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廖沙
齐天大圣
齐天大圣
  • 最后登录2017-11-12
  • 网站建设奖
阅读:4151回复:18

[原创]阿尔巴尼亚电影与中国观众和老上译

楼主#
更多 发布于:2007-01-24 21:52
阿尔巴尼亚电影与中国观众和老上译

  
  阿尔巴尼亚电影是我国六十年代中期到七十年代中期(基本上是文革时期)重点引进的欧洲影片。这些影片,在中国五十年代中后期至六十年代出生的一代电影观众心目中、乃至在中国译制片发展史上,都有其特殊的影响和地位。本文试图从这两个方面进行一些初步的探讨,愿与网上同好交流,并希望对文中不足与不妥之处予以指正。

  一、阿尔巴尼亚电影回顾及对中国观众的影响

  对现在很多的年轻观众来讲,阿尔巴尼亚电影,甚至是阿尔巴尼亚可能都是一个陌生的名词。但对那些六十年代前出生的上一代电影观众来说,它却有着说不出的亲切感,那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啊!上个世纪50-70年代,中国和阿尔巴尼亚在历史上有过一段特殊的友好时期。阿尔巴尼亚劳动党曾是中国共产党在欧洲最坚强的盟友,被誉为“屹立在亚德里亚海上的欧洲社会主义明灯”,和中国是同志加兄弟的关系。所以,人们得以在那个文化封闭的年代,接触到了大量阿尔巴尼亚的电影。网上有人说过:“我们在阿尔巴尼亚的电影中长大”。确实,40多岁的人所记忆的“快乐童年”和“青春岁月”,是少不了阿尔巴尼亚电影的。虽然当时人们曾对阿尔巴尼亚电影有“没头没尾”的调侃评价,但它毕竟为中国观众打开了一扇能看到迥然不同的异域文化的窗口。在整个文革期间,中国人对于西方的最初感觉,乃至对于二战欧洲战场的知识,基本都是从欧洲小国阿尔巴尼亚的电影中得来的。
  从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的《塔娜》、《山鹰之歌》到七十年代中期的《初春》、《斩断魔爪》等,在将近二十年的时间里,我国曾较为集中地引进了二十六部阿尔巴尼亚电影。分别是:《塔娜》(1959年)、《山鹰之歌》(1962年)、《他们也在战斗》(1962年)、《特殊任务》(1963年)、《我们的土地》(1964年)、《最初的年代》(1965年)、《海岸风雷》(1967年)、《广阔的地平线》(1968年)、《创伤》(1969年)、《宁死不屈》(1969年)、《地下游击队》(1969年)、《伏击战》(1970年)、《战斗的早晨》(1971年)、《勇敢的人们》(1971年)、《脚印》(1971年)、《天亮的时候》(1971年)、《第八个是铜像》(1973年)、《绿色的群山》(1973年)、《烈火行动计划》(1973年)、《山姑娘》(1974年)、《在平凡的岗位上》(1974年)、《战斗的道路》(1975年)、《初春》(1976年)、《小贝尼》(1976年)、《石油赞歌》(1976年)、《斩断魔爪》(1977年)。

