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3519回复:10
[原创]忍受变态为施融---《世贸中心》观后
原帖出自"加里森敢死队之中国聚乐部www.myggclub.cn "
------------------------------------------------------------------------------------ 早就听说施融回国参加了《世贸中心》的配音工作,当时在MSN上将这个消息告诉狐狸的时候,狐狸第一反应是:“啊~~~~~~~咱们去看吧!” 这么几个星期的等待过去了,《世贸中心》开始在影院播出,正巧,配音网的frank在Q上找到我,说弄到了一张免费的电影票,问我要不要看新出来的《神秘群岛》,我说:看虾米神秘群岛啊?看《世贸中心》吧~~~~~能再弄到几张吗?偶们这边人不少啊~~~~~~~ 这样一个厚脸皮的要求,frank居然办到了,历时3天的短信联系,看样子他为了多弄到几张免费票费了不少力气,真是感激万分。一张票70捏,偶们一去就是3个人,210捏,悄悄打打小算盘,确实省鸟不少。frank,人民感谢你~~~~ 从电影一开始,我就竖着耳朵听着:究竟哪个是那让我们魂牵梦绕这么多年的声音呢?他回来时间那么短,应该只是客串,也许,就是哪个串场的小警察,或者拿个受伤的市民,又或者,会是哪个电视台的播音员?也许,就只有一句话,几句台词而已,也许,就只是简单地喊一声:“救救我”……如果真是这样,会不会因为台词太少而疏忽掉?会不会因为太久没有听见他的声音,而辨认不出? 说实话,这部影片并不是我喜欢的类型,本来我对911就怀着幸灾乐祸的心情---佛主宽恕我。而这个片子的选题我个人又觉得不对胃口。911失踪2000多人,从那些身在大厦之上的绝望的人群中找寻切入点是不是更好些?比如那位在众目中纵身跳下大厦的人,我至今还记得他的一身黑西装,白衬衫,领带在空中凛凛地飘着,还可以描写一下那些深埋在废墟之下的普通群众,那些不幸遇难者等等。事故之中警察和消防队员不是说不应该描写,不应该歌颂,可是,这样花大~~~~~~~~~笔墨去将镜头完全放在两个后来生还的警察的身上,他们的家庭,他们的爱情,如此总总,总觉得有几丝怪异,歌功颂德的做的太刻意了。911中舍身救助的人太多太多了,那些牺牲了的,比如影片中的唐,就这么短短几个镜头就交代了,他们的事迹是否就是不重要的呢?他们的生命是否是是次之的呢?不是说不应该描写这些幸存者,只是~~~~~~~~~一点都不描写那些遇难者和别的的人,这个视角总觉得很怪。 配音网朋友的总结我倒觉得很贴切:《两个啥事儿都没干的男人被救记》。 影片看到一半,出现了这么一个人物:看上去是某位公司职员,西装革履的站在电视前和同事们一起观看报道。该同学身材高大,挺拔,下巴宽阔,目光炯然,凝视着电视忽然大义凛然地说了一句:“我们正面临着战争!” 偶!卖!糕!的! 立刻隔着frank冲宝宝打手势:“听到没听到没?就是他!” 某宝一楞:“什么?米注意……” 怎么能逃过我的耳朵呢?呵呵,那声音几乎一点都没变,还是那么清亮悦耳,象清晨远处山林中传来的钟磬之声,透过清凉的晨雾,透过早晨的阳光,回响在心头。 那就是施融啊。 没过一分钟,这个角色再次出现,他坐在教堂里,久久没有说话,可是,耳边传来他的呼吸的声音和他准备说话时候嘴唇开合的声音。 我说:“你听你听,他的呼吸声,就是他!” 还用说?这不就是当年老上译让我心动的原因之一吗?