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音眺望者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24-11-10
  • 网站建设奖
  • 现实互动奖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阅读:2781回复:4

[转贴]"钢铁"为什么这样红--影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四个版本比较

楼主#
更多 发布于:2007-06-15 01:52
[观感影评]“钢铁”为什么这样红 ——影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四个版本之比较
 

 作者:申志远  

  
  
    二十世纪30年代前苏联革命者奥斯特洛夫斯基用生命创作的自传体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在新世纪时被中国电视人在荧屏演绎。
    在新世纪的曙光中,我们重新在荧屏上诠释这位具有钢铁般意志的英雄。他身上所体现出的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是属于全人类的宝贵的精神财富,至今闪耀着璀璨的光辉。 该剧以今天的目光感受和回顾从前,在把握其精神实质的基础上,对保尔、冬尼亚、丽达、朱赫来等人物形象进行了丰富和补充,使其更具有人性美和人情美,也更符合当代观众的审美旨趣。现在40岁以上的观众想起当年的偶像保尔,仍就是一股热流传遍全身,怀旧与激情交织的渴望带着他们重温保尔的点点滴滴……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部影响了几代中国人的文学作品。保尔从一个普通工人家庭的孩子,逐步成长为革命战士,这个艰苦的人生锤炼过程,深深地感染和教育了几代中国人。如今的年轻人有自己的偶像,保尔的名字对他们来说并不陌生,随着电视剧的播出,保尔的?BR>命英雄主义精神再度感动了他们,保尔的形象重新征服了新世纪的观众。
  
  
    保尔“钢铁”英雄重新回归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这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终的时候,他就可以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全人类的解放而斗争。”奥斯特洛夫斯基写下的这段名言曾经被印在中学语文课本中,曾被当年的青年人作为名言抄在小本子上,在无数的讲演中反复使用。
    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自1942年被介绍到中国后,从1952年至1995年的44年间,共印刷出版57 次,发行250多万册。根据《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改编的电影在中国上映时也像小说一样轰动一时。保尔手握铁锨、头戴布琼尼军帽、大衣被风吹起的形象被无数的青年人狂爱,那种狂热劲不亚于今天的追星族。保尔坚强的意志,保尔与冬尼娅小布尔乔亚式的恋情也曾成为当时青年人渴求的时尚。在70年代初期,中苏关系破裂,“冷战”对峙时期,《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人民文学出版社唯一公开出版的苏联小说,同名连环画也是为数不多的苏联名著的绘画本,只是扉页前面加上了毛主席语录和列宁语录,当时再版连环画删去保尔和冬尼娅初恋的画面。
    今天的年轻人对保尔不会有上一代人的狂热,但保尔顽强的意志仍令他们佩服。1982年在大学生最喜欢的中外作品调查中,《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名列第三;在大学生最喜欢的文艺作品的主人公中,保尔·柯察金名列榜首;1999年,北京举办的“感动共和国的50本书”群众投票评选活动中,该书名列榜首。
  