《山鹰之歌》,据称是我国1962年引进的首部阿尔巴尼亚电影。     《初春》长春电影制片厂1976年译制。

  在引进的影片中,又以反法西斯战斗故事片居多。如《地下游击队》、《第八个是铜像》、《伏击战》、《宁死不屈》、《海岸风雷》、《山鹰之歌》、《战斗的早晨》等等。这类影片的主要反映对象,均以游击队的地下斗争为主,体现了欧洲沦陷地区反法西斯斗争的一种典型的方式,与当年中国抗战影片中游击队袭敌风格颇有相吻合之处,是比较对中国观众胃口的。另一类,则是反映阿尔巴尼亚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题材电影,如《广阔的地平线》、《创伤》、《在平凡的岗位上》、《脚印》等。这类影片的主题思想及其教育意义,也是非常符合我国国情和当时的政治教育形势的。因此,这类影片在中国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深受观众欢迎和喜爱。
  这一系列阿尔巴尼亚电影曾经给那个年代的中国人的童年和青春,抹上了浓重的“阿尔巴尼亚情结”。不见得这些电影有多么高的艺术水准,也不见得演员的表演水平有多么高超。由于那时的文化生活匮乏,一部电影可以看几个来回而乐此不疲,群众的直接反映是可以因某一句台词,集体心神领会,大笑不止。这些电影同“八个样板戏”和国产影片“老三战”,在那时,曾是被中国观众反复观看的电影作品。看的次数少,哪会有这样的效果?那个时代过来的人,哪一个记忆的“仓库”中不装着几段阿尔巴尼亚电影的经典片段?哪一个脑海里不留存着几个阿尔巴尼亚电影演员的形象?哪一个不能脱口说出几段阿尔巴尼亚电影中经典台词、哼唱几句阿尔巴尼亚电影插曲?哪一个人没有几个与阿尔巴尼亚电影有关的难忘经历和故事?可以不夸张地说,仅凭几部阿尔巴尼亚电影,就能作为那一代人情感联系的桥梁和纽带。
  “文革”期间曾有一个流传甚广的段子,概括了那一时期电影的特点:阿尔巴尼亚电影莫名其妙;越南电影飞机大炮;朝鲜电影又哭又笑;罗马尼亚电影搂搂抱抱,中国电影是新闻简报。“阿尔巴尼亚电影莫名其妙”,意思就是说这个国家的电影常常让人看不懂。其实,这也并非准确,不是当时所有放映的阿尔巴尼亚电影都“莫名其妙”。之所以让观众感觉“莫名其妙”,我想不外乎这么几个原因:1.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中国观众对外面的世界了解太少,眼界不宽,思想单纯。2.阿尔巴尼亚虽然是社会主义国家,与中国在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方面极其相似,但两国在文化背景和审美情趣等方面毕竟存在差异。并且,在电影表现手法上,它毕竟沿用的是西方文化传统。因此,这类影片在中国被解读的过程,多多少少地也折射出那个文化枯竭年代的人们误读。3.在文革这种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官方在审查外国影片时肯定是格外严格的,一些不合时宜的场面、镜头是会被大量删剪的,就难免造成故事情节上下衔接不连贯、不流畅的问题,导致观众看起来感觉莫名其妙。



