都具有社会意义。通过小编辑部的努力,使该节目在中学生中有着较广泛的知名度。
1992年暑假,《青春·太阳》节目举办“南北中学生对话活动”,赴广州、深圳采访考察,并与南方中学生就改革开放条件下,中学生的成才问题进行对话交流。这项活动,为他们提供了开阔视野、了解社会的机会,对我国改革开放的成就增加感性认识。
1993年7月5日起,《青春·太阳》节目扩版,时间为50分钟。扩版后的节目,更强调艺术性、中学生的广泛参与性,以及对中学生生活、学习的实际指导性。设置的栏目有:
“陆小姐对你说”:请青少年心理咨询中心陆为之就中学生心理问题作系统分析,提供可操作性的排解心理障碍的方法和技巧。曾播送“谈人际交往的模式”、“友谊和亲密深交”、“适应新的环境”、“自卑感的来源”、“异性间的交往”、“漫说孤独”等。
“名人访谈”:内容有“素素谈中学生的‘爱情’”、“素素与中学生谈友谊”、“素素与中学生谈自信”等。以后还设“陈村幽默谈话”,播出的内容有:“调侃‘校园创作热’”、“人之机遇和走出逆境”等。
“热点追踪”:内容有“万体馆前追星族”、“暑假话打工”、“灯红酒绿下的误区”、“中学生与高层次文化”等。
其余栏目还有“精品书屋”、“乐海环游”、“流行星座”以及中学生朋友对节目发表意见和建议的栏目“我和‘青春·太阳’”。
中学生办广播,对培养中学生的综合能力有重要的探索意义,给当代中学生们提供了社会实践和培养实际工作能力的机会,成为他们发挥特长、发展兴趣的“第二课堂”。
[上海电台记者采访钢铁战士刘琦]
  

上一页:第六节 广播剧  
下一页:第八节 服务类节目  
 
 
2000-2004 © Copyright By www.shtong.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版权所有
E-mail:web@shtong.gov.cn
 
穆阑
管理员
管理员
  • 最后登录2024-10-04
  • 优秀管理员
4楼#
发布于:2005-02-04 23:30
[资料]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广播剧
我们曾经很阔的……
  
 全文检索:    
  高级检索  帮助
 上海概况  大事回眸  申江新潮  浦东开发  世博园地  长三角联动
 上海之最  名镇名街  名胜古迹  漫步申城  人物述林  海上剪影
 
 
  
专业志 >> 上海广播电视志 >> 第二编广播节目 >> 第三章上海人民广播电台节目 >> 节
--------------------------------------------------------------------------------
第五节 文艺节目
        
一、文学节目
1.诗歌
1949年7月18日起上海电台即不定期播出诗歌朗诵节目,曾联合17家私营电台及文艺界举办庆祝性特别节目,组织很多著名影剧演员演播诗朗诵。10月1日,在人民广场转播上海人民庆祝开国大游行实况时,组织多名诗人在转播台前,根据游行实况,即兴赋诗,由播音员当场朗诵,后编成诗歌专辑《歌唱祖国的春天》播出。在抗美援朝运动中也播出了诗朗诵《狠狠打击侵略者》和《侵略者的命运》等许多诗篇。
1953年5月起,诗朗诵节目有所发展,制作了配乐诗朗诵。先后播出了《一颗永放光芒的红星——董存瑞》、《歌唱英雄黄继光》、《王贵与李香香》、《当红军的哥哥回来了》等。这年年底至1955年,先后配乐播送了苏联诗人马雅可夫斯基歌颂革命领袖的长诗《列宁》及为庆祝十月革命10周年而创作的长诗《好》,俄国诗人普希金的诗作《自由颂》、《鲁斯兰和柳德米拉》和叙事长诗《茨冈》;还播送了朝鲜、越南等国诗人的作品。
1956年开始采用介绍方式播送诗歌节目,如《清明古诗词欣赏》;介绍和朗诵我国著名左翼作家蒋光慈的诗作《乡情》、《中国劳动歌》、《血祭》;为纪念著名诗人、学者闻一多先生殉难10周年,朗诵了他的诗作,并请先生生前好友、中央戏剧学院华东分院院长熊佛西谈他所认识的闻一多。
“大跃进”期间,播出了《红旗不怕暴风吹》、《让我们插上幻想的翅膀》、《石榴花开火样红》组诗以及工人诗人的短诗,“大跃进”民歌及战士枪杆诗、里弄墙头诗等。60~70年代,诗歌节目基本以歌颂领袖和英雄人物为主,形式上多采用“诗与歌”的组合。如《毛主席诗词朗诵与演唱》、《毛主席永远和我们在一起》以及歌颂雷锋、欧阳海、刘英俊、王铁人等的诗歌。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播出过《歌唱敬爱的周总理》等诗歌节目。接着,诗歌节目拓宽题材,包容古今中外优秀诗篇。编辑郭在精更着力组织著名诗人创作、著名演员参加的大型活动,突出展示新时期的诗作风采。1979年9月举办大型诗歌朗诵演唱会。此后,在重大节日或纪念日,还举办过诸如《唱给我的祖国——青年诗人的歌》朗诵会、纪念鲁迅逝世50周年、上海诗人和翻译家的《迎春诗歌朗诵演唱会》、《七一之歌》等。1984年和1985年又发展到联合沿江沿海电台及《华夏诗报》先后举办《长江魂》诗会和《海洋诗会》。组织10多位全国知名诗人赴上海、江苏、浙江、湖北、福建和广东深圳、珠海等地采风,激发诗情,创作诗篇,然后制作专题节目播出,颇受好评。其中《海洋诗会》的诗作应听众、读者之需结集出版。在《海洋诗会》中,柯岩创作的《又见蔗林,又见蔗林》在《人民文学》以卷首刊出,纪宇的《大海评论》《文汇报》以显著地位刊登。1987年1月还开设《当代诗坛》专题节目,曾与四川、天津等23家省(市)电台联合播出了介绍当代知名诗人臧克家、艾青等20多人及其作品。
1993年在深夜时段创办了别开生面的诗歌新节目《午夜星河》。宗旨是:“休闲、寄情、舒心、温馨”,基本方式是配乐朗诵。除播出了大量古今中外诗人如李白、杜甫、岳飞、毛泽东、徐志摩、戴望舒、臧克家、裴多菲、普希金等的传世之作外,还交流诗歌爱好者的新作,备受听众喜爱和欢迎。一到热线点诗时间,虽然已是深夜23点或凌晨1点,但写诗者、读诗者、听诗者仍十分踊跃,5路电话红灯闪烁,路路爆满;电话来自华东6省1市,也有来自遥远的辽宁、山西、河南、河北、湖北等省。有的为了拨通电话,一连守了四五夜,更多的把它当作抒发感情的天地,碰到人生难题,遇上甜酸苦辣,都拨电话点诗,请主持人为他们配乐、朗诵发人深思或情深意切的好诗,从中得到精神上的享受与心灵上的慰藉。一位中学语文教师为了教学,代表全班同学点了臧克家的诗《有的人》。一位退休老人一年中失去两个亲人,在极度悲痛中把收听《午夜星河》作为唯一的精神安慰。一位老农爱诗并好饮,午夜必在“星河”边独酌,以诗“下酒”。上海各主要报刊的记者、评论员等也到现场采访,以显著地位刊发了快讯和评论,对节目的创意和品位给予了高度评价。
2.散文·报告文学
50年代起,上海电台就重视选播反映现实生活的散文和报告文学。重点作品如1954年3月7日播出陈沂的散文《参观奥斯威辛集中营》,1955年6月1日播出了记叙3个多月前实事的散文朗诵《毛主席和水兵谈话》等。60年代播出的作品主要有:1961~1962年播出的反映古巴人民武装革命史实的散文《自由在这里诞生》、歌颂人民公社的报告文学《烽火人民公社史》、揭露帝国主义本性的散文《美国的真正悲剧》以及1963年5月播出夏衍的报告文学《包身工》等。
“文化大革命”期间散文、报告文学等停播。70年代后期恢复,并发展到制作配乐散文播出。重点作品有1977年12月27日播出的歌颂毛主席的配乐散文《丹桂飘香》,1978年3月播出高尔基的配乐散文诗《海燕》等。
80年代播出的散文和报告文学拓宽了题材,显示了丰瞻的内容。如李大钊的《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鲁迅的《呐喊》自序、李密的《陈情表》、巴金的《海上日出》、老舍的《养花》、茅盾的《海南杂记》、冰心的《往事》、孙犁的《火炉》等。还播出了外国作家的散文,如泰戈尔的《对岸》、茨威格的《世间最美好的坟墓》等。1982年起为适应节目改革的需要,阶段性地设置了一些散文、报告文学专栏,编辑施圣扬。专栏中的节目以系列、专辑形式出现。第一个开办的是“上海风貌”散文专辑。播出的作品都是向作家约写的新作,参与写作的有师陀、黄裳、何为、袁鹰等150多位。在这个专辑里,听众可以尽情领略上海风情。如孙中山和宋庆龄的故居、周恩来在思南路的“周公馆”、民族英雄陈化成浴血奋战过的炮台遗址、古代文学家陆机的墓地以及城隍庙、古猗园和醉白池等明代园林的胜景、一流体育设施上海游泳馆、中外合资的华亭宾馆等等。还从播出的作品中选编出版了《上海风情》一书,后被定为上海职工读书活动的优秀书目之一。
继“上海风貌”之后,1986年又续设“美丽的江南”散文专辑。内容是反映江南各地的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如江苏作家陈益写的《阳澄湖畔》,浙江作家斯尔螽的《人影花光笑满堤》,冰夫的《在碧螺春的故乡》,曹仕恭的《在东海渔船上》,峻青的《南通铭》等。撰稿的作家达80多位。
1987年4月又设置了《神州万象》散文专辑,把题材扩大到全国范围。专辑首先推出著名作家秦牧写的反映海南岛改革开放的《宝岛》。继而是吴强、何为、赵丽宏等20多位作家参加上海电台与绍兴文联举办“绍兴笔会”时描写鲁迅故居、秋瑾故居、禹陵、兰亭等人文景观的作品。后来又有写上海改革开放新成就的《超越——南浦大桥漫步》,写山西露天煤矿建设的《北方有个黑太阳》;反映影响一代文坛的桐城派发祥地文化景观的《文都墨痕》;还有关于杨乃武与小白菜的《余杭追踪》以及《海宁观潮》等,共播出400多篇散文。
1988年12月起,专辑扩展为专栏。首先开设的是“当代人风采”报告文学专栏。播出的作品有《我心中的周恩来》、《陶铸和他的哥哥》、《贺绿汀采访记》、《徐开垒与〈巴金传〉》、《柔石的后代》、《抓斗大王》等。还有写光明中学校长爱才、育才的《爱的辐射》;写斯琴高娃艺术生涯的《冰凌花》;以及写出国潮的《世界大串连——中国出国潮纪实》等共300多篇。1991年7月,为反映安徽人民抗洪斗争英雄事迹,又设《来自抗洪斗争第一线的报告》专栏。由编辑陆小兰、施圣扬赶赴灾区采访并组织当地作家写稿。共播出27篇报告文学作品。同年1月,又以改造犯人为主题,与上海市劳改局合作举办笔会,开办了《红烛之光》专题。播出了周嘉俊写的《闪耀的红烛》、丘峰的《在那片橄榄绿的土地上》等30多篇作品。
1993年为适应听众审美心理的变化又开办了《人间万象》综合性文学专栏。其中有“改革春潮”、“企业家画廊”、“海上文苑”、“都市风景线”等小栏目,每天30分钟,播出大量散文、报告文学、随笔和杂文,内容贴近社会、贴近生活,受到广大文学爱好者的欢迎,收听面遍及沪、江、浙、皖、鲁等十几个省市。
[上海电台文学编辑在医院拜访著名学者柯灵]
3.作家与作品介绍
上海电台的《作家与作品介绍》是以不定期的专题形式出现的。如1956年鲁迅逝世二十周年时,举办过《纪念鲁迅,学习鲁迅》的专题节目,邀请作家、教授介绍鲁迅生平和研究分析他的作品。1966年3月和6月,前后两次播送《欧阳海之歌》片断和全书。播全书时由作者金敬迈谈创作体会,还有工人、战士等谈读后感。70年代,也介绍了一些作家与作品,如介绍我国早期无产阶级作家柔石的短篇小说《为奴隶的母亲》和朝鲜小说《农场的早晨》等。
