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nzj
齐天大圣
齐天大圣
  • 最后登录2018-04-24
阅读:5315回复:8

译制片的录音制作 童乐

楼主#
更多 发布于:2007-10-06 01:31
    2003年3月,上海文广集团斥巨资  在广播大厦西裙楼建造了几乎能与好莱坞媲美的庞大的电影声音后期制作系统。而我从此开始在这里与译制片结缘。驾驭着极尽“豪华”的全数字录音、混音设备,我不断地对国外制作精良的原版片与我国的译制片进行声音的比较,寻找差距,加上我自己制作译制片的经历,积累了不少心得,在此与大家交流。  
     有些喜爱译制片的朋友,常把译制片当作一项专门的艺术来欣赏,他们会一遍又一遍地看,体会配音演员的发音吐字、感情神韵。过去、甚至现在,上海电影译制片厂大多数翻译片一般是将对白“推”得比较靠前,音色也总是往“好听”的方向去录,也就是频响尽量录得比较宽,尽量让音色脆亮。从录音的角度说,这会使得译制片的声音不如原片那么浑然一体。但这种风格比较符合一些老影迷的欣赏要求。  
     在笔者看来,随着录音技术的发展,一部电影仅声音方面就是一门综合的艺术了(这句话太令人发寒了),配音演员的神韵就像戏曲家的唱腔,不会因为你在制作时“推”得响一点或者“拉”得轻一点就有所改变。换句话说,演员怎么配得有神是演员的事,而作为声音制作人员,更为关注的应该是如何使译制片的声音录制得更加真实、更贴近画面、更能与电影故事本身融为一体。
      如今画面制作精良的大片越来越多,加之惊心动魄、刻画传神的环绕声制作,吸引了大量的观众。一部电影吸引人的地方太多了,可以是剧情,也可以是特技和音响效果。我个人认为,不管怎样,就译制片而言,决不能改变原片的主旨,不能为了突出配音版的对白而削弱原片的音响效果,即使是在素材音响效果非常强的时候,也不能为了“让”对白而减少动态或者削弱气氛,因为这是电影。 
    尽可能地贴近原片,尽可能真实再现原片的声音,是我录制译制片的目标。为了追求接近原片的同期声,有时我宁愿牺牲一些音质——很多美国ADR录音的影片都是这样。为SKA公司出品的所有电影担任前期录音的英国录音师Simon Hayes曾说过:英国的ADR制作比不上美国,显得粗制滥造。我们知道,好莱坞很多大片、名片的声音后期都是在英国做的,英国在这方面可以说是领先世界水平的,而英国的制作人为什么会这样评价呢?因为美国的ADR录音做得实在太好、太细腻了,你甚至无法分辨出它与同期声的差别。为什么能如此接近?因为不遗余力地追求真实。实际生活中,平常跟你说话的人的声音不可能低频那么厚实、高音又那么有“光泽”。  我认为声音制作中最值得关注的是声音的层次和环境感(是否有些片面),这也是配音影片的声音处理中最难解决的问题。美国ADR录音技术已经很成熟,不仅避免了同期录音中一些固有的问题,现场感也可以好到几乎与同期声不相上下的程度,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关键就在于对声音的层次和环境感的处理细致入微。许多好莱坞影片几乎可以完全依赖后期ADR录音。上海文广集团斥巨资建造的电影录音棚、混录棚,硬件完全达到了好莱坞的水平,应用中除了要借鉴电影译制厂几十年制作的经验,还要反复推敲原片的声音制作,比较、模仿。  简单地说,我所做的一切就是要尽可能消除“棚味儿”。为了追求效果的真实感,对不同场景都加以细微区分。例如:对于内景,要考虑房间大小、建筑材料、布置等因素,甚至要考虑说话者靠近墙面等反射物的不同距离和不同材质可能的反射。    
    对于外景的处理更要小心。比如外景是在沙漠中,对这种地方中、近景的处理应该非常干净,不能残留一点棚内墙壁反射声的痕迹,更不能有一点话筒串音;当然,远景可以根据情况稍作处理,必要时引入一些旷野的效果,增强距离感。以我录制的《埃及艳后》为例,其中一个场景是一行人骑着骆驼远去。要做出声音渐远的效果,就要考虑许多因素:主音的音量自然是渐轻,可这并不足以体现声音的远去;当远到一定距离的时候,理论上会听到声音因为高频的衰减、主音比例的减少和来自其它地方的反射声比例的增加而变得模糊和遥远。在这里逐渐改变主音和空旷的效果声比例,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与画面也比较融合。但这种处理必须使用得当,不能“过”,所以需要谨慎地参考原声来处理。比如凯撒的大军准备攻打宫殿时一位将军与艾迪费斯一拨人的对话,当他们各自与自己阵营中的人低语时是不可能有任何反射声的,只有向对方阵营大声喊话时才可能有反射声,并且这种反射声与旷野中散漫的回声不同,它是有来源和方向性的,在这点上原片处理得非常细腻,我在译制片录制中也自然没有忽略。 
     再比如电影《冷山》,故事发生在一个美国南部的小镇,四面环山,有很多旷野、山郊、峡谷深潭的画面,并且空气湿度似乎很大。因此,对外景声音的处理也必须像原声那样引入一些幽远的回声才显得真实。仅仅采用强吸声录音是远远不够的,不仅不够真实,更无法和国际影片素材中的声音,尤其是动物的叫声衔接。事实上,每个场景的声音都是不同的,包括小镇的广场甚至街上,同样有来自建筑物的各种反射,必须针对每个不同的场景进行细微的处理。还有回廊、凉亭等一半室内、一半室外的场景,我们都进行细微地调整,力求与原声更接近。  在声音层次的把握上,简单地说,就是声音的远、近处理,同样非常重要。尤其是电影,镜头跳跃非常大,声音的景深必须切合画面,才会让人在看着画面听的时候感觉自然,这也是译制片声音制作中的一个关键。我们在混录时,参考画面的远、中、近景及特写,包括画面人物说话中回头的情况,分别调整声音的电平、混响比例、均衡等参数以接近原声,力求声音也有“镜头感”、有层次。值得注意的是,声音的层次感决不是简单地调整电平就可以实现的,反射声的比例和频响的变化都至关重要。  
      声音的临场感是很多因素综合的结果。比如《埃及艳后》中的一场戏,一边是艾迪费斯向当地的石头贩子吵着要货,另一边是几个高卢人在谈论猜测。这里的处理比较复杂,包括声音层次上的主次要分明,随着镜头的跳跃,声音的声像、远近也要不断调整;还有他们说话的场景是在一个小巷子里,加入一些巷内墙壁的反射声会显得更真实。  
      提到声像的处理,值得一提的是《哈利·波特III》的录音。这是我录制的片子中声像、层次处理最多的一部电影。影片中有很多处是同时在不同方位以不同机位、不同角度对两拨人进行拍摄,一明一暗、一主一次并时有交错,声像就要根据画面不断调整,定位要非常准确,否则一不小心就会使观众搞不清方向。因为多处是先出声音、再引入画面的,层次很多,而且有的人物很远,在画面中很小,观众必须循着声音去找人物。而在影片后半部分又出现了一次时光倒流,在原先的复杂层次上又加了“哈里与赫敏回到过去后,作为知情者,一边不让别人和过去的自己发现,一边又引导事情往另外一种结局发展”这一层。这使得声音的层次非常复杂,因此,必须加以明确区分,使观众能够清楚地分辨。换句话说,每个人物的声音必须严格“贴”到每个人物上。那么,怎么分清层次?这需要从多方面入手。首先是声音远近层次,除了过去与现在的赫敏与哈里两拨人,还有石屋里的海格和从远处走近的当布里多教授等人,这两拨不同方向、不同环境的人,以及后面他们一起进入小屋、又一起到小屋后院里,这当中还有一次开门说话。在译制片录制中,我注意将每一个细节与原片进行比较,不仅从声像上对位一一处理,而且针对石头屋内屋外音色的不同、镜头远近的不同、开门关门音量的不同,以及远景时山野中的反射声,都一一作了处理。  
      需要指出的是,译制片的声音制作虽远不及M&E素材处理那么复杂,但也不是一般人想象的那么简单,有很多学问和技巧。必须下功夫去学习、去摸索,不断提高,才能录制出好的译制片。