  《地下游击队》、《海岸风雷》、《第八个是铜像》……似乎在当时能够放映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片子中,算是水平很高的。那时,人们都认为阿尔巴尼亚的青年演员都那么洋气、帅气;那时,人们都在从不同的层面上,体味着阿尔巴尼亚电影的“个中滋味”:像《宁死不屈》中女主角米拉以不同于当时国内影坛上铁姑娘的柔中带刚的风格,受到近乎今日追星族般的追捧。而影片中的爱情故事,也成为慰籍那个年代人们心灵饥渴的潺潺泉水。至于影迷津津乐道影片中女游击队员解开军装钮扣露出里面的胸罩等场面,也典型地反映了那个时代观影时的“功夫在诗外”的观看方式。一位作家在谈他当时看阿尔巴尼亚电影的感觉时写道:“《宁死不屈》里的两个女革命者很是飘逸不俗,这部阿尔巴尼亚黑白电影,写一名女游击队员在一女革命者家养伤,被德国兵抓住,两女宁死不屈,最后走在去刑场的路上,那是我第一次看死是那么美。”
  这里引用一段网民的文字:“《宁死不屈》,讲述一个女中学生从同情、理解抵抗斗争到参加抵抗斗争直到英勇牺牲的故事,其中有她和男游击队员的爱情,和另一个女游击队员的友谊。这个姑娘好像叫米拉,不是特别漂亮,但很吸引人,曾经使许多中国少年倾倒。我小学的一个同班女同学长的有点像米拉,所以我喜欢这个女同学。这个电影里有一首歌,优美坚毅:‘赶快上山吧勇士们,今年春天加入游击队,敌人的末日就要来临,我们的祖国将要获得自由和解放。’......这些电影中的游击队员见面时都要对暗语,一个说:‘消灭法西斯’,另一个说:‘自由属于人民’。我们这么大的小孩,在当时也能把这几部电影演下来,在演的时候,嘴里还有音乐伴奏。还有一部片子也不错,叫《广阔的地平线》,反映的是阿尔巴尼亚社会主义建设中一个码头的故事。其中还有一个支援阿尔巴尼亚的中国货轮的镜头”。我觉得,这段文字很有代表性。可以说,这是那一代中国青少年观众的共同感受和印象,是那一代中国观众的集体记忆!
  这些电影的确是影响了一代人的成长经历;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乃至对“二战”和“外面的世界”的最初印象的形成的经典电影,它已深深定格在这一代人的记忆深处!这些片子啥时候看,都那么有味道,而且历久弥新!这也许就是这一代人特有的情感与感受吧。
  1972年以后,阿尔巴尼亚对中国与美国修好很不满意,后来又公开批评中国党的“三个世界”理论,中阿两党、两国关系逐渐冷却。到70年代中期(文革末期),阿尔巴尼亚的电影就基本不放映了。记得我看的最后一部阿尔巴尼亚电影,是在1977年观看的,唯一的一部阿尔巴尼亚彩色故事片《初春》。片名叫“初春”,可两国的关系却进入了“寒冬”。直至最近两年,两国关系才开始出现修好的迹象。不管两党、两国关系如何发展,那一批阿尔巴尼亚老电影,却永远留在了一代中国观众的记忆深处。
  毛主席教导我们说: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
阿廖沙
齐天大圣
齐天大圣
  • 最后登录2017-11-12
  • 网站建设奖
1楼#
发布于:2007-01-24 22:00
  二、阿尔巴尼亚电影在上译发展历史上的特殊地位

  在八十年代以前,人们观看电影的唯一途径就是电影银幕。而所看到的外国影片,均为经国家正规译制片厂译制配音的汉语译制片。在六、七十年代国内公映的二十多部阿尔巴尼亚电影中,则有十多部都是上海电影译制厂译制的,足见上译与阿尔巴尼亚电影的深厚渊源。
  那时,人们如此喜爱阿尔巴尼亚电影,也与上译厂的优异配音不无关系。比如,我本人在六十年代中后期最初观看阿尔巴尼亚电影时,还是个小学生,根本不知配音为何物。由于上译配音演员们高超的配音技艺,使影片人物的语言与后期的配音达到了完美的统一。于是,给人造成了外国在讲汉话的感觉。当时,我喜欢看阿尔巴尼亚电影,一是电影好看,二是演员好看,三是就是演员说话好听。我就想,这些外国演员可真不得了噢!一个个咋就中国说得那么好?!听起来那么美、那么洋气,比我们中国人还强啊!太佩服和羡慕那些电影演员了。后来,随着年龄慢慢长大和懂事,常常从哥哥姐姐们的口中听到一些配音演员的名字,自己也慢慢地开始关注影片最后的配音演员表,并逐渐知道和记住了一些配音演员的名字和声音。尽管那时这些名字和声音往往对不上号,但那些独特、美好的声音却在我的脑海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再也无法抹去。比如,于鼎的声音就被牢牢定格给了《海岸风雷》里的尤努兹大叔和《创伤》里的基尼大叔。什么时候想起这两部片子,什么时候就能在脑海中浮现那位演员的形象,同时就响起了于鼎的声音......这正是配音的神奇魅力之所在啊!