1980年10月定期播出《作家与作品介绍》专栏节目。以介绍和鉴赏古今中外名著为主要内容,对象主要是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文学爱好者。相继介绍、分析了许多中外名著,如李白、杜甫的诗,鲁迅的杂文和小说,郭沫若的诗篇,巴金的小说,曹禺的剧作以及外国作家如巴尔扎克、高尔基、契诃夫等的作品。有时集中一个主题,介绍多位作家的作品。1984年8、9月间,以苏州园林、景观为主题,从介绍田汉的独幕剧《苏州夜话》开始,继而介绍古代诗人张继的七绝《枫桥夜泊》、周瘦鹃的散文《苏州花木》、叶圣陶的散文《苏州园林》,最后是当代作家陆文夫的《苏州漫步》。
1988年起,作家与作品节目发展为系列化、专题化介绍,有以下几种:一是《元散曲系列欣赏》、《明代小品文系列赏析》、《清诗系列赏析》等。每一组系列约10篇,连续播出二至三个月。它以文学体裁为经,以史为纬而编排。每个系列,先分别综述各个体裁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成就,以及基本的赏析知识,然后以史为线索,介绍同一体裁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与作品,兼及不同时期创作风格的流变和发展。既有宏观鸟瞰又有微观评析。二是编播我国传统的年节诗话。如《除夕诗话》、《清明诗话》、《七夕诗话》等。以赏析古代诗人吟咏节日风情的诗歌为主,穿插介绍传统节日的由来、故事传说和风土人情。旨在弘扬历代人们向往美好理想的精神,富有生活趣味。三是1986年10月至1987年1月间播出的中学语文赏析专题。如鲁迅的《药》以及《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等。对中学师生的语文教学有一定的辅导作用。
在上述系列的基础上,从1990年7月起,又发展成组织录播大型长篇系列《爱国诗歌一百讲》(编辑马学鸿),共分为如下3个单元:
《爱国正气篇》,集中介绍我国爱国诗人和杰出爱国者的优秀诗词。讴歌他们爱国家、爱人民、讲风骨、重气节的高尚品质。从我国第一位爱国诗人屈原的诗介绍起,其后各讲中,先后介绍了杜甫、李白、岳飞、陆游、辛弃疾、文天祥、于谦、戚继光、郑成功、顾炎武、龚自珍、谭嗣同、梁启超、秋瑾等诗人和志士仁人的诗词。
《壮丽山河篇》,着重介绍历代诗人赞颂祖国名山大川、风俗人情的优秀诗篇,抒发炎黄子孙对祖国河山的赤子之情。如《杏花村雨江南》、《黄河之水天上来》、《不尽长江滚滚来》,以及黄山等“名山荟萃”、洞庭湖等“名湖荟萃”、北京等“历代名城荟萃”等。
《道德情操篇》,重点介绍反映以中华民族传统的高尚情操和纯正志趣为主题的诗作,如:少年立志、勤奋学习、淡泊名利、廉政爱民等。介绍的人物有李白、杜甫、白居易、元稹、苏武、诸葛亮等。
《爱国诗歌一百讲》介绍的优秀诗人约有200位,赏析的诗歌约有400首,共约50万字,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开创了上海电台以赏析古代诗歌来配合时代主旋律的新局面,社会反响良好。当时在上海考察的中顾委委员吕正操,曾打电话给电台要求翻录一些节目,建议出版录音带,广为传播。
4.作品选播
上海电台1980年初在文学节目中开办了“名著欣赏”专栏。曾播出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的《罗亭》、安徒生的一系列童话作品等。1989年初选材范围扩大,改名为《作品选播》,编辑夏雁。
《作品选播》侧重播送外国文学作品。除短篇外,对中长篇小说一类作品都只节选其中的精采篇章。1989年2月,节选播出了俄国作家冈察洛夫的著名长篇小说《奥勃洛莫夫》的第一章。(列宁曾在全俄苏维埃大会上告诫联共党员,不要成为奥勃洛莫夫那样懒散而无所作为的典型。)
1989年下半年起,《作品选播》中形成了主要国家的文学作品系列。至1990年5月,着重选播了俄国和苏联的作品,有俄国列夫·托尔斯泰的《舞会之后》、果戈里的《外套》、陀思妥也夫斯基的《圣诞树和婚礼》、契诃夫的《套中人》、苏联作家高尔基的《草原上》和散文诗《人》、冈察尔的《永不掉队》等。5月后选播了法国和英国的作品。如法国莫泊桑的《珠宝》和《幸福》、巴比塞的《爱笑的约翰和爱哭的约翰》、都德的《最后一课》等;英国雪莱的《雪莱诗选》、劳伦斯的《鸟的啼鸣》、毛姆的《无所不知先生》和《舞男舞女》,高尔斯华绥的《一只破靴子》等。1991年选播了美国和日本的文学作品,有美国欧·亨利的《我们选择的道路》和《生活的陀螺》、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和《墨西哥人》、海明威的《老人与海》等,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的《罗生门》、东山魁夷的《一片树叶》等。1992年初,还选播了意大利罗大里的童话《“三个钮扣”的房子》、澳大利亚亨利·劳森的《阿维·阿斯平纳尔的闹钟》、印度泰戈尔的《弃绝》和《莫哈玛娅》以及罗马尼亚、波兰、瑞士等国家的文学作品。
1992年4月作为选播的重点作品,播出了1991年诺贝尔文学奖金获得者、南非作家纳丁·戈迪默的小说《大赦》,内容是反映黑人反种族斗争,描写他们为自由而奋斗的信念。同年11月,还播出诺贝尔文学奖金获得者、俄国作家蒲宁的散文《深夜》和《静》。
《作品选播》邀请沪上著名演员参加演播,如胡庆汉、乔榛、曹雷、娄际成、丁建华、刘广宁、李梓、梁波罗等。他们不是一般的朗读、朗诵,而是进入角色,力求对话性格化,叙述语言体现文学性,运用节奏、速度、语气语调和停顿,来表现作品的风格和特点。
《作品选播》的部分节目,曾于1990~1992年,提供给《海峡之声》电台对台湾播出,扩大了它的听众范围和影响。1993年7月,《作品选播》停办。
5.故事·小说连播
1949年6月11日,上海电台就有故事节目,播出的第一个故事是《李勇大摆地雷阵》。从那时起到“文革”前,选材以中国现代革命题材为主,体裁多为长篇通讯和新文艺小说,如《黄继光》、《董存瑞》、《铜墙铁壁》、《暴风骤雨》、《三里湾》、《新儿女英雄传》、《铁道游击队》、《烈火金钢》、《我的一家》、《红岩》、《创业史》、《林海雪原》、《雷锋的故事》、《欧阳海之歌》等。
故事节目除自行编播作品,还与社会合作办节目。60年代初,市、县群众掀起讲故事热潮时,与中共青浦县委宣传部、《上海文学》编辑部联合举办过“青浦县故事广播会”,内有该县两个公社的副主任等讲的《姚素珍》、《插秧比武》和《上海小刀会的传说》等。
1964、1965年,上海电台又与上海市群众艺术馆联合举办过《故事员》节目,并辅导农村故事员讲故事。播出的故事有《老牛回春》、《两个稻穗头》、《长工桥》、《金翠宝血泪史》等。
“文化大革命”中,《故事》节目曾播出《虹南作战史》和历史上一些“法家”的故事等。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为更好贯彻“两为”和“百花齐放”方针,结合听众要求与爱好,《故事》节目调整为《小说连播》节目,在选材方面确定了“三个为主和三个不排斥”的原则,(以现代题材为主,不排斥历史题材;以中国题材为主,不排斥外国题材;以新文艺小说为主,不排斥传统的优秀小说及口头文学)陆续播出了歌颂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陈毅的传记文学《霜重色愈浓》以及《东方欲晓》、《许茂和他的女儿们》、《海啸》、《黄河东流去》、《蓝屋》等中、长篇现代新小说,还播送了《我的大学》、《童年》、《在人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牛虻》、《海伦·凯勒》、《青春激荡》等外国小说;并选播了评书艺人的话本《武松演义》、《甘十九妹》、《津门大侠霍元甲》、《火烧博望坡》、《聊斋志异·梦狼》等,由播音员或请演员播讲。此外还播送了曲艺演员刘兰芳、单田芳演播的评书《岳飞传》、《杨家将》、《隋唐演义》、《三侠五义》、《明英烈》等,由于选材面广,较前丰富多彩,成为拥有大量听众的节目之一。
80年代中期,上海电台在《小说连播》节目外,又推出了《故事世界》节目,以播通俗故事为主,具有地方色彩。其中名人传记如著名演员从艺自传体故事颇有特色。许多是演员自己演播的,真情实感,生动活泼;也有些是播音员演播,如《夜深沉——周信芳的故事》、《展开艺术想象的翅膀——丁是娥的艺术生涯》、《袁雪芬的艺术道路》、《我的影剧生涯——孙道临的故事》、《快乐天使的甜酸苦辣——姚慕双的故事》、《笑的生涯——周柏春的故事》等。此外,还播出过《大世界传奇》、《大班——哈同的故事》等。
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小说连播》节目又选播了不少政治性强、紧扣时代脉搏的好作品,如《毛泽东的故事》、《我的父亲邓小平》、《风流大将军》、《大桥颂》、《乔厂长上任记》、《美食家》等。还播送了先进人物本人写的作品,如张海迪写的《轮椅上的梦》,舍己救人失去了双眼双手的特等残疾军人刘琦把笔绑在残肢上写的长篇小说《去意徊徨》。后者是1988年4月,编辑刘香兰选稿,邀请配音演员乔榛演播。刘琦把笔绑在残肢上写字的情景,使乔榛激动得热泪盈眶。在演播小说时,他也是满腔热情,整部小说都播得生动感人。上海电台还特意组织了一次作者、演播者与听众的见面会暨新闻发布会。市委组织部部长赵启正、宣传部副部长丁锡满、市广电局长龚学平出席会议并讲话。赵启正评价刘琦是“80年代的吴运铎”。会后,中共上海市委书记江泽民亲切接见刘琦。市委组织部并发出通知,要求全市党员和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收听小说连播《去意徊徨》。这很快在上海掀起了学习刘琦的热潮。很多听众来信表扬电台播了好书。其中一个残疾青年,因为厌世,本想“一了百了”。听后受到鼓舞,振奋起来。他用颤抖的手花了一天时间写成的一封信中说,他虽然腿已残疾,但还有双眼双手,比刘琦好得多,今后要努力为社会作贡献。兰州军区特授予刘琦“钢铁战士”称号。上海有约10家福利工厂特约播送这部小说。次年,中央台、天津台、山东台、安徽台等共约20家电台复录播出了这部小说,扩大了影响。这套小说连播节目,荣获了1988年上海市广电局特等奖。
为了帮助听众正确理解作品主题,上海电台还加强《小说连播》节目的评介工作:在每播出一部作品时前面加上一段“编者的话”,并经常邀请一些小说作者作广播讲话,选播一些较有质量的听众来信。
6.文学评论