配音演员随着角色的呼吸而呼吸,随着角色的鼻息和唇齿的开合而开合,在角色还没有开始说话的时候就给观众营造了这样一个氛围,将观众不知不觉地就带入到角色的思维和心跳当中,等他一开始说话,呵,那就是他---角色的声音啊~~~~~~ 果然是施融! 他没有配主要角色,可是也没有象我担心的那样,配一个路人甲,还好还好,他配的还算是一位出场次数不算少的人物,这样就能让我多一点,再多一点听到他的声音。 只是,施融老师配的这个人物真是,有够变态的……这个人物,凯特斯,看样子是一位退役的海军陆战队员,他在看了电视报道,说了那一翻大义凛然的话之后,就跑到教堂去跟神甫说他要去纽约,然后到理发店剃了个陆战队头,穿上军服就去了纽约……在世贸中心废墟前,他沉静而富有诗意地对别的营救队员说了两句高瞻远嘱的警世恒言,就独自走进废墟里,拿着手电筒高喊:“海军陆战队员,活着的弄出声音来~~~~~~~” 当然,这样一个人物其实应该是很高尚的,没什么“变态”可言,属于义无返顾要拯救他人生命的那种。可是,他一看到中心被撞毁就发出“面临战争”的预言,联想到他的身份,再联想到之后美国对伊拉克发动的战争,怎么看怎么就觉得这个人是个战争狂人!心底就不免觉得很厌恶。 尤其是电影到最后,这个角色拿着电话,又摆出一副拯救世界与水火的样子对他的同事说:“总要有人站出来讨个公道!”我听了就想朝他那张道貌岸然的脸上呸上一口! 因为看了几季的《NCIS—海军犯罪调查组》,对美国海军中的变态已经有所了解,知道美国海军中变态不少,所以,为了倾听施融老师的声音,我还是忍了。 这部片子在我看来,诚如网友所言,就是配音是个亮点,新上译的声音虽然特色方面不够突出,但还是很不错的,魏思芸老师配的黑人妇女短短几句,催人泪下,动情之极。而当听着施融老师“海军陆战队~~~~”的声音在空旷的废墟上回荡的时候,我真觉得非常激动,有点昔日重来的感慨和欣喜。 |
|
|
1楼#
发布于:2006-11-12 23:20
《世贸中心》是上译配的吗?还有施融老师也参加了吗?那我要去看。
森森都已经看过啦,高速呀。 |
|
|
2楼#
发布于:2006-11-13 02:06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原话只是:“总要有人站出来" 这里是指来灾难现场救人的行为,没有什么不对吧, 你那样给原话加上"讨个公道"并引申到"摆出一副拯救世界与水火的样子""道貌岸然" 就是因为自己的偏见篡改原意,无中生有了. 当然,也许我记错了. 影片的配音确实非常棒 |
|
3楼#
发布于:2006-11-13 08:02
好帖子好帖子,很有指导意义,这剧情实在是太美国化了,估计大家的心理都挺不舒服的。说实在的,这片子其实还挺主旋律的,很符合美国政府主战的方向,假如说主要放在世贸的惨状上,估计大众都很难接受这样的片子放映。
|
|
|
5楼#
发布于:2006-11-13 09:52
引用第2楼okcomputer于2006-11-13 02:06发表的言论: 让您失望了,确实有"要讨个公道"这一句 |
|
|
6楼#
发布于:2006-11-14 23:21
引用第2楼okcomputer于2006-11-13 02:06发表的言论: 引用第5楼森森于2006-11-13 09:52发表的言论: 原话是这样的: “总要有人站出来,讨个公道,看着它!” 听到“我们正面临着战争!”这一句,我也觉得非常刺耳,倒没听出来是谁配的,应该说是压根没注意这个人。 在他说“上帝用烟雾组成屏障,来遮盖我们无法承受的景象。”这句话时一下子就精神了。 |
|
7楼#
发布于:2006-11-15 00:13
先向森森求证下,我印象里,康纳斯开口之前,电视里的布什也是施融吧?
