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水莲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14-09-03
  • 原创大奖
阅读:2939回复:0

[精品转贴][转帖]喷泉里的三枚硬币——永恒的《罗马假日》

楼主#
更多 发布于:2003-10-02 18:36
喷泉里的三枚硬币
美国好莱坞著名演员格里高利.派克2003年6月11日晚安详地离开了人世。
巧合的是,今年也是他主演的《罗马假日》公映50周年,奥黛丽.赫本逝世10周年。6月11日,美国刚刚发行了一枚纪念奥黛丽.赫本逝世10周年的邮票,相隔几小时就传出了派克离世的消息。或许上帝在接纳了一个最美丽的天使后,也希望能有一位最优雅的绅士与之相伴。
格里高利.派克和奥黛丽.赫本,他们终于变成了电影里的记者乔.布莱德利和安妮公主,镶嵌在罗马这个城市的记忆中沉沉地睡去。这两个名字仿佛静静躺落在喷泉池里的硬币,成为这古老而男性化的城市里最柔和的一点梦境。
《罗马假日》,是美国派拉蒙影片公司1953出品的电影。剧情如同假日的心情一般简单明快。某国公主到古都罗马访问,她对繁文缛节极为苦恼,晚上偷溜到市区欣赏夜色,结果巧遇善良的美国记者。第二天,记者发现报上“公主意外生病,取消一切外事活动”的消息,感到很蹊跷,细细察看,竟然发现自己昨晚留宿的女孩就是“生病”的公主。于是便想借此机会发条独家消息,赚上一笔。他带着女孩四处游玩,乘机让一好友偷拍下公主的玉照。与此同时,公主所在国也派出了便衣,到处搜寻公主的下落,两队人马不时相遇,都被记者巧妙躲避。公主终于要回宫了,两人依依惜别时,才发现已经相互爱慕。可是公主毕竟是公主,平民终究是平民,最后公主不得不为了本身的职责而忍痛牺牲爱情。最后的记者招待会上,两人语带双关,以示告别,那些偷拍的照片成了最好的礼物。
后世的苛刻影评人总爱把《罗马假日》与《乱世佳人》比较,说《乱世佳人》展示了一个时代的悲欢离合,生死爱恨,而《罗马假日》简单得除了赫本和派克,一无所有。让他们去咬文嚼字地贬低吧,他们的文字丝毫也不会撼动《罗马假日》在我们心中的位置。我们仍然爱无数次重温这部119分钟的黑白电影,爱珍惜地回味电影里每一个令人心动的细节,爱在这样的爱情和邂逅里迷失自己的双眼。因为这不仅仅是罗马的故事,而是罗马的童话。情节简单并不妨碍它打动了几代人的心灵,与其说简单是《罗马假日》的瑕疵,不如说简单是它的特色。我们这些普通人便是在这样精心演绎的简单里沉醉地爱着,梦想着。给人一个完全虚构的、美妙而单纯的119分钟,这也是电影把人从沉沦的现实里救赎出来的方式之一吧。
在我们继续满足地做着这些梦的时候,派克也终于安静地离开了,如同《罗马假日》里的离别一般安静。这个优雅、坚毅的男人,在过去的50年里,为我们留下了诸如《罗马假日》、《百万英镑》、《杀死一只知更鸟》等经典作品。这个好莱坞的绅士获得过5次奥斯卡奖提名,并在1962年因《杀死一只知更鸟》一片获得奥斯卡奖最佳男演员奖。这些成就证明他在著名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毕业前夕改行从影的选择是正确的,世界也许失去了一个成功的学者,却获得了一颗不朽的明星。
而那短发的公主在10年前已离我们而去。现实中的赫本一生坎坷,灵魂却始终保持着《罗马假日》中的明亮。晚年,她曾出任过联合国的爱心大使,那张与索马里难民儿童的合照,是这位巨星和我们这个世界的最后告别。这位1929年出生于比利时布鲁塞尔的女演员,在16年的演艺生涯中留下了电影作品多多——《窈窕淑女》、《谜中谜》、《丽人行》、《龙凤配》、《第凡纳的早餐》。其中最深入人心的,仍是《罗马假日》中的安妮公主。宽边的太阳眼镜,精致的锁骨,清澈无邪的笑容,全部沉淀了下来。奥黛丽.赫本从此没有老去,童话里的公主不会老去,于是她永远是那个好奇地望着卧室里四角雕塑的孩子气的公主。
