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兰
管理员
管理员
  • 最后登录2018-02-08
  • 优秀管理员
阅读:1841回复:3

[精品原创][专题讨论整理转帖] 之 关于译制片

楼主#
更多 发布于:2002-01-20 19:06
[这个贴子最后由法兰在 2002/01/20 07:10pm 编辑]

忍不住要说两句关于译制片的看法  by   ygeorge
      现在很多朋友所说的译制片一般都被等同于经过制片厂配音的片子。而且绝大多数人都对译制片不齿。
       没错,现在随着大家英语水平的提高,大家的目光也基本上可以自由地在images和subtitles之间移动,甚至为有时听懂了对白而窃喜——听力又进步了 ^_^ 。与经过翻译的copy相比,我们可以品味影片的原滋原味。
       不过各位想过没有,问题的重点并不在于是否是配音,关键在于我们看到的很多译制片被剪接了!!!我一直弄不明白,在影片开头的字幕中,译制导演是干嘛的,也对审片一职非常憎恨,你让我们在看你们想看,认为该看的东西。
      所以,提个问题,如果电影院里放的是打字幕的经过片审的片子,你会去看吗?反正我还是到老板的碟架边晃悠,“喂,这个是不是碟版的?。。。。。”
是的 by 极品影虫
     你所谈到的问题已超出了“译制片”本身,我们的传媒是受管制的,电影当然不能例外,造成影片被阉割的原因出在那些电影局的官僚们,艺术家根本无权决定译制片是否应剪辑,而那帮无耻的、下作的、卑劣的人才是罪魁祸首。
补充说明:我为什么反对配音片   by 周黎明
       首先,每个人都有自己选择的权力,最好是像广州那样字幕版和配音版同时存在,供观众选择。(但据说放映字幕版是非法的,或说不符合政策的。)
        我不否认上译厂的配音水平很高。我小时候就是看他们的译制片长大的,留下的全是美好的印象。
       具体谈到某部影片,配音片超过原版片也是有可能的。如费里尼的影片本身就是配音的,而且是水平不高的配音,中文版若用配音毫无不妥之处。
       但从原则上讲,我反对配音片,或者说是提倡逐步过渡到字幕片。
       楼上这位朋友的观点我都想过,并且都有解答(当然不一定能说服你),此处只能回答一两点:
       字幕和配音本身不存在翻译谁好谁坏的问题,你觉得配音片强,那是因为你看的配音片都是正规单位翻译的,而字幕片多半是盗版商乱来的。从翻译的难度讲,配音版要困难些,因为要照顾口型,而字幕版每句话可长可短,没有这个限制。当然,优秀的字幕翻译应该是简短的,这样观众可以一目了然。
       我们假设配音演员完全复制了原版演员的声音表演,并且不存在千声一人的问题,但仍然有以下问题:
        我国购买的正规外国片,有些附带了完整的供配音用的声道,有些则没有,对于后者,配音厂往往因陋就简,在出现对白时,将音效压低。这是我在当年看《远山的呼唤》时发现的,后来参观上译厂时得到证实。当然他们作的很巧妙,一般观众不会注意。有时他们不得不重作一部分,如《叶塞尼娅》中的一首歌曲便是由上影乐队重新录制的,原因是配在上面的台词很多,用传统的压低音量难以解决。
      即便是有完整配音声道的影片,所配的对白效果也会远远不如好莱坞原版。举例来说,我国录制的影片从来不讲究演员说对白的场所,尤其那些后期配音的影片,不管你说话时人在小房间、过道,还是空旷的地方,声音是一样的。而好莱坞影片对于这些非常讲究,有位导演曾跟我说,他花在制作声音效果的时间,跟拍摄画面一样多。