《海岸风雷》中的老父亲尤努兹(N•鲁卡)           《创伤》里的基尼大叔(N•鲁卡)

  最近,在回顾和重温阿尔巴尼亚电影时,我突然在阿尔巴尼亚电影与老上译的特殊联系上悟到了点东西,现借论坛一角,说道说道,请同仁们看看有没有道理。
我个人认为,这一批阿尔巴尼亚电影译制片是上译厂走向成熟的标志,是上译厂独特风格形成的标志,也是上译厂步人辉煌的发端。之所以这么说,理由是:
  (一)从上译厂的发展过程看,阿尔巴尼亚电影在关键时期起到了重要作用。上译厂从五十年代初,由其前身上海电影制片厂翻译片组,至1957年上海电影译制厂正式成立,发展到六十年代中后期,已经历十多年近二十年的发展历程,到了该成熟、该形成自己风格的时候。而在这一时期,正好赶上了一大批阿尔巴尼亚电影。使上译厂的优势在这些阿尔巴尼亚电影中,得以集中和较为充分的显现。
  在五十年代,上译厂的初创时期,由于经验不足,译制人员水平参差不齐,很多方面都在向当时的译制片老大哥——东影厂(长影)学习,译制片的风格多少带有效仿长影的味道,总是显得有些粗放和土气。现在再回头看看上译厂五十年代初译制的影片,就能明显地感觉到,与七八十年代的上译片有较大的差异。而到了五十年后期,上译厂正式成立之后,在陈叙一厂长的正确领导下,开始着力打造自己的品格和优势。经过六十年代前期的探索与磨练,到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上译厂的自身风格已有了雏形,其标志就是这批阿尔巴尼亚电影译制片。我们可以拿这些片子和上译五十年代译制片做个比较,你将会得出这样的结论:此上译已非彼上译喽!
  (二)从上译厂人才队伍的成长历程看,阿尔巴尼亚电影具有特殊意义。一个译制厂整体风格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各译制厂在人才队伍的建设上都有自己的策略,我看上译和长影的不同之处是:长影厂基本是“就地取材”,顺手拿来,好用方便;上译厂则是“广纳贤才”,挑三拣四,决不将就。所以,长影译制片就很有地域色彩,“乡土气息”较浓。而上译译制片则较具有多样性,显得比较“洋气”。
  上译厂从五十年代的初创,到八十年代的“颠峰”,至少经过了三代配音人的努力。如五十年代的邱岳峰、富润生、姚念贻、张同凝、杨文元、尚华、胡庆汉、苏秀、卫禹平、陆英华、陈松筠、程引、赵慎之、张捷、束荑、于鼎 、毕克、闻兆煃、温健、潘康、邹华、李梓、潘我源等,这是上译的创业者、开路人和奠基人(这里当然还包括陈叙一、时汉威、陈涓、寇嘉弼、肖章、朱人骏、慕容婉儿等一批译制人员),是上译的第一代;到六十年代初,刚刚成立不久的上译厂,开始陆续注人“新鲜血液”。伍经纬、戴学庐、刘广宁、杨成纯、严崇德、孙渝烽、吴文伦、曹雷、乔榛等,在这一时期先后进入上译,在老厂长陈叙一的培养下,迅速成长成为上译厂的一支新兴力量,这就是上译的第二代;到了七十年代中期,上译厂更是加快了人才队伍建设,又广泛吸纳了一大批新人。程晓桦、翁振新、童自荣、丁建华、施融、周瀚、王建新、盖文源、程玉珠、杨晓等,陆续进入上译,至八十年代初,又形成一支充满活力第三代配音人队伍。至此,由第一代邱岳峰、富润生、苏秀、尚华、于鼎 、毕克、李梓、杨文元、胡庆汉、赵慎之等老将为骨干,由二、三代为主力上译配音人才队伍的基本架构就形成了。