50年前,派克和赫本在罗马的街道上自由自在的行走被定格成永不磨灭的影像。派克把手伸进那只大嘴巴里假装被吃掉的时候,赫本那样紧张地拉着他的胳膊,当明白这不过是个玩笑后,赫本委屈地“捶打”着笑容满面的派克。派克英俊的面容、深情凝视的眼神,赫本17英寸的纤细腰身、俏丽的发式、微笑时嘴角扬起的清秀弧线,呵呵,《罗马假日》给了我们关于爱的最初记忆:风高云淡的天气,默默地喜欢,偷偷地焦急,甜蜜地思虑,每一个小细节都深深地印在心底。
如同美好和甜蜜的东西在现实中很难持久一样,动人的罗马假日也有结束的时候。虽然爱情确确实实在那温馨的罗马假日里存在过,却未必能够代表什么恒定不变的永远,预言什么天长地久的未来。
“请问公主殿下,对于其他友邦国家之间未来关系您有何展望?”“我对外交展望相当有信心,就如同……我对朋友之间的友谊也同样有信心一样。”公主的眼光望向人群中的记者,他也以同样深情而又专注的眼光回望着她。他说:“我代表本新闻社发言,殿下的这种信心绝对不会被滥用。”面对两人之间无法逾越的距离,他们眼里闪烁着泪光,心中定是感慨无限。在这动人的一刻,他们两人两人同时做出了自己的选择,而记者则为了爱情而牺牲了稳赚一笔的独家新闻。
“公主殿下,请问您所访问过的城市,印象最深的是哪一个?”身旁大臣提醒“各有千秋“,安妮公主却依然说:“每个城市都令人难忘,要想选择哪一个城市,实在是太难了…………但印象最深的是…………罗马!无疑是罗马!!”
派克饰演的记者乔.布莱德利缓缓地走出大厅,伤心的背影依然优雅。这一次离去在人们的视野里绵延了整整50年之后,格里高利.派克终于以同样的姿态远去。
和《罗马假日》一样同属于50年代的FOUR ACES,有一首著名的歌曲,歌中唱道:“被充满希望的恋人丢进喷泉里的三枚硬币,每颗心都向往自己的家,哪一个才是为这喷泉所护佑的?”
影片中安妮公主曾与乔来到过被称为罗马喷泉之最的“许愿泉”——特雷维喷泉。多少世纪以来,一直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若你能背向喷泉朝水池中投中一枚硬币,就可以重返罗马。如今,这两个我们曾经惊为天人的闪亮之星双双陨去,不再属于这犯俗的尘世。不知道当初他们演绎《罗马假日》时,丢进这离海神尼普顿最近的喷泉里的硬币,能不能保佑他们在天堂里重返罗马。也许罗马这历经沧桑而多情的城市也记取了电影里一幕幕动人的情景,始终在等待安妮公主和乔.布莱德利的重逢,始终在等待派克和赫本的归来。
                                      
                             转自2003年8月《少年文艺》(江苏版)
                             作者:遛狗的猫
虽然相对来说这篇文章只是写电影和演员,写得比较浅显。但实在是让我受感动。所以努力地把它打下来,与大家共享。
 
一个人能够从事一份自己最喜爱的工作是一种幸福。

关于这种爱
——是DNA,是长在血液里的爱  

 



没有任何人任何事可以夺走我的欢乐

——对声色光影永恒的恋慕


欢迎来我的博客:
http://hi.baidu.com/qianyemeinan/blog

百度翟巍吧
http://tieba.baidu.com/f?kw=%B5%D4%CE%A1






游客

返回顶部