1979年5月13日起开办的《星期文谈》节目,每周一次,每次10分钟。其宗旨为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共产党的文艺路线、方针、政策;大力支持思想性和艺术性结合得较好的各种题材的文艺创作和演出,引导群众正确欣赏文艺作品;表彰文艺界的新人、新事、新道德、新风尚,批判文艺创作、文艺理论和文艺欣赏中的不良倾向;促进社会主义文艺创作、演出和评论的繁荣。据此,《星期文谈》开办后即先后播出了10多篇批判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鼓吹的文化专制主义、民族虚无主义,以及用“三突出”模式捏造“高、大、全”“英雄”形象的“根本任务”论等专题批判文章。1981年纪念鲁迅诞生100周年时,组织了5篇文章,宣传了鲁迅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韧”的战斗精神,他的关于加强文艺界团结和培养、造就文学新军的思想和实践,以及他勇于自我解剖的精神。1982年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40周年时,组织7篇文章,针对当时文艺界在对待《讲话》上的思想混乱,重温和重申了《讲话》的基本观点没有过时,是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必须遵循的原则。1983年底至1984年初,又集中播发了5篇文章,宣传了党员文艺工作者要自觉增强党的观念,文艺家的艺术探索决不能离开人民和时代的要求;反对文艺界的某些资产阶级自由化倾向,以及如何正确认识、对待“人性”、人性描写和爱情描写等。其间还宣传和介绍文艺界的新人、新事、新风尚和新经验,推荐较成功的新作品和新剧目,如介绍上海沪剧团抓现代戏创作的经验;为祖国赢得荣誉的青年歌唱家胡晓平的先进事迹。其中对优秀短篇小说《乔厂长上任记》和长篇小说《改革者》的推荐和评论跟全国省级以上报刊、电台相比,《星期文谈》播发的文章属于最早之列。
《星期文谈》中的评论,注重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从分析中得出正确结论。不少文艺工作者、评论工作者、自学青年、大学文科生等都喜欢收听,被誉为“活跃在空中的文艺评论家”。
1984年8月,《星期文谈》停办,其内容融入新设《文学爱好者》专栏的作品评介。如专栏第一期播出了作家贾平凹的散文《编辑逸事》后,即编入议论作品的有关信件;还有上海译制片厂导演苏秀对日本电视连续剧《血疑》的评价。在以后的节目中又结合一些作家的作品进行了评论介绍,如评介陈祖芬的报告文学《解放》、陈继光关于写作的通信,介绍谌容的小说《减去十年》时,还播出了她本人的讲话录音。还有一批作家通过答问的形式,与文学爱好者作空中交流。《文学爱好者》专栏于1987年1月结束。
7.电影录音剪辑
1953年8月3日、4日,上海电台播出了第一部电影录音:苏联影片《作曲家莫索尔斯基》上、下集。同年9月28日播出了第一部国产影片:《1952年国庆节》。12月又播出苏联电影《难忘的1919》。1954年1月播出了国产纪录片《伟大的土地改革》。这期间的播出,对电影录音进行了简单的剪裁,解说也仅是介绍。以这种方式制作并播出的电影还有《葡萄熟了的时候》、《被开垦的处女地》、《乡村女教师》、《钦差大臣》等。
1955年4月开始制作电影录音剪辑。第一部播出的是国产电影《渡江侦察记》录音剪辑。1958年起,电影录音剪辑播出时间缩短,剪辑幅度加大,一般为每部40至60分钟。播出的电影有《枯木逢春》、《三面红旗万万岁》、《甲午风云》、《霓虹灯下的哨兵》、《苦菜花》、《不忘阶级苦,牢记血泪仇》、《人民战争胜利万岁》等。
“文化大革命”中电影录音剪辑一度停播。恢复自办节目后,曾反复播出《地道战》和《霓虹灯下的哨兵》的录音。1968年9月播出了《大海航行靠舵手》,1969年5月和7月播出了《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献纪录片》。以后曾播出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工业题材电影《火红的年代》的录音。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恢复编制电影录音剪辑。初期播出了《大庆战歌》、《大河奔流》、《列宁在1918》、《叶塞尼亚》等。
进入80年代,电影录音剪辑在解说词的写法上较多地采用第一人称,如日本电影《生死恋》、《远山的呼唤》、美国电影《苔丝》、《恶梦》等。其中1987年制作的《简爱》是一部以人物命运为主线的影片,文艺性较强,人物内心活动复杂,制作者用第一人称写解说词,配音演员解说也亲切自然。有的听众来信说,他们在电影院里有些地方没有看懂这部电影,但从广播里听懂了。用第一人称作解说,成了这一时期上海电台电影录音剪辑的一种风格。
1988年播出的《高山下的花环》电影录音剪辑,编辑在编前还随摄制组赴中越边境为战士送影片,并在墓地访问了烈士家属等。回来执笔时因有亲身感受,编制的剪辑也就深切感人。
90年代,电影录音剪辑工作继续得到发展。如1992年3月上海电台在西安举行的“广播连续剧《刑警803》、电影录音剪辑全国订货暨研讨会”上,就提供了电影录音剪辑新节目《开天辟地》、《周恩来》、《辽沈战役》等50多部(含少量话剧录音剪辑),受到好评。1993年还编播了《十六岁的花季》、《OK,股票》等电影录音剪辑。
8.话剧录音剪辑
1949年10月初,为配合世界和平斗争日的宣传,上海电台由上海广播剧团组织专业、业余演员播出了苏联作家西蒙诺夫的新剧作《俄罗斯问题》。其中场景的转换和一些舞台指示,借鉴广播剧直播的方法,运用了解说。以后还演播过话剧《小二黑结婚》、《方珍珠》、《龙须沟》、《保尔·柯察金》等。
1954年年底华东话剧观摩演出大会期间,播出的话剧较集中。这时开始对原录音进行较多剪裁,使用了录音剪辑的名称,如话剧录音剪辑《种橘的人们》等,但同年3、4月间,播出的话剧名作《雷雨》、《日出》还是用了全剧实况录音。1955年年底为纪念一二九运动20周年,还特请崔嵬、张瑞芳来电台演播当年演出的街头剧《放下你的鞭子》,并谈了当时抗日斗争和宣传活动的感人情景。
1958年曾举办“话剧广播周”,播出《烈火红心》、《红旗处处飘》、《共产主义凯歌》、《钢人铁马》等七个剧目。此后话剧录音剪辑播出了《蔡文姬》、《东进序曲》、《共产党人》、《红旗谱》、《年青的一代》、《无事生非》、《赤道战鼓》等。
“文化大革命”中曾播出过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工业题材话剧《钢铁洪流》。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话剧首播了反映与“四人帮”斗争的《于无声处》,并请表演艺术家赵丹和名导演吴仞之阐述了该剧的艺术特色和时代意义;播后各省市电台都来复制,并在各地播出。以后话剧录音剪辑恢复,80年代曾播出话剧《丹心谱》、《八一风暴》、《万水千山》、《三剑客》、《芸香》、《驯悍记》、《榆树下的恋情》等录音剪辑。1991至1993年间则播出了《李白》、《冰山情》等话剧录音剪辑。
9.文学知识讲座
1955年4月开办《文艺阅读辅导讲座》节目,不定期约请作家对中苏等国描写青年英雄的文学作品进行讲解,并发挥广播优势,编配了作品片断的朗诵。
1960年7月,开办《群众话剧辅导讲座》,共播出4讲。内容为:根据真人真事创作剧本的问题,如何排演独幕剧、活报剧,以及话剧如何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等。1961年11月,齐头并进办起了两个讲座:《唐诗讲座》和《唐宋词欣赏》。
《唐诗讲座》,共20讲。从唐诗古今体的形式讲起,随后陆续播讲了李白的抒情诗、杜甫的律诗、李商隐的“无题”诗、岑参的边塞诗等。还有唐诗中的讽刺诗、怀古诗、描写宫廷中妇女生活的诗等。1963年1月结束。
《唐宋词欣赏》,共16讲。先从什么是词讲起,其后陆续播讲的有苏轼、辛弃疾、欧阳修、范仲淹、秦观、温庭筠等名家的词作。还播讲了盛唐时民间流行的曲小词、敦煌曲小词等。
1978年着手恢复文学知识讲座。7月间开办了4讲。主要内容有:诗歌包括民歌的要素、句式等;新体诗歌的发展趋势,主要讲解了毛主席关于要在学习民歌和古典诗歌的基础上发展新体诗的要求。9月、10月间又组录了关于小说、散文和报告文学的讲座或专题。小说共4讲,介绍它的艺术特点、题材与主题、情节与结构以及人物形象塑造。散文和报告文学各播1讲。
1979年1月举办《编剧基本知识讲座》,共8讲。讲解戏剧的类型,人物塑造的戏剧冲突、结构、语言等。3月间又举办了《儿童文学讲座》,共4讲。讲解童话的特征、要素、分类、体裁;儿童诗写作的要领和分类;科学文艺的简史、题材和形式。如科幻、科学童话、科学小品、科学诗等。1981年3月,按戏剧文学归类举办《戏曲编剧常识讲座》,共12讲。内容为:戏曲的形成、戏曲编剧的特点、题材的选择与处理、人物造型、情节结构、唱词写作的基本要求和剧目的推陈出新等。
1983年1月举办《电影文学知识讲座》,文学组负责人杨竹林赴四川,组织作者朱玛写成25万字的讲稿,由编辑张炳元在组录过程中加以补充和完善。共14个单元,分成48档节目播出。内容为:电影艺术的特性,电影剧作与小说及戏剧文学的异同,题材、主题、情节、结构,蒙太奇技巧,悬念及其运用等。讲稿后由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受到上海及江浙听众的欢迎。
1989年1月举办《朗诵艺术讲座》,共15讲。讲解朗诵艺术的基本功及基本要求,还分门别类讲解诗歌、小说、散文和寓言的朗诵技巧。
二、音乐节目
1.华夏旋律
上海电台于1949年5月29日设立《国乐》节目,此后曾分成《广东音乐》、《民族民间音乐》、《民族音乐》。“文化大革命”期间,民族音乐节目一度中断,直到1978年5月15日恢复。该节目曾及时录制播出了名家演出和创作的曲目。
80年代后期,为进一步弘扬民族文化和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宣传,使我国各个历史时期的优秀创作歌曲和音乐作品,有固定的阵地,并得以广泛流传,1990年4月开设《华夏旋律》专栏。
《华夏旋律》以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丰富人们的音乐生活,陶冶大众的高尚情操为宗旨,运用成套、专辑和专题等形式,向听众介绍华夏音乐文化中光彩夺目的艺术珍品。内容有各地民歌,各个历史时期的优秀群众歌曲、合唱歌曲、影视歌曲,古典和新颖的民族器乐作品,中国风格的室内乐、交响乐以及歌剧片断、舞蹈音乐和最新创作采录的各类音乐佳作。
该专栏曾编播过《中国风景音画》、《中国民族风情》、《民族风》、《悠悠岁月情,旋律动人心》等系列专辑,用音乐的形式系统地展示了祖国各地美丽的风光,各民族多姿多彩的风土人情,介绍近代和当代各类优秀歌曲。为了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50周年,编播了60集大型系列节目,集中展现了自《讲话》发表以来所创作的优秀音乐作品,在听众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该专栏还以音乐专题的形式陆续向听众介绍了上海地区的作曲家和演奏家,如《贺绿汀和他的音乐精品》、《七色音符绘山水》(顾冠仁)、《八音齐鸣奏华章》(朱晓谷)、《采山川精华,谱瑰丽音诗》(周成龙)、《扎根于民族的沃土》(何占豪)、《悠悠乡情,泱泱国魂》(胡登跳)、《执著的二胡诗人》(闵惠芬)、《玉笛弄春》(俞逊发)、《雅乐丝桐翻新韵》(龚一)、《珠声玉韵听琵琶》(杨惟)、《弓弦上的倾诉》(马晓晖)、《大河在琴竹下奔流》(瞿建青)等。