  在六十年代中期,正是上译由幼嫩向成熟转型,成长壮大、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而这时却偏偏赶上文革开始。这场史无前例的“革命”运动,对文化艺术界的冲击是最大的,上译厂当然概莫能外。但似乎它也并没有被“打垮”、没有从此一蹶不振。而在整个文革期间,除1966年外,上译厂一直都没有停止运转,始终在坚持“抓革命,促生产”,而且还搞得“有声有色”。照我看,正是由于革命的需要,国家不能让译制片厂停止生产,革命需要好教材、需要精神动力嘛。所以,友好国家的优秀影片,一直没有停止引进和译制。这一时期,正是那一批阿尔巴尼亚电影源源不断进入上译厂,才使它在特殊时期得以生存发展,甚至还借此做大做强,形成了气候、形成了特色。我们的第二代配音人,作为一代新人,正是在这一批阿尔巴尼亚电影的译制配音中,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和较快的成长,并得以充分展露才华的。也正是这股“新鲜血液”的及时注人,使得上译的优良传统得以薪火相传,并激发了老上译的活力。在这支“新兴力量”的影响带动下,上译自己的特有风格,由此孕育、孵化,也就在这一时期基本成型了,为迎接八十年代的辉煌,做好了前期预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这一点上看,六、七十年代的阿尔巴尼亚电影对老上译来说,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啊!
  (三)从上译厂译制片的影响力上看,阿尔巴尼亚电影的作用不容低估。在六、七十年代这个文革期间,人们所能看到的电影本来就很少,好看的电影就更少了。在老片普遍遭禁,新片产量、质量偏底的情况下,国人把观影的热情几乎全部投入到了外国电影译制片上,而这时的译制片似乎也要比国产片多些。在译制片中,又以阿尔巴尼亚和朝鲜电影居多。朝鲜电影以长影厂译配为主,阿尔巴尼亚电影则是上译厂主打。两国的电影比较起来,阿尔巴尼亚电影的可看性、娱乐性好象略高些,原因可能是与朝鲜电影相比,它的异域色彩更浓些,幽默、娱乐的元素更多些吧。不过,实事求是地讲,上译在台本翻译和配音制作的整体水平上也确实要高一筹。所以,在那一代观众中,阿尔巴尼亚电影的影响力是比较大的,人们记得的阿尔巴尼亚电影要比朝鲜电影多,记住并广为传诵的阿尔巴尼亚电影台词也要比朝鲜电影多得多。人们正是在反复观看阿尔巴尼亚电影中,逐步认识、了解了译制片和电影配音,知道了上海电影译制厂,熟悉和记住了那些有魅力的声音,以及发出这些好听和各具特色声音的人的名字:邱岳峰、尚华、于鼎、苏秀、毕克、李梓、刘广宁、戴学庐、伍经纬......。别忘了,在那个特殊的时代,译制片的普及率是空前的噢。上译不正是凭借着这批阿尔巴尼亚电影,使中国亿万观众对译制片有了最初的、美好的印象,并在不断的重复中领略和品味到了电影配音魅力的吗?试想,假如没有这些阿尔巴尼亚电影译制片,上译厂在那段艰难的岁月中,将如何生存发展?没有这些阿尔巴尼亚电影译制片,那一代中国观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又将是个什么境况?当今天我们回首当年,还有多少值得追忆和回味的东西呢?
  所以,我要说:上译要感谢那批阿尔巴尼亚电影;一代中国观众要感谢那批上译阿尔巴尼亚电影译制片!感谢阿尔巴尼亚电影为我们共同创造了那段“阳光灿烂的日子”!
                                              二〇〇七年一月二十四日
  毛主席教导我们说: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
胖地主
黑铁会员
黑铁会员
  • 最后登录2024-09-07
  • 社区居民
2楼#
发布于:2007-01-25 00:12
资料好详实呀,不过总觉得阿国的电影比起罗马尼亚电影总是逊色不少。
老片
齐天大圣
齐天大圣
  • 最后登录2023-10-24
  • 贴图大奖
3楼#
发布于:2007-01-25 12:28
“阿尔巴尼亚电影莫名其妙”