      这些在专业上叫做ambience sound,就是这些一般人觉得不起眼的小细节,才提高了整部影片的制作水平。而在这方面,我国的水平低得实在可怜,我们的配音厂用的设备,还不如一些发烧友自家的。《阳光灿烂的日子》是一部很优秀的影片,但它的音效简直一塌糊涂,我不知道我们的外国片配音在这方面能好多少。
       你如果觉得这些都很次要的话,或者看的是枪版,当然不会在乎这些。但对于内容空洞的好莱坞娱乐片,很多观众享受的就是那份制作的精致。而配音版往往在这方面需要作一些牺牲,牺牲的程度跟设备、人员的素质等有关。
        最后,我要说明,配音只是重新传递语言的一种途径,既不是最保守的,也不是最激进的。在有些国家,所有的电影歌曲都是需要配音的。我在20世纪福克斯的仓库里,发现了《音乐之声》的国际声道原来包括了歌曲的伴奏,而那些国家的观众听到的不是Julie Andrews的歌声,而是他们本国的歌手的重新演绎。
       好,你现在假设一下《泰坦尼克号》的主题歌不是Celine Dion唱的,而是叶倩文或毛宁的版本。希望各位不要尖叫,一个地方认为很自然的事情,另一个地方可能认为是大逆不道。但事物的发展总有一定的规律,以前我国上演意大利歌剧也是唱中文的,可现在改成了原文。很多国家都是这样一步一步过来的。
我们究竟应如何看待“译制影片”?by 极品影虫
应该说,近十年以来,官方和民间有关“译制影片”的“争论”从未停止过,但以前,这种争论还只是局限在电影爱好者内部。只是最近,更多“圈子”外的人也加入了论战,并且,有关痛斥“译制影片”斑斑劣迹的评论与誓言取替这一艺术形式的叫嚣声不绝于耳。一个个都是“苦大仇深”的模样。似乎只一夜时间,曾经的“盛宴”就变成了“鸡肋”。在破解这种行为背后原因之前,有必要先说一下我们“译制影片”的现状。
首先,必须承认的是,目前,译制影片的制作水准,在总体上呈下滑趋势,这是不争的事实,究其原因,有以下三点。
一、 老一点的影迷应该不会忘记,早期的译制片都出自几个知名电影厂,长春、上影、北影,………所呈现出的是百花争鸣的局面,而进入九十年代后,这种局面逐渐萎缩,直至陷入目前由上海译制厂一家“独揽大局”的尴尬境地。那种由于“千人一声”而直接导致观众心理与生理的严重不适相信每个影迷都有过切身体会。任何一门艺术如果缺乏竞争,都将陷入无可挽回的“退化”。正是中国电影人的短视,采取了看似强强联合实则“近亲繁殖”的政策,使我们的译制片陷入了无可挽回的没落。由此造成的恶果,不知道还要让国人咀嚼多少年?
二、 由于中国最早从事配音工作的艺人大多是舞台剧演员或播音员出身。致使其声音无一例外的刻上了浓郁的“艺术味”。这种在朗诵、演讲时极为出彩的腔调用在电影配音上就显得做作,多年以来,观众被这种经过特殊训练的声音所蒙蔽,而一但接触到“原版”声音才猛然惊醒,原来老外说话哪有这么“拿腔作势”!可怕的是,配音界的老一辈精英们似乎还陶醉在这种“风格”中难以自拔。而新一代配音人也自觉的秉承了这一传统。使本来就步履维艰的译制片陷入一潭死水,改革与创新已然是遥遥无期的梦想。
三、 上译厂的几位知名配音人一直以来就利用各种媒介诉苦,什么设备老化啊,经费不足啊,人才匮乏啊………等等。惟独听不到其对自身的反思,说句极端的话,“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配音界一直以来就是外人难以涉足的领域。同遍地开花的影视表演学校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培养配音人才的地方屈指可数,自命为“阳春白雪”的骄傲直接导致了配音界的青黄不接,一方面是几副“老嗓子”苦撑局面,另一方面又是真正有才华的年轻人被挡在了门外。更为可悲的是,为数不多的现有人才也往往耐不住清贫而纷纷转行,加速了译制影片的衰退。