  
    永远的保尔·柯察金
  
    前苏联曾先后三次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拍成电影和电视剧,中国观众曾看过不同时期拍摄的两个电影版本。前苏联拍摄的几个电影版本都有较强的政治背景。
    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革命英雄成长史
    第一个版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前苏联基辅及阿什哈巴德电影制片厂于1942年联合摄制的,这个版本只忠实地改编了原著的第一部,基本是按小说顺序拍的,从1917年,保尔在小镇火车站的食堂当学徒开始,然后在火车站学徒,1918年,德国干涉者占领了乌克兰,保尔结识了布尔什维克朱赫来,营救朱赫来后被捕,出狱后参加红军,解放家乡,冬妮娅为保尔送行,保尔又随红军走向新的战场。影片保留了原著中的偷枪、钓鱼、学习拳击、打架、营救、入狱、参军的经典情节,在与冬妮娅的关系上处理得相当好,一起读《牛虻》,一起跑步,保尔出狱后参军,临别时,保尔还吻了冬妮娅,冬妮娅送行时将《牛虻》送给他。冬妮娅的形象相当美好。保尔不是太英俊,少年形象,酷似画像上的奥斯特洛夫斯基,哥哥阿尔焦姆、水手朱赫来的形象与后几个版本大同小异。这个版本注重塑造保尔的朋友谢辽沙、瓦丽娅参加革命和地下工作的情景,正当德寇要绞死谢辽沙、瓦丽娅时,保尔和红军解放了家乡,保尔骑马追击德寇时受伤,冬妮娅送他参加新的战斗。影片的片头是一段名言的字幕:“我要,为尽力燃烧得更光亮,好更深的照亮人生中的黑暗。——高尔基”片尾也同样是一段名言的字幕:“走向生活……走向生活,把我们一切美好的感情和思想,溶在生活中——高尔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上海电影译制厂1951年译制的,编导是马尔克·顿斯柯依,摄影勃·莫那斯狄尔斯基。派魏尔(保尔)由符·彼烈斯特·彼特联柯扮演,杨文元配音。茹赫腊依(朱赫来)由德·萨迦尔扮演,孙道临配音,董尼娜(冬妮娅)由伊·费陀托娃扮演,张同凝配音。这个版本中第一个镜头坐满红军战士的1917年老火车头,红军战士冲锋、解放保尔家乡时把白匪掀进战壕的部分镜头被“中国版”片头和片尾使用。
    二、《保尔·柯察金》钢铁精神的赞歌
    前苏联1956年的版本《保尔·柯察金》是在前苏联大搞社会主义建设时产生的,是由基辅电影艺术制片厂摄制的,原著中许多重要情节和人物在影片中得以重现,钓鱼、打架、学习拳击、营救、入狱、保尔与冬妮娅的爱情,与朱赫来的战斗友谊,与丽达的爱情和友谊,与白匪的作战以及艰苦的筑路劳动的场面,失明后坚持著书。把战斗的一生写成巨著。在部队受伤、住院、修路、烧团证等经典情节首次得以展现。影片是用倒叙的手法来表现保尔的生平事迹的,重点在筑路和展现与丽达的爱情误会,保尔在片中是一个对感情很冷酷、冷静的,有着‘钢铁’般意志的战士。片中最感动人的场面是保尔残废以后,当他拿起手枪想自杀时,所乘火车路过当年筑路时的小站,保尔百感交集,他走进和伙伴们住过的仓库,他伏在铁轨上,追忆起牺牲的战友,他发出关于“生命”的感慨,投入了新的战斗。《保尔·柯察金》由长春电影制片厂1957年译制,编剧K·依萨耶夫 总导演A·阿洛夫  B·纳乌莫夫 保尔由B·阿拉沃依扮演,徐雁配音。丽达由列日杰依扮演,叶琳琅配音,冬妮娅由T·斯特拉吉娜扮演,马玉玲配音,朱赫来由乌索夫尼琴柯扮演,马陋夫配音。第二版中的共青团大会会场,红军千军万马追杀白匪,筑路中的暴风雪的镜头也有部分被“中国版”使用。前苏联的三个影视版本中,第二版的艺术性和观赏性最强。B·阿拉沃依扮演的保尔与“中国版”保尔乌克兰基辅“左岸”话剧院安德烈·萨米宁长得也有些相似。
  
    三、前苏联的电视剧讴歌英雄主义
    1977年的前苏联拍摄的电视连续剧《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片是在乌克兰信仰危机中产生的。也是由乌克兰电影制片厂摄制,我国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前几年译制过,电视剧的导演是A·阿洛夫 、 B·纳乌莫夫、H·马申柯导演,保尔由孔金扮演。电视连续剧综合了前两版的优点,主要情节没有变。:保尔青年时代、偷枪、钓鱼、打架,在部队受伤、住院、修路、烧团证、肃反等经典情节都还保留着。该剧以极大的热情讴歌了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但是这个版本拍的不好,说教味儿浓,观赏性较差,情节处理有些乏味,有点看不下去。这几个版本都回避了原小说中许多东西。比如:原小说中的保尔不仅仅是单纯的革命战士,他有思想,有对一些极左做法的反思,是多侧面的,复杂的。他们在塑造保尔的形象,总是不能破旧立新,没有在原基础上创出新意。
  
