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2363回复:0

[精品整理](转贴)《用声音塑造银幕形象》作者:李梓

楼主#
更多 发布于:2002-11-08 23:49
[这个贴子最后由豆满江在 2002/11/08 11:52pm 编辑]

                                                      用声音塑造银幕形象
 

                                                             李 梓
    不久之前,中央电视台又一次播放了我们上海电影译制厂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配音译制的美国影片《音乐之声》。几个正在读高中一年级的学生看过影片后给我来信,说他们很喜欢这部影片,特别是喜欢影片女主人公玛丽亚热情奔放,富有朝气,敢爱敢恨的性格。他们知道玛丽亚是由我配音的,问我影片中玛丽亚唱的歌是不是我唱的?如果不是我唱的,为什么歌声和汉语对白的音色那样贴近?观众中类似的提问我以前也曾不止一次地遇到过。
    其实,电影配音创作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要忠实原片,衡量翻译片成功与否的标志是看汉语对白与原片故事情节、人物性格、语气语调,能不能融为浑然一体。就拿《音乐之声》中玛丽亚这个人物来说,在配音译制的过程中,经过反复观摩原片,推敲台词,揣摩人物内在思想感情,认为汉语对白必须突出人物年轻纯情,语言节奏明快,活泼而又能歌善舞的特点。为此,我在配音时尽量运用高音区域,避免出现拖腔拖调,使汉语对白与英语歌曲在音色上尽可能地衔接协调起来,因而取得了较好的艺术效果。
    我在40多年的配音创作中,曾经为几百个角色配音,其中为观众所熟悉的有:墨西哥影片《叶塞尼亚》中的叶塞尼亚,英国影片《简·爱》中的简爱,法国影片《巴黎圣母院》中的艾斯美拉达,日本影片《望乡》中的女记者山谷圭子和《野麦岭》中的阿峰,朝鲜影片《红色宣传员》中的李善子,美国影片《美人计》中的阿利西亚(著名影星英格丽·褒曼主演),以及电视连续剧《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安娜和《居里夫人》中的居里夫人,等等。在人物类型上,既有出身名门的大家闺秀,千金小姐;又有下层社会的吉卜赛女郎,乡村姑娘;既有属于社会名流的女记者,女科学家,女议员;又有监狱中的女警察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女游击队员,可说是应有尽有,无所不包。那么,作为配音演员面对如此众多的角色,怎样才能做到准确地理解原片,把握住原片的风格和人物性格,为原片人物增光添彩呢?其实,这里没有什么捷径和诀窍,关键是要善于学习。世界是多彩的。世界上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民族特性,风俗习惯,生活特点。因此,
    各国电影艺术家所拍摄的影片无不打上自己民族的烙印。当我们接受了某一部电影的译制任务后,都要收集和熟读同影片有关的资料,如果是由名著改编拍摄的影片,则必须熟读原著,以便熟悉影片所反映的生活,加深对影片的理解,为配好角色打下基础。同样重要的是,配音演员要不断提高自己运用声音和语言技巧的能力。正如部队士兵离开“摸、爬、滚、打”就无法成为坚强的战士一样,成熟的配音演员时刻离不开创作实践。在我从影的路上也经历了一个反复磨练的过程。最初,我担任配音的角色,在掌握人物口型、节奏和语言标准方面都无可挑剔,但老一辈同行和领导都不满意,还送给我一个“瓷娃娃”的雅号。意思是说我配音的人物好似光溜溜的,缺乏鲜明性格。后来我接到配音任务,侧重在把握人物的内心情感上多下功夫,终于使自己在配音创作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故事片演员最忌“千人一面”,翻译片演员最忌“千人一声”。记得在美国影片《恶梦》中我为监狱中的女看守格雷尔配音,这个人物凶神恶煞,残忍无比,动辄对女犯人施以棍子打、皮带抽的酷刑;而她自己却酗酒、抽烟,放荡不羁。我配音时尽量运用低沉、凶狠、沙哑的声音,以突出这个人物的残忍性。影片上映后,有的观众来信说:李老师,以后你再也不要配这样的角色了,我很不忍心听你这种声音。殊不知,这个观众的来信,恰恰说明我通过声音对格雷尔这个人物的刻画,符合了原片的要求,同时也正说明我给了观众一个满意的答卷。
                                                                        -----《新民晚报》2002.02.27

最新喜欢:

远娴远娴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