该专栏自1993年6月改版以后,开设了若干小栏目。《器乐曲精粹》有计划地介绍我国各类器乐曲精品;《名歌名曲点播》播放听众点播的优秀歌曲和器乐名曲;大型系列节目《银幕上的歌——中国电影歌曲60年回顾》,特邀电影艺术家孙道临作嘉宾主持,受到听众特别是中老年听众的欢迎。
《华夏旋律》曾获1990年度上海广播电视优秀节目评选优秀栏目奖;大型音乐系列专辑《纪念毛泽东〈讲话〉发表50周年优秀音乐作品系列节目》获得1992年度上海广播电视政府奖广播文艺三等奖;音乐专题:《执著的二胡诗人》获得1992年度上海广播电视政府奖广播文艺一等奖;音乐专题《山水情、山水画、山水曲》获得中国广播政府奖1993年度音乐专题类二等奖;专栏编辑毕志光编制的音乐专题《神州采风》获得第四届上海国际广播音乐节“金编钟”大奖和1993年度上海广播电视政府奖广播文艺特等奖。
2.星期广播音乐会
1949年上海解放初期,上海电台就经常在星期日上午9点到11点,开办《星期唱片音乐欣赏会》。解放后的一年中,播放了30多次。1953年6月1日改称《星期音乐会》。该节目系统地介绍西洋古典音乐和现代音乐,以播送西洋古典音乐作品为主。是以唱片等音响素材,经编排、合成后再播出。解放初期,曾邀请上海交响乐团茅于润撰稿并选用唱片,由上海广播乐团徐炜等播讲。《文汇报》同时辟专栏刊登介绍稿。该节目深受听众欢迎,很多机关、学校、文工团集体收听。在提高听众欣赏西欧古典音乐水平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应听众要求,《星期音乐会》也播送一些我国音乐家的作品,如中国作品音乐会、马思聪创作的提琴曲和他的《山林之歌》、人民音乐家冼星海作品音乐会等。
为配合各种重大宣传活动,与有关单位举办广播音乐会,如为庆祝上海解放5周年,推动上海工人的文化娱乐活动而举办的《上海工人红五月广播音乐晚会》;为欢迎苏联海军太平洋舰队歌舞团访沪举办的音乐广播会;为庆祝中国共产党37周年生日举办的《音乐界广播音乐会》。
1958年11月25日,上海电台用两个千赫联播,举办“四川省革命残疾军人教养院课余演出队访沪演出广播大会”。这支演出队的成员绝大部分是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英雄。在演出过程中,一等革命残疾军人徐后贤、何长俊、张家琛、易如元等,向听众报告了他们的动人事迹。他们的演出和报告,动人心弦,富有极大的感染力,对人们是一次深刻的共产主义教育。上海市广大群众组织收听了这场不平常的广播大会。据不完全统计,收听人数达42万8千多人,收到的电话、信件、保证书、各种礼物共840件(次)。
1966年10月24日起,因“文化大革命”,《星期音乐会》、《广播音乐会》等都被撤销。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音乐广播得到解放。1980年6月恢复了《星期音乐会》节目,内容为上海市及外省市音乐舞蹈团体演出的实况录音及各地方台提供的具有特色的音乐节目等。
《星期广播音乐会》节目,于1982年1月正式命名,每隔一周举办一次,编辑俞达。节目采用现场直播的形式,普及音乐,寓教于乐,充分发挥了“空中乐坛”的广播优势。
《星期广播音乐会》在形式上有新的突破和发展。即根据形势和宣传需要,有主题、有计划地自己组台演出。依靠社会力量,调动各文艺团体,选择各种形式和内容的音乐作品;把播音室移至音乐厅、剧场,与现场演出相结合,音乐会既对外公演,又向听众转播实况,现场感强,气氛强烈;同时,突破传统的报幕形式,采用主持人形式,主持人可在现场采访,或作知识性节目内容介绍等。
《星期广播音乐会》每一台节目都围绕一个中心或突出一个重点。如以音乐表现形式为主的声乐、交响乐、室内乐等专场;以音乐作品的创作或表演者为主的独唱、独奏作品专场;以一个中心内容和同一题材为主的音乐作品专场等。《星期广播音乐会》曾播出交响名曲系列专场、世界名曲专场、著名民族器乐作品专场、著名中国歌剧选曲专场、三军歌唱家演唱专场、马思聪独奏音乐会实况录音:《乐思绵绵念故国》、贺绿汀作品专场、电影音乐专场、轻音乐专场、苏联歌曲演唱专场、新春专场、献给祖国的歌专场等等。
为了使《星期广播音乐会》内容不断丰富充实,有所创新,节目立足上海、面向全国,并把视野扩展到海外和港台等地区。
国庆35周年时,《星期广播音乐会》首次邀请香港歌星参加演出,共度国庆佳节。
[1984年9月,上海电台第一次邀请香港歌星鲍培莉、潘迪华在“星期广播音乐会”上演出。]
1985年2月22日(农历正月初三),上海电台和江苏电台在南京市联合举办1985年春节专场演出。这是《星期广播音乐会》首次跨出上海举办音乐会,并利用微波技术向上海和江苏两地广大听众传送音乐会实况。同年七一前夕,又在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英雄城市南昌,与江西电台联办江西民歌专场,演出了风格多样的江西传统民歌、革命历史歌曲等。
针对港台歌曲较为流行,而对各个革命时期的优秀歌曲相对冷落的情况,1985年5月19日第95期的《星期广播音乐会》,举办了规模大、地域广、阵容强、涉及文艺团体多的“三军歌唱家演唱专场”。参加演出的有北京、南京、广州、新疆等军区的25位著名演员,其中有女高音歌唱家马玉涛、徐有光、苏盛兰、张越男,男高音歌唱家吕文科、程志,男中音歌唱家胡宝善、马国光、杨洪基、熊卿材以及以男女声二重唱闻名的耿莲凤、张振富,以唱《真像一对亲兄弟》闻名的哈米提、姜炳正等。他们演唱了各自最拿手的保留节目。为满足广大听众的需要,演出现场从上海音乐厅移至上海文化广场。听众们热情来信赞扬这场特别有意义的演唱会。三军的歌唱家们都是早就成名的佼佼者,他们为能参加这样大规模的演唱会而无比喜悦。赞扬上海电台办了一件大好事,认为这个演唱会使人永远难忘。
应音乐爱好者的要求,1986年7月第126期《星期广播音乐会》邀请上海交响乐团举办“交响乐名曲选萃”专场,把近200年来著名音乐大师的作品和各种交响乐的体裁集中在一起。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向全国转播了这个别开生面的交响音乐会演出实况。指挥家曹鹏担任指挥。
同年9月18日(农历八月十五),在福州市与中央台及福建台联合举办《星期广播音乐会——海峡中秋专场》,除向全国转播外,并通过海峡之声电台向台湾省直播,扩大了影响。
上海电台和联邦德国汉堡市北德意志广播电台首次联合主办“上海——汉堡”港口音乐会。音乐会实况分别在1986年11月2日上海电台第134期《星期广播音乐会》和11月9日北德意志电台《港口音乐会》节目中播出。参加演出的有德国下萨克森州吹奏乐团一行50多位演奏员和76岁的歌唱演员柏·安德森等;中国方面有上海民族乐团、上海音乐学院及音乐家陈彧、孔祥东、李元华、龚一、李素华、方巍玲等。上海市市长江泽民、联邦德国驻沪总领事出席了音乐会,副市长刘振元题词:“祝贺上海——汉堡港口音乐会圆满成功”。
1987年6月20日,在联邦德国汉堡市北德意志广播电台演播厅举行《星期广播音乐会》特别专场“哈罗!汉堡——哈罗!上海”。这是北德意志电台《港口音乐会》节目开创近60年来,第一次和亚洲地区的广播电台合作。汉堡市市长多拿尼给予音乐会高度评价,对两地电台的同行们为发展上海和汉堡之间的友谊所作的努力表示感谢。德国听众及中国留学生、德中友协的会员对音乐会表示赞赏。
为庆祝《星期广播音乐会》举办200期,上海与四川、天津、吉林电台联合,由10多家企业资助,举办了“美声金曲”、“劲雕之声”和“交响之秋”3个专场。这种台与台之间、台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方式,为《星期广播音乐会》走向市场打下了良好基础。上海市广播电视局局长龚学平为庆贺《星期广播音乐会》办满200期题词:“开播逢双百,知音得万千”。
《星期广播音乐会》开播300期时,正逢国庆41周年,为此举办了大型音乐歌舞《上海风采》和《上海工人》演出专场。《上海风采》专场反映了上海解放41年来的光辉历程,描绘了改革开放后的上海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和新风貌。节目以新创作为主,是《星期广播音乐会》创办以来的一个突破。这台大型音乐歌舞由序曲、第一乐章“申城风云录”、第二乐章“沪上风情谱”、第三乐章“都市风景线”和尾声“90年代的太阳”等5个部分组成。这部新作品,在当时社会上新作尚不丰富的情况下,全部由上海电台出资,从组织作曲家和歌词作者深入生活、集体讨论、统一构思、确定选题,到蹲点创作、排练修改等全过程,都由上海电台负责。这一积极扶植、推动音乐创作的举措,得到文艺界的赞赏。
为隆重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50周年,1992年4月14日,在《讲话》诞生地延安杨家岭与陕西电台、中央电台、中共延安地委、延安地区行政公署联合举办“延安之声”大型文艺演出,作为《星期广播音乐会》的内容,由中央台、上海台和陕西台同时作了现场直播。延安电视台作了转播,上海电视台播放了实况剪辑。这场演出在杨家岭会堂门前广场举行,当由演员张克瑶、马冀扮演的“毛主席”、“朱老总”同群众见面、握手时,人山人海中引起一片欢腾,生动地再现了50年前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讲话的情景,在场的领导和群众激动得热泪盈眶。曾经在延安工作、生活、学习过的上海老文艺工作者瞿维、孟波等回忆当年聆听《讲话》时的情景,齐声合唱了一曲《保卫黄河》。这台大型演出荟集了延安、西安、上海三地具有代表性的精采节目和优秀演员,其中有以陕北民歌大王贺玉堂为代表的《陕北民歌联唱》,曾在亚运会上展露风采的由“洛川蹩鼓、宜川胸鼓、延安女子腰鼓”组成的近百人的《三鼓迎春》,以及《中国歌剧选萃》、大型歌舞《杨家岭的春天》等等。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长认为:这次纪念活动非同寻常,有独创性,给人们的印象久久难忘。
1993年第400期《星期广播音乐会》,内容是“中外名曲新唱”。用中外古典和民间名曲填新词,这在上海尚属首创。它依据中外名曲的艺术内涵而填写的新词,体现了海派文化的品味。歌唱、舞蹈、时装模特的组合表演,得到视觉、听觉的多层次感受,赋予了《星期广播音乐会》以崭新的时代文化色彩。