    四、中国版——我们所理解的奉献和牺牲  
    伴着片头少年保尔、红军保尔、契卡保尔、筑路保尔、创作保尔钢铁雕像般的身影,倾听片尾那悲壮雄浑的《布琼尼骑兵进行曲》,我们从荧屏上看到猎猎红旗、萧萧战马,挥舞军刀冲锋陷阵的红军战士,钢铁在血与火中炼成,流逝的时光不曾使英雄衰老,在诗意与悲怆中,保尔·柯察金从尘封的岁月向我们走来。
    新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打破原著所受到的时代的、历史的局限,在主要故事、人物走向基本保持原著风貌的同时,在人物定位上做了新的调整。“平民英雄”是中国版保尔的核心。青少年时期的保尔顽皮淘气、嫉恶如仇;中年的保尔成熟冷峻、意志刚强,他不再像一个英雄的符号,而多了些鲜活的人气。在残酷的斗争中,保尔以他超人的意志走完了他短暂而丰富的人生,伴他左右的四位女性:冬妮亚、丽达、安娜、达雅给其坚苦奋斗的一生添上了不少暖色。此外,原小说中的不少人物的身份也有不同程度的改动。中国观众对《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电影都非常熟悉。所以主要情节没有变。比如:保尔青年时代撒烟末、偷枪、钓鱼、打架,在部队被打伤、住院、修路、烧团证、肃反等经典情节都还保留着。但这次“中国版”拍摄中把保尔的坚强、理想融化在情节里,融合在语言和行为里,不做人为的拔高,让人能自然、舒服地接受。我们对一些人物作了改动,比如:原小说中冬妮娅的父亲是个林务官,后来与保尔的故事关系不大,这次把他改变成了一个医生,是个很重要的配角,冬妮娅也变成了学医的大学生。后来,冬妮娅的父亲还给保尔治病,同时,他还与保尔谈论对战争的看法,谈论人性与战争。这样在情节上就紧密地跟保尔结合在一起,剧也就活起来了。还有邱扎宁,是部队的政委,他喜欢丽达,想占有丽达。这个人在原小说中只是一闪而过,到基辅后他就没有戏了。可他在保尔与丽达的关系中却是个重要人物,所以在剧中被展开了,三个人的矛盾写得很尖锐生动。“中国版”强调了“契卡”肃反的残酷和革命者用暴力取得政权的血腥,反革命头子古罗伯被活活打死,他收养的孤儿“契卡”人员做人质以要他的口供,保尔救下了孤儿;在监狱里,“契卡”人员正在按名单枪毙反革命分子,镜头掠处,我们看到反革命分子,有的是农妇,有的是老翁,当然也有真正的反革命维克多·李辛斯基,脸色苍白的维克多在墙边等待死亡,一个“契卡”人员让保尔枪毙他,保尔说,革命不是报私仇,我不会对手中没有武器的人开枪。两个年轻人选择了不同的人生道路,走了不同的归宿。同时也动摇了保尔作为“契卡”人员的信念。这是乌克兰编剧的神来之笔。保尔筑路后,原著就没有什么故事了,中国版中,加进了保尔与官僚主义者的斗争,保尔改造流浪儿的经历,保尔为流浪儿们朗读高尔基的《丹柯的心》的情节真令人拍案叫绝。前苏联大清洗,丽达的哥哥是托洛茨基分子,而将把丽达牵连进去,保尔为其讨说法也符合当时前苏联的历史背景,表现了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的息息相关。剧中还加进了冬妮娅和保尔最后的重逢。这使人物的命运感更加强烈。冬妮娅有一个3岁的孩子,起名叫保尔·柯察金,当失明的保尔在哥哥的搀扶下,走过当年与冬妮娅相识的家乡的桥头,冬妮娅领孩子走过,保尔凭感觉认出冬妮娅,他们的对白相当感人。
    保尔:这两年我常想起你,因为我在写一本书。
    冬妮娅:关于什么的书?
    保尔:我的青年时代的生活……贫困、战争、胜利,那些和我曾经在一起的朋友们,也写了你。
    冬妮娅:写了我?我一定是你嘲笑的对象,对吗?我那时就说过,你会自己写出一本书的。还记得吗?
    保尔:记得。我们一起在你家读《牛虻》的那个晚上。
    冬妮娅:现在真被我说中了。
    保尔:很难说。我现在眼睛看不见了。而且,有一半手稿在邮寄途中丢失了……
    冬妮娅:你会写完的。只要你还活着。没有什么能阻挡你想去做一件事的决心。因为你的意志是钢铁,任何人也改变不了。