一点个人题外观点:虽然两国当时的意识形态接近,但毕竟两国(东西方)文化存在差异,不论文学.艺术还是电影.音乐就一定存在差异。随着国人对外(西方)接触的不断增加差异也随之“缩小”。但不可能没有,差异会始终存在!其实如果中国的导演们能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也就没必要非要学拍西方人的所谓大片电影去拿西方的所谓什麽大奖了(本人并非抵制西方文化)!发扬.传承中华民族的五千年文化历史是每个中国人的责任!我们应该为此自豪!!!
有些事情是不能接轨的,同时也不应该接轨!拍好自己的电影,搞好自己的电影大奖是每个中国电影人的责任。
晨笛
齐天大圣
齐天大圣
  • 最后登录2015-12-28
4楼#
发布于:2007-01-25 12:39
引用第3楼老片2007-1-25 12:28发表的言论:
“阿尔巴尼亚电影莫名其妙”

一点个人题外观点:虽然两国当时的意识形态接近,但毕竟两国(东西方)文化存在差异,不论文学.艺术还是电影.音乐就一定存在差异。随着国人对外(西方)接触的不断增加差异也随之“缩小”。但不可能没有,差异会始终存在!其实如果中国的导演们能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也就没必要非要学拍西方人的所谓大片电影去拿西方的所谓什麽大奖了(本人并非抵制西方文化)!发扬.传承中华民族的五千年文化历史是每个中国人的责任!我们应该为此自豪!!!
有些事情是不能接轨的,同时也不应该接轨!拍好自己的电影,搞好自己的电影大奖是每个中国电影人的责任。


老片言之有理!
弋舟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18-04-15
  • 原创大奖
  • 贴图大奖
5楼#
发布于:2007-01-25 16:06
咱这里的版本是“阿尔巴尼亚电影颠颠倒倒”
“阿尔巴尼亚电影莫名其妙”这句话在咱们这里的版本是“阿尔巴尼亚电影颠颠倒倒”,主要出自中国观众一时还不能适应以《脚印》、《第八个是铜像》为代表的蒙太奇手法;因为大家在六、七十年代熟悉了国产影片的“顺叙”手法,对阿片的不经铺垫直接“插叙”、“倒叙”在情节理解上短时间反应不过来。后来大家知道了“意识流”这个时髦词,就慢慢适应了。到日本《生死恋》公映后,“意识流”已经不觉得突兀,这种形式已被中国年轻导演们群起模仿了。后来跟苏奶奶聊起“意识流”,她说在《广岛之恋》里就有了,但我们当时还太小,没有看过那部片子。
我就是闻着酒香,漫步进入这个雨巷……
阿廖沙
齐天大圣
齐天大圣
  • 最后登录2017-11-12
  • 网站建设奖
6楼#
发布于:2007-01-25 16:36
Re:咱这里的版本是“阿尔巴尼亚电影颠颠倒倒”
引用第5楼弋舟2007-1-25 16:06发表的言论:
“阿尔巴尼亚电影莫名其妙”这句话在咱们这里的版本是“阿尔巴尼亚电影颠颠倒倒”......

  是啊,那时恐怕各地的版本都不尽相同,我们这里的版本是“阿尔巴尼亚电影没头没尾”。弋舟的电影“表现手法”说,很有道理。
  毛主席教导我们说: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
阿廖沙
齐天大圣
齐天大圣
  • 最后登录2017-11-12
  • 网站建设奖
7楼#
发布于:2007-01-25 16:59
Re:咱这里的版本是“阿尔巴尼亚电影颠颠倒倒”
引用第5楼弋舟2007-1-25 16:06发表的言论:
“阿尔巴尼亚电影莫名其妙”这句话在咱们这里的版本是“阿尔巴尼亚电影颠颠倒倒”......

  是啊,那时恐怕各地的版本都不尽相同,我们这里的版本是“阿尔巴尼亚电影没头没尾”。弋舟的电影“表现手法”说,很有道理。

  怎么搞得?多发了一遍!
  毛主席教导我们说: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
阿廖沙
齐天大圣
齐天大圣
  • 最后登录2017-11-12
  • 网站建设奖
8楼#
发布于:2007-01-25 17:02
引用第3楼老片2007-1-25 12:28发表的言论:
“阿尔巴尼亚电影莫名其妙”