了解了译制片的现状,就不难理解为何有那么多的偏激言论产生。但,矫枉过正并非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彻底推行“全盘西化”也只是痴人说梦,同译制片诸多弊病相同的是,主张废除这一艺术形式的言论也充斥着无法自圆其说的逻辑混乱,并散发出一股浓烈的“伪道学”气味。现找出几条最具代表性的与读者共鉴。
1、 配音损坏了影片原有的艺术风味。
评:但凡诋毁译制片的人大多爱拿这条理由来“祭旗”。不错,属于二度创作的译制片由于替换了原有语言,必然揉进了创作者对角色的主观理解。这是必然的。可以说,译制电影本身就是“缺憾”的艺术。但,又有多少国人能够真正品评外文影片,并从中得到美的享受?这不是一个英文水平的问题,就算你专业八级外带个GRE也未必能真正体会对白的意味,(更何况大多老百姓根本不懂英文),语言是文化的积淀,而非只是工具,如:汉语水平再高的老外也不可能区分李白的狂放与杜甫的悲悯。因为,这是一种脱离了文字本身只能意会的境界,是汉文化刻在我们身上的烙印。你尽可以去品尝哥伦比亚咖啡与古巴咖啡的微妙区别,只是别忘了,绝大多数国人不喝咖啡,他们喝茶!
2、 译制片损坏了原片的音效,使之不完整。
评:又是一种以讹传讹的论点,影响影片音效的原因主要是胶片在拷贝时的磨损和影院硬件设备的低劣,译制本身对音效的损耗是很底的,更何况,进口大片中真正体现音效的段落,其人物大多都保持缄默,既无须配音,又何来损坏?我曾特意到影院选看未经配音只有字幕的“原版大片”。音效和经过译制的同一部影片毫无区别。
3、 决大多数的国人虽不懂英语,但坚决支持废除译制片,改看“原版片”
评:什么时候做的民意调查,这么大的事我怎么不知道?这种论调纯属“拉大旗,做虎皮”。事实是绝大多数的中国人根本就不把电影当成一回事儿。看电影的人当中也没几个真在乎译制片与原版片的区别,只有一小撮三流影迷还没有看过多少影片,就迫不及待的要跳出来与译制片划清界限。这种小丑做派还具有一定的鼓动性,带动了一批“媚雅”人士跟其一起鼓噪。而所有这些人就构成了他们所谓的抵制译制片的“绝大多数”。
4、 因为国外一直将看译制片当做是“没文化、没品位”的象征,所以,我们也应禁绝。
评:先不去考究这种说法的真实性,单听这种论调就透着一股子“奴才”味儿。各民族对电影艺术的理解根本不可能用一种尺度去衡量。能够有机会身处国外去“亲近天颜”的人毕竟也只是少数,而留守国内的同胞却没这福分。一定要谈“层次”的话,我要说,中国有二流的导演与摄影、三流的演员、九流的电影市场与那不入流的发行放映制度。但,我们的译制片或有诸多缺点,但其水准在世界范围内都属一流。你可以忽视并抛弃它,可你无权践踏它!
归根结底,在对待译制片的态度上集中反映了我们这一代影迷的素质。既然我们无法否认曾经的译制片是一把通往电影艺术的扶梯,带给了我们太多的感动与期盼。我们又怎能在今天端起碗吃饭,扔下筷子就骂娘呢?相反,我们都有义务对译制片把把脉,为它以后的出路进一言,漫骂与指责根本于事无补,更无法凸显谁的“境界和层次”。相反,只能显露出“平庸与猥琐”
谨以此文告慰在译制片的创作中默默耕耘和探索的人。并敬告那些假道学的簇拥者“你有权选择你认为好的东西,但请别将个人好恶当成真理强加于人”!