    中国人对保尔和冬妮娅恋情的诠释,怎能不让读过原著的观众热泪盈眶。另外,中国版片尾,保尔开始了小说的写作,医院却为他判了“死刑”——认定他最多只能活3个月至半年,而且将双目失明,下肢瘫痪。保尔回到家乡,继续完成他的写作。一个晴朗的上午,州委书记朱赫来给保尔送来出版社刚刚出版的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带来了国家授予保尔的最高荣誉——红旗勋章。保尔·柯察金与达娅互相搀扶着,走在黛色的田野里,镜头360度旋转,俯瞰他们相携相依并肩前进的身影,画面隽永,意味深长,暗喻了主人公钢铁人生的最后归宿。保尔在黑海边试图自杀解脱痛苦的场面也相当精彩,保尔扪心自问,盲人保尔与“筑路”保尔对话,引发保尔流芳千古的“人生意义”的内心独白,使我们不得不佩服乌克兰艺术家们的真诚诠释。
    电视剧《钢铁》比较注意克服了原著的缺点。比如说原著缺乏画面感和空间感,对次要人物刻画比较粗,电视剧则注意了这些问题,用比较好的电视语言表现了出来,但不可置否,中国版“钢铁”受前苏联早期故事片的影响太大了,反革命分子开会要组织暴乱,红色“契卡”人员肃反的惊险情节源于经典名片《列宁在1918年》保尔和红军战士冲锋时,头部中弹,他感到天旋地转,白桦林在眼前旋转,这借鉴了名片《雁南飞》中英雄牺牲的情景,丽达的造型和性格显然是脱胎于名片《女政委》,保尔改造流浪儿的情节“移植”于名片《教育诗篇》,丽达与保尔战斗前的生离死别则酷似《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的片段,还有《合法婚姻》……
    剧中德国士兵和军官头戴的刚盔帽就搞错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军的刚盔帽上有刚予头,士兵的在两侧,军官的在顶上,而剧中的头盔是二战的。军服也不对,领子是直领而不是翻领。德军士兵野战都要背行装和子弹包,而剧中没有,道具不真实。战争场面没有拍出磅礴恢弘的气势,用前苏联拍摄的也是反映苏联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作品《第一骑兵军》(是保尔所在的部队)来比较,就可看出其中的差距有多大。此外,配音时也有重大失误,把《牛虻》作者是“伏尼契”读作“伏契尼”,伏尼契(1864——1960)爱尔兰女作家,代表作《牛虻》。伏契尼(1858——1924)意大利歌剧作曲家,代表作《蝴蝶夫人》。出现这样张冠李戴的错误,实在不应该。另外,“契卡”人员还把“证据确凿(ZUO )”读成“证据确凿(ZAO ),作为中央电视台花这样大的力气拍出的大制作,在这样的细节上出现纰漏,实在是不应该。电视版的《钢铁》弥补了电影《钢铁》无法完全体现原著的遗憾,《钢铁》一剧的编导强调了一个真正的人和革命者的统一,这样的一个革命者更符合现代观众的需要,因此引起了观众的共鸣。
    前苏联曾是当年中国热血青年向往的地方。列维坦画笔下辽阔的原野、森林,阳光下的白桦树;普希金诗歌里动人心弦的爱情故事;屠格涅夫、肖洛霍夫小说中栩栩如生的顿河民情民俗,爱森斯坦、普多夫金电影中史诗般的经典始终是他们曾经的最爱,在新世纪之初,再次有机会与当年的偶像相逢,期盼的心情可想而知。保尔的出现带来了一种久违的心灵感动,岁月流逝,保尔依旧充满青春魅力,洗尽么这样铅华,“钢铁”仍旧是那么“红”。
  
1楼#
发布于:2007-06-15 06:23
支持多版本比较  
男人辛苦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24-10-13
  • 贴图大奖
  • 社区居民
2楼#
发布于:2007-06-15 07:52
四个版本都看过,感觉中国拍的更好些,至于一点纰漏,大多数观众不会在意的,我们的电视剧版本还大量引用前苏联电影的大场面片断。
lenin
齐天大圣
齐天大圣
  • 最后登录2013-11-29
3楼#
发布于:2007-06-15 20:34
和中国拍的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相比<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还是很不错的.
[IMG]http://www.chinanews.com.cn/news/2004year/2004-06-28/26/_1088386203_3.jpg[/IMG]
rima
  • 最后登录
4楼#
发布于:2007-06-16 11:41
“证据确凿(ZUO )”读成“证据确凿(ZAO )

作者是那个年代的?读音早改了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