一点个人题外观点:虽然两国当时的意识形态接近,但毕竟两国(东西方)文化存在差异,不论文学.艺术还是电影.音乐就一定存在差异。随着国人对外(西方)接触的不断增加差异也随之“缩小”。但不可能没有,差异会始终存在!其实如果中国的导演们能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也就没必要非要学拍西方人的所谓大片电影去拿西方的所谓什麽大奖了(本人并非抵制西方文化)!发扬.传承中华民族的五千年文化历史是每个中国人的责任!我们应该为此自豪!!!
有些事情是不能接轨的,同时也不应该接轨!拍好自己的电影,搞好自己的电影大奖是每个中国电影人的责任。

  支持老片的观点!这么多年来“与国际接轨”大行其道,什么都追求“接轨”。结果呢,“轨”是接了,而搞得我们自己的路没走好,还在人家的“轨”上把路跑偏了、崴脚了,回头自己的路也不会走了,搞了个不伦不类,得不偿失!连老外都瞧不起咱,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尽那“中国特色”、“与国际接轨”当“遮羞布”和“挡箭牌”。其实,老祖宗给我们留下来的“中国特色”,我们还剩多少?!数典忘祖的事倒是干了不老少啊!
  毛主席教导我们说: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
阿廖沙
齐天大圣
齐天大圣
  • 最后登录2017-11-12
  • 网站建设奖
9楼#
发布于:2007-01-25 17:36
第八个是铜像

                    
——写给一代人


           
刘 擎
 

        多年以后
        又挤在一起喝酒
        灯光象往事一样幽暗
        适合回忆
        一谈起童年
           我们就想起了阿尔巴尼亚
        没有红与黑也没有安娜卡列尼娜
           我们的经典就是第八个是铜像
        那时候
        没人说古德毛林或好阿游
         那时候
        我一说消灭法西斯
        你就说自由属于人民

        这个暗号使我们的见面神圣而亲密
        我们在阿尔巴尼亚的电影中长大

        关于第八个铜像反反复复的话题里
        无师自通的我们很早就很先锋
        玩过了结构主义也玩过了意识流
        虽然那个春天
        我们贫乏而寂寞
        甚至还不太明白
        在妈妈生下我们的壮举中
        爸爸究竟起了什么作用

        今天
        爷爷奶奶可以在魂断蓝桥上一路平安地温情脉脉
        爸爸给妈妈的红莓花儿可以在莫斯科郊外的夜晚尽情开放
        至于弟弟妹妹
        他们的花样太多忙都忙不过来

        可谁还会提起我们的童年
        就像谁还会提起第八个是铜像
        某些日子
        上下两代都很难理解
        这种感觉使我们孤立而团结
        就象当年的北京和地拉那

        多年以后
        你开始使用一种资本主义的货币
        而且还将获得那个帝国主义的国籍
        可有些时候
        比如今天
        你还是会想起我们的铜像
        想念我们的阿尔巴尼亚

           烟抽完了
        酒也喝得干干净净
        你站起来伸出手说
        消灭法西斯我要出发了
        我说自由属于人民你要多保重自己
        象目送出海的渔夫
        我看着你的背影远去

        今晚
        我们的童年
        是一部黑白电影
来源:http://www.cameraunion.net/forum/showthread.php?threadid=192594
  毛主席教导我们说: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
小青
齐天大圣
齐天大圣
  • 最后登录2019-03-03
10楼#
发布于:2007-01-26 09:12
我对上译有印象是看一些西方电影后,

可能和年龄有关,对阿的电影有印象就是"勇敢的人们".

里面有个胖乎乎的小孩,骑在木马上下不来.
974y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24-09-19
  • 爱心大使
  • 最爱沙发
11楼#
发布于:2007-01-26 09:51
极为赞赏楼主的原创!非常认真,令人敬佩!

