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nxiong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24-08-21
  • 原创大奖
  • 最爱沙发
阅读:5284回复:7

看点萃锦长春篇18号 龙生九子――――《劳动家庭》

楼主#
更多 发布于:2007-09-10 00:34
在一般人的想象中,一个三代矿工家庭的成员,热爱劳动,乐于与工人打成一片,几乎应该是与生俱来的天性,可是这个矿工之家却有点儿与众不同。可是在这个矿工之家里,除了担任领导的父亲光录和长子大锡,以及当了一辈子保管员的爷爷春宝。和天真活泼的次女顺女。其余几乎是清一色的“问题成员”,次子二锡大学毕业后,成了矿山的一名工程师,却染上了轻视劳动,看不起工人的坏习气。三子三锡不安心工作,一心想成为一名足球运动员。长女顺玉,一心经营自己的小家庭,好逸恶劳,迟到、早退成了家常饭,屡遭批评。大儿媳是个滥好人,对三锡的毛病一味迁就。二儿媳厌恶这里环境艰苦,一心想拉上老公回城里到研究所工作。当然,所有这些“问题成员”无一不在爷爷和父亲的带动下,改正了各自的缺点,成为祖国建设大军中光荣的一员。
看点一        革命词语背后的生活气息
此片是比较典型的文革时期影片,到处充斥着那个特定时代的语言,像“非无产阶级思想”、“家庭革命化”等等,已很难为今日四十岁以下的观众群所理解。但抛开这些革命词语,具体分析片中的每个人物,我们又不难发现,这部影片中的人物性格鲜明,真实可信,有缺点,又自有其可爱之处。像三锡,虽然贪玩儿,不安心工作,却对懂技术的二哥,有些崇拜,想成为一个那样的人。就是一个例子。另外影片中的大多数语言也比较生活化,符合人物性格、身份,像“要是能搞成,那可太带劲儿了。”就只能出自三锡之口,若二锡这么说,就会让人感到别扭。此看点虽小,但仍有必要强调。
  看点二        高傲的朴二锡
   我曾经向张玉昆老师提起过,老爷子一辈子只为正面人物代言,例外据我所知有三个,两个是反派,一个是《不能回来的密使》里的伊藤博文,一个是《不能授勋的英雄》里的特务队长(这个不敢确定,请教张老爷子,老人说忘了。)亦正亦邪的就是这位朴二锡在影片中,朴二锡是大学毕业分配到矿上来的工程师,年轻,有激情。但又是这个家庭里的“凤凰”,凤凰就难免有凤凰高傲的一面,与周围格格不入的一面。况且,朴二锡工程师的二百万吨爆破计划曾经在设计比赛中力拔头筹,更是凤凰里的凤凰。张玉昆老师在声音处理上充分体现了人物性格的这一特征,在这部影片中,往日那个声音低沉浑厚、有点儿瓮声瓮气的张玉昆老师不见了,代之而起的是一个声音有意放低,语速有意放慢,高傲而有威严的工程师形象。是一个作为现场的工程总指挥,处理问题果决、凌厉,语速快,语气不容置疑的张玉昆老师;是一个开着小车,动辄高傲地训斥别人“炸药是把导火索点着就能炸的吗?那叫科学!科学!”,连自己的爷爷要求看个图纸,也敢说“看那干吗?你也看不懂”的张玉昆老师。配上银幕上金龙麟的表演,这一个朴二锡堪称跃然纸上,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可仔细欣赏“训弟”,“训父”,“指挥施工”三场戏中张玉昆老师的台词处理。
 看点三     工程师夫人贞姬
  贞姬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本人身份又是教师。在影片中,大多数情况下,总是一身黑色职业装。脚步轻盈,语调稳重亲切,是一个职业白领形象。向隽殊老师塑造这个角色,没有因为她是一个教师,而在声音上有意识突出亲切、温柔、舒缓的特点,向声中凌厉、泼辣、富于个性的一面,在影片中随处可见。总之,听上去不失向声的基本特点,没有有些影片中听感上的“装嫩”的感觉。另一点应该强调地是,向隽殊老师在片中有几段表达喜怒心情的台词。像提到回到家乡,同学、同事对二锡、贞姬夫妇赞美的喜悦,以及对二锡“心里只有爆破”的愤怒等等,向隽殊老师处理这几段台词,语速加快、声音提高,但值得注意的是,没有感情飞瀑直下的向氏“高、尖、亮”的声音特点,甚至让人感到有些压抑。收放极有章法,非常符合人物的性格、身份特征。
看点四     矿长光录