真有功夫 by     doggy_courage
有這麼多時間這裡爭辯﹐你不如去譯制多點片子。都什麼時代了﹐還有時間等譯制﹖
等你譯完一部﹐我們早看完几十部了。誰還會看過原版再去看你的譯制﹐廢力不討
好。
Again  by     doggy_courage
        對電影配音本來就是由于社會不對外開放產生的副產品。現在中國加入WTO﹐引進電
影的速度越來越快。逐漸逐漸電影市場會更趨向于國際化﹐就是同一天有多部電影
同時放﹐每一周有新片上映 (當然還不會來得這麼快)。但前景和趨勢是很清楚的。
現在是一年引進十部二十部﹐還有點時間粗制濫造 (每月一部吧)。以後一年近百部
都有可能﹐還容得你喘息﹖
       配音電影曾是美好的回憶﹐但歷史是發展的。現在的青少年是在看有字幕盜版的年
代成長的﹐一是對字幕習以為常﹐二是怎麼會對老一代人對配音的感情有絲毫認同﹖
看字幕不用你懂外文﹐有中文認字水平就夠了。不明白為什么非一配音就更明白了﹖
配的音打成字幕有什麼大分別﹖對配音電影的討論有助于幫助配音行業正視自己的
位置。歷史的車輪是擋不住的。
 
hehe by  wxhsh
      可能有些朋友误解我的意思了,我上次那篇谈论配音的文章并非否定中国配音演员的工作,只是的确有许多粗制滥造的东西,还有就是配音演员人太少,听来听去就那么几个音,象看香港连续剧。当年童自荣配的佐罗十分经典,很有特色,但特色这东西听久了也会生厌,更何况几十年中几乎每部进口片都有他的声音(指上海地区上映),使我一听到他的声音就起腻。
      还有许多声音与年龄脱节的,明明是十几岁的小孩子而配音的明显是那种三四十岁女人掐着喉咙在装嫩,让人直起鸡皮。象这种东西我情愿听原声(听不懂也比受罪强)。
       还有就是楼上老兄说的时间不等人,配音/拟声需要时间,而与D版竞争就是比时间,谁快谁得势。这也是我们总不能与国际同步发行新片的原因。
       btw,90年代来最好的配音我认为是上影厂译的《廊桥遗梦》,和原声一样精彩。
三点回复 by 极品影虫
1、别误会!
我不是“保皇派”!相反,我也喜欢看“字幕”片。但要是说看“字幕”片与看译制片没区别,我就是不能苟同,由于外语水平的限制,使得大多数观众常常在注意看“对白”的同时,破坏了对演员表演欣赏的连续性和完整性,(这和“功力”无关,反而是习惯用这种方式看电影的影迷最容易忽视的缺憾)再加上绝大多数D版碟的字幕质量实在让人不敢恭维,常常看的人一头雾水。相比之下,译制片对台词的翻译,就严谨的多,也更利于观众尽量“完整”的看影片。
2、别激动!
我绝没有干涉谁爱好的意思,看译制片也好,看字幕片也罢,都是个人的权利,我所看不惯的是那些一定要用贬损“译制片”来抬高身价的小人,wxhsh提到的《廊桥遗梦》让我想起了这么一位哥们儿,据说因为配音破坏了女主角那独特地,含有意大利口音的英语,所以坚决不看配音版,后来一打听,这哥们儿的英语水平跟我差不多,害我白激动半天。
3、别做梦!