老实说,我看完没觉得这片子是主战的,整个重心都在于描写废墟里的幸存者的生命状态,以及他们与废墟外家人的回忆、思念及自省,辗转于希望与绝望之间的煎熬。 无论美国之前之后对别国人民做了多少伤天害理的行径,单纯就911事件本身,都是绝对不可宽恕的恐怖暴行;正如无论二战的日本怎样灭绝人性地屠杀残害别的国家,抑或原子弹的投放客观上提前结束了战争,都绝对不能认同朝平民投放核弹这种反人类暴行。更何况,就死难人员的国籍而言,911是属于全世界的灾难。 数位救援人员冒生命危险下去,只为拯救两个未必有生还希望的幸存者。这确实让人感动。拯救大兵瑞恩、垂直极限……貌似都在体现这种不计得失的救人精神。但遗憾的是,美国佬的双重标准一到对待别国尤其是所谓“敌对国”人民就暴露无疑。看待他们的“伟大精神”永远得后脑勺上多长只眼睛。 但这部《世贸中心》表现的东西很集中,很实在。就是911本身,根据两位幸存的港务局警察的真实记忆拍摄而成。我不知道康纳斯这个人物是否也是确有其人,但生活原型肯定有。他说“讨回公道”,就当时当地而言,也并没有错。政府所想未必也是士兵个人所想,他们中的多数也许确实是怀着保家卫国维护正义的信念走上战场的。只是人容易被蒙蔽,也容易犯选择性盲目。 另外,说到这个片子选取的视角是两位幸存警察,而非死难者和普通民众。但别忘了,警察也是普通人,他们的家人更是普通人。选择真实的幸存者,也是为了给观众给民众以心灵的安慰。《世贸中心》并未直接描写死难者,已经有很多美国人没有走进电影院的勇气了。试想如果是正面描写,岂不是太过残酷了?尽管这是电影,需要考虑艺术表现力感染力,但它的背后,是一场真实发生过的巨大灾难,数以千计的生命葬身于此。这是无数人心中的伤口,即使止住了血,结了疤,那痛也永远无法消弭。 |
|
|
8楼#
发布于:2006-11-15 01:15
我也看了电影,好像没听出来布什是施融配的……
这部影片,我觉得拍的很一般,怎么说呢,如果影片可以把视角放宽到更广泛的接触者身上,放到更多平凡的生命上,比如最后的黑女人以及最初的那个无助的跳楼者,表现更多的救助和被救助,也许更能震撼人心,更能体现在灾难下的一种广泛的人性关怀,更能表现生命的脆弱和坚强,但是,影片的视角很大程度上局限在了两个人的身上,零碎的回忆太多太累赘,妻子们的反应多次重复强调,或多或少的都弱化了灾难当头的一种团结的人性力量。 诚然,更多的正面描写会触到伤口,但是,这才更能震撼人心,让人们牢记教训,如果为了这个原因而就那么不痛不痒的对着几个人拍,或者粉饰太平般的故意回避,如果觉得美国国内的人的心理承受力目前还不够坚强,那这片子还拍它干什么?就如同战争片一样,不把战争的残酷丑陋和毁灭性给拍出来,不把战争中的人性被扭曲给赤裸裸的拿出来拷打,怎么能引起现在没有经历过战争的人的反思呢? 而且,影片里的一些比较悲壮或凝重的情节,我不知道为什么导演喜欢采用一种戏剧化的方式来表达,比如那个原本可以活着但后来被砸死的人的死亡,比如康纳斯这个在没有任何铺垫的情况下,莫名其妙的跑出来,并且在没有什么组织的情况下,孤胆英雄一般的就去搜索救人,最后还不知所云的发表了一通正义凛然的话,这些处理,都弱化了原本的那种悲壮和凝重感,给人的感觉甚至觉得有点搞笑…… 而且,影片对那两个人过于集中的描写,以及对康纳斯莫名其妙的塑造,给人产生错觉,好像其他的营救人员都不知道在干吗,好像就康纳斯和另外一个人拿着手电筒在个人英雄主义的出力,其他的人好像就等着找到有幸存者了才带着工具跑过来救一样,好像除了他们的家属朋友外,在没有找到那些被困者之前,别人就只是公事公办的对外宣读口径…… 也许每个人的看法不一样吧,但我真觉得这片子……相当……一般…… |
|
9楼#
发布于:2006-11-15 09:31
引用第7楼恋水莲于2006-11-15 00:13发表的言论: 似乎不是的,如果是的话我应该能听出来,因为一整部片子我就竖着耳朵听施融了.我对新上译的声音不熟悉,但是对老上译的声音还是很敏感的,戴学庐老师在里面也说了几句话. |
|
|
10楼#
发布于:2006-11-15 13:18
引用第9楼森森于2006-11-15 09:31发表的言论: 所以我才先向你求证的,呵呵,因为知道不会问错人的 戴学庐老师因为最近还常“出勤”,所以很熟悉,我能一下听得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