 郭振清老师在文革期间曾为许多影片配音,译制片角色在郭振清老师的艺术群星谱里占有重要比例,《劳动家庭》就是其中比较成功的一例。一般来说,郭振清老师的声音比较朴实、亲切,但又不失威严。既能为普通劳动者代言,也能演绎凶狠、蛮横的霸主人物,像《勇敢的米哈依》里的希南巴沙。在本片中,郭振清老师的声音则兼具这两种特点。作为父亲的光录是亲切、慈祥的,有着普通人的喜怒哀乐,可仔细体会“逗外孙”的一场戏,而作为矿工的光录是自豪的,特别是那句“领袖说:‘矿工是国家的大儿子’”可称豪气干云,令我过耳难忘。而作为一矿之长,则是亲切中寓威严,同为批评,批评司机往江里倒石头,语气中亲切的成分多一些,而批评二锡看不起工人阶级,则是真正的痛心、震怒。可注意体会郭振清老师细微处的声音变化。
看点五         倔保管春宝
   影片中的爷爷春宝是一个老保管员,是矿山上的老人,又是全家的长辈。平时话不多,但极有分量。极有威严,而这正合中后期肖南老师的声音特点,于是,春宝就在肖南老师的演绎下成了本片最令人难忘的角色之一。肖南老师以苍音、舌音塑造了一个略感口齿不清的老人,以鼻音塑造其慈祥里寓威严的冷峻性格,可仔细体会“与光录谈顺玉”一场戏的声音处理。尤其值得一提地是,在一些短句中,肖南老师通过语气和重音的不同,传达人物思想,同样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例如批评顺玉那句:“不想干就别干了,回家歇着去吧!”就非常出彩。
江湖不笑生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21-04-22
  • 先锋碟报员
  • 爱心大使
1楼#
发布于:2007-09-10 06:27
这片子还真没看过,不过一定要补课了。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http://hexun.com/jhbxs/default.html
配音眺望者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25-03-12
  • 网站建设奖
  • 现实互动奖
  • 社区居民
2楼#
发布于:2007-09-10 13:23
这部影片是上下集,文革期间译制的。当时很多配音演员都下放了,所以大量长影的电影演员参加译制片工作。现在非常著名的历史剧导演陈家林也在那时参加长影译制片的导演协助工作,他说:“正是那时参加译制了《勇敢的米哈依》和《斯特凡大公》,对他日后拍摄大场面影视作品有深远地影响。”
申志远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15-02-14
  • 原创大奖
3楼#
发布于:2007-09-10 14:07
写得好,建议将此人从故宫调往中国电影研究所译制片部长影研究室任主任
你可以说我是跑龙套的,但是你不可以说我是“臭跑龙套”的!准确的说,我是一个演员!    
配音眺望者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25-03-12
  • 网站建设奖
  • 现实互动奖
  • 社区居民
4楼#
发布于:2007-09-10 14:44
引用第3楼申志远2007-9-10 14:07发表的言论:
写得好,建议将此人从故宫调往中国电影研究所译制片部长影研究室任主任

好建议!
benxiong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24-08-21
  • 原创大奖
  • 最爱沙发
5楼#
发布于:2007-09-10 22:06
引用第2楼配音眺望者2007-9-10 13:23发表的言论:
这部影片是上下集,文革期间译制的。当时很多配音演员都下放了,所以大量长影的电影演员参加译制片工作。现在非常著名的历史剧导演陈家林也在那时参加长影译制片的导演协助工作,他说:“正是那时参加译制了《勇敢的米哈依》和《斯特凡大公》,对他日后拍摄大场面影视作品有深远地影响。”

谢老弟补充材料。所提建议已照改
6楼#
发布于:2007-09-11 12:51
这片子还能找到吗??
配音眺望者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25-03-12
  • 网站建设奖
  • 现实互动奖
  • 社区居民
7楼#
发布于:2007-09-11 13:18
引用第6楼光辉岁月2007-9-11 12:51发表的言论:
这片子还能找到吗??

市面上有三种版本卖.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