最新喜欢:

loveofmaryloveof...
杰尼斯小子退散!
恋水莲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14-09-03
  • 原创大奖
1楼#
发布于:2007-10-06 01:38
很有参考价值的文章。从哪里转的?
童乐的录音是很细致的~~
过去的译制电影突出对白声,比较艺术化
现在才是符合现实生活的
[color=red] [b] 一个人能够从事一份自己最喜爱的工作是一种幸福。 关于这种爱 ——是DNA,是长在血液里的爱 [/b] [/color] [color=blue] [b] 没有任何人任何事可以夺走我的欢乐 ——对声色光影永恒的恋慕 欢迎来我的博客: http://hi.baidu.com/qianyemeinan/blog 百度翟巍吧 http://tieba.baidu.com/f?kw=%B5%D4%CE%A1 [/b] [/color] [url=http://weibo.com/1468140127?s=6uyXnP][img]http://service.t.sina.com.cn/widget/qmd/1468140127/078cedea/7.png[/img][/url]
kirite
  • 最后登录
2楼#
发布于:2007-10-06 01:44
说的很不错,这就是我为什么对新时代的配音越来越喜欢的缘故
kirite
  • 最后登录
3楼#
发布于:2007-10-06 01:46
美国的声音后期制作能做到和同期录音区分不出来,真的是不简单
4楼#
发布于:2007-10-06 08:35
要多培养些年轻录音师,让录音事业后继有人
zerof
  • 最后登录
5楼#
发布于:2007-10-06 23:00
看上去应该是广电类的杂志上的文章,搜索了一下好像还真是

http://www.tech-ex.com/jsp/membership/login/paid_login.jsp?dest=/broadcast/articles/ibi/00336854.html

个人认为,在把握好了翻译,人物配音等方面后,再弄这些个不迟,没有好的翻译和人
物配音,再有真实感也白搭
kirite
  • 最后登录
6楼#
发布于:2007-10-06 23:36
术业有专攻,分工不同,分工不同……
提尔皮茨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17-02-22
  • 网站建设奖
7楼#
发布于:2007-10-07 09:43
不知为什么,现在上译译制片的名单上见不到“录音工程:童乐”的字样了,她走了?
[size=7][color=red]A [/color][size=6]V.[/size][color=blue]P[/color][/size]
chenzj
齐天大圣
齐天大圣
  • 最后登录2018-04-24
8楼#
发布于:2007-10-07 14:36
引用第5楼zerof2007-10-6 23:00发表的言论:
看上去应该是广电类的杂志上的文章,搜索了一下好像还真是

http://www.tech-ex.com/jsp/membership/login/paid_login.jsp?dest=/broadcast/articles/ibi/00336854.html

个人认为,在把握好了翻译,人物配音等方面后,再弄这些个不迟,没有好的翻译和人
.......



我举个例子:

如果配音演员不了解录音知识,或者说与录音师没有默契,

明明画面上两个人处在远景,配出来的感觉是特写,那叫好配音吗?
杰尼斯小子退散!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