《星期广播音乐会》从开办到1993年共举办了420期,参加演出的国内外音乐团体有120个左右,演员1800多名,许多海内外著名歌唱家、演奏家都参加过演出。演出的中国曲目达2850首,外国曲目1153首;剧场观众达30万人次,听众面从上海市扩大到苏、浙、皖及东南沿海岛屿,收听率最高时达到67%,听众来信累计达5万多封,成为上海电台文艺节目中听众最多的节目之一。群众亲切地称它为“星期天的最亲密伙伴”,“普及音乐的好老师”。《文汇报》发表评论员文章,赞美它是“社会美育的一个创举”。《星期广播音乐会》被评为“上海市十大精神文明产品”之一。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星期广播音乐会》也受到较大制约。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星期广播音乐会》提出了向市场经济靠拢,实行经济责任制的方案,作为改革的一种尝试。由于《星期广播音乐会》和《星期戏曲广播会》除内容有别外,其广播手段和演播形式大致相同,过去也有合作的历史,因此,从1993年5月1日起,《星期广播音乐会》与《星期戏曲广播会》合并为《空中大舞台》栏目。
[广场音乐会是上海电台经常举办的活动。图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乐团在外滩广场演出]
3.教歌、每周一歌
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之日起,《教歌》节目即开办。它是上海电台歌曲节目的组成部分。每周教唱一首或两首新歌,每次45分钟(后改为30分钟)。教唱曲目选自上海电台编印的《广播歌选》以及全国性的歌曲刊物如《歌曲》、《上海歌声》、《解放军歌曲》等。上海解放初期,上海电台适应形势和群众的需要,教唱了大量革命歌曲,如《解放区的天》、《东方红》、《我们的队伍来了》、《解放大上海》等。据统计,上海解放后的一年中,共教唱各种群众歌曲、民歌、苏联歌曲101首。其中歌颂领袖、歌颂新中国,歌唱工人、农民、解放军、青年学生以及配合宣传反轰炸、发行胜利公债、生产救灾、保卫和平运动、纪念节日等方面的歌曲占87首。从创办教歌节目到“文化大革命”前,这期间教唱了大量优秀革命歌曲,其中大都是密切配合政治形势的新作品。曾经教唱《我们工人有力量》、《啥人养活啥人》、《歌唱祖国》、《抗美援朝卫国保家》、《一定要解放台湾》、《社会主义好》、《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接过雷锋的枪》、《三八作风歌》、《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等。
教歌节目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和喜爱,一般每周来信有几十封,除上海听众外,还有江苏、浙江等外地的听众。解放初期,举办教歌节目的第一个星期里,就收到听众道贺和索取歌谱的信件逾2000封,曾出现在一天中听众来电台索取新歌2000多张的盛况。1952年“五一”节前夕,上海电台教唱《全世界人民心一条》、《歌唱祖国》等群众游行示威时唱的歌曲,学唱者达10多万人次。
广大专业和业余的音乐工作者热情支持和帮助教歌节目。音乐家蔡绍序、周碧珍、夏白、董源、司徒汉、朱崇懋、任桂珍等都曾到电台教唱歌曲。当掀起“学习雷锋”热潮时,作曲家朱践耳亲自把自己的新作《雷锋的歌》和《接过雷锋的枪》先后送到电台。作曲家黄准还应听众要求,亲自到电台来教唱她的作品《红色娘子军连歌》。来自工厂、学校的广大业余音乐爱好者经常利用业余时间到电台学唱,有的每周参加一次,几年不间断。
许多优秀歌曲通过广播教唱,得以广泛而及时的流传。电台出版了《广播歌选》,群众获得歌谱十分方便。发行量曾达到百万册以上,成为当时全国销售量最大的音乐刊物。
《教歌》节目曾在“文化大革命”初期改名为《教唱革命歌曲》,后于1969年11月17日中断。
1977年10月31日恢复《教歌》节目,方针是:“为四个现代化服务,鼓舞、激励广大听众为实现四个现代化积极贡献出自己的力量;提高广大人民的高尚情操、道德风尚和文化修养”。
教歌节目的重点是推广新歌,推动和配合基层单位开展群众歌咏活动。从80年代开始,上海市有关单位在一些重大节日,经常举行各种歌会推动群众歌咏活动的开展,而且规定参赛歌曲。电台及时配合教唱指定的参赛歌曲,如《唱支山歌给党听》、《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等,对推广普及参赛歌曲起了很好作用。
上海市开展“五讲四美”和道德教育宣传活动时,电台教唱了《五讲四美新风吹》、《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毕业歌》、《游击队歌》、《延安颂》等歌曲。
在80年代,教歌节目在选材上更为灵活多样,大胆选用优秀的抒情歌曲,如电影歌曲、电视剧、广播剧的插曲等,还扩大到外国民歌。这种做法深受群众欢迎。1980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评选出的15首歌曲,除《乡恋》外,上海电台早在评选活动开展以前就作过介绍和教唱。又如歌唱中美人民友谊的《红杉树》是“文化大革命”以后上海最早出现的流行歌曲,上海电台及时推广,反映较好。
在教歌节目中,还讲解怎样识简谱、如何正确发声、如何处理歌曲的感情,以及视唱练耳、指挥知识等,以提高听众的音乐素质。《教歌节目》举办以来共教唱了1000多首歌曲,每年教唱近50首。
1984年8月6日起,《教歌节目》改为不定期播出。不久,节目撤销。1955年9月5日开办了《歌曲介绍》,主要是为配合教歌节目,介绍所教的歌曲,每周一歌,每次5分钟。歌谱刊登在《每周广播》报上。1966年10月24日改名为《革命歌曲介绍》,1967年1月17日中断,1972年11月20日恢复,改名为《每周一歌》,每次10分钟(初期仍为5分钟)。
《每周一歌》将一首首充满时代气息的新歌,以短、多、快的形式介绍给广大听众。50~60年代李劫夫的《我们走在大路上》、雷振邦的《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朱践耳的《唱支山歌给党听》、生茂的《马儿啊你慢些走》,以及70~80年代施光南的《祝酒歌》、王酩的《边疆的泉水清又纯》、谷建芬的《年轻的朋友来相会》等,通过《每周一歌》这个窗口,流传到千家万户。
从1990年初开始,《每周一歌》连续征集、精选、制作出版了《歌海拾贝》音带两盒(“民歌风”、“现代风”各一盒),歌本一集(书中刊有53首歌曲);中外名曲填词新唱音带《红宝石》、《蓝宝石》各一盒。《红宝石》和《蓝宝石》音带已被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译成43种外文,对外播放,并获1993年上海市广播电视学会音像制品一等奖。广电部部长艾知生还将《红宝石》音带作为礼物,赠送给哈萨克斯坦总统及哈萨克斯坦广播电台。
1993年初,《每周一歌》增设一档60分钟的音乐专题节目——《歌海拾贝》。作为《每周一歌》的特别节目,以其深度、广度、多视角的特点,与《每周一歌》的短、多、快互为支撑。每两周播出一套新节目。内设《回音壁》集中介绍优秀电影电视歌曲及听众喜爱的老歌老曲;《新果苑》集中介绍新歌新作的创作情况;《伊甸园》以音诗、散文、故事等形式介绍中国旅游、美食、人文历史方面的专题歌曲、乐曲;《我与歌星》同时播放成名歌星与新人演唱的同一首歌,请行家作分析、评论及指导。1993年播出的专题有:中国10大美女系列歌曲——《千娇百媚》;中国美食大汇唱——《佛跳墙》;中国旅游歌曲——《姑苏情》、《走进“秋湖月夜”》、《中国茶》、《圆圆的思念》;音乐家系列《涛声依旧话真情》、《一把优美苍凉的二胡》等。
4.专题音乐节目
上海电台1955年首先以演奏会形式编排制作了《民间艺人华彦钧(瞎子阿炳)的作品演奏会》,播送了华彦钧3支琵琶曲及3首二胡独奏曲,并对他的生平作了较为全面的介绍。接着编制了《宝贵的民族音乐遗产唐朝音乐》,简明扼要地介绍了唐代音乐的历史渊源,并结合唐诗对唐代名曲《霓裳羽衣曲》、《阳关三叠》、《关山月》等作了富有艺术性的阐述。
国庆10周年时,以《中国作品音乐会》形式,介绍了不少著名作曲家的作品。有施咏康的《弦乐四重奏》、瞿希贤的《三门峡大合唱》和马思聪的《山林之歌》等。
“专业表演团体节目选播音乐会”专题,播出过:《中央实验歌剧院的节目》、《延边歌舞团的节目》、《上海广播乐团的节目》、《中央广播乐团的节目》、《中央乐团音乐会》、《中央广播民族乐团音乐会》、《上海管乐团音乐会》、《中央民族歌舞团音乐会》、《上海交响乐团音乐会》等。“难忘的友情”专题介绍来华访问演出过的外国客人的表演,有第一个来华访问演出的苏军红旗歌舞团演出的实况录音,还有阿尔巴尼亚人民军歌舞团、蒙古人民军歌舞团、越南人民军歌舞团、苏联太平洋舰队歌舞团、苏联著名小提琴家奥伊斯特拉赫和钢琴家赫特尔、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艺术代表团、朝鲜艺术团、波兰艺术团、拉丁美洲艺术家们、罗马尼亚艺术代表团和匈牙利人民军文工团等的访沪演出。
“文化大革命”中,几乎没有制作过音乐专题,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音乐广播园地复苏,音乐专题的数量大幅度增长。如制作了《打倒“四人帮”,文艺得解放》、《打烂“四人帮”,民族音乐枯木逢春》等专题,受到听众欢迎。
1978年周总理诞辰80周年纪念日,播出专题《亲手浇百花,光泽留千秋——介绍在总理亲切关怀下产生的音乐舞蹈节目》,这些作品大都是被江青反革命集团禁演的,专题抒发了对周总理的怀念之情,同时也开放了一批听众喜爱的音乐节目。
对上海一些被江青反革命集团迫害的著名音乐家,如被无辜枪杀的原上海交响乐团副团长、指挥家陆洪恩,受迫害致死的女青年钢琴家顾圣婴,电台都及时制作并播出有关的专题节目。上海著名作曲家王云阶在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不久,从收音机听到专题介绍他的大型作品《第二交响乐——抗日战争》,非常激动,含着热泪给电台打来电话表示感谢。
“音乐猜谜”专题,上海电台也播出多次,1979年春节播出的《电影猜谜音乐会》,特邀著名电影演员张瑞芳、韩非主持。以广大观众最喜爱的脍炙人口的中外电影歌曲为谜面,从不同角度提出各种问题请听众解答,融欣赏电影音乐、传播电影知识、进行猜谜游戏于一炉。播出后反映强烈,3天中收到上海和江浙两省来信4万多封。
专题音乐节目《中外圆舞曲介绍》、《秀丽的南国之音——广东音乐传统曲目欣赏》、《小夜曲集锦》、《序曲介绍》、《小提琴独奏曲集锦》等,侧重知识性、趣味性,使听众收听后对某些音乐体裁、形式、乐种、乐器的特征有个大致的了解。从人物作品出发对作家进行较全面分析介绍的专题有:《介绍作曲家丁善德及其作品》、《介绍作曲家瞿维及其作品》、《介绍吕其明及其作品》、《介绍演奏家唐韵的演奏艺术》、《介绍指挥家夏飞云》、《介绍古琴家龚一》、《介绍青年歌唱家陈小群》以及介绍一些在国际乐坛获奖的音乐家等。人们从他们对艺术的执著追求和刻苦钻研的精神中受到了有益的启发。