《山鹰之歌》是在同苏联合作下完成的第一部在国际上有影响的阿国电影;

《山姑娘》是在我国帮助下摄制的阿国首部彩色长片。
阿廖沙
齐天大圣
齐天大圣
  • 最后登录2017-11-12
  • 网站建设奖
12楼#
发布于:2007-01-26 11:14
谢974y同志的夸奖和评分!并补充了很好的资料。
  毛主席教导我们说: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
974y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24-09-19
  • 爱心大使
  • 最爱沙发
13楼#
发布于:2007-01-26 14:55
引用第12楼阿廖沙2007-1-26 11:14发表的言论:
谢974y同志的夸奖和评分!并补充了很好的资料。

文章确实写的很好,可见楼主的认真及辛苦付出。

补充一下:
《山鹰之歌》是新阿尔巴尼亚电影制片厂和莫斯科电影制片厂联合摄制的,所以上映后在社会主义国家广受好评,当然也是冲着苏联的面子。我们国家第一时间引进该片也就很正常了。

另外,楼主文章表现的是我们(50-60年代)这一代人对上译厂的认识,而在文革之前,我的父母称上译厂为“译影厂”(因为这是国内唯一的、专业的电影译制厂),这也是上译厂成立后的习惯叫法。可见,文革前的上译厂在影迷中就已经很有影响了。

至于上译厂的颠峰期,个人认为应是70年代的10年,这是脚踏实地、字斟句酌、一丝不苟的时代(当然也包括强大的政治压力)!80年代之后由于接片越来越多,无法保证像以前那样的“字斟句酌”了,质量上遂开始逐步下滑。整个90年代,我几乎忘记了上译厂的存在了。直到来到这个论坛,回味了很多经典老片,也逐步习惯了“上译”的叫法。
阿廖沙
齐天大圣
齐天大圣
  • 最后登录2017-11-12
  • 网站建设奖
14楼#
发布于:2007-01-26 16:35
  同感、同感!实际“颠峰期”的说法,我也是有点“随大溜”。974y分析有理,70年代的10年,的确是“脚踏实地、字斟句酌、一丝不苟”的时代。上译厂的颠峰期,更准确些说应该是整个70年代到80年代的头两年,真正的精品都出在这一时期。此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价值观念的转变,在整个社会风气的影响下,人们做什么事情都不那么认真、踏实了,上译难免也得“随大流”,得过且过嘛。
  毛主席教导我们说: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
15楼#
发布于:2007-01-26 19:25
引用第9楼阿廖沙2007-1-25 17:36发表的言论:
第八个是铜像

                    
——写给一代人


           
刘 擎
 

.......


写得好啊!虽然我是八十年代初生人,但印象中仍有些幼时黑白电影的影像。这首诗激活了这些泛黄的胶片,相信比我年长的人感觉会更加强烈。
独上高楼
齐天大圣
齐天大圣
  • 最后登录2014-06-30
16楼#
发布于:2007-01-27 21:10
引进的26部阿片,中影公司已经出了20部,偶都买了
17楼#
发布于:2007-01-28 18:57
阿尔巴尼亚影片的确有点手法,它有优于我国的地方镜头语言也很丰富,叙事手法有欧洲影片的特色,我国的影片有很多方面是借鉴他们的。如果看不懂那只能说明你的鉴赏力不够,只要你是在认真看片不可能不懂!它们的镜头跳跃无非是回忆而已,看片如同看书一样要的是质量而不是完成任务!要不就去看港片那东西不用动脑子,象这样的早期阿尔巴尼亚影片一般有鉴赏力的人是不会有看不懂的。
cnn
cnn
齐天大圣
齐天大圣
  • 最后登录2017-02-24
18楼#
发布于:2007-01-30 19:12
引用第3楼老片于2007-1-25 12:28发表的言论:
“阿尔巴尼亚电影莫名其妙”

一点个人题外观点:虽然两国当时的意识形态接近,但毕竟两国(东西方)文化存在差异,不论文学.艺术还是电影.音乐就一定存在差异。随着国人对外(西方)接触的不断增加差异也随之“缩小”。但不可能没有,差异会始终存在!其实如果中国的导演们能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也就没必要非要学拍西方人的所谓大片电影去拿西方的所谓什麽大奖了(本人并非抵制西方文化)!发扬.传承中华民族的五千年文化历史是每个中国人的责任!我们应该为此自豪!!!
有些事情是不能接轨的,同时也不应该接轨!拍好自己的电影,搞好自己的电影大奖是每个中国电影人的责任。


老片言之有理!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