原版电影取缔译制片虽是大势所趋,但是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两种形式并存的世态将是不可避免的,谁让我们是初级阶段的呢?想凭一己之力带领大家跑步进入共产主义?我也想啊,可能吗?醒醒吧,朋友
祝好運 by  doggy_courage
我不認為這裡有雅和俗的對抗。如果你扛起了“雅”的大旗﹐你其實已經和他們一樣
“俗”了。雅和俗其實界線很模糊。大家都是為自己喜愛的形式說幾句話罷了。
原音片和譯制片就象DVD和錄像帶在美國並存的情況。現在是有並存的需要﹐而且可
能在很長時間內。這是事實。但我的看法是取代是心照不宣的。個人的好惡取代不
了發展趨勢。大家都有美好的回憶﹐但歷史還是要向前走。走得快慢是一回事﹐但
徒勞的想以改進譯製片行業來挽救必將成為明日黃花的命運\﹐好吧﹐祝走運\﹗
朋友,先别急吗! by 极品影虫
这位仁兄可能对我还是有误解,为了澄清一下,我想我还是招了吧,其实我应该算是最早一批接触原版字幕片的那批影迷,早就看清译制片的种种弊端,和它必被取缔的现实,并且,我也是最早加入讨伐译制片大军的一员。要不,我怎会用一半的篇幅来历数译制片的现状,我真正看不惯的是那些用看什么类型片子作为划分影迷三六九等的人,如果我们都不削于用贬低译制片来抬高身价,那么,争论就无从谈起了。你说是吗!
————————————————————————————————————-———
以上内容整理自网易娱乐新社区周黎明留言板相关讨论,我发帖申请转载,已得到极品影虫授权,发帖的其他人也没有提出反对。
[color=blue][move]爱上一个天使的缺点,用一种魔鬼的语言[/move] [/color]
法兰
管理员
管理员
  • 最后登录2018-02-08
  • 优秀管理员
1楼#
发布于:2003-06-17 10:17
[专题讨论整理转帖] 之 关于译制片
提。MULAN,你要的影虫的帖子就在这里头。
[color=blue][move]爱上一个天使的缺点,用一种魔鬼的语言[/move] [/color]
惹残烟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06-07-06
2楼#
发布于:2003-06-17 10:34
[专题讨论整理转帖] 之 关于译制片

原来在这些人看来
原声片取代译制片是大势所趋

我怎么就认为恰恰相反呢
原声片在对白上根本就没有译制片的那种艺术性
遥遥晚空 点点星光 息息相关 不要忘了 我来这儿 就是为了要让你再得到应有的欢乐
harry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10-01-14
3楼#
发布于:2003-06-17 11:09
[专题讨论整理转帖] 之 关于译制片
欣赏影片,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尺度。对于我,我只会关心情节和特技效果,至于其他的东西我不会过多在乎。我希望能轻松的把影片看完,所以配音对我来说很重要,我喜欢配音。
虽然学习英语是大势所趋,但我可以肯定不可能有这么一天所有国人都能流利的使用外语,不看字幕就能欣赏影片(除非被奴役),更不用说人人都能分得出什么意大利口音的英语(这是扯淡!何况那些叫嚣着看原声片的人的英语水平也就那么回事)配音对于广大国人来说仍是一种工具,而对像我这样的人来说永远都是艺术。
喜欢配音有什么错误?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对于那种反对配音的人来说也没有什么道理可跟他们讲的,讲不通。一句话,就是艺术品位不在一个定位上(这定位差异不是上下贵贱之分,而是平起平坐的),很难达成统一,所能做的就是井水不犯河水,谁也别指责谁。他们说配音是落后的自有他们一车的理由,我们说配音是独立的另一门艺术也同样有我们种种的道理,何必要大动干戈,非把谁灭了才好呢?
有人说我们配音爱好者是“保皇派”,我可不这么觉得。所谓皇是落后的影响时代发展的绊脚石,而配音是这样吗,它是由影视发展自然派生的一种新的艺术。艺术!我们保这门艺术算是保皇?还是那句话,不同人有不同的欣赏标准和价值尺度,谁也别强求谁,谁也别抬高自己喜欢的而贬低对方不喜欢的。作为我,我欣赏电影才不在乎那一堆堆叽哩咕噜的外语表达的是什么呢,管他是意大利英语还是毛里求斯土话,我只希望能顺顺畅畅的看完片子,我就是这种低等的观众,难道我这种人在社会上没立足之地了不行?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