1984年国庆节,采用与兄弟台联合举办音乐会的形式,与北京、天津、广东电台联合举办《京津沪粤空中音乐联欢会》,录音后播出。1985年3月6日元宵节,又合作举办《京津沪粤元宵音乐会》,音乐会实况通过微波向北京、天津、上海、广东传递。
1991年,上海电台的专题音乐节目全年制作了963套。单是《神州乐苑》专栏中,就制作了大型系列专题《中国音乐历史长河》36套,介绍了从中国远古时代到新中国成立后几千年音乐发展的历史流程。
上海电台还组织专家、学者、音乐团体创作人员、演员、音乐学院师生等为音乐专题节目撰稿。如音乐研究室的廖乃雄、上海音乐学院的教授钱仁康、副教授谭冰若等都为电台写过专题节目稿件。
5.立体声之友
1981年1月17日上海电台用100兆赫试播立体声节目。同年2月4日晚(农历除夕)正式播出“迎春立体声音乐晚会”。
1982年5月31日起,上海台文艺部对立体声节目作了调整,从每天开播1小时,增加到每天2小时,每周播出(连重播)共28小时。后于1982年6月开办《立体声之友》专栏,由冯秉友主编。
《立体声之友》开始每两周播1辑,每辑45分钟(最初几辑为30分钟),后增至每周3辑,每辑1小时。专栏为杂志型,开创初期内容包括:音乐动态、人物专访、新人新节目介绍、听众意见、建议、点播、收听常识、音乐家趣事轶闻、答听众问、新唱片和盒带介绍等,每辑内容有所侧重。
《立体声之友》以“内容新颖、信息丰富、形式活泼、音质高超”而受到听众的注目和好评,吸引了无数青年人和中年人,其中尤以大中学生、文化艺术界的人士占最大比例。在上海的外国留学生、外籍教师和宾馆等企事业的外国人员,以及驻上海的外国领事馆人员都是该专栏的热心听众。仅半年时间,就收到听众来信两千多封。据1986年5月对3千名音乐节目听众的调查,收听率为61.43%,在26档音乐节目中名列第一。同年年底,对万名文艺节目听众的调查,收听率为51%,在“您最喜爱的文艺节目”中名列第五,是外国音乐节目中收听率最高的节目,在国内外都有一定的知名度。
《立体声之友》得到许多听众的关心和支持。一位热心的退休教师把他出国探亲带回来的磁带供电台编辑使用,并提出“变一人一家享受,为千家万户共同欣赏”的建议。节目编辑采纳了此项建议,播出了“朋友们的礼物”专辑。此后,又采纳了成都中学方曾惠听众提出的来一次“空中大交流”的建议,以听众提供节目的方式播出了上下两辑共4小时的特辑《“立体声之友”空中大交流》。节目播出后影响很大,许多热心听众纷纷来信、来电或亲自来电台向编辑提供原声磁带或唱片,有的还邀请编辑到家中任意挑选。杭州、苏州以及香港、美国、加拿大等地听众也寄来唱片或磁带,有的华侨托其国内的亲属来信表示愿意将他在国外收藏的几百张唱片无偿赠送给上海电台。在一年多时间里,约有100多(人次)听众,向电台提供了大约二三百个小时的节目。上海电台经常播出的外国轻音乐中很大部分是从听众提供的节目中挑选的。
《立体声之友》专栏接受听众提供节目的做法,开辟了节目来源的新渠道,带动、带活了整个立体声音乐节目。立体声音乐编辑以有限的人力,依靠社会力量,不到两年就编制了二三十个新的专题节目,其中受到好评的有《欢乐的除夕之夜》、《秋天里的春歌》、《歌坛群星灿烂》、《唐宋诗词歌曲选播》、《外国轻音乐园地漫游》、《世界歌星大会串》、《春节空中大联欢》、《欧洲轻音乐坛三杰》、《歌声中的愉快童年》、《联邦德国人民的音乐生活》、《加拿大人民的心声》等,丰富和活跃了立体声音乐节目内容。
1987年,《立体声之友》以介绍当前欧美日本等外国流行音乐为主要内容,下半年开始,专栏采用邀请听众上电台主持的新形式,缩短了节目与听众之间的距离,并给听众以施展才能的机会,在当时可称创新。早期是邀请一些大学的学生会以集体名义编辑节目,如复旦大学广播台编辑的《美国流行音乐欣赏》,上海师大广播台编辑的《乐声中漫步,春游师大园》,上海外国语学院举办的《秋雨蒙蒙,乐声悠悠欣赏会》等。后又发展成由一位或几位听众提供曲目并参加主持,其中有作家、医生、工程师、干部、职工、教师、学生等。节目越办越生动,大大提高了收听率。一些在上海的外国朋友也应邀主持《立体声之友》节目。例如,比利时留学生用汉语介绍在欧洲沉寂了几十年后、在比利时又复兴起来的“沙龙音乐”,复旦大学美籍教师德玛丽丝·佩思介绍“一个美国人喜欢的流行音乐”,联邦德国青年歌星来上海旅游期间在《立体声之友》节目中介绍他本人演唱的英语歌曲,上海航空工业公司的美方经理罗勃特·麦肯尼以幽默的语言主持了“美国乡村歌曲趣谈”,日本青年歌星仓田丽客串主持介绍了她本人演唱的日本歌曲等等。
《立体声之友》注重和听众间的交流,经常举行有奖竞答和其他由听众参与的活动,听众常把它称为“我们自己的节目”。编辑和记者有时也到宾馆、商场、学校去采访,并为他们制作特别节目。
1988年《立体声之友》在播满200辑时,举办了外国通俗歌曲大点播和“我最喜爱的外国歌星”评选活动,引起强烈反响。在不到两周的时间内,收到3万多封来信和选票。
《立体声之友》在1990年10月4日播满500辑时,举办了现场直播文艺晚会。各栏目主持人及特别节目主持人与听众见面,并举行了首届英语歌曲卡拉OK比赛获奖歌手演唱会。
1992年9月15日起,《立体声之友》增加到每天1辑,每辑1小时。专栏的节目日益多样化和固定化。其中有集信息和欣赏为一体的《明星风云录》,以欣赏为主的《明星金曲集》,以评论为主的《新大陆》以及由留美学生制作的《海外音乐热线》,中国台北余光音乐杂志社制作的《余光流行频道》,听众点播的节目《一曲情牵》等等。
《立体声之友》已成为音乐爱好者和专业音乐工作者获悉当前世界流行音乐动态的重要信息来源。欧美许多自40~50年代到90年代的流行歌曲,都通过该专栏介绍给听众。该专栏还经常报道欧美流行乐坛和美国乡村乐坛的动态以及每年一度的美国格兰密音乐奖的角逐与颁奖情况。自开播到1993年,曾播出欧美各大歌星和乐队专题介绍,如《昆西·琼斯重振雄风》、《爱尔兰奇才女歌手恩雅》、《娜塔丽·柯尔的杰作》等;还有许多很受欢迎的专题节目如《希腊的金嗓子》、《和约翰·丹佛在一起》、《加拿大人民的心声》、《瑞典的国宝ABBA乐队》、音乐故事《埃尔维斯·普莱斯列》以及《世纪音乐会》等。这些专题音乐节目都是上海电台的保留节目。
[上海电台音乐编辑采访外宾]
6.外国音乐
早在1949年6月就设有《苏联名歌》、《西洋名歌》等外国音乐节目。以后,节目的内容和名称几度调整更改,形成几个固定栏目,即《西乐》、《苏联歌曲》、《轻音乐》等,其中,《西乐》于1949年7月1日设立,专门播送西洋古典音乐。1955年4月4日调整节目时,将苏联音乐和古典音乐节目全部统一到该节目名下。该节目经常安排作品介绍,每逢著名作曲家的纪念日、庆祝活动、大型音乐比赛以及著名音乐家访华等活动,还配合进行详尽介绍。因此,该节目对西洋古典音乐在上海人民中的传播和普及起了一定作用。1958年11月3日该节目更名为《外国音乐》节目。
除了固定栏目外,外国音乐节目还分别在《音乐》、《星期音乐会》、《广播音乐厅》等其他音乐栏目中以各种编排、组合形式和不同介绍角度出现;或为配合重大任务,采取大规模集中宣传的形式。如1957年苏联十月革命40周年时,举办了规模宏大的“苏联音乐月”;为纪念格林卡诞生155周年,播出了“格林卡作品音乐会”;为纪念舒曼诞生150周年,介绍了舒曼的生平和他的部分优秀作品;还播送过“罗马尼亚人民共和国音乐演奏会”;“南斯拉夫‘科罗’民间歌舞团”、“越南人民歌舞团”等在上海演出的剧场录音选播,以及亚、非、拉艺术家访沪演出实况选播等。
上海电台的外国音乐节目,在1949年每天播出的数量为25分钟,以后逐年上升,1952年达615分钟,1955年、1960年和1965年都下降到100分钟以下,1965年只有40分钟。1949年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夕,节目播送面比较窄,主要播送苏联歌曲和音乐,在西洋古典音乐方面也只限于德、奥、意、法和少数几个国家的十八、十九世纪的作品,以后又规定外国音乐以播送苏联及东欧国家的音乐为主,甚至在为数极少的西洋古典作品中,也只能播送苏联等国乐队演奏的曲目。在节目内容方面,有一度竟机械地规定曲名中带有“和”(和平主义)、“爱”(爱情)和“悲”(悲伤)字的作品一律停播。于是,路子越走越窄,引起听众不满。
由于“文化大革命”,上海电台的外国音乐节目“绝响”了13年之久,于1979年5月7日正式恢复。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外国音乐节目稳步发展。恢复初期每天播出量60分钟。据1983年3月抽样调查,收听率为63.7%,1983年10月上海电台到267个基层单位抽样调查,在“听众最喜欢的节目”一栏中,《外国音乐》节目名列第三位。当年收到听众来信3115件,平均每月260件。1985年9月开始,播出量逐渐增加到700多分钟,占整个音乐节目播出量的40%,为上海电台自有外国音乐节目以来的最高峰。
上海电台坚持“洋为中用,以我为主”的原则,不是无限扩大播放面,无限增加播出量。曾经有过“中七外三”的比例。对播出的外国音乐节目无论在政治上、艺术上都严格把关。
经过“文化大革命”,听众结构发生很大变化,青年工人及大中学生成了《外国音乐》节目的主要对象。为提高听众的欣赏水平,节目编辑不断创造和发展了一些新的形式。例如:“世界十大著名歌剧选曲”、“世界十大著名芭蕾舞剧选曲”、“18、19世纪外国音乐流派介绍”、“20世纪外国现代音乐流派介绍”等专题,不仅受到上海听众的欢迎,外地电台要求复制的也纷至沓来。“20世纪外国现代音乐流派介绍”的广播稿后来在北京《课外知识》杂志上发表。
随着电视的普及,促使《外国音乐》节目编辑在加工形式走向形象化方面有新的突破。例如:介绍舒伯特的组歌《美丽的磨坊女》时,采用具有人物、情节的叙事诗来串连;播送德彪西《大海》时,编写了色彩性的抒情诗句来介绍;介绍斯美塔那的交响诗《伏尔塔瓦河》时,则撰写了富有浓郁民族色彩的散文等等。在介绍作曲家时,采用故事和广播剧的形式,通过演员绘声绘色的演播,配以优美生动的音乐,塑造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音乐家群象。后来,上海电台又发挥立体声广播的优势,制作了介绍圆舞曲之王约翰·斯特劳斯生平的立体声音乐广播剧《播种欢乐的人》。通过立体声录制手段,使人们听起来犹如身临其境,情趣盎然,回味无穷,比直观的视觉形象更能引起人们的自由遐想,收到良好效果。
1985年9月1日,上海电台“音乐之声”立体声音乐专用频率(103·7兆赫)开播。在《外国音乐》、《外国轻音乐和歌曲》节目中设置了不少小栏目。
《外国音乐》以播送严肃音乐为主,如西洋音乐史中著名的交响乐、歌剧、舞剧音乐、声乐作品以及古典通俗小品等音乐作品,不仅为业余音乐爱好者提供了欣赏古典音乐的场所,同时也为专业音乐工作者提供了博览音乐名著的机会。其中“乐海瞭望”栏目是以专题形式较为详尽地介绍当今世界各国优秀的音乐作品,优秀的演奏家、演唱家,以及各国新近举办的音乐节和音乐比赛的音乐节目。它具有一定的信息性和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曾介绍过各国的近代作曲家,像斯特拉文斯基、埃尔加、贝尔格、普罗可菲耶夫、西贝柳斯、肖斯塔可维奇等;还介绍各国著名的演奏家、演唱家和指挥家,如指挥家卡拉扬、索尔蒂,大提琴演奏家马友友、罗斯特波维奇,女高音歌唱家施瓦尔茨科甫、狄·卡娜娃,男高音歌唱家多明戈、帕瓦洛蒂等。1988年我国青年作曲家苏聪首登“奥斯卡”领奖台,“乐海瞭望”及时作了介绍,并播放了获奖电影《末代皇帝》的音乐。
在《外国轻音乐与歌曲》节目中汇集了世界流行乐坛著名的轻音乐与歌曲,以成套音乐的形式出现。该节目的特点是在1小时的节目里,集中完整的播放1位歌星或1个乐队演唱演奏的节目,并作简单的文字介绍。如播出的《保尔莫里亚乐队演奏的轻音乐》专辑系列、《希腊金嗓子娜娜·莫斯科里》专辑、《胡里奥·伊格莱西亚斯演唱的歌曲》专辑等,都很受听众欢迎。
1993年调整节目时,将每天播出的2小时专门介绍外国古典音乐的节目,改由企业赞助,节目名称随之改为“心族爱乐时间”。该节目共设有《交响音乐厅》、《古典音乐沙龙》、《闪光的乐章》、《艺术家的风采》、《大剧院之夜》、《世界名人名曲》以及《与您共赏》7个栏目,在普及中逐步提高人们对古典音乐的鉴赏力。
《古典音乐沙龙》采取直播的形式,由夏楠主持。内容有室内乐作品介绍,国际国内音乐界最新动态,还邀请海外和国内的音乐界知名人士座谈。1993年7~9月,《古典音乐沙龙》举办音乐欣赏与常识的系列讲座,受到听众们的热情支持和欢迎。讲座结束后,应听众要求又举办与讲座相应的10期音乐作品欣赏节目,受到听众好评。自该节目开播以来,已先后邀请了中国音乐界著名教授陈钢、谭冰若、旅美钢琴家孔祥东、旅美大提琴家王健以及旅日小提琴家潘寅林来到直播间座谈,开通直拨电话,听众与专家直接交流,活跃了节目的气氛。《闪光的乐章》是以直播形式播出的音乐知识有奖竞猜节目,听众来信踊跃,每周来信多至五六十封,是7个专栏中听众参与性最强的一档节目。《艺术家的风采》是以音乐专题形式介绍世界著名的器乐和声乐演奏演唱家的节目。曾播出“当今世界十大著名小提琴家系列介绍”、“当今世界著名钢琴家系列介绍”、“当今十大指挥家”、“当今十大女高音”、“当今十大男高音”等系列专题。《大剧院之夜》专门介绍歌剧艺术,并不定期地请国内著名歌剧演员来电台参加直播。
《外国音乐》节目得到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和帮助,已经拥有一支撰稿人队伍。50年代,特约社会人士陈伯庚在节目中担任主编、主讲;60年代社会青年闻声远为上海电台编写过一系列专题节目,介绍苏联歌曲,如《杜那也夫斯基歌曲欣赏》等都具有一定影响。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恢复《外国音乐》节目以来,依靠社会力量的支持和合作,制作了各种类型的大小专题一百几十套。上海音乐学院各音乐研究室的教师都为电台编制专题。如请专门研究德、奥音乐的廖乃雄副教授编写的《西德当代作曲家剪影》,请专门研究日本音乐的罗传开副教授介绍日本合唱组曲《向高山祈祷》等,这些专题不仅涉及的国家较多,而且对音乐都有比较深入的分析与评介,质量较高。
7.音乐万花筒
1987年5月上海电台体制改革,分设文艺台,针对当时音像市场比较复杂、有些歌星为了高报酬甚至去迎合某些观众的低级趣味等情况,与上海录音器材厂联手开办了以介绍中国(包括港、台)流行歌曲为主的《上录音乐万花筒》(以下简称“万花筒”)。对象以青少年为主,宗旨是:推荐优秀作品,引导并提高听众的高尚情趣。节目设立了“乐海拾珍”、“请您录音”、“音带新讯”、“请跟我唱”、“趣闻轶事”、“歌星评选”、“歌迷听新歌”、“金曲精选”等许多栏目。每次编辑时根据流行乐坛情况、音源及听众要求等,选取其中的1~3个,充实内容,每周播出4套新节目。半年后,在港、台一些唱片公司的支持下,又增设了“录音采访”栏目。由编辑先将录有向歌星提问的录音带寄往香港、台湾,然后由歌星们接受采访、回答提问,录音寄回后,听众就可以直接听到歌星们介绍自己以及他们演唱歌曲的有关背景资料,从而缩短了歌星与听众之间的距离。这个栏目推出后,先后“采访”过的歌星有:徐小凤、谭咏麟、童安格、张学友、黎明、李克勤、关淑怡、郑秀文、巫启贤、王靖雯、周慧敏、兰心媚、崔健等几十位,引起了广大听众的兴趣。
在与很多听众互访和来信、点播中,编辑和主持人意识到听众的参与对办好节目的重要性,故因势利导,最大限度地发挥听众参与节目的积极性,获得了较大成功。
1988年初推出了一个供听众自娱自乐的栏目“歌星的摇篮”。凡要参加的听众都可携带自己演唱的录音带前来报名。这是具有一定难度的,但报名者仍达1000多人。这一做法受到新闻界的关注,上海电视台还进行了报道。
1989年春节期间,“万花筒”节目举办了“当代中国十大歌星”评选活动,引起了听众的极大兴趣。参加评选的听众达5万多人。这年7月15日起,该节目又尝试性地创办了“流行歌曲排行榜”。这是中国内地流行歌坛的第一个排行榜(以下简称“排行榜”)。每逢周六公布上周10首最受欢迎的流行歌曲为“上榜歌曲”。此举引起了文化界人士的关注,歌迷们更是奔走相告:“我们终于有了自己的排行榜!”“排行榜”采用了听众投票推荐上榜歌曲作为唯一的评选方法。编辑部门则负责审核其思想内容、艺术情趣及产生背景等进行筛选,并积极引导,包括对歌曲予以重点介绍等。如上海作曲家奚其明写的《远山》,在日本名古屋举办的“新亚洲音乐节”上获得银奖后,编辑们就及时进行采访和介绍;在庆祝建国40周年时,又专门推出了一套流行歌曲排行榜专辑。
1990年春节举办了“十大歌迷评选”活动,分两轮进行。第一轮在广播中出题,参赛者来信回答,尽管题目有相当难度,但参赛者仍超过万名。第二轮是让初赛选出的50名优秀者参加笔试,当场写出一篇对流行歌曲(或歌手)的评论文章。结果参赛者在一无思想准备,二无参考资料的情况下,写出了许多颇有见地的评论文章。最后,从中选出了10位优胜者,冠以“十大歌迷”的称号。这其中有大中学生、机关干部和营业员等。评论文章都先后在节目中播出。
参与效应使该节目在听众心目中占有了牢固的地位。“万花筒”节目每周都会收到听众近20封“监听”信。对节目的标题、形式,直至放音质量都提出意见和建议。以后在1991年和1992年举办的“十大中文金曲”等多项评选活动中,也都得到了广大听众的热情支持。
1992年10月底,该节目更名为“音乐万花筒”。一周内设置了5套专题栏目,除“流行歌曲排行榜”外,还有“音乐沙龙”:专门探讨热门音乐话题,并播送大陆流行乐;“好歌大家听”:介绍每家唱片公司的最新专辑和报道歌坛新动态、新唱片(碟)的信息;“点唱机”:专门介绍名歌星和高品质唱片(碟);“滚石音乐杂志”:反映音乐人心路历程,探求中文流行乐创作走势。
同年起还从台北请来了被台湾听众推选为“十大广播明星”之一的秦梦众以及张培仁演播、主持节目,将海峡彼岸的歌声和问候送给了上海经济区歌迷。
“万花筒”节目收听率一直名列上海电台各类音乐节目的前茅;仅上海拥有的固定听众就达200万。其“排行榜”成为大陆和港台歌坛关注的热点,江苏、浙江和新加坡的电台1993年起同步播报该排行榜上的上榜歌曲;复盖面广泛的香港卫视中文台,在每月的第一周也通告了该排行榜名单。海内外报纸先后载文介绍过“万花筒”节目的有上海各主要报纸、北京的《中国音乐报》、安徽的《安庆日报》、香港的《大公报》、《文汇报》、《晶报》、《东方日报》、《星岛日报》、《明报》以及台湾的《中国时报》等。
8.音乐故事
1959年10月3日,上海电台播出了音乐故事《如歌的行板》,介绍了俄罗斯伟大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的第一弦乐四重奏第二乐章有趣的创作过程。
60年代初,播出音乐故事《歌》,描写一位新四军女文工团员在抗战歌声伴随下,走过一段难忘历程,在艰苦斗争的年代里,革命歌曲给了她鼓舞和力量。这个音乐故事以鲜明的时代气息,深刻的音乐艺术感染力,引起听众的强烈共鸣。
“文化大革命”期间,音乐故事被迫中断,至1978年,才恢复制作第一个音乐故事《瞎子阿炳》。以著名民间艺人华彦钧的痛苦遭遇,说明旧社会对音乐文化的摧残,对民间艺人的迫害以及新社会对他的关怀。
80年代,上海电台制作的音乐故事数量多,质量高。如音乐广播剧《被埋葬的财富和希望——介绍歌曲之王舒伯特》,剧中介绍了舒伯特许多名曲的产生,他与歌唱家佛格尔的交往,与苔莱莎的重逢,和卡罗琳娜的分手及与音乐大师贝多芬的会见;立体声音乐广播剧《播种欢乐的人——圆舞曲之王约翰·斯特劳斯》,介绍这位作曲家的创作道路和家庭生活;立体声广播剧《嘉陵江上》,介绍音乐家贺绿汀的爱国主义思想、为育才学校培育新中国音乐人才的献身精神以及他和陶行知先生风雨同舟、肝胆相照的友谊。
音乐故事和音乐广播剧的创制者是音乐编辑贺稚圭和彭秀霞,她们制作的节目质量较高,很受听众喜爱,许多兄弟台也来索要这些节目。〖CM17-15〗《柴可夫斯基》、《被埋葬的财富和希望——介绍歌曲之王舒伯特》等广播稿在《音乐爱好者》杂志上发表。《柴可夫斯基》和《播种欢乐的人》录制成盒带出版发行。
音乐故事的制作得到专家、作者、演员的支持、帮助。上海音乐学院副教授谭冰若、电影艺术家孙道临、配音演员曹雷先后编写、录制了立体声音乐故事《柴可夫斯基》、音乐广播剧《被埋葬的财富和希望——介绍歌曲之王舒伯特》等。电影演员和配音演员丁建华、童自荣、刘广宁、李梓、邱岳峰等都参加了音乐故事的演播,歌唱家张建一为音乐故事配唱了歌曲。
9.音乐知识讲座
《口琴教学》:上海电台最早传授音乐知识的节目是1949年9月到11月由口琴家石人望担任的《口琴教授》。该讲座时断时续,直至1957年1月2日再次举办《口琴教学》节目,仍由石人望教授,每周1讲,共20讲,于同年11月3日结束。
《跟我学电子琴》:1987年9月至1989年2月开办,共50讲,由电子琴演奏家浦琦璋编写教材并进行广播教学。报名者有3千多人。为弥补广播教学的局限,特破例开创了“面授”活动。主持人除在上海市进行面授外,还与编辑一起驱车前往江苏、浙江8个县、市所设的点进行面授,参加面授的有1000多人。此讲座还被山西、贵州等3家电台复录播出。
《怎样读简谱》:1950年8月至1951年10月应听众要求而举办。由上海电台音乐组组长、音乐家屠咸若主讲,隔周播出一次。目的是为了培养听众正确的读谱能力,从而进一步发展作曲、指挥、记录民歌、演奏乐器等各方面的工作能力。讲座共分十六个单元,讲稿同时在电台编印出版的《广播歌选》刊物上连载,后讲稿印刷成单行本发行。
《怎样读五线谱》:1958年1月到11月举办,共20讲。由屠咸若讲解,帮助读者进行读谱练习。讲座的文字稿同时在《广播歌选》上连载,后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
《中国民歌讲座》:为了帮助广大听众了解和欣赏我国各地的民歌,于1982年3月1日开办《中国民歌讲座》,每讲30分钟,每两周播出1讲,共播出26讲,历时1年半左右。由上海音乐学院讲师江明?和上海文艺出版社陈学娅写稿。讲座较集中、系统、全面地分析和介绍了我国各地区民歌的体裁形式、题材内容、风格特点、表现手法等等,共使用了近300多首民歌素材。讲座以知识性和欣赏性相结合,除了长期广泛流传的《茉莉花》、《兰花花》、《对花》、《九连环》、《绣荷包》、《三十里铺》等民歌外,还介绍了我国民歌演唱家如郭兰英、王昆、王玉珍、才旦卓玛、胡松华、朱仲禄、郭颂、鞠秀芳、何继光等。
《交响曲讲座》:讲座于1962年9月23日至11月25日播出,共分5讲,由音乐家钱仁康讲述交响曲和交响性、交响曲的结构和非标题交响曲方面的知识。
《怎样欣赏音乐》:音乐编辑贺稚圭设计的音乐广播讲座《怎样欣赏音乐》,共47讲,请上海音乐学院教授钱仁康撰稿,于1980年1月至1982年6月在792千赫播出(990千赫重播)。每讲1小时,隔周播1讲。其中全面细致地介绍了音乐的各种表现手段、人声的类别与组合、乐器的音色特点和表现性能以及歌曲、乐曲的各种体裁、形式及其艺术特点等等,并结合各自最具代表性的经典作品进行分析和欣赏。全套讲座分4个单元进行,每个单元结束后都插入问题解答和收听成绩测验,优胜者可获得奖品。播出后社会反响强烈,不仅引起了广大音乐爱好者的浓厚兴趣,还吸引了许多专业音乐工作者收听,先后收到本市和外地听众热情洋溢的来信4000多封。讲座的全部教材由上海文艺出版社整理出书(上、下册),并由上海有声读物公司出版了47盒音带在全国发行。全国20多家省市电台都相继播出了这套系列讲座。
《交响音乐通俗讲座》:1986年2月至7月,上海电台推出一套以传播高雅艺术,推动交响音乐的普及、繁荣和发展为宗旨的《交响音乐通俗讲座》。全套节目共分18讲,每讲1小时,每周播出1讲。特约沈阳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薛金炎教授和中央电视台编导李近朱写稿。在前5讲中,首先较系统而又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欣赏交响音乐的基本知识。后13讲则精选了既有代表性又易于理解的15部世界交响名作,对每首作品的主题思想、形式结构、表现手法和创作特征等进行剖析和欣赏。2千余名听众踊跃报名参加了在上海音乐厅举行的“问题解答会”。音乐理论家钱仁康教授、作曲家朱践耳、指挥家陈燮阳与“讲座”撰稿人之一薛金炎同听众见面,对听众所提的问题作了深入浅出生动有趣的解答。接着,4千多名听众报名参加了交响乐知识竞赛。其中有年仅9岁和12岁的孩子,有花甲之年和年逾古稀的老人,有伤残人和盲人。通过竞赛有1000余人分别获得了一、二、三等奖,100余名成绩最优者经推荐,被上海交响乐爱好者协会接纳为会员。《交响音乐通俗讲座》播出后,引起社会的广泛反响。华东师大和上海文艺出版社先后将讲稿编印成册,上海音像公司选取其中10讲制成音带出版发行。全国21个兄弟省市电台都纷纷将“讲座”复制播出。此“讲座”在1987年3月举行的华东六省一市宣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广播电视节目评比中获优秀广播节目奖。
除上述音乐知识讲座外,还约请上海音乐学院教授周小燕作了“和音乐爱好者谈谈怎样唱好一首歌”的专题讲座;约请中央广播乐团指挥家彭修文撰写《民族管弦乐队的组成》广播稿,介绍民族管弦乐队的结构组织和各种乐器的表现力等,并安排了一些应听众要求制作的音乐知识节目。播出时间多半在星期日。
10.点歌台及其他栏目
1985年在原有录播“听众点播的音乐节目”基础上,设置了《点歌台》栏目。1987年文艺台成立后改由主持人于每天16时至17时在调频103.7兆赫直播。先后担任编辑、主持的为滕佳、阳阳。
这档节目即点即播,经常推出特色专栏,如“云游桃源”、“好歌伴读”、“穿过电波握个手”、“周末老情歌”等。“阳光明信片”专栏还为听众度身定做祝福卡,并连同录音一并寄往被祝福人,给他一份纪念和惊喜;还有“古典音乐小品点播”的开出,注重了精品的推荐、介绍,被听众称为“都市清泉”。栏目中每周都有社会各界名人或凡人走进直播室;每月都举办不同主题的听友见面会,还同上海慈善基金会联合发行全国首枚慈善事业磁卡。该栏目平均每年收到听众来信6万封,收听率在所有音乐栏目中名列前茅。
此外,音乐节目中还增辟了许多服务性栏目。如早晨向听众问候的《上海,您好》,午间在听众进餐时放送的背景音乐《午餐音乐》,晚上在多数听众临睡时间播出的《祝您晚安》,周末为满足听众对热门歌曲、乐曲欣赏需要的《请您录音》等。
三、戏曲节目
1.星期戏曲广播会
《星期戏曲广播会》是由1953年起的“戏曲广播会”和“星期戏曲节目”演变而来。那时受政治性广播大会和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的启示,开始了在电台大播音室举办上海及外地来沪剧团的广播演唱会,都是先录后播,多数采用以一个剧团为主,邀请名角便装清唱精彩选段的做法。如1953年3月起的“独脚戏星期录音早会”、1954年2月的“上海京剧院广播会”、“上海越剧团赴朝慰问归来汇报广播会”、“上海人民沪剧团新戏广播会”、1956年的“艺华沪剧团赴西北巡回演出归来汇报广播会”等。各地剧团来沪演出时,也总要在演前举行广播会,介绍剧团成就和选唱代表性剧目的片断,以吸引观众。1953年到1956年举办过“中国京剧院广播会”、“广东粤剧团广播演唱会”、“四川省川剧院莅沪演前广播会”、“陕西省戏曲剧院广播会”等。多年来春节则按主要剧种组织各剧团名演员的拜新年、贺新春广播会或大会串。
1983年1月2日起创办《星期戏曲广播会》。节目的指导思想为进一步贯彻党的戏曲方针,发挥广播优势,改革和振兴戏曲,促进戏曲界的团结合作,出人出戏,为戏曲培养观众和听众。每两周推出一台新节目,设节目主持人,以现场直播为主,间或实况录音;与先行创办的《星期广播音乐会》隔周轮流播出。
开播首场介绍“上海”、“上海人民”、“青艺”三滑稽剧团和广播电视艺术团说唱队及其著名演员姚慕双、周柏春、袁一灵、杨华生、笑嘻嘻、黄永生等10多人的拿手段子。第3期“静安越剧团专场”由著名演员戚雅仙、毕春芳及其学生三代同堂演唱精彩片断,并特邀“文革”中受迫害致残已不大露面的越剧表演艺术家尹桂芳联袂演唱。消息一经传出,便引起轰动。越剧迷们冒着严寒,通宵排队购票。演出那天,听众来电来信点播、慰问者十分踊跃。第4期“上海评弹团演唱专场”,著名演员蒋月泉、张鉴庭、张鉴国、杨振雄、杨振言、朱雪琴、陈希安、余红仙、赵开生等的说噱弹唱,亦庄亦谐,雅趣盎然,“老听客”郭绍虞教授挥毫题诗,表示祝贺。第5期“上海京剧院专场”,集该院一、二、三团著名演员于一堂,表演艺术家俞振飞、李玉茹及艾世菊、童祥苓、李丽芳、李炳淑等20多位名角同台演唱,流派纷呈、韵味迥异。第8期“上海越剧院赴港返沪汇报演唱专场”,越剧表演艺术家和著名演员范瑞娟、傅全香、徐玉兰、王文娟、张桂凤、吕瑞英、金采风等都参加了演唱。《中国广播电视》杂志载文赞誉《星期戏曲广播会》的这一专场,“是把爱国主义教育寓于传统节目的演唱之中了。”第10期“上海淮剧团成立30周年演唱专场”由著名演员筱文艳、马秀英、徐桂芳、杨占魁和中青年演员作回顾性演唱,展示了解放后淮剧的新生与发展。第12期“上海昆剧团专场”通过表演艺术家俞振飞、李蔷华和著名演员华文漪、蔡正仁、王芝泉、岳美缇、计镇华、梁谷音、刘异龙、张静娴等的清唱和折子戏演出,发扬了昆剧团认真继承传统菁华的精神。
1983年6月起,《星期戏曲广播会》跳出介绍一个剧团的模式,扩大到介绍多剧团、多剧种的艺术成就,但起先是从提携青年演员做起的。如1983年7月以与团市委合办的“歌唱张海迪专场”为契机,由沪、越、京、淮等剧种新秀演唱,并由貌似演员扮演张海迪坐着轮椅出场,艺术地再现了海迪与青年对话,与囚犯通信。9月间,上海京剧院二团一、二队和上海评弹团“青春”、“希望”演出队打破大锅饭,试行体制改革后送戏到山区、乡镇归来,也及时为之举行介绍性专场演唱。听众来信表彰了他们为偏僻地区人民服务的可贵精神。这年12月28日举办的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90年演唱专场以及1984年2月2日举办的“歌唱五讲四美新风尚专场”,也都邀请深受听众喜爱的各剧种著名演员参加演唱,都使剧场爆满,听者踊跃。2月9日又举行了“上海沪剧界青年演员专场”,并先期为之精心选择剧目唱段,为他们做了宣传推荐、介绍工作。青年演员茅善玉、孙徐春、陈?萍等在当时初露头角,均获好评。春节时,又举办了“上海市越剧新秀演唱专场”,从各团选拔出20多人,年龄在25岁以下,其中赵志刚、肖雅、华怡菁、韩婷婷等通过当时演唱,脱颖而出。
1984年下半年,《星期戏曲广播会》从本市多剧种发展到面向全国。这年的6月3日至6日,星期戏广会以“集全国菊坛精英,服务于全国人民”的宗旨,与上海电视台等合作举办了第40期“著名中年京剧演员交流汇演专场”。这是一次集全国京剧英才的会演,专门派员从北京、西安等地请来了尚长荣、叶少兰、刘长瑜、李维康、耿其昌、张学津、孙毓敏等名角,与上海的李长春、王梦云等合作演出,并特邀上海的前辈武丑艾世菊和北京的夏永泉、上海的刘异龙等配合演出,坚实的阵容和戏目,现场的直播及解说,引起很大轰动,三场座券抢购一空,不得不加演一场。浙江《戏文》载文称:汇演“为京剧改革注入了生机”,上海《解放日报》说“这次活动是具有历史意义的”。不久,又从江浙二省六个评弹曲艺团体邀来七八个响档进行会书会唱。上海戏剧家协会梅派艺术训练班结业时,也为来自苏、浙、皖、赣、鄂、粤、滇等省的演员举办了汇报演唱专场,扩大了各地演员的影响,也扩大了星期戏广会的影响。接着,在与市文化局、上海电视台等联合举办了“上海市青年演员(戏剧、曲艺)会演”,进行了多次现场直播,再次提高了星期戏广会的知名度后,又积极收集各地戏曲动态,准备向外开拓。
江苏省举办首届锡剧节时,上海电台联合无锡电台于1984年10月28日上午在无锡大戏院举行“苏皖沪锡剧演员交流汇演专场”,首次通过微波传送,构成了广大地域的“空中大舞台”。之后,多次采用微波手段,联合兄弟台组织演出,现场直播。先后联合浙江台举办了“祝贺浙江越剧院成立演唱专场”、与安徽台合办了“黄梅戏专场”、与福建台合办“纪念芳华越剧团40周年尹桂芳流派演唱会”、与广东台合办“粤沪戏曲新星大会串演出专场
5楼#
发布于:2005-02-05 05:52
[资料]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广播剧
我就记得以前听过一个零的蜜月,觉得非常好听~
李多多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20-07-10
  • 网站建设奖
  • 金话筒奖
  • 优秀录音师
6楼#
发布于:2006-01-22 12:20
小时候听广播剧不比电影录音剪辑少,那时候每天下午电台的广播剧节目和电影录音剪辑是紧接着的,一个听完听另一个。广播剧中也有很多佳作,只是现在我们能找得到的老广播剧很少了,不知道这些宝贝什么时候才能重见天日。
lqrmh
  • 最后登录
7楼#
发布于:2006-01-24 11:35
感谢上帝的指纹、穆阑发贴!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